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順博物館
大連市唯一一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旅順博物館坐落於遼寧省大連市旅順口區列寧街42號,地處大連著名旅遊景區——太陽溝歷史風景區中心,1917年(民國六年)4月,博物館正式開館。
2006年5月,旅順博物館被國務院、國家文物局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5月18日,被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截至2014年,大連市唯一一家國家一級博物館。
2014年,旅順博物館有館藏文物有6萬餘件,其中一級文物200餘件。比較珍貴的有:青銅器呂鼎,內底鑄有銘文5行44字。2019年度藏品數量28,099(件套),珍貴文物26,293(件套)。
旅順博物館
1916年(民國五年)11月22日,於松樹町開闢新館址,“物產陳列所”內文物遷入,改“物產陳列所”為“關東都督府滿蒙物產館”,此址歷史上稱“參考部”“考古部”“分館”。
1917年(民國六年)4月1日,“關東都督府滿蒙物產館”對外開放。同年,於原沙俄擬建“陸軍將校集會所”基礎上開工建博物館主館大樓。
1918年(民國七年)4月1日,館名改稱“關東都督府博物館”,11月6日博物館主館大樓基本完工,館址遷至。
1919年(民國八年)4月12日,因關東都督府改制,館名改稱“關東廳博物館”。
1925年(民國十四年)11月,分館文物遷至主館大樓,分館改做博物館的圖書館。
旅順口區博物館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10月,旅順博物館改稱為“旅順東方文化博物館”。
1951年1月29日,蘇聯政府將“旅順東方文化博物館”管理權及附屬動物園管理權移交中國政府。8月30日,大連勞動人民歷史文化陳列所並於旅順東方文化博物館。
1952年12月,館名改稱“旅順歷史文化博物館”。
1954年4月1日,郭沫若題寫館名改稱“旅順博物館”。
1972年5月1日,旅順博物館在“文革”閉館后恢復開放,基本陳列為《歷史文物專題陳列》。
1999年10月,旅順博物館實施總體改造工程,將植物園、動物園一半與旅順博物館園區合併,園區擴大為15萬平方米,主館大樓全面維修。
2001年4月,旅順博物館分館落成開館,基本陳列為《大連古代文明》及《館藏外國文物專題陳列》。
2008年5月,旅順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2012年12月,旅順博物館新建現代化文物庫房竣工並通過驗收。
2014年,旅順博物館被遼寧省科學技術廳授予“遼寧省科學技術普及基地”。
2021年5月10日上午,旅順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基地正式掛牌成立。
旅順博物館
旅順博物館
旅順博物館
旅順博物館
“呂”即西周穆王司寇呂侯;西漢時期的馬蹄金;元代劉秉謙“竹石圖”。還有新疆出土南北朝至唐代9具木乃伊和絲織品、絹畫、陶俑、貨幣等漢、唐文物,以及印度犍陀羅石刻和日本繪畫等外國文物。旅順博物館的藏品以大連地區考古出土文物、新疆文物及中外傳世的歷史藝術類文物為主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歷代藝術精品薈萃,文物類別豐富,突出不同地域文物鮮明特徵的藏品體系。藏品涵蓋考古、銅器、陶瓷、甲骨、玉器、漆器、琺琅器、書畫、碑誌、佛教造像、竹木牙雕、新疆文物、外國文物、貨幣等20個門類。其中尤以書畫、新疆文物、印度犍陀羅藝術和羅振玉《三代吉金文存》、《貞松堂集古遺文》著錄的商周時期青銅器等最具特色和影響。
旅順博物館
旅順博物館
旅順博物館
年份 | 藏品數量(件套) | 珍貴文物(件套) |
2019年度 | 28,099 | 26,293 |
