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01條詞條名為李娟的結果 展開
- 武漢同濟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
- 秦腔四大名旦之一
- 女子排球運動員
- 中國當代作家
- 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政協副主席
- 主持人
- 安徽淮南市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工委會主任
- 代表作《射鵰英雄傳》
- 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
- 永定區沅古坪鎮聯合工會主席
-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教授
- 越調演員
-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講師
- 東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
- 貴州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
- 安福縣寮塘鄉政府副鄉長
- 珠海市橫琴新區澳門事務局副局長
- 青島農業大學教授
- 吉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 四川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
- 內蒙古扎蘭屯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 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教授
- 濟南皮影戲第五代傳人
- 內蒙古大學副教授
- 南通大學文學院教師
- 曲阜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
- “中國網事·感動2017”三季度網路人物
- 蚌埠市經開區發展規劃局副局長
- 中國藥科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
- 駐馬店市天中義工聯合會會長
- 吉林大學教授、博導
- 謊稱自己因救女童被惡狗咬傷的女子
- 陶瓷美術師
- 山東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主任
- 東北電力大學教授
- 河南農業大學講師
- 南京醫科大學學生
- 咸寧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師
- 西南大學講師
- 金塔縣城市社區管委會司法所所長
- 西南交通大學道路工程講師
- 史家小學教師
- 安徽農業大學化學組講師
- 湖北城市建設職業技術學院教師
- 曲靖市農工黨委副調研員、辦公室主任
- 北京工業大學軟體學院副教授
- 華中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
- 鼓樓區財政局科員
- 山東農業工程學院講師
- 海南省東方市原副市長
- 新疆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主任
- 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高校教師研究生
- 北京工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黨委書記
- 上海立達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 漆畫家
- 獨立藝術家
- 西南大學文學院講師
- 安徽省立醫院醫師
- 揚州體育教師
- 山東大學數學教授
- 深圳健橋婦科醫院婦主任醫師
- 北京安慧宜和婦兒醫院醫生
- 株洲愛爾眼科醫生
- 南充市檔案局(館)副局(館)長
- 合肥工業大學講師
- 電台主播
- 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 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副研究員
