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斯但丁·麥法琪葉維奇·馬克西莫夫

俄羅斯聯邦人民藝術家

徠馬克西莫夫(Максимов.K.M)1913-1993,前蘇聯伊凡諾夫州沙特羅夫村人。曾任莫斯科蘇里科夫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前蘇聯斯大林文藝獎金獲得者,俄羅斯聯邦人民藝術家。《起家》《青年地下工作者》《劉胡蘭》等這些代表50年代油畫成就的作品。新中國美術教育發展史傑出的畫家和教育家。1955年至1957年作為中央美術學院的顧問,為新中國培訓了一批美術院校學生和師資。誕生了新中國第一份美術教學大綱,繪畫上注重結構和外光的思想對中國繪畫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人物生平


1935年,馬克西莫夫進入莫斯科美術學院(現國立蘇里科夫美院)里亞日斯基教授畫室學習,畢業后執教於莫斯科蘇里科夫美術學院油畫系。前蘇聯斯大林文藝獎金獲得者,俄羅斯聯邦人民藝術家。
1954年,通過中蘇兩國政府間文藝部門高層領導的互訪和醞釀,前蘇聯最終指派馬克西莫夫赴中國完成美術教學和創作的援助工作。
1955年2月17日,馬克西莫夫作為中央美術學院油畫訓練班的指導教師以及中央美術學院顧問抵達北京。
1993年冬,馬克西莫夫這位不能被新中國美術教育發展史遺忘的畫家和教育家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0歲。

