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錦洪

喬錦洪

男,又名喬林,民進會員,竹刻藝術家。無錫的“張氏竹刻”“雙契軒”第三代傳人、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現就職於無錫市民間藝術博物館大師工作室。引喬錦洪擅長用浮雕、透雕手法創作竹刻藝術,秉承明清古代竹刻及其母晚年風格,格調古雅,富有詩畫韻味。他的妻子張英媛的竹刻精美雋秀,十分注重把精微的刀工運用到留青花鳥蟲草的刻畫上。由於他們夫婦倆的勤奮努力,無錫竹刻從瀕於失傳的境地獲得新生。

人物生平


喬錦洪,喬錦洪1947年出生於無錫的竹刻世家。其外祖父張瑞芝和母親張契之均為著名竹刻藝人。喬錦洪是張契之的獨生子。喬錦洪自幼聰穎好學,中學時代就在報上發表文學作品。他學習成績優異,但因1966年全國高考取消無緣考取大學深造。文革中,他成了上山下鄉的知青被下放到蘇北建湖插隊勞動。由於父親的政治問題,招工、提干、上大學都與他成了陌路。迫不得已,他種田之餘拿起了刻刀,開始鑽研竹刻技藝。每次返城,母親總要親自教授他一些竹刻的技巧,還從竹器店買回新的扁擔鋸成幾截,讓喬錦洪帶回建湖練習竹刻。每天收工之餘,別人在打牌、聊天,喬錦洪就湊著昏黃的油燈,在一筆一筆地練習竹刻技法,時間一長,他的手指竟磨出了厚厚的老繭
1972年,他被招收到武進縣雕刻工藝廠,雕一些紅木小件、花卉架子等擺設。兩年後他作為“獨苗”被調回錫城,被分配到民兵大隊當文書。他繼續磨練竹刻技法,在母親的親傳身授下,喬錦洪的竹刻技藝有了突飛猛進,此時母親張契之卻不堪忍受生活的磨難溘然長逝。為了繼承母親的遺志,為了不讓竹刻這門技藝失傳,咬緊牙關加緊了自學,更加刻苦地琢磨竹刻技藝。
1978年,隨著國門的開放,中國的工藝美術事業迎來了艷陽天,開始重新舉辦全國工藝美術品展覽,江蘇省工業廳要求無錫拿出象樣的工藝品參展。作為名家之後的喬錦洪被調入市工藝品廠,受到馬健市長的接見,並將他的愛人(同是竹刻名家之後的)張英媛從蘇北射陽調回工藝品廠,從此真正走上了竹刻的藝術創作道路。他的第一幅作品在長不盈尺、寬不盈寸的兩片扇骨上透空鏤雕著一枝梅竹,竹枝盤根錯節,竹葉紋路精細,梅瓣玲瓏剔透,梅枝蒼勁古樸,令人嘆為觀止,當年就入選了全國工藝品展。
為了提高竹刻的技藝,喬錦洪一方面潛心鑽研外祖父和母親的傳統技藝,一方面加強理論的學習,期間得到了故宮博物院專家王世襄的指導:“要擺脫藝術創作上的匠人味,就要在理論上和創作中邁出更大的步子來”。他謹記王老的教誨,一頭扎進了書海中,先是通過自考取得了南師大中文系的學歷,又將四萬餘字的《中國美術史》論文稿手抄了一份。在王老的悉心幫助下,他獲得了不少竹刻藝術的專業知識和歷史資料。為了豐富創作題材,他把每一點休息時間都花在了寫生和讀書上,那購置和閱讀的數千冊書引領著他逐漸步入藝術創作的佳境。
20世紀80年代初,單位派他去故宮博物院參觀,他在明清館前一站就是幾小時,因為不允許拍照,他就用筆將傳統的竹刻製品一件件臨摹下來,當閉館鈴聲響起時,他才意識到自己整整一天未吃東西。孜孜不倦的刻苦鑽研和磨練,使喬錦洪運用留青、圓雕、高浮雕、透雕的技法日臻成熟。
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他“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2000年江蘇省輕工業廳授予他“江蘇省工藝美術名人”稱號。1992年和1997年當選為無錫市第九、第十屆政協委員。在擔任市政協委員的十年間,他發揮自己的藝術專長,連續十年提案,呼籲籌建無錫市泥人博物館,將屬於無錫人民的泥人珍品加以保護。無錫市泥人博物館於1999年1月建成並正式開放,使散佚民間、即將受到滅頂之災的藝術珍品得到了有效的搶救和保護。他這一生,一半精力花在了竹刻上,一半則用於惠山泥人、無錫刺繡和江南竹刻的理論研究和保護上。

個人作品


1981年10月,他與妻子張英媛、徒弟許焱創作完成了大型竹刻《梁溪古運河》。在這幅由1000多根竹片精雕細刻而成的作品上,古運河穿城而過,沿南禪寺流向雜樹環翠的黃埠墩,經錫山龍光塔蜿蜒向前,六條小舟漂浮河面,兩岸104座江南小樓鱗次櫛比,那火柴盒般大小的小樓飛檐翹角,門窗木框清晰可見,小舟上手持竹蒿的船夫,使勁搖櫓的船工都栩栩如生,是一件難得的藝術珍品。
其後創作的《竹根筆筒》、《梧桐秋蟬》等作品,多次入選全國工藝美術展,並赴日本、奧地利、巴西等國展覽,為海內外名家所收藏。
作品
作品
他撰寫的《中國古代竹刻藝術》、《江南竹刻藝術研究》等著述十餘萬字。

個人生活


女兒喬瑜,為留青竹刻的江蘇省省級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