-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
- 山東師範大學文學院古代文學教研室教師
- 裕豐村計生專干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副教授
- 暨南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碩導
- 綿竹市清平鄉科員
-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 南昌市東湖區八一橋街道勞保所所長
- 鄉鎮黨建辦公室主任
- 南溪區旅遊發展局辦公室主任
- 青州市林業局財務科原科長
- 醫生
- 雅安市人民醫院ICU副護士長
- 河南省汝南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
- 武漢工商學院管理學院工商系專職教師
- 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婦產科醫師
- 深圳五洲中西醫結合醫院檢驗師
- 吉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
- 望城區衛健局公共衛生科幹部
- 南開大學光電子薄膜器件研究所副研究員
- 湖北工業大學經濟與政法學院教授
- 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人事處副處長
- 衡陽市第三人民醫院護士
- 安徽省碭山縣唐寨鎮唐寨村農民
- 東北師範大學副教授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骨科護士長
- 郵儲銀行太原市府西街支行行長
-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超聲科醫師
- 萬寧市人民醫院護士
- 女演員
- 海拉爾區政協黨組書記
- 華鎣市金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
- 比亞迪廣告門核心涉案人物
李娟
中國當代作家
李娟,1979年7月21日出生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籍貫四川樂至,中國當代作家。
1999年開始寫作,曾在《南方周末》《文匯報》等報紙開設專欄。2003年1月,出版首部散文集《九篇雪》。2010年6月,出版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2011年,獲得茅台杯人民文學獎“非虛構獎”。2012年,相繼出版長篇散文《冬牧場》與《羊道》系列散文。2017年,出版散文集《遙遠的向日葵地》,后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散文獎。
大事件
1979-07-21
出生
1979年7月21日出生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
2000
編著《九篇雪》
2000年冬天,李娟在照顧重病外婆的閑暇時間中完成了《九篇雪》。
2003-01
出版《九篇雪》
2003年1月,出版首部散文集《九篇雪》。
2011
榮獲茅台杯人民文學獎
2011年,獲得茅台杯人民文學獎“非虛構獎”。
2018-08
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
2018年8月,憑藉《遙遠的向日葵地》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
1979年7月21日,李娟出生於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七師123團(位於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烏蘇市車排子鎮)。
李娟上中學時,因為沒有戶口,學校曾拒收她。高一那年,媽媽帶李娟回到四川老家,做小生意賠了錢,一家人決定重回新疆。李娟轉到富蘊縣二中,後來索性退了學,跟媽媽學裁縫。她們的生意並不好,於是只好進入山野,跟著哈薩克牧人轉場。在阿勒泰山區,她們開過小店,賣小百貨。李娟也曾到烏魯木齊打工。將近20歲時,她開始業餘寫作和投稿。