工作經歷

馬克西莫夫教學
馬克西莫夫,一個被中國人越來越熟悉的名字。當大家在不經意中翻閱建國后的美術篇章時,《起家》、《青年地下工作者》、《劉胡蘭》等這些代表50年代油畫成就的作品就會赫然出現在眼前,它們均出自中央美術學院在1955-1957年開辦的一個著名油畫訓練班,而這個班的指導教師就是康斯坦丁·麥法琪葉維奇·馬克西莫夫(МаксимовК.М. 1913-1993)。
康斯但丁·麥法琪葉維奇·馬克西莫夫
康斯但丁·麥法琪葉維奇·馬克西莫夫
建國初期,新興的共和國根據當時國際政治形勢及自身革命鬥爭經驗奉行“一邊倒”政策,通過“派出去”(公派留學生)和“請進來”(聘請專家)向蘇聯“老大哥”學習。中央美術學院開辦由蘇聯專家主持教學的油畫訓練班亦由此而生。1955年2月,前蘇聯指派國立蘇里科夫美院油畫系教授、斯大林文藝獎金獲得者馬克西莫夫到崗主持教學,同時兼任中央美院顧問。由此,這位學有所成、教學得法的蘇聯青年畫家,歷史性地成為上世紀50年代中國美術界的中心人物之一。
馬克西莫夫來中國時不過43歲,他身材單薄,個頭不高,並非大家所臆想的虎背熊腰的俄羅斯壯漢。在油訓班裡論年齡,他也就比班長、徐悲鴻的高徒馮法祀稍大一點;論個頭,他要比後來創作《起家》成名的詹建俊矮一頭半,以至於詹只能不自然地在俯視中傾聽他指教。然而,馬克西莫夫平易的教學態度、旺盛的工作熱情、豐富的教學經驗以及幽默的語言表達,使大多是初探油畫堂奧的學員為之折服。許多人回憶,馬克西莫夫教學非常賣力,雖然他在華的工作重點是油訓班,但他同時還兼顧人民美術出版社創作室的業務進修,等於另有一個“校外油訓班”。由於建國初期可供作為油畫教學使用的圖片比較匱乏,更無從談起歐洲油畫原作,馬克西莫夫就常和學員一起作畫,通過示範讓他們了解油畫的物理性能和表現技巧,而他嫻熟的色彩造型能力則常使高低圍擠在周邊的學員發出嘖嘖讚歎。不僅在室內寫生模特兒如此,即便是在夏日驕陽進行的外光寫生訓練中,馬克西莫夫也一如既往地和學員肩並肩、背靠背的工作。在田間地頭看不出他是一個蘇聯專家,而更像一個普通農民,光著膀子,手持畫筆,揮汗如雨。馬克西莫夫在中國的許多作品大多就是這樣和學員們一起完成的,這些作品現在看來就不僅僅是50年代中蘇美術交流的歷史見證,更重要的是它本身就是新中國油畫教育史上一部生動直觀的“原版教科書”。另外,許多當事人對於馬克西莫夫很會講課這一點也印象深刻,著名油畫教育家艾中信回憶說,馬克西莫夫講課非常動聽,學生聽得很過癮,因為他不僅能夠結合畫面問題有的放矢,而且還常常以歐洲美術史的經典作品和名家流派為例,闡述他們在處理類似問題時所使用的方法,而這正是當時多數教員限於客觀條件而難以具備的。中央美術學院前院長靳尚誼也曾多次談到,正是馬克西莫夫使他對“什麼是結構以及如何表現結構的問題”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使他對造型的理解和實踐開悟了許多。同時值得稱道的是,馬克西莫夫作為專家經常參加校內外一些重要的教學會議,那種積極鼓勵但又不迴避問題的態度張顯出他真誠幫助新中國油畫教育建設的工作熱情和敬業精神。他曾直言不諱地講評說:“中國畫家在水彩畫方面卻能夠出色地處理最複雜的問題,包括表現陽光,也能夠使用熟練的筆觸和顏色去塑造形體,並且僅僅一遍就把天空畫好,而不用畫第二遍;可是在油畫方面卻變得很膽怯,非常單調地在畫布上塗顏色,畫出來的東西沒有新鮮的感覺和色彩的感覺,作品的調子顯得灰暗,顏色很臟。顯然,油畫作品還缺少經驗,用油畫顏色作畫的方法還沒有掌握”,“還不善於表現陽光”。
但是,馬克西莫夫也存在一些“問題”。在制定油畫教學大綱涉及框架、細節時,馬克西莫夫也表現出不越蘇式教學藩籬一步的傾向,在相當程度上照搬甚至死摳蘇聯教學的條條框框,而不善於(或不敢於)根據中國實際情況加以靈活變通,以至於課程比例的計算都要到小數點以後,搞得油畫系負責教學的領導、秘書嘴上不敢說什麼,但心裡卻有些不以為然。當然,這種教條主義做法不排除馬克西莫夫“怕出摟子”的思想負擔,因為就其實際教學過程而言,他的表現明顯自由得多,受條條框框的拘束少一些。從總體上說,馬克西莫夫在油畫教學、創作中的表現如同他在生活中那般勤奮、老實和規矩。他是一個勤勤懇懇、規規矩矩的老實人!從油畫創作和教學的角度而言,這既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不妨說就是他的一個特點吧。
