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戴弘的結果 展開
戴弘
土壤肥料學家
戴弘(1903— ),土壤肥料學家,我國肥料試驗事業的開拓者之一。長期從事化肥肥效試驗及土壤肥料科研的領導和組織工作,對發展我國化肥研究作出了貢獻。
戴弘,字玄博,1903年1月25日出生於浙江省永嘉縣的一個書香門第。父兄曾留學日本。戴弘15歲時,懷著“科學救國”、“農業救國”的遠大理想,東渡日本求學。先在東京東亞預備學校補習日語等基礎課程,1920年考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理科,1924年畢業,旋即考入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專攻農藝化學,1927年畢業,獲農學士學位。
1927年回國,受聘於杭州第三中山大學(后改稱浙江大學)農學院專任教員,講授日語、土壤學和肥料學。當時國內缺乏現成教材,戴弘編寫的土壤學和肥料學講義是我國早期編印的這兩門學科的教材之一。1929年秋,出任浙江省建設廳礦產調查所技士,對浙江省的礦石和土壤進行了化學分析。1931—1934年,先後在上海勞動大學農學院、南京中央大學農學院和南京中央政治學校地政班執教,主講分析化學和土壤學。
30年代初,南京國民政府實業部在南京郊區孝陵衛籌建中央農業實驗所(簡稱中農所)。1933年冬,戴弘被委任為中農所技正,參與該所土壤肥料系的籌建工作。當時,我國近代土壤肥料科學尚處於萌芽時期,戴弘根據他在日本留學和參觀所得的知識,精心規劃,僅用了3年時間,就建成具有一定規模的土壤肥料系,並開展了肥料田間試驗和盆栽試驗。
1937年2—4月,中農所派戴弘赴日本考察肥料事業,特別是化肥的生產、分配、施用、推廣、管理和肥料試驗的沿革和經驗。先後在日本東京、大阪、京都等16個縣市考察了高等農林院校、肥料科研機構、化肥廠和肥料銷售機構。歸國后整理成《考察日本肥料報告》,約8萬字,報送中農所。
同年秋,中農所派戴弘到柳州該所駐廣西工作站工作,同時兼任廣西省政府技正、肥料專業督導等職。在抗日戰爭的艱苦歲月里,除開展化學肥料試驗外,在開闢農村有機肥源方面也作了大量工作,對增強當時廣西省的農業生產起了一定作用。
抗日戰爭勝利后,被派赴北平參加接收偽華北農事試驗場土肥系和水利工程系的儀器設備和科技檔案資料,籌建中農所北平農業試驗場,並一度出任代理場長。1947年春回南京中農所任技正兼秘書,協助所長管理所務,為重建中農所,開展農業科學研究而辛勞奔波。當時,進口化肥激增,國內化肥廠也恢復了生產,江浙等省農村施用化肥的品種、數量不斷增加。為加強管理,南京國民政府農林部化肥事業管理委員會在上海設立了辦事處,1948年,戴弘被派至該處主持有關化肥分配以及各種化肥的運輸、貯存和施用的技術指導工作。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上海市軍管會財經接管委員會在上海舉辦棉墾訓練班,戴弘為植棉班講師。同年9月,被派赴北京華北農林部協助制定土壤肥料發展規劃。
1950年春,華東農林水利部決定將原中央農業實驗所、中央林業實驗所和部屬土肥室合併,在南京成立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戴弘調任該所技正兼土肥系主任,主持華東地區土壤肥料研究工作,開展了安徽省華陽河流域荒地土壤調查,魯中南沂山區水土保持,江蘇省沿海地區草甸鹽土改良利用,江浙兩省農村積肥施肥調查,綠肥牧草栽培等研究課題。同年4月,應邀參加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土壤肥料會議,並作了《化學肥料在中國的現狀及其前途》、《油餅與化學肥料》兩個專題報告。
1951年7月,調任華東農林水利部工程師、農業處副處長,管理華東地區農業生產和科研工作,先後調查總結了陳永康晚稻豐產經驗,調查了福建省莆田縣泥炭資源,制定華東地區化肥和餅肥合理分配方案,總結了群眾改土用肥經驗,同時,應聘擔任全國血吸蟲病防治委員會技術研究組成員,研究糞便管理和無害化處理的方法和措施。
1955年調任上海市農業局三級工程師、農業處處長。任職期間,在上海市郊區試驗和推廣了雙季稻栽培技術,對促進農業改制和糧食增產起了一定作用;開展了氨水保氮和合理施用技術的試驗,提高了氨水的使用效果;參與並領導了上海市郊區540萬畝耕地的土壤普查鑒定,為因土種植、改良利用土壤和科學種田提供了基礎資料。
