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安徽省委員會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安徽省委員會

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安徽省委員會,簡稱共青團安徽省委員會、共青團安徽省委;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安徽省地方組織的領導機構,由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安徽省代表大會(簡稱團代會)選舉產生。

現任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安徽省委員會書記:楊正。

歷史沿革


1919年5月25日安徽省學生聯合會(簡稱學聯)在安慶成立。五四運動后,安徽先進青年知識分子廣泛傳播馬克思主義。安慶、蕪湖等地先進青年知識分子在本地成立進步青年社團。1920年,進步青年教師蔡曉舟在安慶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為安徽社會主義青年團的創立奠定了基礎。受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團組織的影響和推動,1921年春,蔡曉舟在安慶籌建社會主義青年團,1922年春,安慶正式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取名“安徽社會主義青年團”。團組織負責人先期為舒傳賢、王逸龍、宋偉年,後期為柯慶施、楊兆成,這是安徽最早建立的第一個團組織,隨後,蕪湖、壽縣、宿縣、宣城、合肥等地先後建立團的組織。1925年安徽社會主義青年團改名為“安徽共產主義青年團”。土地革命時期,由於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及黨內“左”傾錯誤路線的干擾,安徽的青年運動受到挫折,1928年團中央書記任弼時奉黨中央之命來我省檢查、指導團的工作之後,我省的青年運動和團的組織相繼得到恢復和發展。
抗日戰爭時期,為適應國內階級鬥爭的新變化,改造共青團,取消共青團組織,成立公開和半公開的青年組織,結成廣泛的青年抗日統一戰線。青年抗日組織在國統區民族解放先鋒隊,在革命根據地稱青年救國聯合會。除這兩大青年抗日組織之外,全省建立的青少年抗日救國組織還有“安徽青年抗日救國”、“安徽青年抗敵協會”、“安徽學生軍團”、“安徽抗日少先隊”。“七七”事變后,抗戰全面爆發,全省青年同日本侵略者和賣國投降勢力進行堅決鬥爭。
根據中共中央的指示,安徽黨組織在解放區經過試點之後重建青年團組織。全省在建國前夕,除少數地方未解放未成立團組織外,絕大部分地區都成立了團組織。1949年7月,皖北區團工委和皖南區團工委成立。安徽青年在解放戰爭中英勇支前,不怕流血、不怕犧牲,為安徽的解放,為人民政權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安徽的青年運動和團的組織得到迅速發展。1952年,皖北區團工委與皖南區團工委合併成立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安徽省工作委員會。團省委於1954年4月、1956年9月、1959年12月、1963年11月,分別召開了一次、二次、三次、四次團代會。1957年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安徽團組織隨之改名為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全省解放至“文化大革命”前,團組織帶領全省團員青年,圍繞黨的中心工作,開展了一系列重大活動,為鞏固新生人民政權和恢復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
為結成廣泛的青年愛國統一戰線,團結全省各族各界青年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安徽相繼成立和恢復青年組織。1954年安徽省青年聯合會成立,同年4月召開安徽省第一次青年代表大會,五十年代召開過兩次安徽省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代表大會,表彰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和先進集體。1956年、1965年、1973年、1980年、1983年、1995年分別召開了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次青年代表大會。省學聯在建國后得到恢復與重建。1950年,皖北皖南分別成立學聯組織,1965年,安徽省第一屆學代會召開。從1980年至1995年,先後召開過四次學生代表大會。少年兒童組織在建國后也得到迅速恢復和發展,1949年10月,團中央發布關於在全國建立少年兒童組織的決定,皖北、皖南團工委於1950年初分別召開少年兒童工作會議,作出建立少年兒童隊的決定和方案,隨後全省各地相繼成立少年兒童隊組織。1953年,中國少年兒童隊改名為中國少年先鋒隊,安徽少年兒童隊隨之改名為安徽少年先鋒隊。“文化大革命”時期,少先隊組織被“紅小兵”代替,1978年10月,少先隊組織恢復,紅小兵組織被取消。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安徽團的工作和青年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共青團安徽省委於1979年、1982年、1987年、1992年、1993年、1997年,分別召開了六次、七次、八次、九次、十次團代會。