2000年冬天,李娟在照顧重病外婆的閑暇時間中完成了《九篇雪》。2003年,李娟進入機關上班,幾年間寫了《走夜路請放聲歌唱》和兩部“阿勒泰”集子。
2007年,李娟離開辦公室,回到草原,一頭扎進哈薩克牧民扎克拜媽媽一家,與他們共處3個月,此後又用3年多的時間,完成53萬字的《羊道》三部曲。《春牧場》《夏牧場》先後發表於《人民文學》雜誌2011年第11期與2012年第1期。
2張
李娟
2010年6月,出版散文集《阿勒泰的角落》,該書集結了作者1998-2003年之間陸續完成並在《文匯報》《南方周末》等處發表的短篇散文。同年冬天,李娟參加《人民文學》舉辦的非虛構寫作計劃,跟隨哈薩克族牧民居麻一家去往烏倫古河以南120公里處的冬牧場,在地下一米深的地窩子里生活了3個多月。
2012年6月,出版散文集《冬牧場》;8月起,相繼出版《春牧場》《前山夏牧場》《深山夏牧場》。
2017年11月,出版散文集《遙遠的向日葵地》,該書收錄發表在《文匯報》同名專欄的短篇散文。
2018年4月,《遙遠的向日葵地》入選2017中國好書;8月,獲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
作品名稱 | 首版時間 | 分類 |
---|---|---|
《九篇雪》 | 2003年01月 | 散文集 |
《阿勒泰的角落》 | 2010年06月 | |
《我的阿勒泰》 | 2010年07月 | |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 | 2011年09月 | |
《綉滿羊角圖案的地方:阿勒泰記憶》 | 2012年05月 | 散文選集 |
《冬牧場》 | 2012年06月 | 散文集 |
《春牧場》 | 2012年08月 | 《羊道》系列散文 |
《前山夏牧場》 | ||
《深山夏牧場》 | 2012年09月 | |
《邊疆動物小說:索勒,索勒》 | 散文選集 | |
《這世間所有的白》 | 2012年11月 | |
《給你寫信》 | 2017年02月 | 筆記書 |
《記一忘三二》 | 2017年06月 | 隨筆集 |
《火車快開》 | 詩集 | |
《遙遠的向日葵地》 | 2017年11月 | 散文集 |
游牧文化
在《羊道》系列散文中,李娟將游牧民族的生活狀態、民風民俗呈現給讀者,並在敘事寫景的同時,帶出對自我、對人生的真切思考。游牧生活是貫穿哈薩克族多年的生存方式,如今隨著牧民大量的定居及畜牧業的工業化,這種持續了千年的傳統正面臨著被消解的境況。對於一個不斷遷徙的民族來說,定居點的興建將會改變他們四季轉場的傳統畜牧業生產方式,當他們不再經歷轉場時,與之相關的習俗、節日、宗教儀式等也將失去其依附基礎。先進生產工具的運用代替了傳統的生產方式,城市的繁榮吸引了大批年輕人進軍都市。作者娓娓道出了自己的焦慮與不安,對牧場的變遷,傳統生活的消解,作者親身感受著高速發展的社會給這種原始、古老文化所帶來的衝擊和震撼,並從文化的層面進行自我審視,對現代性進行著反思。
家人
李娟對家人的感情是複雜和矛盾的。《遙遠的向日葵地》中,李娟筆下的外婆是可愛的,也因為沾了時刻處於死亡邊緣的恐懼,她害怕外婆死去所以“依仗她的愛意,抓牢她僅剩的清明,拚命搖晃她,挽留她”。她對外婆的愛中還有無法給她所承諾的愧疚。她對外婆的愛是深沉而矛盾的,希望外婆早日擺脫孤獨與對死亡的恐懼,卻又百般挽留,因而陷入無限的痛苦與愧疚之中。作為與外婆有著深刻聯繫的母親,李娟對母親的感情則是更為委婉而簡單的,她讚美母親赤身行走於大地的豪情直率;對母親以做飯難吃為榮拒絕做飯的我行我素、堅持經營葵花地的獨立堅強暗自讚歎;為母親將完美的樹榦、心愛的花慷慨地交給“我”之後的默默牽掛所透露出的無以回報的愛。
《走夜路請放聲歌唱》中,李娟書寫了題為“給流浪的母親”的章節,包含的《歸來》《呼喚》《請不要一生不可停止》《奇迹》《箱子》等文章。作者虛構了一位一生在世間流浪,一生在追逐與捨棄中度過的母親,她錯失眾多美好的事物,其中就包含自己孩子的成長過程。等待、追逐、渴望、擔憂、恐懼是作者對母親的情感。不斷地尋找與追逐自己的母親是她擺脫痛苦的方式之一,在《呼喚》中,“我”與“母親”錯失在時間的軌道上,母親的呼喚是“我”尋找與追尋母親的線索與動力,是生活在世間的證明。作者藉助抽象的母親形象呼喊出自己內心的聲音,她渴望母親的歸來。但每次都以失敗而告終,留下的只有等待的恐懼與失去之後的不安。通過流浪母親影射出在現實生活中母親短暫缺失給作者的創傷。
生活