似乎也可以這樣說,中規中矩、老老實實是成就馬克西莫夫在中國產生廣泛影響的一個重要原因。通過他勤懇紮實、按部就班的教學工作,油訓班學員較為系統全面地接受了前蘇聯油畫教學方法的培訓,提高了對油畫這一外來畫種的創作及教學特點的認識,他們的日常習作和畢業創作表明,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油畫高級師資已經從技術上改變了建國初“土油畫”的面貌。但,可能也正由於老實就不易創變跳脫,馬克西莫夫回國以後的藝術人生逐漸走向下坡路,雖然手法熟練但始終未形成突出而強烈的個人風貌。在生活中他則念念不忘中國人民對他及其家庭的真誠友誼,這使他跟不上甚或在一定程度上相左於中蘇關係破裂后前蘇聯國內的發展局勢,以至後來離開了蘇里科夫美術學院。前蘇聯解體后,馬克西莫夫的生活日益困窘,但他中國的學生、朋友並沒有忘記他,曾給予他雪中送炭般的資助慰問,使他感受到來自中國的溫暖。每有中國來訪者,頭髮斑白的馬克西莫夫總是拿出那張當年刊登油訓班畢業作品的《人民日報》,仔細回憶每個學生的音容笑貌和他難以忘懷的中國之旅。不難想象,這種深情的眷戀和回憶一直伴隨著他晚年的生活,直至1993年冬病逝於莫斯科。“在中國的時期是我熱情高漲和精力集中的時期。”晚年的馬克西莫夫曾多次這樣說。
雖然就馬克西莫夫一生的藝術成就而言,他難躋蘇聯一流大師之列,但這對我們來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作為一位優秀的教育家,曾經在中國現代油畫教育發展過程中起過積極重要的作用。雖然馬克西莫夫離開中國后,美術界對他的關注和宣傳日益淡化,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馬克西莫夫乃至前蘇聯藝術已基本不在我們的參照視野中了,“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這原本也是自然的事情,但若出於尊重歷史的角度,我們就不能忽視上個世紀50、60年代請進來、派出去學習蘇聯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特別是當今我們的藝術教育在體制和體系方面依然和前蘇聯模式存在一定的連帶關係,因此,認真搜集當時的材料,進行歷史的和科學的研究總結是很必要的。
馬克西莫夫在中國的美術教學工作重點:(1)重點指導油畫訓練班的基本練習和創作實踐;(2)馬克西莫夫以前蘇聯油畫教學體系為藍本,協助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制定教學大綱。
1957年夏,馬克西莫夫圓滿完成了中蘇兩國政府賦予的歷史使命回到莫斯科。
馬克西莫夫培訓班的知名學生:馮法祀、靳尚誼、候一民、詹建俊、汪誠一、於長拱
馬克西莫夫的教學理念:
1、重視寫生,通過寫生分析色彩和觀察形體,強調油畫本體技法。
2、樹立色彩對立統一的關係。
3、在素描中培養色彩感覺。
4、不要抄襲對象,要分析對象。
馬克西莫夫是一位不能被新中國美術教育發展史遺忘的畫家和教育家。他於1955年至1957年作為中央美術學院的顧問,為新中國培訓了一批美術院校學生和師資。在他的幫助下,誕生了新中國第一份美術教學大綱,他在繪畫上注重結構和外光的思想對中國繪畫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當今中國油畫界著名的大家如靳尚誼、侯一民、詹建俊等都曾是馬克西莫夫訓練班(業內稱為“馬訓班”)的學生。馬克西莫夫1993年冬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0歲。

