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確

北宋大臣、哲宗朝宰相

蔡確(1037年—1093年),字持正,泉州郡城人,北宋大臣,哲宗朝宰相,王安石變法的主要支持者之一。

舉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進士,調任邠州司理參軍。韓絳宣撫陝西時,見其有文才,薦於其弟開封知府韓維屬下為管幹右廂公事。元祐元年閏二月被罷為觀文殿學士、知陳州(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

元祐二年因弟弟蔡碩的事被削奪官職,轉任安州(今湖北安陸),又轉任鄧州(今河南省鄧州市)。又因《游車蓋亭》詩語涉譏訕朝廷而被追貶英州別駕、新州安置,后卒於貶所。《宋史》將其列入《奸臣傳》。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蔡確
蔡確
字持正,是泉州晉江人,一家人流落在陳州。生活十分貧苦,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十分聰慧,崇尚氣節,不拘小節。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考中了進士。

科舉入仕

中仁宗嘉祐四年科進士,調任邠州司理參軍,因受賄被告發。陝西路都轉運使薛向巡視陝西時,想治他的罪,見他儀錶秀偉,召談話,認為很不尋常,反而更加稱讚。
王安石推薦為三班主簿,又因為受到鄧綰的舉薦,被任命為監察御史里行。
熙寧六年(1073年)王韶開拓熙河,公費使用過多。秦鳳路兵馬都總管郭逵彈劾他的罪狀,奉命辦案,為王韶陳述了冤情,上疏談論王安石的錯誤。加直集賢院,遷侍御史知雜事。
熙寧九年(1076年)十月王安石罷相,由吳充接任。上疏彈劾,沈括因此被貶黜為宣州知州。
元豐五年拜尚書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神宗元豐改制,此為右宰相官名即次相)。
哲宗即位(1086年)轉任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左相),時宣仁太后(安徽蒙城人)垂簾主政,引北方大士族代表韓縝(韓絳弟)為右相,並用韓縝兩個侄子為列卿,與蔡確相抗衡。
元祐元年閏二月被罷為觀文殿學士、知陳州(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陽縣)。

身後榮辱

第二年因他弟弟蔡碩的事被削奪官職。
紹聖元年哲宗下詔恢復為正議大夫。
紹聖二年贈太師,謚曰忠懷,派使者保護他的棺槨下葬,又在京城賞賜宅第。
崇寧初年配饗哲宗廟庭,追封為清源郡王,皇上親自書寫碑文,立在墓前。
宋高宗即位后,下詔列舉群奸的罪狀,追貶為武泰軍節度副使,把一切恩惠全部削奪,天下稱快。

家族成員


關係人物備註
父親蔡黃裳陳州錄事參軍
弟弟蔡碩被贈為待制
兒子蔡渭改名為蔡懋,是馮京的女婿
二兒子蔡庄

軼事典故


夢為宰執

少年時曾夢到要做執政。有個人對他說:“等到你父親考中狀元時,你就可以做執政了。”醒后笑道:“是在和我開玩笑嗎?我的父親已經很老了,且已經辭官歸隱了。你卻說他要做狀元,這是為什麼?”後來果然做了執政。一日在殿上侍駕,聽到報進士的名次,狀元是黃裳。大驚失色(蔡確父親名叫蔡黃裳)。

宰相過嶺

擔任開封府界提舉時,有一個人做夢,夢見他到了一個官府大堂,堂宇高邃,上面有四個穿著冕服坐著的人,旁邊有人對他說:“這是宋朝的宰相按照順序所坐的座位。”他抬頭一看發現最後一個是蔡確。他睡醒了之後很疑惑。等到蔡確因為“車蓋亭詩案”被貶新州之時,他才知道這是宰相貶居嶺南的排位,盧多遜寇準、丁謂和蔡確,正好是四個。

與人富貴

住在陳州時,有一天下大雪,他與街坊鄰居黃好謙到一家妓院玩,進去后發現飯菜十分豐盛。當時有個身著青巾白裘的美少年據席而坐。蔡、黃兩人剛要離開,少年遣俾女邀請兩人同席。酒喝得正開心,少年對蔡確說:“您就像李德裕。”對黃好謙說:“您等蔡公富貴了,會因為是他同鄉的緣故而顯達。“說完就走了。二人問婢女他是誰?婢女說:“他是早上來喝酒的,我們也不知道他是誰。”後來蔡確擔任侍御史,舉薦黃好謙為御史。

四十之貶

是陳州的學子,聽說楊山人善於相面,就請他為自己相一下,相者說道:“蔡君會是宰相,像丁晉公(丁謂)一樣。但丁謂會回來,而你卻無法回來。黃君會是一州長官,等到家裡有四十口人時,那麼蔡君就要被貶了。”元豐末,蔡確為相,黃好謙出知蔡州,與蔡確道別。問他的家中人數,答道:“四十個人了。”大驚說道:“楊生的預測應驗了。”不久果然被貶居新州。