作為一個漢族人,李娟長年累月地生活在少數民族聚集地,除了得到一些新鮮、客觀的異質性體驗外,更多的是難以對自己文化身份定位的困惑。家庭成員的殘缺與生活條件的惡劣,在李娟的成長過程中也不時困擾著她。沉迷於大自然的美景中,是解脫自我的美妙之法,但宇宙的永恆與人類的渺小總會在不經意間使人感到一絲落寞。李娟在面對生命的孤獨時,並非沉溺在自己的小生活中不能自拔,更多的是以一種淡然姿態去接納生活,用自己對世界、對生命的愛,擁抱生活。
《阿勒泰的角落》記錄了李娟一家在阿勒泰平凡普通的日常生活,書中除了一家人濃厚的生活氣息之外,更能發現李娟與生活的坦然相處。她不發表關於生活的意見,她感受生活。因此,讀者看到的是一種生活的姿態,對生活的坦然與欣喜。明明住的是四面透風被人遺棄的房子,作者還樂滋滋地想著自己住的是套大房子。之後又搬進一間用土塊蓋起的小房子,也覺得溫馨無比。裁縫鋪的店面只有十來個平方,前半截做生意,後半截睡覺、吃飯。對李娟來說,這樣的環境下,牆皮突然掉下來一塊,也是被鍋里燉的風乾羊肉溢出的香氣酥下來的。外面的女孩子都不願意嫁過來的地方,李娟卻能在這片紅土地上自得其樂。
“非虛構”寫作
李娟的作品多以“在場”的方式和紀實手法,直面社會、民生等諸多問題,文中作者不但是個講述者,更是牧民主要生活和書中事件的參與者。雙重身份的書寫使作品呈現出一種天然的現場感,無論是她的身體還是心靈,都做到了完全的“在場”。從她的初作《九篇雪》到《羊道》系列散文,這種反映現實生活的“在場”寫作始終貫穿其中。作者以“在場”的姿態切入,進而對身邊的事物以及自己的生活情況展開描寫。生病的黑牛、有趣的駱駝、搖籃里的嬰兒、剽悍的扎克拜媽媽、粗獷豪放的哈薩克男人。在那裡,她以親身經歷為線索來收集原生態素材,了解他們的生活;與他們一道做家務、背雪、趕羊,加入日常勞動。作者以在場者的姿態狀寫著生活的瑣事,無論是就李娟來說還是就創作內容而言,都有著共同的價值期待和追求。這種追求,不摻雜利益成分,不藉助外在技術手段,而是根據牛羊習性和草原的四季變化,順應自然規律。
地域特色
李娟筆下的哈薩克地區的生活狀態中,內蘊著她對阿勒泰哈薩克牧民生活的真實感受與多元理解,這使其散文體現出阿勒泰的地域文化特色。李娟以散文真誠狀寫了哈薩克牧民的生存方式。她沒有旅客獵奇的眼光,而是對那裡的自然與人充滿了本位意識,敘事真誠真實。她的第一部集子《九篇雪》,回憶了自己跟隨母親在阿勒泰草原生活和做生意的經歷,在向世人展現一幅幅不為人知的阿勒泰生活面貌之時,掀開了阿爾泰游牧生活的一角,讓讀者對哈薩克牧民的游牧文明有了一些了解。《羊道》系列與《冬牧場》真實記錄了哈薩克牧民“在路上”的生活。其中艱辛的轉場和貧窮的生活就是哈薩克人“悄寂深暗”的生活本身,並非李娟的藝術想象和誇張。
語言特色
在李娟的散文中,舉凡表現阿勒泰地區哈薩克牧人的生活,或塑造牧人形象時,必定用人物的哈薩克名字,而自我足跡所至的每一處,均以真實的地名寫出,筆下的哈薩克語傳達,像阿勒泰、富蘊、阿克哈拉、吉爾阿特、喀吾圖、額爾齊斯河、可可托海等地名河名符號,是李娟散文中的一些基本元素。這些真實的山名、河名、鎮名、村名被大量運用於情景構造,把阿勒泰區域的地理環境、自然景觀、民情風俗等顯示出來。除此之外,作者在作品中常用到哈薩克語的一些辭彙。如拖依(舞會)、巴郎(孩子)、乃麻孜(祈禱)、加瑪(美人)等,這些詞語出現在文中,毫不突兀彆扭,十分貼近阿勒泰牧民的生活實際。
2張
李娟
作者經常在簡潔通俗的普通話中,不時雜糅進一些當地少數民族牧民的習慣用語,呈現出漢語與哈薩克語並陳的局面。包括作者與牧民家庭個別成員因語言障礙交談時竭力表達卻“說不清楚”,對話的意思雙方都未瞭然仍能促膝而談;有的地方還對一些牧民語言的並不確切的“漢譯”等,都造成了奇異而陌生的語言特色。譬如,“他又指著爺爺說:‘這個尕老漢嘛(居然這麼稱呼爺爺!),他的兒子拿了我的丫頭。我的兒子嘛,又拿了他的丫頭——就是這個樣子的嘛!’”將“娶”媳婦說成“拿”,既能夠表達本意,又顯示了少數民族使用漢語時的機智和直白。
《遙遠的向日葵地》等作品中,李娟便用擬人的手法描寫動物,寫兔子時說它“東張西望,拒絕溝通”、“若無其事抖抖耳朵”;寫雞時用“神氣的國王”“便衣警衛”來形容;寫鴨時借鴨子在過冬后“太了解自己的體重、密度和脂肪比例的變化”而拒絕下水來彰顯鴨子們的機智。作者運用的擬人手法不僅是修飾文辭的工具,更是其主觀情感不自禁的流露。李娟描寫動物植物時的擬人是一以貫之的,彷彿它們就是人,而沒有絲毫“比”或“擬”的痕迹。動植物與人類是同等階級,不分高低貴賤的思想的體現,是她內心情感的外化。
時間 | 頒獎機構 | 獲獎作品 | 獲獎結果 |
