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曲將印

部曲將印

民樂境內,歷來是屯田實邊重地。八卦營漢墓出土的“部曲將印”和“騎部督曲”兩方印信,可斷定八卦營墓葬為漢代屯兵墓葬。

簡介


漢武帝張掖郡后,實行大規模移民屯田,採取屯田實邊政策,就地生產糧食,供應軍需,解決了一部分軍糧遠途運輸問題。但由於邊防軍數量《艮大,移民的剩餘農產晶不能滿足軍需,西漢又在邊地實行軍事屯田,由軍隊選擇水草豐美的地方,“通溝渠,種五穀”,“因戍營田,因田積穀,兼兵民之力,省飛挽之勞”。《漢書.食貨志》載:“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初置酒泉、張掖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開田官,斥塞卒六十萬人戍田之”。由於軍屯民墾使境內游牧區逐步變成了半農半牧區,農業生產出現了,《漢書.地理志》中所說的“長城以南,濱塞之郡,馬牛放縱,蓄積布野”的繁榮景象。這大規模的屯田遺址,民樂境內所在多有,在八卦營、北部灘、羊湖灘、孤山子、西張庄、上姚庄、三墩子、高崖山、卧馬山、永固城、宗家寨、石崗墩、毛山坡、後山坡、破山嘴、王什寨、張滿寨、新莊、韓庄、錢寨、銓鏘、總寨、乾巴子山等地發現漢墓葬群26處之多。在這些漢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漢代文物,韓庄墓群出土的漢代銅俑,磚包墩墓群出土的新莽四神規矩紋鏡,八卦營漢墓群出土的五銖錢一刀平五千(即金錯刀)皆為珍品。尤其在八卦營漢墓群中發現的“騎部督曲”和“部曲將印”兩顆正方形銅質印信,可斷定八卦營墓葬為漢代屯兵墓葬。

人文歷史


“部曲”是古代軍隊編製單位。《續漢書.百官職》云:“將軍領軍,皆有部曲。大將軍營五部,部校尉1人。部下有曲,曲有軍候1人,曲下有屯,屯長1人。”部的長官為部校尉,曲的長官為軍候。漢代的民屯有鄉、亭、里。鄉有鄉佐,亭有亭長,里有里魁。最基層的地方行政組織是“里”,里魁掌管一里百家。在《居延漢簡》簡文中,屬於氐池縣的“里”有12個:富貴里、平樂里、和口裡、新師里、昌樂里、安漢里、武定里承明里、千秋里、安定里、富昌里、長樂里。民樂境內屯田,歷代皆有。隋開皇年間,大興屯田以實塞下,又勒百姓之營堡,營田積穀。因而,縣境內村鎮多以營、堡、寨命名,如馬營、宋家營、韓家營、全家營、雙營、曹營;三堡、舊堡、林山堡、新天堡、順化堡、新堡;屯糧寨、雷陀寨、松樹寨、閆戶寨、太平寨、山寨、總寨、三寨、二寨等。屯糧寨就是軍屯存糧積穀之所。唐時,西北沿邊新置大批軍鎮,為軍糧供應需要,令“王師外鎮,必藉邊境營田”。在甘州肅州之間設置了建康軍,配常備兵員5300名,擴大了甘州的屯田。甘州屯田十九屯,大斗(今民樂扁都口)屯田十六屯(《唐元典》),每屯五十頃,則民樂屯田達八萬畝之多。明洪武年間,大量遷移山東、山西、河南、陝西的民眾開荒,並實行“屬兵於農”的屯田制度。固守衛、所的士兵,攜帶家眷,開闢田園;電軍三分守戰,七分耕作,每人授田50畝。嘉靖元年(1522年),朝廷挑選精壯屯丁2.5萬名,分駐甘州各地屯墾,冬操夏種,有事則戰,無事則耕。嘉靖八年(1529年),朝廷命甘州、山丹等衛:“委官統領所管步兵,給以牛耕農器,墾荒屯田。”清初,改衛軍為屯廠,“輕田賦,興水利,重屯墾。”屯田由州縣管,軍屯田由邊民承種。同治、光緒年間,左宗棠率部進疆,為解決軍需用糧,實行兵屯民屯並舉。歷代政府採取的這些屯田積穀、且戰且耕的政策,對發展生產,鞏固邊防,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民樂屯田遺址發現的漢代部曲將印,證明境內在二千年前就是屯糧重地,農業生產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今民樂已成為糧油生產基地,隨著高新科技的應用,農業生產必將出現新的更大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