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是作者是傑姆遜教授,由北京大學出版社於2005年06月正式出版。
1985年來,傑姆遜教授在北大開設了西方文化理論專題課,本書是這次講課的翻譯記錄。
傑姆遜教授這次專題課著重講了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特徵。他認為,在繼國家資本主義、壟斷資本主義(帝國主義)而後的晚期資本主義,是一個過錯全商品化了的、技術高度發達的信息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個人對時間和空間的感受產生了新的變化,歷史的深度消失了。多民族、無中心、反權威、敘述化、零散化、無深度等概念是這個社會的主要文化特徵,“後現代主義”是對這些特徵的概括。本書的“引論”和第一至第四章是作者研究工作的理論框架,他在討論文化與生產方式、文化與宗教、文化與意識形態、文化與敘事分析等問題時,對當代西方思想界的代表人物的思想理論做了評述,將馬克思主義的一些基本原理運用到新的理論闡述中。第五章“後現代主義文化”是本書最精彩的部分,他結合對建築、文學、繪畫、攝影、廣告等文化工業的精彩分析,對後現代主義和文化理論做了理論的總結。
第一章 文化——生產方式
1、上層建築·基礎·馬克思
2、結構·亞細亞生產方式·福柯
3、摩爾根·德魯茲與精神分裂·同心圓
第二章 文化——宗教
1、意識形態分析·哥白尼式革命·再現論
2、宗教與意識形態·新教與個人主義·模式
3、範式·路德與加爾文·結構性自相衝突
第三章 文化——意識形態
1、意識形態與宗教·阿爾圖塞的“多元決定”·邁克魯恩
2、懷疑因果律·三種類型·半自律性
3、達爾文主義·歷史的詭計
5、盧卡契·總體論·敘述與描寫
第四章 文化研究——敘事分析
1、事件的幻覺·格雷馬斯·鴝鵒
2、畫馬·寓言性·語言本體論
3、夢的分析·康拉德的《吉姆爺》
4、列維——斯特勞斯·《吉姆爺》
第五章 後現代主義文化
1、多國化資本主義·無意識和自然·新型文化
2、現代主義建築·立體主義·《格爾尼卡》
3、突破媒介·語言的與表達·活霍爾
4、風格·“農民鞋”的烏托邦色彩·海德格爾
5、蒙克的《叫喊》·沃霍爾的政治意義
6、平面感·深度模式·複製
7、形象文化·薩特的想像界
8、類象·廣告·歷史感及歷史小說
9、新的時間·音樂與詩·拉康
10、《荒原》中的代詞·現實主義與德萊賽
傑姆遜(Fredric Jameson)教授是美國當代最有影響、著述最豐富的文學理論家、文化批評家。他先後就讀於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留學法國和德國,1959年獲耶魯大學博士學位。先後在加州大學、耶魯大學任教,1985年後任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講座教授、文學系主任、批評理論研究所所長。2003年辭去系主任職務,繼續擔任批評理論研究所所長,兼任杜克大學人文科學學術委員會主任。其主要著作有:《薩特:一種風格的起源》(Sartre:The Origins ofStye,1961)《馬克思主義與形式))(Marxismand Form,1971)、《語言的牢籠》(ThePrison—House of Language,1972)、《政治無意識》(The Political UnconsiOUS,1981)、《理論的意識形態》(Tile Ideologiesof Theory,1988)、《晚期馬克思主義(LateMarxism,1990)《後現代主義,或日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Postmodernism,OF,Til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1991)、《地緣政治美學》(Tile GeopoliticalA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