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塘村

廣東省普寧市流沙東街道轄村

上塘行政村位於廣東省普寧市區東北5.3公里處,隸屬普寧東街道,人口1.3萬多人,1920多戶。由新村、老村、歸湖、官崎(現分為崎溝村和官田村)、白馬、湖心洋,通德里等八個自然村組成,聚落呈塊狀分佈。全村總面積1239畝,主產水稻、甘薯、蔬菜。70%的勞動力從事二、三產業,主要從事服裝生產、利器加工和建築業等。有完全小學1所,境內有白馬圩和玉雲寺,屬革命老區,有長1.5公里的水泥村道連接國道324線。

歷史沿革


上塘古稱上塘仔,建於清初之前,是一多姓氏聚居之村落。
這和戎水都共有18個村名帶有“仔”字一樣,都是由當時的地理位置和標誌使然。
戎水都是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正月由潮陽縣析出新置普寧縣的三都之一(其餘二都為黃坑都,洋烏)。明萬曆十年(1582),普寧縣洋烏,戎水兩都劃歸潮陽縣轄。
嘉靖四十二年(1563)(始設):正月丁未(1563年2月20日),朝廷批准析潮陽縣西境洋烏、戎水、黃坑三個都的地域置普寧縣。
嘉靖四十三年(1564):三月,總兵俞大猷統官兵6萬,與入侵的2萬名倭寇於戎水神山溝(今軍埠)展開血戰。此役殺死和俘倭1100多名。
嘉靖四十四年(1565):普寧首任知縣趙鉞到任,縣衙暫寄於潮陽縣貴嶼民舍。
萬曆三年(1575):知縣劉鈍於厚嶼(今洪陽)營建城垣。
萬曆十年(1582):苦寧縣洋烏、戎水兩都劃歸潮陽縣轄。
萬曆三十八年(1610):冬,知縣阮以臨主修《普寧縣誌略》,無刻印,今存抄本。是年,阮以臨在縣城東郊築新堰,堤上植柳,後人稱為阮堤。
崇禎十六年(1643):十二月,朱晚、張十一等數百人佔領普寧城郊村寨,知縣朱統鎙率兵出戰,朱統鎙戰死,官兵退入城固守。
順治五年(1648):黃鼎集結貴山都後山村李芳等眾夜襲普寧城,清首任知縣周一元逃跑。黃鼎等佔據普寧城3年。
順治十二年(1655):九月九日,鄭成功部將蘇茂、林文燦串兵抵普寧,將城垣拆除,並拆卸官署、學宮的瓦木運往揭陽城固防。
順治十四年(1657):泗竹埔村塾師呂東陽倡建陂溝水陂,辦13鄉引水工程。
康熙十三年(1674)四月二十二日,潮州鎮總兵劉進忠反清,派部將劉斌佔據普寧城。先後委顏國祥,穆登醴為普寧知縣,至康熙十六年六月,劉忠祥降清,普寧城復歸清廷統治。
康熙二十六年(1687)八月,東華嶼寨總陳振仙,陳振玉在洪山頂古寺聚眾舉事,知縣汪鎔日請潮州府兵鎮壓,寺被毀。是年,知縣汪鎔日主修<<普寧縣誌>>,出木刻本,今佚。
清雍正十年(1732),六月,廣東巡撫楊文乾奉旨批文,將潮陽縣戎水都170村,貴山都西半部93村,洋烏都尾段45村劃歸普寧縣轄。
乾隆七年(1742):知縣蕭麟趾倡建培風塔。
乾隆十年(1754)知縣蕭麟趾重修<<普寧縣誌>>,分10卷,84目,今存1934年再版鉛印本。
嘉慶十七年(1812):七月十六日,窖尾村莊阿親以白蓮救名義於鐵山聚眾舉事,白布大旗書“順天王”三字,後庄阿親為清軍所殺。
道光三十年(1850):十月十九日.欽差大臣兼廣西巡撫林則徐抱病奉旨往廣西赴任,行次普寧,二十二日在普寧城文昌閣病逝。
咸豐四年(1854):三月,大長隴村陳娘康於石港山聚集農民萬餘人起事。二十二日農軍攻潮陽縣城西門,四月二日攻城西南。十四日於潮陽縣大布鄉同清兵開戰,殺死惠州協副將膺保、舵浦巡檢司巡檢章坤,潮州知府吳均敗入潮陽城。五月十二日,農軍攻克惠來縣城,殺知縣湯廷英、游擊辛鼎甲。六月,協助許阿梅農軍圍攻普寧縣城。