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方針和政策,組織實施省委、省政府和團中央部署的以青少年工作為主體的各項任務。組織和帶領廣大團員青年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為安徽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服務。
(二)負責全省團的組織建設,協助黨組織管理、選拔和培訓團幹部,辦好省團校,加強青少年活動陣地建設。
(三)貫徹實施《安徽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參與青少年事業發展規劃和青少年工作方針、政策的制定,會同有關部門做好青少年權益保護工作,指導社區團的各項工作。
(四)調查青年思想動態和青少年工作情況,研究青年運動、青少年工作理論和思想教育,為省委、省政府提供決策參考和依據。
(五)培養農村青年“四個帶頭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帶頭人、農業科技知識傳播帶頭人、農產品營銷帶頭人、農村青年回鄉創業帶頭人),推進農村科技進步,提高鄉鎮企業青工文化技術素質、經營管理能力和職業道德水平。
(六)樹立青年標兵,開展青年崗位能手、青年文明號評選活動,著力提高各行各業青年生產技能。
(七)負責全省青年統戰事務和外事工作;改革完善青年社團組織機制,發揮共青團組織在青聯中的核心作用,指導學聯、青年企業家協會、青年鄉鎮企業家協會等社團工作。
(八)建立完善基層團的工作評價機制;加強團幹部的協管工作。
(九)指導和管理機關直屬單位。
(十)承辦省委、省政府和團中央交辦的其他工作。

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團省委機關內設9個職能部室。
辦公室
負責文電辦理、文檔管理、機要保密、信訪、會議活動以及財務、保衛等機關事務工作;負責全省團的信息調研、綜合分析和編髮簡報、內部資料工作;指導機關直屬單位的有關工作。
組織部
貫徹執行黨的組織路線和幹部政策;負責全省團的組織建設、團干培訓、團員教育、發展和推薦優秀團員入黨等工作;協助黨組織管理市級團委領導班子;負責團省委機關及直屬單位的機構編製、人事、工資、職稱和機關離退休人員的服務管理等工作;協助管理在皖的團中央委員、候補委員和全國青聯、學聯、少工委的成員。
宣傳部
動員和組織全省團員青年學習、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開展形勢、任務教育,抓好精神文明建設;負責團省委的新聞宣傳工作;總結推廣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典型經驗;樹立和宣傳青少年先進集體和先進人物;指導全省青少年宮的管理、青少年文化活動陣地的建設和團組織的文化活動,負責省青年志願者協會的日常工作。
青工部
指導全省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團的工作;負責全省青工戰線先進青年人物、先進青年集體的評選、管理、宣傳等工作;指導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團的基層組織深入開展青年崗位能手、青年文明號、青年創新創效和新世紀我們一起創業活動;負責省青年企業家協會和青年國際商會的日常工作。
青農部
研究、指導農村、國有農場和鄉鎮企業團的工作,圍繞農村改革和經濟發展,組織和帶領農村青年開展脫貧致富奔小康活動;培養農村青年“四個帶頭人”和進行實用技術培訓,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組織開展農村青年創業活動,推進鄉鎮企業科技進步;組織開展鄉村青年文化活動,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負責全省青年鄉鎮企業家協會的日常工作。
學校部
研究、指導大、中專院校團的工作,了解掌握青年學生的思想動態;根據黨的教育方針開展團的各項活動,指導大、中學生開展社會實踐勤工助學和課外科技文化活動;指導學校團的基層組織建設。
少年部(少年先鋒隊安徽省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指導全省少先隊組織、輔導員隊伍建設;研究少年兒童的思想品德教育,協調和配合社會有關部門調查研究,反映情況,制定有關政策;指導少先隊校外陣地建設,指導少年宮(家、站)開展各種有益少年兒童的文化、科技、體育活動;指導開展少先隊的主題教育活動;負責少先隊宣傳工作;負責少年先鋒隊安徽省工作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負責全省青年統戰工作和青年外事工作;宣傳黨的統戰方針和政策,擴大和鞏固青年愛國統一戰線;做好青年中的知識分子、少數民族、宗教人士、台胞、僑胞、港澳同胞和愛國人士子女的團結教育工作;承擔團中央下達的青年外事接待工作;負責省青聯的日常事務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的日常工作。
社區和維護青少年權益
宣傳貫徹《安徽省未成年人保護條例》,負責全省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研究全省有關青少年發展問題,參與制定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法規、政策;協調處理侵害青少年權益的案件;指導社區團的各項工作,推進青少年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建立;承擔省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人員編製


團省委機關行政編製為43名。其中書記1名,副書記4名;處級領導職數19名(含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1名)。
離退休幹部服務人員編製單列1名。
機關後勤行政管理服務人員編製單列7名。
機關黨委辦事機構,按有關規定執行。

現任領導


書記:楊正
副書記:楊正、單強、李波、張敏(掛職)、李躍波(掛職)、汪萌(兼職)、蘇明娟(兼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