個人作品


馬克西莫夫作品
馬克西莫夫作品
馬克西莫夫作品欣賞---

後世紀念


懷念馬克西莫夫
馬克西莫夫老師去世了。這來自遠方的不幸消息給我們帶來了深深的悲哀和遺憾。凝望著眼前這張37年前拍攝下的已經變黃的照片,模糊的記憶竟漸漸清晰起來。
那是1957年初夏,朱德總司令來參觀我們油訓班畢業作品展,展廳設在中央美院大禮堂。這天,陽光明媚,我們早早地就在校園裡等候,馬克西莫夫老師神情興奮,由江豐同志和吳作人先生陪著,總司令對畫展很有興緻,一張張仔細地觀看,不時還問上幾句,最後走到馮法禩同志的巨幅油畫《劉胡蘭》前面和大家一起拍下了這個鏡頭。坐在正中間的是總司令和老師馬克西莫夫,兩邊順序坐著江豐同志、吳作人先生以及王式廓董希文、李宗津、王曼碩、彥涵、艾中信等中央美院的老師們,後排一溜站著的就是我們這18個學生了。世事滄桑,經過37年的風風雨雨,如今這照片上的人已有三分之一不在人世,當年我們這班血氣方剛,對中國油畫的未來滿懷使命感的年輕人也都步入了花甲之年。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今天,中國油畫已經進入了一個異彩紛呈的新時期,正在向更加成熟的未來邁進,湧現了第三代、第四代、新生代眾多富有才華的中青年畫家。油畫這個來自西方的畫種,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已在中國大地紮下堅實的根基並開始走向世界。看著這張具有歷史意味的照片,聯想起當年馬克西莫夫老師對我們油訓班的身傳言教,真是感慨萬千。
老師是1955年春天來中國的,那是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年輕的共和國處在西方敵對勢力的包圍之中,為了振興國家,學習蘇聯經驗,根據中蘇文化協定,大批蘇聯專家為援華來到中國,“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就在這個大背景下由文化部委託中央美院辦了起來。在江豐同志親自關懷下,18個學員來自全國七所美術院校及美協、部隊、出版部門,並配備了佟景韓等三位俄語譯員協助老師工作。(作者:現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原中央美術學院院長,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靳尚誼)