五月,北山村許阿梅為首聚集農民萬餘人起事。農軍於六月十六日和二十二日至七月十五日兩次圍攻普寧縣城,十一月在大壩圩打敗潮州知府蔣立言官軍,蔣立言敗后自劾解任。
同治九年(1870):潮州鎮總兵方耀奉檄清辦積案,追究陳娘康農軍殺官陷城事,大長隴村被毀。
同治十年(1871):潮州鎮總兵方耀燒毀馬院橋村,驅散村民,奪地為自已建府第“德安里”。
光緒十五年(1889)賴煥辰纂<<普寧縣誌>>續稿,未印行,今存抄本。<<普寧縣誌>>記載,戎水都新增79個村,共計190個村.。
光緒三十一年(1905):縣學改辦高等小學堂。縣設立學務公所,光緒三十二年九月十六日學務公所改為勸學所。
光緒三十二年(1906):縣人方瑞鱗、黃緒虞、方次石、方念祖等赴日本留學。
宣統三年(1911):九月二十一日(陽曆11月11日),辛亥革命后,革命軍光復潮汕,任趙絛云為普寧縣民政長。
戎水都位於普寧縣的中心地帶,起地界是練江之南,湯坑溪之西,南山墘之北,馬嘶岩山赫烏石山之東。即東北以石港山為界,向南以湯坑溪沿溪之西屬戎水都,東南為洋烏都,
北與貴山都為鄰,從石港山起,練江之南屬戎水都,練江之北屬貴山都,西與黃坑都接壤,烏石山至寒媽徑其東屬戎水都,其西屬黃坑都,南側從寒媽起沿大南山墘為界,北屬戎水都,南屬洋烏都。
明,清代縣下無政權建制,縣轄都,每都10甲,都甲領導皆選地方紳士充任,承辦地域內朴寨催糧,輯糧,調解等事務,無俸。歸湖村和上瑭各自然村一樣,從置村伊始,一直隸屬戎水都。清光緒32年(1906年)廢都,甲。
1921年普寧縣始設區,鄉。全縣分9個區,即一區洪陽,二區流沙,三區梅塘,四區麒麟,五區占隴,六區棉湖,七區貴嶼,八區鍾堂,九區大壩,上塘屬二區流沙。
1928年調查戶口,人事登記,為實施保甲制度作準備。
1934年1月,全縣9個區151個鄉4個鎮共524保計6831甲。
1937年3月廢區實行聯鄉制,全縣共設6個聯鄉,37個鄉,1個鎮。上塘屬笫二聯鄉秀郭鄉。
1937年7月撒聯鄉並區,全縣共設3個區,上塘屬流沙區。
1949年10月12日普寧全境解放,全縣設11個區。1950年5月並為8個區,上塘隸屬第二區。
1958年9月10日普寧成立第一個人民公社(流沙),上塘隸屬於流沙人民公社。
1968年2月24日普寧縣革命委員會成立。
1979年,全縣共有24個人民公社和1個鎮。
1983年撤銷人民公社,設區建鄉,全縣共24個區,1個區鎮,269個鄉,7個鄉級鎮,上塘隸屬流沙區。
1986年4月8日撤區設鄉鎮,全縣設22個鎮,2個鄉,1個管理區,431個行政村和27個居委會,上塘村隸屬流沙鎮
1999年4月8日止,全市共有498個村民委員會。
2000年撤銷流沙鎮,分設城東街道辦事處,上塘隸屬城東街道辦事處至今。
2012年3月止,上塘村戶籍人口共有12096人。其中新村2853人,老村(包括通德里)1641人,歸湖村2015人。崎溝村和官田村1719人,白馬村1772人,湖心洋村2096人。