圍繞旅順博物館藏文物開展綜合性科學研究,是旅順博物館學術規劃的重要內容。旅順博物館與海內外學術機構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與合作,舉辦了旅順博物館藏佛經殘片國際學術研討會,唐鴻臚井石刻國際學術研討會等國際學術會議。出版了《旅順博物館藏佛經研究論文集》、《旅順博物館藏漢文佛經殘片選》、《西域出土梵文佛經殘片》、《旅順博物館藏新疆出土文物研究文集》、《旅順博物館》、《旅順博物館藏畫選》、《旅順博物館藏銅鏡》、《旅順歷史與文物》、《清孫溫繪紅樓夢圖冊》《旅順博物館精品文物選粹系列叢書》《旅順博物館95年簡史》等多部著作,館內業務人員發表考古報告及學術論文達數百篇。為了加強人才培養、推動學術研究,大連市文化廣播影視局還在旅順博物館的基礎上,成立了大連市歷史文物研究所。旅順博物館已經與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等國外多所文博單位、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從多學科、多角度對館藏文物進行深入研究。
博物館擁有豐富的藏品資源,以藏品為基礎開展學術研究活動,是博物館一直堅持的原則。館內現有專業人員30多人,其中正、副研究員9人,這些人都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紮實的業務研究能力。館內非常重視專業人員的學術研究及創新活動,鼓勵他們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並通過舉辦展覽、出版專著等形式展示他們的學術成果。博物館還連續多年與國內外的學術機構及團體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並取得可喜成績。2012年5月,旅順博物館啟動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旅順博物館館藏殷墟甲骨文的整理與研究》。
豐富的藏品資源為博物館開展學術交流奠定了基礎,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就不斷有專家學者來博物館進行文物鑒定及授課活動。博物館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擴大了與國內外高等學府及學術機構的交流與合作,一大批業務骨幹脫穎而出,極大地增強了博物館的學術研究力量。
旅順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工作目前由文物應用技術部全面負責,它的前身是20世紀50年代末期成立的修復室,1992年,組建技術部,1999年,又取消技術部,歸入保管部,直到2007年,設置了文物應用技術部。下設書畫裝裱與修復、器物修復與複製、紡織品修復、匣囊製作等崗位,每個崗位都有專業的技術人員,有工作人員6名。2008年獲得遼寧省文物局頒發的可移動文物修復二級資質證書,具備修復書法繪畫、陶瓷器、銅器、織綉、古籍善本類文物的能力。現有書畫修復室、器物修復室、紡織品修復工作間和匣囊製作工作間四個工作間,配備大型字畫清洗台、去離子水機、密封抽風工作櫥、空氣潔凈屏、超聲波清洗機、多功能除塵工作台、環氧乙烷滅菌櫃、文物修復專用噴砂機、攜帶型閃光X射線檢查系統、立體顯微成像系統等先進文物保護修復儀器和設備。近年來,將館藏大量新疆佛經殘片、康熙習字臨字帖進行冊頁式裝裱,完成羅振玉舊藏書畫的修復裝裱,修復一批重要的青銅器、陶瓷器、石器、絲織品等,製作了大量文物匣囊,積極申報國家級、省市級文物保護科技項目。還完成了大連漢墓博物館一批20件青銅器的修復任務。
2021年5月10日上午,旅順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基地正式掛牌成立。
成立文物保護修復基地,不僅有利於當地文物的保護修復,還形成以旅順博物館為中心,輻射周邊及東北地區的文物保護網路;更有利於文物保護修復人才隊伍的建設。通過以修復基地為依託,採取"師承製"、"傳、幫、代"等強化培訓方法,注重培訓與實踐結合,傳承與創新結合,提高修復人才專業技術,以此達到推動旅順博物館的文物保護工作向前邁進。
開放時間
每周二至周日9:00-15:30(每周一閉館,重大節假日除外)
2020年8月18日,旅順博物館恢復開放,觀眾需通過網上預約入館參觀。
票務信息
2013年4月,旅順博物館主館、分館、關東軍司令部舊址博物館實現全面免費開放,遊客憑有效證件入館參觀。
交通指南
旅順口區內公交1路、2路、3路、6路等可直接到達。
旅順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