馬訓班成員


馮法祀、詹建俊、靳尚誼、於長拱、王德威、武德祖、俞雲階、袁 浩、魏傳義、王恤珠、王流秋、汪誠一、任夢璋、秦征、陸國英、何孔德、諶北新、高 虹、佟景韓、張文新、尚滬生、侯一民
1、馮法祀:1914年生,別名駱風,安徽廬江人。1933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學教育學院藝術科,師承徐悲鴻、顏文梁。1937年畢業獲學士學位。后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美術系。1942年任中國美術學院副研究員,1946年任國立北平藝專副教授,1950年任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主任兼油畫科主任、教授,1961年任中央戲劇學院舞美系教授,1979年任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教授中國油畫學會顧問、徐悲鴻國際藝術研究會主席。
2、侯一民:1930年生,蒙族人。1946年入國立北平藝專師從徐悲鴻、吳作人,1950年任中央美術學院教員,1954年進入中央美院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學習,1958年後歷任油畫系副主任、壁畫系主任、第一副院長、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壁畫藝委會主任、吳作人國際美術基金會名譽會長、中國油畫學會會長。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名列英國劍橋名人傳記,是新壁畫運動的開拓者之一及人民幣的設計者之一。
3、靳尚誼:1934年生,河南焦作人。195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班,歷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央美術學院教授等職。曾任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北京市政協委員,第九屆全國政協常委。1996年起兼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1998年起兼任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現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藝術組評審委員、國家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副主任。鑒於在藝術創作及教學方面的突出貢獻,國務院授予其國家級專家稱號。
4、詹建俊:1931年生,滿族,遼寧蓋縣人。歷任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講師、副教授、教授。中國美協副主席、油畫藝委會主任,中國油畫學會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4年後歷任全國美展評委、總評委、評委會主任等。
5、尚滬生:1930年生,女,遼寧人。195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留校任教,曾師從徐悲鴻等著名教授。1955年參軍先後任第三兵團文化部創作組創作員,解放軍藝術學院美術系主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6、張文新:1928年生,天津人。1949年畢業於華北大學美術科,1949-1951年在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1951年任北京市美術工作室創作幹部,自1956年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1964年為北京畫院畫家。五十年代初曾參加石家莊烈士陵園、天安門人民英雄紀念碑雕塑創作,此後轉為油畫創作。1994受邀為美國油畫家協會榮譽會員,1995轉為美國油畫家協會大師會員。
7、佟景韓:1933年生,河北保定人。畢業於黑龍江大學俄語系。1956年起在中央美術學院工作,歷任翻譯、教師、學報編輯部主任、教授。1978年起負責學報編輯部工作,1985-1995年起任《美術研究》、《世界美術》主編。曾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美術卷·美術理論》主編。
8、高 虹:1926年生,河北新樂人。1941年在華北聯大文藝學院美術系學習,1957年畢業於中央美院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歷任部隊藝術指導、美術家協會書記處書記、軍事博物館美術創作室主任、全國文聯委員。
9、諶北新:1932年生於北京,江西南昌人。1953年畢業於中央美院繪畫系,1957年畢業於中央美院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1958年至離休,擔任過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助理、副主任、主任、講師、副教授、教授。現兼任中國油畫學會常務理事、陝西油畫學會會長。
10、何孔德:1925年生,四川人。卒於2003年。1942年在國立重慶師範美術科學習,1946年轉學四川省立藝專印染料。1946年參加解放軍,在十二軍文工團工作。1951年參加志願軍,到朝鮮從事美術宣傳工作。1955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蘇聯專家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1957年畢業到總政文化部創作室任美術員。1962年調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從事美術創作。1980年任軍博創作室副主任,1987年退休。中國美術家協會常務理事,美協油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
11、陸國英:1925年生,女,上海人。1942年師從美術教育家油畫家顏文梁,1947年畢業於蘇州美術專科學校。1955年考入北京中央美術學院油畫訓練班,師從蘇聯專家油畫家馬克西莫夫老師,1957年畢業后重返南京藝術學院任教,任南京藝術學院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12、秦征:1924年生,河北省行唐縣人。別名秦疏楷,河北行唐人。擅長油畫。1940年在河北平山縣任“青救會”宣傳部長,並從事木刻創作。1942年在晉察冀邊區群眾劇社任美術隊長,從事木刻及連環畫創作。1946年擔任隨軍記者。1947年任華北群眾劇社創作組組長。1949年在天津軍管會宣傳隊任創作員。1950年進中央美術學院學習,1955年在中央美院油畫訓練班學習。1960年在中國美術家協會天津分會工作。1973年起在天津美術學院任教。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天津分會主席、天津美術學院教授、中國美協黨的臨時領導小組組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13、任夢璋:1934年生,河北省束鹿縣人。1953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1957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專家油畫訓練班。1978年起歷任魯迅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研究生導師、副院長兼美術研究所所長,藝術教育創作研究中心教授,大型繪畫工作室副主任導師,遼寧美術家協會顧問。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14、汪誠一:1930年生,安徽歙縣人。1954年畢業於中央美院華東分院,1957年畢業於中央美院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后長期執教於中國美術學院,任教授,1981年籌建並負責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院)油畫系第二畫室教學及系教研工作,任教授。系中國美協會員,中國油畫學會理事。
15、王流秋:1919年生,廣東朝安人。1945年畢業於延安魯迅藝術學院美術系。1957年進中央美術學院馬克西莫夫油訓班進修結業。歷任《江淮畫報社》記者、文工團美術股股長、軍政治部美術隊副隊長。1951年到浙江美院(現中國美院)任教,歷任繪畫系主任、副教授、教授,浙江油畫研究會會長。
徠16、王恤珠:1930年生,山東煙台人。1954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到湖北武漢中南美術專科學校任教。1955年至1957年進中央美術學院蘇聯油畫家康·麥·馬克西莫夫教授主持的油畫訓練班學習二年,后在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任教。1981年調任廣東畫院專業畫家,一級美術師。1985年應邀赴美國波士頓馬薩諸塞美術學院講學。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17、魏傳義:1928年生,四川達縣人,別署川一。早年就讀於四川省立藝專和中央美術學院。歷任四川美術學院教務處長,四川省詩書畫院副院長,廈門大學藝術教育學院院長、教授、碩士導師。現為福建省人大書畫室副主任、福建省美術家協會顧問、福建省美術教育研究會會長,福建省國際經濟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廈門大學藝術研究所名譽所長,廈門書畫教育研究院院長。
18、袁浩:1930年出生,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現任廣州工程技術學院藝術學院院長,嶺南美術專修學院副院長。曾任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廣東省美術家協會理事,廣東油畫會理事,廣州業餘藝術大學校長。1950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從師於徐悲鴻,吳作人,艾中信及諸多良師。1953年畢業,分配至武漢中南文藝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前身)任教。1954至1957年進入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學習。此後一直於廣州美術學院任教。
19、俞雲階:1917年生,卒於1992年。是我國著名的油畫家和美術教育家。1941年畢業於台灣中央大學藝術系,師承徐悲鴻、傅抱石黃君壁等藝術大師。1956年入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學習。曾任多所美術院校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分會理事,上海油畫雕塑院顧問、上海交通大學藝術顧問。培養了陳逸飛、邱瑞敏等大批優秀美術人才。
20、武德祖:1923年生,曾名蘇堅,陝西渭南人,卒於1991年。1939年在延安“抗大”於魯迅藝術學院美術系學習。1947年,在東北畫報、人民畫報、人民美術出版社任美術記者。1955年至1957年在馬克西莫夫任教的油畫訓練班學習油畫。曾任西安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全國美代會代表、陝西美協常務理事。
21、王德威:1927年生,上海人。卒於1984年。早年曾在蘭州、武漢、長沙、桂林等地作抗日宣傳演出、組織等工作。負責編輯《兒童畫報》等雜誌編輯出版等工作。1955年入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學習。1978年起擔任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領導工作。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浙江省美協副主席,浙江省陶行知研究會副主席。
22、於長拱:1931年生,河南省汲縣人,卒於1963年。1947年入蘇州美術專科學校學繪畫,1948年入杭州西湖藝術研究所習畫,1949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原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繪畫系,1953年畢業留校任研究員,1955年進中央美院馬克西莫夫油畫訓練班研習油畫,畢業后回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