上塘的歷史可追隨到600餘年前的時朝時代,那時便有楊,林,塗,鄭等姓氏人員居住。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歷史的變遷,原先居住在這裡的姓氏人員有的移往他方,有的融入他姓,而現居住在上塘老村,上塘新村的江,羅等姓氏人員則都是後來才遷往這裡的。但仍以上塘為地名,包括現居住在上塘同一地域的歸湖村,上塘老村,上塘新村,崎溝村,官田村,白馬村,雖都有自己的地名,但卻都是自然的聯合在一起,並以上塘地名為共同稱謂,史稱“上塘六鄉”。而湖心洋村則居住著陳,林,李,黃,謝等姓氏人員。該村史上分別與華溪村(史稱華溪仔),西社村互有隸屬關係,或陳,李姓人員從屬華溪村。黃氏姓人員從屬西社村等。至1952年成立鄉人民政府時,湖心洋村才併入上塘,上塘亦因此由六鄉而成為七鄉,上塘是個多姓氏多宗族聚居之地。計有江,陳等近20個姓氏,現有人口1.3萬餘人。各姓氏人員的先祖們或因逃避戰亂匪災,或因窮困謀生,陸續遷來居住,開基生息發展。況且遷來有先有后,發展有快有慢,人口有多有少,但都能和睦相處,安危與共,取長補短,互為通融,相輔相成,共生共長。
大溪在上塘村東側流過,這條大溪又稱白馬溪,花柳園溪,鴨母嶺溪,簡稱大溪。它發源於大南山望天頂,流經三坑,什石洋,中間匯益嶺水,過西社,進到白馬,又過陂頭,六營匯入練江(練江是潮汕地區韓江,榕江,練江三江之一,發源於普寧雲落玉峰尖山西南麓楊梅坪的白水際)。大溪全長23.2公里,水面積81.53平方公里,是練江的第一大支流。上塘諸村的歷史上用水,便是依靠在白馬溪上游西社村段西岸開浚引水渠流來的。後上塘因受益於普寧引榕乾渠水利工程,而不再依賴於西社村河段之引水渠,故該引水口一段,由於棄用而終於填塞。現只存下段水渠作為西社村農田排灌之用。但亦由於缺乏疏浚,己逐漸變窄變淺,遠非昔日姿容。
上塘村
上塘村
老村新村
當地人又稱為老鄉、新鄉,是由江、羅二姓組成,其中羅氏人數較少,約六七百人。新鄉老鄉是江氏
最集中的自然村,江氏宗祠及大部分江氏祠堂便位於此。此外,老鄉也是上塘羅氏聚居的主要自然村。上塘老村江氏開基祖濱泉公系福建詔安霞葛永隆公七世孫,明朝嘉靖年間於上塘開基,新鄉江氏是由福建詔安霞葛啟昌公長房十世孫玉成公遷來所開創,開基時間約比濱泉公晚六十年,老鄉江姓與新鄉江姓系同祖近親,與歸湖同屬金豐祖派;羅氏為十三郎公之後裔,原居南徑,后移陂溝頂山裡,再遷上塘。
上塘江氏源流
西晉(公元266~316年)時期,譙郡太守江蕤,南安太守江祚,散騎常侍江統,祖孫三代,相繼出士,使得江氏家族,躋身士族。西晉(公元266~316年)末年,衣冠南渡,江氏家族,追隨晉室,舉族僑遷江南,落籍南兗州濟陽郡(僑郡,治揚州晉陵郡武進縣,今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西北)考城縣。厥後,迅速崛起,鼎立高門,史稱濟陽江氏。濟陽江氏,是東晉南北朝時期的高門士族——江南僑姓士族,厚學篤文,人才濟濟,秉文經武,長盛不衰,貴顯於世,持續二三百年之久,湧現出江淹、江子一、江夷、江智淵、江簡珪、江謐、江祏、江泌、江革、江湛、江敩、江式、江秉之、江蒨、江德藻、江悅之、江紑、江總等十八位正史立傳者,或以德昭行天下,或以功彪炳青史,或以藝卓行史冊;而正史附傳者,有如江虨、江惇、江敳、江僧安、江恁、江恆、江文遙等,達數十人之眾。矧自正史之外,功德昭著一方者,必當蔚然大觀。
上塘村
上塘村
南朝侯景之亂(公元548~552年)時,江統之七世孫、南朝梁烈將江子一,與弟江子四、江子五及次子等,壯烈殉國。相傳,江子一長男江現,避難南逃新寧郡歙縣(今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慈悲娘娘廟內,在光祿大夫、東衙三將(宮、劉、楊)庇護下,安然入閩,棲身邵武(今福建省邵武市)。為感念濟陽先世,卜築濟陽堂居焉。而東衙三將,居於崇安縣(今福建省武夷山市)。唐宋時期,江現後裔,主要有如下三支:一、閩西汀州客家江姓,主要傳衍閩西南、粵東北、台灣等地,如濟陽江氏金豐祖派;二、散居閩北各地,山高崎嶇,鮮有大族,主要傳衍贛南、浙南等地;三、閩中莆田江氏,後裔有唐玄宗著名妃子江采萍(梅妃)等,主要傳衍粵東潮汕等地之福佬(河洛)江姓。
