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6條詞條名為馬玲的結果 展開
馬玲
香港《明報月刊》主筆
馬玲,女,北京人,資深新聞人,時事評論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畢業,曾留學日本京都大學攻讀社會學。馬玲在香港大公報任高級記者、時事評論員和專欄作家十年,現為香港《明報月刊》主筆。
馬玲先後在北京和香港出版的書籍有:《胡錦濤傳》、《溫家寶傳》、《紅牆內外的獨家報道》、《亮點》、《馬玲專欄》、《新聞第三隻眼》、《北京衚衕》、《辣筆評論》等。
作者:趙明《世界華人周刊》首席記者
馬玲
馬玲嫻靜地端坐在茶桌前,依樣擺弄著精巧的茶具,用最地道講究的品茶步驟,給每隻小茶盅都斟上熱茶。氤氳的茶香,慢慢從小茶盅里散開,瀰漫了整個大屋。
這大屋是她自己的公司所在,精裝修,有套間,坐落在北京核心地段。屋裡的裝飾充滿小資情調,不奢華的優雅,不彰顯的雍容。身陷其中,大有“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感覺。
我坐在茶桌另一邊,看她。那件中式斜襟大花短袖小褂,恰如其分地烘托出她人與這房間裝飾的協調;一瞬恍惚:這是那個在香港《大公報》佔據10年辣筆酷評霸主地位的馬玲么?
在捧讀她的書時,我會被那些放膽的言辭刺激,生出看禁書的快感;她多寫時政評論,其淋漓盡致、一氣呵成的手筆,仗義執言、毫無避諱的勇氣,都使我認定此女必幹練潑辣;眼前弄茶的這馬玲和寫辣筆時評的馬玲,可是同一人?
沒錯,這種落差極大的反差,恰是馬玲的魅力所在。
1993年,馬玲毛遂自薦去了《大公報》。
就像她當年大學畢業做了一段時間的翻譯后毛遂自薦去《北京周報》一樣,從日本留學歸來她做了一段時間的商務諮詢後步入香港《大公報》。
進《大公報》北京辦事處當天,主任即派她去參加一個新聞發布會,不過是個例行採訪,參加發布會的二十多家媒體記者,紛紛用新聞通稿完成了任務。
馬玲沒用那通稿,她有意識在第一篇報道中表現自己的行文特點,且用的是四通2403型處理機,以繁體豎版打出文稿,傳真到香港總部。
這是她進《大公報》的第一篇採訪稿。當時就接到編輯部回復:寫得好!文稿簡潔,字跡清晰。這讚美有雙重意思:一是她自成一體的文筆,再就是她的打字稿。她是《大公報》第一個用列印字發稿的,此前,記者的手寫稿總會令編輯們費些神。
編輯部提出要求,希望馬玲能夠做一些別人做不出來的獨家報道。那時馬玲三十齣頭,風頭正勁,且深知:一個好記者,除觀察敏銳、文筆犀利外,能得到別人得不到的信息當屬首要;尤其像《大公報》這樣的海外媒體,更視獨家信息為報紙的生命。她點頭應允的同時還想到,不光要有獨家信息,更要有盡量深度的判斷,以及預見性的推測。
她是北京人,也派駐北京,自然以北京為陣地。
半年後,香港《明報》的一篇社評說“大公報北京辦事處近期出現一位很能幹的女記者馬玲”。
2004年《北京晚報》採訪馬玲
馬玲以一貫的職業敏感,率先得到信息,然後迅速趕到現場,除了採訪到案發現場的親歷者外,她還是第一個從公安部得到準確信息答覆的境外記者。她不僅配合了《大公報》所屬的《新晚報》的午間報道,而且在第二天的《大公報》相關報道中,詳盡敘述了犯罪嫌疑人(一名現役軍人)的犯罪動機、實施犯罪的過程、現場悲慘場景、死傷人數及事件背後諸多鮮為人知的問題。馬玲的報道在報社內外到充分肯定,這也更加堅定了她“快耳、快腳、快手”的“三快”報道追求。
從1993年到1995年的三年時間裡,馬玲在《大公報》發出了一系列頗有份量和影響力的獨家新聞。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報道有三則:一是‘長二捆’衛星爆炸的背後;二是糾正鄧小平死訊讓路透社致歉;三是最早報道了陳雲去世的消息。
這期間,港媒、港股一次次被攪動,要知道,大陸政治事件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影響到香港,香港的媒體也好,股市也好,關注大陸的一舉一動,甚至比大陸本身更加細緻入微。
“航天衛星‘長二捆’爆炸事件”發生后,馬玲了解到獨家情況,辣筆一揮,洋洋洒洒,一篇《衛星發射失敗耐人尋味》爆出猛料。頓時,港媒如同衛星,一片爆炸之聲,在港上市的“航天科技”一路震蕩。國內的《參考消息》史無前例地將馬玲的兩篇文章轉載了整整兩版。
