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王明珂的結果 展開

王明珂

歷史學家

王明珂,1952年出生於台灣。台灣師範大學畢業,1992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

歷史學家


現為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曾任該所人類學組主任及副所長,並曾任教於台灣大學、台灣清華大學、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東吳大學等校。1994至2003年間,在四川西部群山之間從事累計約一年的羌族田野研究;2002至2007年多次到內蒙古及四川西北進行蒙古族、藏族游牧經濟考察。
王明珂
王明珂

學術年表


王明珂[歷史學家]
王明珂[歷史學家]
王明珂教授從事的主要是對華夏及其邊緣人群――由過去的“戎狄蠻夷”到今日少數民族――的歷史與人類學探索。
1997年,王明珂教授發表《華夏邊緣》一書;由人類生態、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等面向,探討華夏族群邊緣的形成與變遷;
1994-2003年之間,王明珂教授多次利用寒暑期在川西地區進行羌族田野研究;
2003年王明珂教授完成《羌在漢藏之間》一書。在這本著作中,王明珂教授以一個古老的華夏邊緣——羌族——說明華夏的成長曆程,以及推動此成長曆程的社會與文化微觀過程;這是以具體研究來說明華夏與華夏邊緣的本質及其歷史變遷。王明珂教授正在進行的工作是:一、以人類學游牧社會研究為基礎,完成一本關於漢代中國北方游牧社會的專著,二、寫一本有關文本與表徵分析的專著,三、以康藏及中國西南為研究對象,致力於結合史學與人類學之研究。