50年代末,原江蘇省松江地區各縣劃歸上海市領導。為加強農業科技工作,上海市人民政府決定建立上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戴弘被任命為副所長兼土壤肥料植物保護組組長。1960年,農科所擴建為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戴弘任土肥植保所所長,1963年晉陞為副院長兼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長。1959—1967年,他在主持土肥所建設工作的同時,先後主持了上海郊區糧棉輪作制度的調查,初步摸清了輪作的類型,提出了農業改制和作物布局的意見;參加了1963—1972年全國農業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起草工作;主持了化肥對小麥、油菜的增產效果、綠肥栽培利用和豬糞肥積制方法和保肥效果等研究工作;組織和主持了上海市化肥試驗協作組的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間,戴弘受到不公正的批判,被迫停止工作,后又因病休假,直到1977年退休。1979年冬,他的健康狀況有所好轉,應聘出任上海市農科院技術顧問,並為上海市有關單位提供技術諮詢,參與成果鑒定。
戴弘於1956年加入九三學社,歷任九三學社上海分社社委、上海市委委員、上海市委顧問等職,並先後當選為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第五屆人民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第五屆政協常委。他曾任中國土壤學會第四屆理事會理事,南京分會(后改江蘇省土壤學會)第一屆理事長;上海市土肥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第三屆和第四屆理事會名譽理事長。
早在1933年在南京中農所工作時,戴弘就開始進行肥料的田間試驗和盆栽試驗。1935年發表了《小麥三要素試驗》一文,得出南京孝陵衛一帶土壤施用氮化肥肥效極為顯著,而磷、鉀、石灰肥效不明顯的結論。進行了不同種類氮化肥的肥效及其合適施用量的試驗,以及8種有機肥料肥效的比較試驗,得到硫銨、石灰氮等幾種氮化肥的肥效差異不大,而硝酸鈉肥效明顯較差的結果,明確了當時硫銨在稻麥、棉作物上最適宜的用量。
抗日戰爭期間,他與廣西農事試驗場和一些地區農場合作,進行了長達7年的肥料田間試驗。在試驗處理中有綠肥、堆肥、廄肥等農家肥料和氮、磷、鉀化肥,以及石灰等。戴弘承擔了從肥料試驗設計、數據記錄到試驗結果的整理、統計分析,直至寫出試驗報告全過程的技術指導。這項試驗工作在當時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他還為廣西培訓了一批從事肥料田間試驗的基層農業技術幹部,並積極推廣綠肥、堆肥等農家肥料的積、種、造、施技術,為促進廣西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增產作出了貢獻。
60年代初期,國內氨水產量大增,但農民還不習慣施用,常發生因保管使用不當而灼傷稻苗和揮發損失氮素的情況。戴弘與上海化工研究院科技人員協作進行氨水保氮和合理施用技術試驗,並及時向農民宣傳推廣,提高了氨水的使用效果,使農用氨水成為上海市郊主要氮肥品種之一。
1963年,他根據全國化肥網工作會議精神,組織上海市與化肥有關的科研、生產、供銷、教育和土肥學會、市縣農業局等單位組成上海市化肥試驗協作組,開展以測定磷肥肥效為主的化肥田間試驗,用3年時間初步摸清了上海市郊區不同地區、不同作物和不同土壤施用磷肥肥效及其增產效果和經濟效益,為磷肥的施用打開了局面,促進了上海市郊區農業生產的發展。
在肥料田間試驗工作中,他一貫強調試驗必須與示範、推廣密切結合,重視發揮基層農業推廣站和供銷社的作用。他認為土壤肥料科研工作必須深入農民群眾,為農業生產服務,才有生命力,才能有利於國計民生。他所主持的肥料試驗,都是遵循這個宗旨的。60年代初他在上海郊區布置的100多個化肥試驗點幾乎全都設在社、隊。他不顧年邁體弱,經常深入試驗田塊,進行現場指導,并力爭將試驗結果迅速地為當時當地的農業生產服務,取得了明顯的社會經濟效益。
根據我國國情和國外肥料發展歷史,根據肥料田間試驗和總結群眾施肥改土經驗的研究成果,戴弘認為單施有機肥或單施無機肥,都不利於建立合理的農田生態體系和發展生態農業,只有將有機肥和無機肥配合施用,互相取長補短,相輔相成,才能取得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早在30年代初,他通過田間試驗,證實了化肥的增產作用和對土壤的培肥作用。此後長期堅持肥料田間試驗,為大面積推廣和合理施用多種化肥提供了科學依據。他深入農村對農家肥料進行調查研究,總結農民群眾積肥、施肥經驗,重視綠肥品種的引進和篩選,提高了農家肥料的增產培肥作用。
近年來,他主張隨著農業生產和農業化學科學的發展,應不斷進行科學施肥的試驗研究,進而利用電子計算機編製作物的施肥方案和配方施肥,加強基礎理論研究。