2018 | 2017中國好書 | 《遙遠的向日葵地》 | (獲獎) |
2018 | 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散文雜文獎 | 《遙遠的向日葵地》 | (獲獎) |
2017 | 第十一屆上海文學獎 | 《火車快開》 | (獲獎) |
2014 | 花地文學榜·年度散文金獎 | 《阿勒泰的角落》 | (獲獎) |
2013 | 第四屆天山文藝獎 | 《阿勒泰的角落》 | (獲獎) |
2012 | 第十一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散文家 | 《冬牧場》 | (提名) |
2012 | 第二屆朱自清散文獎 | 《羊道》 | (獲獎) |
2012 | 第二屆西部文學獎·散文獎 | 《報應》 | (獲獎) |
2011 | 華文最佳散文獎 | 《羊的冬天》 | (獲獎) |
2011 | 茅台杯人民文學獎“非虛構獎” | 《羊道》系列 | (獲獎) |
2010 | 第九屆上海文學獎 | 《荒野來客》 | (獲獎) |
2010 | 華文最佳散文獎 | 《要過不好不壞的生活》 | (獲獎) |
2010 | 第九屆華文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最具潛力新人 | (提名) | |
2009 | 第一屆在場主義散文獎·新銳獎 | 《羊道》 | (獲獎) |
2006 | 第二屆天山文藝獎 | 《喀吾圖的永遠之處》 | (獲獎) |
人民文學獎授獎詞:李娟的敘述來自她的記憶深處,以及那片廣袤沉靜而豐腴的土地。她記住的,恰恰是易被人們所遺忘的一切——那些正被現代文明分分秒秒侵蝕的、某種古老而民間的傳統。正是這種富有價值的、兼具深情與剋制的日常記錄和生活描寫,使她的文學疆域遠遠超越具體的地理界線與時間限定,在廣大的時空獲得延伸性的力量。
魯迅文學獎授獎詞:李娟的散文有一種樂觀豁達的游牧精神。她的文字獨具性靈,透明而慧黠,邊疆生活在她的筆下充滿跳蕩的生機和詩意。
朱天文:我在台北,我讀到了李娟,真不可思議我同時就在李娟那唯一無二的新疆。
梁文道:這是本世紀最後的散文。
陳村:這樣的文字是教不出的。
劉亮程:我為讀到這樣的散文感到幸福,因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作家已經很難寫出這種東西了。那些會文章的人,幾乎用全部的人生去學做文章了,不大知道生活是怎麼回事。而潛心生活,深有感悟的人們又不會或不屑於文字。文學就這樣一百年一百年地與真實背道而馳。只有像李娟這樣不是作家的山野女孩,做著裁縫、賣著小百貨,懷著對生存本能的感激與新奇,一個人面對整個的山野草原,寫出不一樣的天才般的鮮活文字。
王安憶:她的文字一看就認出來,她的文字世界里,世界很大,時間很長,人變得很小,人是偶然出現的東西。那裡的世界很寂寞,人會無端製造出喧嘩。
舒飛廉:她的出現,就像當年的蕭紅一樣,是天才的出現。李娟和阿勒泰的關係,就像蕭紅和呼蘭河的關係。
李娟
天涯佚名:我們通過她的眼睛,重見這世界肌膚深處的秘密。
Bella:乾淨剔透的文如雲、如風。
dana(成都):很多年不曾見過的溫暖又乾淨的文字。
白曉川(北京):新疆的三毛。
iamzhangyj:純粹的文字別樣的世界。
言傳口教(銅仁):只能說一本好好的書?描寫,表述,都很有味道。讓人愛不釋手。不知道如果客觀的評價,因為我對那些文字不僅是欣賞和喜愛,而且是仰視的。所以無法客觀。當然也不應該客觀,因為我喜歡就夠了,那文字打動我就夠了。
六月十五(北京):看阿勒泰的角落。心底自然地生長出一片平靜的湖泊。讓我突然領悟。有時簡樸甚至是貧苦的生活也能孕育出美麗的花朵。在鋼筋水泥燈火絢爛下長大的我們卻可能慢慢地糾結成一團枯草再也伸展不開。
小夕(上海):真想打六顆星,這樣的文字,天才的靈性,從未被外界打擾過的那種靈性。
冬菇頭蓓:一次次樂不可支,又有點莫名悲傷。這書我很喜歡。〖有一點點當年看三毛書的感覺。
路柒(北京):不得不說,這是最近讀得最舒服的一本散文了
Xiao(New York City):最幾年讀過的最好的華語散文,讓我對文學有了一些新的信心,最好的文字,在文壇之外,在真實的民間。
阿銘(溫州):有時描繪著美麗的景色,有時敘述著人物性格,有時又有點孩童般不經意的小幽默,這就是書中描繪不一樣的人生,遠離世俗后的浪漫艱辛。如果我去阿勒泰,一定帶著書找你簽名。
