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道省悟黃粱夢

邯鄲道省悟黃粱夢

這是一個較典型的神仙道化劇,劇寫書生呂岩去求取功名,在邯鄲道黃化店內遇見仙人鍾離權。鍾離權給呂一枕頭,呂枕之入睡,夢中經歷了富貴窮通,醒來,大徹大悟,看破紅塵,厭棄了酒、色、財、氣,決定跟鍾離出家修道;此時店婆婆所煮之黃粱米飯尚未熟。該劇旨在宣揚浮生若夢、鼓吹尋仙訪道的思想。但也反映了社會的黑暗以及仕途的艱險。藝術上造境優美,措辭華麗,向為曲家所稱道。

著者


相關著作


沈既濟枕中記》里說,盧生邯鄲旅店住宿,盧生入睡后做了一場享盡一生榮華富貴的好夢。醒來的時候小米飯還沒有熟,因有所悟。後世說的“黃粱夢”或“邯鄲夢”,都從此而出。之後一再被人續寫改編,唐代有《南柯記》,宋代有《南柯太守》,元朝馬致遠作《邯鄲道省悟黃粱夢》,明朝湯顯祖改編《邯鄲記》,清代蒲松齡作《續黃粱》。

提要


邯鄲道省悟黃粱夢
邯鄲道省悟黃粱夢
本劇故事,可以從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焦湖廟祝”里找到它的影子,在唐人沈既濟的《枕中記》,以及《列仙傳》里,這個故事更加完備。所不同的是,《枕中記》的被度者是盧生,度人者是呂翁,而《列仙傳》里的被度者是呂岩,度人者是鍾離權。看來,《黃粱夢》雜劇與《列仙傳》的淵源更深。寫鍾離權度呂岩的作品,除本劇外,還有宋元南戲《呂洞賓黃粱夢》(已佚),明·蘇漢英《黃粱夢境記》傳奇(今存)。明·朱權太和正音譜》將《黃粱夢》置於馬致遠名下,並注云:“第三折花李郎,第四折紅字李二。”《錄鬼簿》稱:“第一折馬致遠,第二折李時中,第三折花李郎學士,第四折紅字李二。”今存《脈望館古名家雜劇》本、《元曲選》本。現據《元曲選》本整理。

版本


涵芬樓影印明萬曆臧氏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