戴弘還十分重視土壤肥料知識的普及工作。他認為,農民迫切要求農業科學知識,農業科技人員有責任把農業科技知識傳授給廣大農民群眾。30年代後期他在廣西工作時,就向當地基層幹部講授土壤知識和肥料試驗技術。50年代在上海工作時,在郊區普及陳永康晚稻施肥經驗;為土壤普查培訓班編寫教材,介紹土壤知識和土壤調查方法。60年代初,為宣傳合理施肥,他編寫了圖文並茂的巡迴展覽圖片,受到農民歡迎。他還為《簡明科技辭典》撰寫有關土壤肥料的條目,為《十萬個為什麼》編寫深入淺出的科普文章,普及土壤肥料知識。為此,他曾被上海市科普創作協會聘為顧問。
戴弘治學勤奮,工作認真,誨人不倦,樂於助人,生活簡樸,平易近人。他勉勵後學,培養青年,善於與人團結共事。在學術上虛懷若谷,從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對試驗研究報告,逐字逐句斟酌核實。對資料愛如珍寶,即使是50多年前的資料,仍妥為保藏,供人查閱。他的嚴謹的治學態度,嚴肅認真的工作作風,誠懇樸實的道德風範,深得人們的讚佩和尊敬。
1983年、1985年和1987年,戴弘3次獲得中國土壤學會、中國農學會頒發的表彰狀,表揚他長期從事土壤科學工作,為發展中國的土壤肥料科學和農業科學事業作出的重要貢獻。
1903年1月25日 出生於浙江省永嘉縣。
1924年 畢業於日本東京第一高等學校理科。
1927年 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農學部農藝化學科,獲農學士學位。
1927—1929年 任杭州第三中山大學農學院專任教員。
1929—1931年 任浙江省建設廳礦產調查所技士。
1931—1934年 歷任上海勞動大學農學院副教授、南京中央大學農學院副教授、中央政治學校地政班講師。
1933—1944年 任中央農業實驗所技正,兼任廣西省政府技正,1938年兼任廣西省肥料專業監督。
1945—1947年 任中央農業實驗所技正,中農所北平農事試驗場代場長。
1947—1948年 任中央農業實驗所技正兼秘書。
1948—1949年 任中央農業實驗所技正,派駐農林部化肥事業管理委員會上海辦事處工作。
1949—1950年 在華東農林水利部土壤肥料研究室工作。
1950—1951年 任華東農業科學研究所技正,土壤肥料系主任。
1951—1955年 任華東農林水利部工程師,農業處副處長。
1955—1959年 任上海市農業局三級工程師,農業處處長。
1959—1960年 任上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兼土壤肥料植物保護組組長。
1960—1977年 歷任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員,土肥植保所所長、副院長兼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長。
1979年以後 任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技術顧問。
1 戴弘.西湖泥之分析.中華農學會報,1930:(80,81).
2 戴玄博(即戴弘).怎樣保持土壤水分.農報,1934,1(14):331一332.
3 戴弘.小麥肥料三要素試驗.中國實驗,1935,1(10):1901—1910.
4 戴弘.考察日本肥料報告(內部資料).1937(現存於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圖書館).
6 戴弘.化學肥料在中國的現狀及其前途.全國土壤肥料會議彙刊,(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編)1950.
7 戴弘.油餅與化學肥料.全國土壤肥料會議彙刊(中央人民政府農業部編),1950.
8 戴弘.對冬季積肥的幾點意見.華東農林,1951,3(5):5.
9 戴弘,王雲,邵桂芬等.上海市土壤志.上海:上海市土壤普查辦公室編印,1959.
10 戴弘,童有為,葉福臻等.上海市糧棉地區輪作制度初步調查報告.1961年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研究報告彙編,1962.
11 戴弘(辭海編委兼農業分科土壤肥料分支主編).辭海(農業分冊).上海:辭書出版社,1961—1962(未定稿),1979(修訂稿),1988(新二版).
12 戴弘,童有為.上海市化肥試驗初步總結.上海市農業科學院研究論文選編,1980.
13 戴弘.試論我國施肥的沿革與經驗.化肥工業,1983(1):4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