敖登托雅(北京):清新質樸的文字,不加任何世俗雕琢的語言。她的文字的靈魂並不會因為這些質樸的文字而喪失光芒,反而越發明亮。她眼裡的阿勒泰超過任何作家筆下的阿勒泰。她周圍隨處可以成為她筆下話題的生活和人物,他們和她一樣都是極其平凡天真和充滿對世界美好嚮往的。對於自然狀態的描寫正像她所感受到的哈薩克游牧人一樣,生和死,都很平靜,都是自然。這種感受怕是漢族朋友永遠不能體會的。
石子軍(上海):這書看了兩三個月,之所以慢是因為每天晚上翻過三兩頁便睡著了,總以為自己也身在那荒漠中,走上河岸,站到高高的原野上,感受著那份孤獨與成長寧靜的美感。因為只要翻開一讀起,就感覺相似,在這個城市。讀了很長時間,感覺十分美好。最後合上書的瞬間,有些失落。真叫人愛上這個姑娘。
布兔子(西安):晚上坐在被窩裡看這本書,想象著戈壁灘上的凜冽狂風,這樣的女子熱愛風暴,並與微風同行。
zzhd08999:去過烏魯木齊的山牧場,因為對新疆知道的很少,加之是旅遊的地方,商業氣息濃厚,所以沒有很多感觸,可是看了李娟的文字卻那種毫無雕飾文字所感動,很平淡地訴說著每一個故事,卻感覺就像發生在你的眼前一樣,縱使生活是那樣的艱辛,字裡行間洋溢著的卻是滿滿的生活的熱愛,回想著我曾經見過那些大眼睛高鼻樑的哈、維族的男人、女人和孩子,還有讓我心生蒼涼了無邊際的戈壁大漠,對,就是那種感覺:太真實了,那就是我去而復返的新疆。
Fairylandyy:一本純潔樸素的敘事性小說,推薦年輕人讀一讀
文筆優美,帶著孩子般的童趣和觀察視角。看過之後,心中湧起一陣感動。好想去阿勒泰看一看。
鵲踏沁園春:這是朋友推薦的書,據說這是一本看著看著你就會想笑的書。我喜歡輕鬆的文字,所以毫不猶豫地接受了朋友的推薦,仔細翻了翻其中的幾篇,作者用調皮的語氣描述身邊的小事,甚是有趣,大為稱快。先說句題外話,“阿勒泰的角落”和“我的阿勒泰”兩本我是一起看的(“我的阿勒泰”裡面有些照片,可見到阿勒泰的角落)。強烈建議親們這樣混搭著看,感觸更深~~~~我就這麼混搭著寫吧…
剛看了幾篇,“啊”——我的心震了一下,再看幾篇——“啊”——又來了一下。一個在疆北阿勒泰地區輾轉遷徙的女子,作過小裁縫、開過家庭小雜貨店、間或出門打工、而今又返回那個令人魂牽夢繞、寂寥又深邃的“角落”。我彷彿坐在她的小雜貨店櫃檯邊,聽她緩緩講著阿勒泰的見聞...冷不丁兒我又起身跑到書房那面牆壁前久久佇立,在那張大大的中國地圖前找啊:阿勒泰、富蘊縣、可可托海、阿爾泰山脈...沿著李娟的足跡...
整個阿勒泰驀然向我展開:可愛的媽媽、可愛的外婆、可愛的牧民、可愛的酒鬼、可愛的孩童、可愛的牛、可愛的馬、可愛的駱駝、可愛的河流、可愛的森林、可愛的...沒有痛苦\的艱難、沒有欺詐\的狡黠、沒有潦倒\的貧困、沒有孤獨\的寂寥、沒有哀嘆\的離別...那些所謂的時尚新銳的文字在李娟面前是多麼的蒼白、頹廢、膚淺、毫無生命力。越是生活的,越是永恆的!李娟和媽媽“曾渴望有一天能夠找到這森林的精靈”——不需要啊,整個阿勒泰宛若一個巨大的水晶球,李娟就是這水晶球里滋生的精靈啊,她輕輕地、自在地轉動著水晶球,阿勒泰的美在她手中魔幻般地一一展現...
我愛酉酉:艱苦的條件都變成輕鬆的感受,印象深刻的是門縫裡飄進的雪花,掉落在睡在門邊木板上的作者臉上,她還會起身探看門縫裡又大又圓的大半個月亮。總之,就像大學的時代讀三毛,喜歡,沉浸,和她一起流浪。作者心思細膩,真實,讀的時候彷彿自己和她在一起。
lingdodoo:是聽老公的介紹買的,買了我的阿勒泰后,我們倆爭著看,看完了又送給同事看,現在買這一本,一定不會失望的,向大家強烈推薦李娟的書,真有當年三毛的風範,不管處在什麼樣的環境中,都有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極力推薦。
這本書怎麼說呢?讀來不像一個僅僅只在新疆戈壁灘上游曳過的女子所寫,但它確實是。樸素的文字,明亮的心靈。的確,“這是被敬畏的大自然,和在大自然中的單純人生”。
有多久沒有看到這樣的文字了?不帶任何功利色彩,就是簡單的訴說,不摻雜慾望,真實,平和。我還看的另外的《萬物有靈且美》系列,英國鄉村一位獸醫寫的自己的生活,看后讓人真的更加熱愛這個世界,熱愛每一草每一木組成的大自然。現在外面的世界缺這些可以放在陽光下、明亮而溫暖的敘述,娓娓道來,不急不緩,讓我們想起我們在什麼時候把自己內心深處這些寶貴的東西給弄丟了,丟失在滾滾紅塵里,丟得再也找不到。
蓓麗:忙的時候會忙的夠嗆,空的時候會空的發慌。又要買書了,《阿泰勒的角落》已讀完,喜歡這樣乾淨清爽的文字,沒有赤裸裸的描述,沒有矯揉造作,平淡清新的生出一些感動和溫暖。
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