主要著述


專書
《楚鄉千古為悲歌:項羽傳》(高雄:德馨室出版社,1979)。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7)。《華夏邊緣》(簡體中文修訂版,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06)。
《蠻子、漢人與羌族》(台北:三民書局,2001)。
《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邊緣的歷史人類學研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
《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台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2006)。
《游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游牧部族》(台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公司,2009;北京:廣西師大出版社,2009)。
學位論文
《中國古代姜、羌、氐羌的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
“The Ch'iang of Ancient China through the Han Dynasty: Ecological Frontiers and Ethnic Boundaries” (Ph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1992).
論文
金田起義前的拜上帝會〉,《食貨月刊》11.9 (1981):17-30。
〈慎終追遠:歷代的喪禮〉,藍吉富、劉增貴編,《敬天與親人》(收入劉岱總主編,《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頁309-357。
西周夨國考〉,《大陸雜誌》75.2 (1987):70-85。
〈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 (1993):6-19。
〈民族史的邊緣研究:一個史學與人類學的中介點〉,《新史學》4.2 (1993):95-120。
〈周人的族源與華夏西部族群邊界的形成〉,《大陸雜誌》87.2 (1993):1-20。
〈匈奴的游牧經濟:兼論游牧經濟與游牧社會政治組織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1 (1993):9-50。
鄂爾多斯及其鄰近地區專化游牧業的起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2 (1994):375-434。
〈什麼是民族:以羌族為例探討一個民族志與民族史研究上的關鍵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4 (1994):989-1027。
〈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認同變遷的探討〉,《新史學》5.3 (1994):119-140。
〈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台灣的族群經驗〉,《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頁249-274。
〈漢代中國的邊疆民族意象與民族政策序論〉,《中國邊疆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蒙藏委員會、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95),頁39-72。
遼西地區專化游牧業的起源──兼論華夏邊緣的形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1 (1996):195-238。
〈誰的歷史:自傳、傳記與口述歷史的社會記憶本質〉,《思與言》34.3 (1996):147-184。
〈華夏化的歷程:太伯傳說的考古與歷史學研究〉,收入臧振華編,《中國考古學與歷史學之整合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頁313-343。
〈漢族邊緣的羌族記憶與羌族本質〉,收入黃應貴、葉春榮主編,《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王崧興先生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頁129-165。
〈台灣青少年的歷史記憶〉,《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25 (1997):149-182。
〈歷史文獻的社會記憶殘餘本質與異例研究──一個考古學的隱喻〉,《民國以來的史料與史學》(台北:國史館,1998)。
〈羌族婦女服飾:一個「民族化」過程的例子〉,《“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9.4 (1998):841-885。
“From the Qiang Barbarians to Qiang Nationality: The Making of a New Chinese Boundary,” in Imaging China: Regional Division and National Unity, ed., Shu-min Huang and Cheng-kuang Hsu (Taipei: Institute of Ethnology, 1999), pp. 43-80.
“Western Zhou Remembering and Forgetting,” Journal of East Asian Archaeology (Leiden) (Inaugural Issue) 1.1/4 (1999): 231-250.
〈後現代的民族文物展示:史語所文物陳列館西南少數民族文物展示說明〉,《古今論衡》3 (1999):51-65。
〈地區近五十年來的中國西南民族史研究〉,收入徐正光、黃應貴主編,《人類學在台灣的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頁281-317。
〈根基歷史──羌族的弟兄故事〉,收入黃應貴主編,《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9),頁283-341。
〈女人、不潔與村寨認同:岷江上游的毒藥貓故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3 (1999):699-738。
〈食物、身體與族群邊界〉,《第六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2000),頁47-67。
〈當代中國民族政策下的羌族及其歷史──兼評中國少數民族研究中的「近代建構論」〉,《中國大陸研究》43.7 (2000):1-19。
〈史料的社會意義:事實、述事與展演〉,《近代中國》143 (2001):6-13。
〈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5 (2001):136-147。
〈起源的魔力及相關探討〉,《語言暨語言學》(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2.1 (2001):261-267。
“Searching for the Qiang Culture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Inner Asia 4.1 (2002): 131-148.
〈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3 (2002):583-624。
〈弟兄與英雄祖先:兩種歷史心性下的族群關係〉,台灣歷史學會編輯委員會編,《邁向21世紀的台灣歷史學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社,2002),頁131-150。
〈中國民族研究的傳統與創新:由解構到再建構〉,收入鄧曉華、林美治編,《中國人類學的理論與實踐》(香港:華星出版社,2002),頁142-169。
〈徘徊在漢與非漢之間:北川羌族的歷史人類學研究〉,收入何翠萍、蔣斌主編,《國家、市場與脈絡化的族群──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人類學組》(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頁59-103。
