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燈

學燈

《學燈》(上海《時事新報》副刊),“五四”時期有重大影響的報紙副刊。1918年 3月4日創刊,每周一期;5月起每周二次,12月起每周三次;1919年 1月起改為日刊,星期日休刊;12月起逐日發行。自創刊至1928年4月4日改為《學燈教育界消息》止,先後任《學燈》編輯的有張東蓀、匡僧、俞頌華、郭虞裳、宗白華、李石岑、鄭振鐸、柯一岑、朱隱青、潘光旦、錢滄碩等人。

創刊歷史


《學燈》創刊初期是以評論學校教育和青年修養為主的刊物,其宗旨是“促進教育,灌輸文化”,“屏門戶之見”,“為社會學子立說之地”(東蓀《學燈宣言》)。1918年12月第一次譯載外國文學作品,1919年 4月始發表新文學作品,同年 6月起辟“社會問題”、“婦女問題”、“勞動問題”等專欄。在“五四”新文化運動中,《學燈》站在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立場上,一面對北洋軍閥政府破壞“思想自由”與“學說自由”表示不滿(匡僧《為驅逐大學教員事鳴不平》),一面又指責《新青年》作者言論過激,鼓吹“不與他人爭閑氣”(左學訓《聞北京大學教員被逐消息警告各方面》)。學燈以“盡量充分的”輸入新道德新思想新文藝“自然而然會消滅”舊道德舊思想舊文化相標榜(東蓀《新……舊》),大量登載了介紹無政府主義、杜威實驗主義新村主義、工團主義、基爾特社會主義以及杜里舒、羅素柏格森唯心主義哲學的譯著,也譯載了馬克思的《勞動與資本》。在文學方面,則先後介紹了托爾斯泰、安徒生、莫泊桑、哈代、屠格涅夫、歌德、廚川白村、契訶夫、陀斯妥耶夫斯基、王爾德泰戈爾、施特林堡、巴比塞、魏爾蘭、波特萊爾、愛羅先珂、惠特曼、左拉等不同傾向、流派的作家,出版過“歌德紀念號”、“但丁六百年紀念”專號,並介紹了俄國批判現實主義、美國意象派表現主義、象徵主義等流派的理論。

文藝創作


《學燈》是“五四”時期新文藝創作的重要陣地之一。郭沫若即是首先在《學燈》上發表詩作《抱和兒浴博多灣中》、《鷺鶿》、《死的誘惑》,從而“得到了一個詩的創作爆發期”(郭沫若《創造十年》)。沈雁冰也是在《學燈》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翻譯小說契訶夫的《在家裡》的。隨著編輯的變動,在《學燈》上發表著譯的不同傾向的作者先後有:周作人、康白情、張聞天、沈雁冰、宗白華、葉聖陶、郭沫若、沈澤民、成仿吾、田漢、胡懷琛胡適魯迅、鄭振鐸、王獨清、劉延陵、落華生(許地山)、洪為法、王統照、郁達夫、鄭伯奇、滕固、徐玉諾、冰心、謝六逸、王平陵、倪貽德、潘訓、俞平伯、胡夢華、徐志摩、顧仲起、施蟄存、李金髮等。《學燈》上刊登、轉載過周作人《美文》及郭沫若《論國內的評壇及我對於創作上的態度》等文章,並多次組織了探討新詩理論的專輯(如“詩學討論號”、“詩歌討論”、1920年 9月12日“新詩討論”、1920年11月14日“新詩討論”)。《學燈》還十分重視對新文學作品的評介,其中由胡夢華《讀了〈蕙的風〉以後》(1922年10月24日)引起的關於“什麼是不道德的文學”的討論有較大影響。

終刊


1925年11月,《時事新報》“教育界”欄併入《學燈》,遂恢復以刊載有關教育的評論與新聞為主,不再刊登文藝著譯。從1928年4月4日起,改為《學燈教育界消息》,由程曉湘主持。1929年 5月16日進一步改為《教育界》,《學燈》因此終刊。
1932年10月23日《學燈》復刊,改名《星期學燈》,主要內容為書報評介、世界文藝思潮介紹、讀書隨筆、國內文化消息等。主要撰稿人先後有傅雷曹聚仁、孫工、張資平、顧鳳城、邵冠華、曾今可、胡懷琛、趙景深、余慕陶、劉大傑、林希雋、侍桁等。《星期學燈》於1934年6月3日易名為《時事新報學燈》,至1935年9月22日停刊。

復刊


1937年 2月14日《星期學燈》復刊,由薛農山主編,主要刊載有關政治、歷史、哲學的論述,主要撰稿人有葉青、李季、鄭學稼等。1937年8月8日停刊。
1938年 6月5日《星期學燈》在重慶復刊。1946年4月12日上海出版的《時事新報》又復刊《學燈》,出至1947年2月24日終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