上塘江氏各房各支,俱自福建省漳州市西南部客家地區遷入,是客家江姓後裔,屬於江氏重要支流——濟陽江氏金豐祖派。大唐憲宗元和年間(公元806~820年),上祖自閩北邵武濟陽堂,遷入福建汀州寧化縣石壁村(今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石壁鎮)。北宋初期,轉徙本州上杭縣勝運鄉緜村九磜(今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蘆豐鄉橫崗棉村)。南宋高宗紹興年間(公元1131~1162年),濟陽江氏嫡傳後裔江百四郎公(古稱江百念四郎)與妣邱氏六娘,自九磜攜三子,憑官招募,落籍本縣金豐鄉苦竹堡大溪村屬下地名土號寨下(今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大溪鄉莒溪村),開荒墾田。二世祖江百五郎,妣馬氏四娘;三世祖江百七郎(世稱金豐公),妣戴氏八娘,生下七子。宋元鼎革之際,七子攜家分移汀、漳、潮、韶等閩粵諸州,蕃衍族大,人文蔚起,史稱濟陽江氏金豐祖派。而開山始祖、高祖元君江百四郎(古稱江百念四郎),被尊為濟陽江氏金豐祖派一世祖,後世尊稱九磜公。濟陽江氏金豐祖派大宗祠(夢筆堂),卜築於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江寨村(古稱福建省漳州府平和縣新安里葛布大溪村寨上)。
金豐公(江百七郎)第五子江百十二郎,妣陳氏十娘,分移金豐鄉陳東坑村水尾(今福建省龍岩市龍定區陳東鄉共星村水尾江屋),後轉遷漳州漳浦縣二都林婆畲(今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霞葛鎮五通村下塗),卜築江寨居焉。曆數代,至明初,丁財火發,丁多而悍,財富而驕,抗糧被難,剿戮赤族。幸鋒刃不及,得全性命,江啟昌(濟陽江氏金豐祖派九世祖)、江永隆(濟陽江氏金豐祖派十世祖)叔侄,肇基井邊(今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霞葛鎮天橋村井邊組),開宗另立一世。此為上塘老村、新村江氏祖源。
而金豐公(江百七郎)第六子江百十三郎,古稱江百十四郎,安土不遷,守護祖業,居金豐鄉大溪村莒溪竹籬頭下(今福建省龍岩市永定區大溪鄉莒溪村)。妣婆蔡氏四娘孺人,生六男:江千一郎、江千二郎、江千三郎、江千四郎(江肇賜)、江千五郎(江肇元)、江千六郎。以上六男,除長、三兩人,原鄉守祖,其餘四人,又分移遠縣。其中,第五男江肇元千五郎公,攜男江萬三郎(江敦敏)與江萬四郎(江毓敏),遠赴漳州南靖縣新安里葛布大溪村寨上(今福建省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江寨村),開基另立,蕃息族大。此為上塘歸湖村江氏祖源。
新村:玉成公支派
叔始祖啟昌公生一子諱宗貴。二世宗貴公生五子,長子天生公。三世天生公生五子,長子奪志公。四世奪志公生一子號青龍公。五世青龍公生四子,三子朴山公。六世朴山公生五子,長子應谷公。七世應谷公生四子,八世宗淮公生一子。九世近川公生二子,次玉成公於上塘新鄉開基,生八子,七子有傳。
老村:賓泉公支派