五十之死

二十多歲時,家中貧苦,衣服破爛。一天與好友張師是出遊,張的家中也很窮。一會有個道人來了,看了蔡確很長時間,對他說:“您的神態、相貌都很像唐時的宰相李德裕。”蔡確認為他是在戲弄自己,就開玩笑地問道:“可以做宰相嗎?”道人說:“能。”又問:“那會被貶居南方嗎?”說:“會。”又觀察了一會張師是,說:“等到你做到卿監之官,家中有五十口人時。”指著說:“你就會死了。”道人走後,二人哈哈大笑認為道人狂妄。後來蔡確貶居新州,共達五年。有一天得到張師是的書信:“我做了司農寺卿,但全家五十口人,在京城住不起,現在蒙皇恩出知汝州。”讀到這,忽然想起道人的話,就沒有再看信了。幾天後,得病去世。

雖悔無及

因車蓋亭詩將倍貶居新州,晁美叔對人說:“如果清算蔡確平生所做之事,殺了他在道理上也是可以的。但不應該以言語定人的罪名,況且蔡確從前還是個宰相?今天這樣做的,日後就是後悔也來不及了。后哲宗親政,果盡貶舊黨於嶺南。”

車蓋亭案

北宋元豐、元祐年間,以王安石為首的新黨與以司馬光為代表的舊黨之間的鬥爭十分激烈。年僅10歲的宋哲宗即位后,朝廷大權仍控制在其祖母高太后手中。高太後起用以司馬光為首的保守派,王安石的變法派則深受打擊。時任宰相的是王安石的變法派。眼看大勢已去,想挽回頹勢,於是搞起了小動作,說高太後有廢黜哲宗的意思。高太后聽后十分惱怒,把蔡確貶出朝廷,任陳州知州。不久,又改任安州。從相位跌到地方官,其心情可想而知。苦悶中,他遊覽車蓋亭,山光水色讓他一掃心中鬱悶,一氣寫下了十首絕句。
因為知漢陽軍的吳處厚和蔡確有舊怨,於是抓住了機會,隨意曲解,上奏朝廷。說這些詩“內五篇皆涉譏訕,而二篇譏訕尤甚,上及君親”。都涉及到對朝政的毀謗,指出:第二首之笑不懷好意,“方今朝廷清明,不知蔡確所笑何事?”第五首是諷刺朝廷啟用新人,他在這裡自吹老資格。第八首喻國運必生大變;第九首是心懷不滿,認為朝廷對他處置不公。第十二首是誣衊當今太后,比擬武則天;是心懷不滿,認為朝廷對他處置不公。認為用郝處俊在上元年間勸諫唐高宗想傳位給武則天的事,來指斥太皇太后。詩中有“矯矯名臣郝甑山,忠言直節上元間”之句。郝甑山,安州人,唐高時期時期的忠直之士。唐高宗曾想讓位給皇后武則天,郝甑山上奏反對。吳處厚曲解詩意,說此處是將高太后比做武則天。蔡確因此被貶至嶺南新州。(此處記載不像高太后所為)

琵琶聲聲

被貶新州時,妻妾都不願同甘共苦,只有一個叫琵琶的愛妾相隨,另外還養了一隻鸚鵡。這個鸚鵡能學人語,每當蔡確呼喚琵琶時,只要敲一下小鍾,鸚鵡就會呼喚琵琶的名字。不久,琵琶死於瘴氣引起的瘟疫,從此蔡確再沒敲過小鍾。一天,蔡確因事誤將小鍾擊響,鸚鵡聞聲,又呼琵琶名字。蔡確觸景生情,大感悲愴,賦詩一首:“鸚鵡聲猶在,琵琶事已非。堪傷江漢水,同去不同歸。”

後世紀念


蔡巷

生於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其府第在今泉州鯉城區東街菜巷,古因蔡確所居,稱為蔡巷,后訛傳為菜巷。

人物評價


總評

蔡確一生關鍵性的歷史活動是支持變法,堅持變法,維護變法成果。在他秉政時期,生產得到發展,社會相對安定。因而他是推動而不是阻礙歷史的發展,我們應予以肯定。至於個人作風如何,對歷史人物來說,不是主要的方面。還要看到宋以後傳統儒家史學家總是以道學標準去衡量人物的忠奸優劣,他們歷來以道學的門戶之見,對變法派官員不分優劣,一律否定,這是草率的,也是不對的。由於《宋史》修撰時間只有三年,對人物的忠奸並沒有時間去甄別,因此,《宋史》將其列為奸臣,並沒有得到更多史家的贊同。

歷代評價

南宋·祝穆方輿勝覽》讚頌泉州人文之盛,“四六句”一目有句云:“歐陽(歐陽詹)之後,六人亞魁虎榜;曾公(曾公亮)以來,四相輔治龍池。”即“四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