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石刻
乾陵石刻
乾陵的石刻從規模上也超出了以往的陵園石刻,超大的體量表現出大唐盛世的宏大雄壯之勢,乾陵石刻的雄渾氣勢不僅表現在外在的形式高大宏偉,更在於內在精神的深邃與大氣。而這種精神氣度在乾陵石刻作品中自然而然地流淌著,一種深邃而強大的精神力量與簡潔樸實的雕刻形式相輔相成。乾陵石刻無論是雍容華麗的人物還是張揚霸氣的動物,都能從它們宏大的體積內感受到一股涌動的力量,而那些流動的線條中又有著音樂般的節奏與韻律。可以說乾陵石刻藝術就是大唐盛世社會風貌的實物佐證。
乾陵石刻
乾陵
乾陵石刻
乾陵遊覽圖
乾陵石刻
從梁山南二峰的天然雙闕起,往北依次對稱排列。秦始皇樹翁仲像於咸陽宮司馬門外,後世的帝王以翁仲石像守衛陵園。翁仲之北是兩通石碑,西邊的一通是唐高宗的金字“述聖紀”碑也叫七節碑,它是女皇武則天為高宗歌功頌德而立的紀念碑,碑高6.30米,寬1.86米。碑文約5600餘字,武則天親自撰文,中宗李顯書丹,筆劃初刻填以金屑,現今個別字的金跡尚在。東側一通是武則天的無字碑,通高7.53米,寬2.1米,厚1.49米,重約98.8噸。碑身雕有八條互相纏繞的螭龍,左右兩側各四條。碑身用一塊完整的巨石雕成,兩側各線刻高4.12米的“升龍圖”。碑座陽麵線刻“獅馬圖”,長2.14米,寬0.66米。整個無字碑高大雄渾,雕刻精美,為中國歷代群碑中的巨制。無字碑唐時立,但不銘唐人一字,留下諸多待解之謎。主要有“德大說”、“遺言說”等。“德大說”是武則天認為自己以女子稱帝,“功高德大”,難以用文字表達,故僅立白碑;“遺言說”是說武則天臨終前遺言:“己之功過,留待後人評說”,故不銘一字。從 北宋崇寧二年(1103)至明崇禎六年(1633)的530年間有“往來登眺者題詠詩篇刊其上”,計39人42段。其中無字碑陽面正中的“大金皇弟都統經略朗君行記”題刻是用被稱為“二十世紀之謎”的罕見的契丹文字鐫刻的,史料價值彌足珍貴。在兩通石碑的緊北邊,豎立著61尊蕃臣石像。東群29尊,西群32尊。這些石人是當時唐王朝屬下的少數民族官員和鄰國王子、使節。武則天為炫揚高宗及武周朝的威勢,將他們雕像立於陵前。在石人像的背部刻有國別、官職和姓名,今字跡可辨認者有“木俱罕國王斯陀勒”、“盛於闐王尉遲璥”、“吐火羅王子持羯達犍”、“默啜使移力貪汗達干”、“播仙城主何伏帝延”等七尊。陵園內城的四門之外,還蹲踞著4對8尊高大雄偉的石獅,以朱雀門外的最為雄偉。這對石獅昂首挺胸,巨頭披鬃,瞋目闊口,兩足前伸,身軀后蹲,凜然挺拔如泰山。置石獅於陵前,增加了陵園的神聖和威嚴氣勢。
太新了不像文物
西安市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國家文物局磚石質文物保護重點科研基地主任馬濤告訴記者,除去歷史的斑跡,石刻修復後會不會喪失歷史滄桑感,會不會讓人覺得太新就像複製品?當時在對乾陵的7件石刻進行修復時,也曾有過這方面的爭議。但由於陵園石刻長期露天放置,歷經風雨滄桑,一些精美石刻已殘破,同時風化病害也使石刻面目全非、銹跡斑斑,已無法看清石刻表面的精美紋飾。這些病害已經對石刻構成了危害,不具有人文特徵,對文物本身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公眾所說的會不會顯得太新,沒有了滄桑感,主要是從視覺上來體會的,而修復主要是從文物安全方面來考慮的,通過將文物的銹跡清洗、對石刻裂隙進行加固處理、對石刻表層進行化學加固等方法處理,來恢復石刻文物本來的面目。
補殘做到修舊如舊
乾陵石刻
乾陵石刻
武則天駕崩之後,李唐重掌江山,順陵又遭了殃,由陵又變成了墓,其華表、仗馬、奉閣將軍等具有皇陵標誌的石刻被掩埋,重新立起了象徵人臣標誌的石虎、石羊。專家在乾陵北門還發現了石虎。“這意味著乾陵在武則天稱帝前,曾擺放有石虎,而武則天當權后將其深埋。在武則天之後,唐陵之中再沒有出現石虎,這成了陵園轉折的標誌。”考古專家分析,武則天特別忌諱石虎,視之為“人臣象徵”,以前在乾陵也沒有發現過石虎的標誌。如今這些被掩埋的石刻全部被立了起來,向人們展示著當時的政治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