侄始祖永隆公生一子名淑孫。淑孫公生四子,次子諱永蔭公,娶鍾二娘,生三子,長崇德、次崇志、三崇亮。崇志有二子,名號失傳,次子之子號漢淇。漢淇生三子,長宏山、次賓泉。賓泉於嘉靖年間開基上塘老村。賓泉公傳下四房,乾玉、贊玉、俊玉、坤玉。
歸湖:南溪公支派
金豐公百七郎第六子百十四郎生六子,第六子千五公分移平和大溪,千五公生四子,第三子萬三公住大溪卓乾,萬三生三子,一子自大溪卓乾分移詔安二都林婆畲南乾,南乾肇基祖光裕公生三子,次子成美公分移龍眼樹下。歸湖一世祖公(十二郎,又稱南溪),祖媽(藍長春)從福建省詔安縣霞葛鎮龍眼村下村帶四個兒子(見州,斌宇,崇雲,蒼泉)和一個弟弟(南畝)到普寧,先在林暦寮落腳,后留大兒子在林暦寮落戶,,帶二三兒子到歸湖村置寨,四兒子先到歸湖後到白馬村開基創業。始祖公媽在歸湖村生下倆個兒子,后始祖公帶這倆個兒子和弟弟南畝一起去惠來創業,幾經轉折磨難后落戶惠來雞崗村。林暦寮,,歸湖,白馬部分裔孫為了發展經濟,又到周邊村落發展落戶。如石壁,下村,南山,大宅,定暦寮等。
歸湖
歸湖村江氏迪光堂始祖移來置寨開基創業,已有400餘年的歷史。
歸湖村,村地順龍坐南朝北,前面是鐵山,而練江於村前面的稍山南側從西南往東南流過,經潮陽匯入南海,後面是大南山。村前村后,有照有靠,水色山光,山環水繞,是靈秀敏捷之地。俯瞰歸湖村的這個“歸湖”,便是南北龍及淺水地域東南西北四方交匯聚集之地。周圍眾村溪溝大都流此匯歸為湖。參照歸湖環邊鄰村的地名,如上塘,崎溝,湖心洋,華溪等,都與湖,塘,溝,溪有關,歸湖有此可推測而略知一二。再則,歸湖村人傑地靈,地利人和,歸湖村人天生麗姿,善以為寶,精誠共勵,開拓奮進。而且闊達大度,虛懷若谷,有同湖海般的胸懷,不拒微細涓滴,容納眾流歸匯。這就是“湖歸”村名產生的重要地理,人文特徵。
現今的歸湖村,地勢坐南朝北,騎龍樣的“四點金”,“下山虎”等別具一格的“宮廷式”民居建築物縱橫有序,排列整齊,美輪美奐,蔚為壯觀。它既是潮汕民居傳統建築的美妙縮影,又是潮汕民居傳統建築文化精華。
官崎
舊時稱為官崎村,后拆分為官田村與崎溝村,崎溝村裡的老寨,已很少有人居住,該寨坐西朝東偏北,三街
三坐落,兼左右厝包,寨前圍牆及寨門已不復存,寨前路下有池塘一口。寨內主座是謝氏玉祖祠,寶樹堂。老寨后側是一片下山虎厝局,周邊則是一些耕地或樓房建築。
白馬
白馬也稱白馬墟,是一個順應需求而形成的墟集,是周邊村庒農副產品與生產資料以及生活用品貿易集散
地。住在十幾裡外村庒的人也常來上白馬墟,為這些地區的居民生活帶來極大方便。白馬墟定逢1,4,7為墟日。每逢墟日,趕集的人潮川流不息,來來往往,熙熙攘攘,幾里之外都能聽到喧叫之聲,非常繁榮。它與普寧縣當時為數不多的著名墟集洪陽,流沙,里湖,軍埠,南經,大壩等齊名,亦可以與庵埠,棉湖等墟集相媲美。而且,每逢習俗節慶日,都常有演戲助榮。有一次的戲台聯日,指日高升騎白馬,加冠進祿目斜西。可見當時的繁榮熱鬧景象。直到現在,白馬墟同樣仍為人們的生活方便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湖心洋
湖心洋村有陳、黃、林、李四個姓氏。湖心洋位於上塘村的最南側,廣汕公路北側,其老寨坐西朝東偏北,五街五坐落左右後建寨包厝,內有陽埕及圍牆,圍牆的北側設有一朝北的寨門,門前路下是一口大型池塘。
通德里
通德里鄭氏距今140餘年,是在兵荒馬亂之年,從福建永定,漳州,大浦等地,冒著艱難險阻,含辛茹苦來到潮州府戎水都上塘鄉開基創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