〈《川西民俗調查記錄1929》導讀〉,收入黎光明、王元輝著,王明珂編校,《川西民俗調查記錄1929》(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頁11-25。
“Heroes' Journey: Imagined Frontiers in Pre-modern and Modern China,” in Frontiers or Borders (Seoul: RICH, Hanyang University, 2004), pp. 221-264.
〈瓦寺土司的祖源:一個對歷史、神話與鄉野傳說的邊緣研究〉,《歷史人類學學刊》(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2.1 (2004):51-88。
〈近代羌族飲食文化:藏、漢或以色列傳統?〉,《第八屆中國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國飲食文化基金會,2004),頁397-418。
黑水藏族的語言、文化與民族認同〉,《當代藏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蒙藏委員會,2004),頁474-498。
〈邊界與反思——敬覆何翠萍教授對拙著《羌在漢藏之間》的評論〉,《漢學研究》22.1 (2004):497-507。
〈「驚人考古發現」的歷史知識考古──兼論歷史敘事中的結構與符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4 (2005):569-624。
〈族群歷史之文本與情境──兼論歷史心性、文類與範式化情節〉,《陜西師範大學學報》34.6 (2005):5-13。(摘要轉載於《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6年2期)
“What continued in History: A Perspective from the History of the Qiang,” in Notions of Time in Chinese Historical Thinking, ed. Chun-Chieh Huang and John B. Henderson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p. 175-201.
青稞、蕎麥與玉米:一個對羌族物質文化的文本與表徵分析〉,《中國飲食文化》3.2 (2007):23-71。
〈由族群到民族:中國西南歷史經驗〉,《西南民族大學學報》11 (2007):1-8。
〈論西南民族的族群特質〉,汪寧生主編,《民族學報》第五輯(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2),頁225-250。本文原發表於「Crossing Borders and Paradigms」國際研討會(大理,2007.8),修改後投稿發表於《民族學報》。部分原文曾轉載於《西南民族大學學報》11 (2007):1-8(CSSCI期刊)。
〈反思性研究與當代中國民族認同〉,《南京大學學報》1 (2008):55-67(CSSCI期刊)。本文原發表於南京大學「跨學科視野下的文化身分認同」國際會議(2007.10),修改後刊於《南京大學學報》。
〈王崧的方誌世界:明清時期雲南方誌的文本與情境〉,孫江主編,《新史學》第2卷(北京:中華書局,2008),頁97-118。
〈尋訪凌純聲、芮逸夫兩先生的足跡──史語所早期中國西南民族調查的回顧〉,《古今論衡》18 (2008):17-32。
〈學術認知與人道關懷:川康震動的反思〉,《思想》11 (2009):1-18。
〈山神與神山〉,《南冥學研究》27 (2009):257-276,韓國尚慶大學校、慶南文化研究院(韓文發表)。本文原發表於韓國晉州慶南大學「東亞的神山信仰」國際會議(2008),修改後刊於《南冥學研究》。
編輯
黎光明、王元輝報告,王明珂編校、導讀,《川西民俗調查記錄1929》(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
芮逸夫著,王明珂編校,《川南苗族調查日誌1942-43》(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0.3)。
社會評論及其他
〈什麼是台灣人:談台灣的族群經驗〉,《聯合報》,1991.10.20,〈4版、6版〉。
〈「家」是如此遙不可及〉,《聯合報》,1993.08.29,〈11版?民意論壇〉。
〈兩岸危機中的台灣認同與中國認同〉,《聯合報》,1994.10.12,〈11版?民意論壇〉。
〈從犏牛精神談省籍情結〉,《聯合報》,1994,〈大家談〉。
〈透過公投解決統獨爭議不可行〉,《聯合報》,1994.11.27,〈11版?民意論壇〉。
〈中產階級認同不是新黨專利〉,《中國時報》,1994.12.06,〈時論廣場〉。
〈重建過去:歷史文獻、口述歷史與考古〉,《北縣文化》43 (1995):59-62。
〈有關二二八的歷史詮釋〉,《聯合報》,1995.02,〈11版?民意論壇〉。
〈史家的技藝僅是為當代創造或改變傳統?〉,《聯合報》,1995.04.18,〈11版?民意論壇〉。
〈“縱火”反映什麼?〉,《聯合晚報》,1995.04.18,〈2版?聯合論壇〉。
〈私校教育代金無助於教育改革〉,《聯合報》,1995.09.16,〈11版?民意論壇〉。
辛普森的黑皮膚〉,《聯合晚報》,1995.10.04,〈2版?聯合論壇〉。
〈檢討辛普森案具正面意義〉,《中國時報》,1995.10.08,〈時論廣場〉。
〈從中原與邊緣思考什麼是中國人〉,《中國時報》,1995.10.29,〈時論廣場〉。
〈台灣與中國的歷史記憶與失憶〉,《歷史月刊》105 (1996):34-40。
〈兩個釋憲案顯露為政者的矛盾〉,《聯合報》,1996.06.04,〈11版?民意論壇〉。
〈兩岸的歷史戰爭〉,《聯合報》,1996.06.21,〈11版?民意論壇〉。
〈狗,硬生生被人分族別類〉,《聯合報》,1996.09.09,〈11版?民意論壇〉。
〈認同工程的再造〉,《聯合晚報》,1997.02.26,〈2版?聯合論壇〉。
〈族群認同〉,《聯合晚報》,1997.03.12,〈2版?聯合論壇〉。
〈藏獨:社會經濟、宗教文化挫折的反射〉,《聯合報》,1997.03.23,〈11版?民意論壇〉。
〈失憶之土?〉,《自由時報》,1997.03.29,〈自由副刊〉。
〈教條與異端〉,《聯合晚報》,1997.04.16,〈2版?聯合論壇〉。
〈全民覺醒〉,《聯合晚報》,1997.05.02,〈2版?聯合論壇〉。
〈正視歷史的現實意義:歷史教材的爭議〉,《聯合報》,1997.06.15,〈11版?民意論壇〉。
〈令人痛心的政治文化〉,《聯合晚報》,1998.03.25,〈2版?聯合論壇〉。
朱棣文旋風能颳走台灣的學術惡習嗎?〉,《聯合報》,1998.03.29,〈11版?民意論壇〉。
〈學術本土化、國際化與主體性〉,《聯合報》,1998.07.12,〈11版?民意論壇〉。
〈毒藥貓與代罪羊:考克斯報告反映的一些現象〉,《聯合報》,1999.05.29,〈15版?民意論壇〉。
〈陸上台灣:黑水的過去與近況〉,《歷史月刊》141 (1999):4-10。
〈羌族:玉皇、上帝與木比塔的子民〉,《歷史月刊》145 (1999):4-11。
〈從模糊邊緣出發建立兩岸新關係〉,《聯合報》,2000.05.11,〈15版?民意論壇〉。
〈典範歷史與邊緣歷史:文獻、口述及其他〉,《國史館館刊》29(2000):11-20。
〈掘古發史的番薯人:紀念 K. C.〉,《聯合報》,2001.02.07,〈聯合副刊〉。
〈在成都的一個小茶館里:張光直臨終前的一場安禱〉,李力、孫曉林編,《四海為家:追念考古學家張光直》(北京:三聯書店,2002),頁167-174。
〈誰能統計悲傷〉,《聯合晚報》,2002.05.29,〈2版?聯合論壇〉。
〈猜疑的忠誠查核,災難的血緣主義〉,《聯合報》,2002.09.26,〈15版?民意論壇〉。
〈何止是愚蠢廣告,可怕的文化偏見〉,《聯合報》,2003.01.14,〈15版?民意論壇〉。英文版轉載,見“Advertising biases not very subtle,” Taipei Times, p. 8, Jan. 28, 2003.
〈世界遺產與觀光〉,《聯合晚報》,2003.03.03,〈2版?聯合論壇〉。
SARS、匪諜、猜疑〉,《聯合報》,2003.04.02,〈15版?民意論壇〉。英文版轉載,見“Taiwan shall reap what the DOH sows,” Taipei Times, p. 8, April 5, 2003.
〈自治與資源〉,《聯合晚報》,2003.06.04,〈2版?聯合論壇〉。
〈民族文物之反映與映照〉,《歷史月刊》185 (2003):106-116。
〈近代羌文化探索:有關服飾與語言的書寫〉,《歷史月刊》188 (2003):33-39。
〈溝通或區分的語言教育〉,《聯合晚報》,2003.08.30,〈2版?聯合論壇〉。
〈歷史記憶與族群關係〉,《歷史月刊》196 (2004):98-104。
〈今天、明天示範成熟民主〉,《聯合報》,2006.09.15,〈15版?民意論壇〉。
《尋羌——羌鄉田野雜記》(北京:中華書局,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