1995年前後,國外媒體對鄧小平的身體狀況極為關注,他們特別想知道他還能在世上存活多長時間。西德《明鏡》周刊探知,吳階平是鄧小平醫療小組組長,而吳階平又是研究老年健康問題的專家,他們就以研討老年健康問題為由,提出採訪吳階平,吳階平答應了他們的採訪請求。
採訪結束之時,在賓主起身的那一刻,精心準備的德國記者看似隨意地問道:“鄧小平現在身體怎麼樣?”吳階平作答:“老年人嘛,身體發生些變化也都是正常的。”吳階平哪裡料到,這看似“隨口”的一問,恰是此次採訪的關鍵之點。如果他們把採訪目的直接說出,想知道鄧公的身狀況,肯定得不到這次採訪;吳階平最後含糊的一答,讓《明鏡》周刊記者如獲至寶,他們回去后,立刻把路透社記者招來,透露道吳階平說了,鄧隨時有可能去世。”路透社隨即把這一消息發向全球。
《大公報》也看到了外電,總編讓馬玲核實消息的準確性。馬玲想盡一切辦法尋找吳階平,好不容易把電話打入吳階平家中找到他時,已是晚上十點多,吳老正欲就寢,準備第二天一早趕往機場飛日本參加會議。當馬玲在電話里把有關情況告知吳老本人時,吳階平才知道自己對《明鏡》隨口的一句回答,竟然已被路透社向全球發出了轟動性的新聞。
吳階平聽后十分焦急,“我沒說過這話呀”?他接下來跟馬玲詳細講述了當時接受採訪的過程,對方只是問了什麼什麼,他是怎麼回答的。掛上電話后,馬玲連夜動筆,一揮而就,第二天,《大公報》將事實真相合盤披露,澄清了外電散布的不實之詞,前一日下墜的港股隨即勃起。
那時,鄧小平在香港已去世數回,有人專門靠這個來炒作股票,去世一回,股市大跌一次,謠言一破,股市又升。
馬玲文章一出,不但股市見起色,路透社也坐不住了。馬上從德國波恩發出專電,表示就鄧小平去世問題,《明鏡》雜誌承認誤導並予道歉。其實,路透社也是通過此條專電進行間接道歉。路透社的專電還特別提到了《大公報》的澄清報道。路透社的這條新聞跟上次的那條新聞一樣,也是發向世界各地。
鄧小平雖然一次次被傳出死訊,但陳雲身體似乎一直健康。境外媒體認為,如果鄧小平走在陳雲前面,中國政局走向有可能出現變化。因此,陳雲去世后,馬玲在《大公報》以頭版頭條獨家報道陳雲去世的消息,同時總編親自撰寫社評,以整版新聞見報后,境外一片驚訝。就連新華社也是在《大公報》報道的第二天,才正式發出陳雲去世的消息。
馬玲還在《大公報》開設了“華人政要”專訪版,每周或親自采寫、或約人采寫省部級以上的政治人物,包括中南海里的領導人,進行多彩的全版報道。另外她“放膽潑辣”的言辭,讓港媒對其刮目相看的同時,覺得此人神秘莫測。隨著馬玲在港媒聲名鵲起,人們開始猜測,緣何只她能搞到獨家新聞?此人必有中共高層的背景,甚至網上有文指出,馬玲是中央某領導的千金。
馬玲說:“當然,那些揣測是不正確的。其實,我只是以一個新聞從業員的標準要求自己,能夠搞到獨家新聞,能夠進行綜合分析判斷,能夠寫出有見地的評論,這是我給自己定的準則。要做到這一點,自然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
馬玲小學寫作文的時候,曾經寫過將來想當記者。上大學后,她是個文學青年,曾經在雜誌上發表過短篇小說、詩歌和散文。馬玲天生的好奇、好動、好思,讓她在新聞行業中如魚得水。她自我總結了一套採訪技巧,在實踐中不斷加以總結和改善,使她能採訪到別人採訪不到的新聞和人物,後來她能夠寫出《胡錦濤傳》和《溫家寶傳》,也得益於她的技巧和人脈。
馬玲寫報道,不是單純的就事論事。她從現象分析本質,以歷史的、文化的眼光探究事件背後的起因和緣由,用層層剝筍的方式向人們漸次呈現,因此她的報道或評論,比之一般記者所寫,為閱讀者提供了更進一步的深度和厚度。
馬玲的文筆清新流暢,在讓人舒服的文字敘述中,予人諸多啟迪和思考。馬玲在日本京都大學留學時,攻讀的是社會學。著名社會學家田森教授對馬玲的文章評論道,“不少文章還透著社會學味道”,能“給讀者帶來幾多思考,幾多回味”。
作為記者,有膽識和獨立見解很重要,但善於挖掘尋常事物中的不尋常更為重要。馬玲之所以看起來獨樹一幟,恰是由於她自身具有這種難能可貴的優秀記者潛質。
從2000年1月1號開始,馬玲在《大公報》要聞版撰寫時事評論專欄,每天追蹤重要新聞和社會事件,專欄的名稱就叫《馬玲專欄》。以個人名字命名時事專欄,這在百年《大公報》史上還是頭一次。
早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大公報》就以言論著稱,每周一個述評,這是《大公報》的傳統,全部請文化界新聞界政界的社會名流來寫,如胡適、梁漱溟、黃炎培、蔣百里、費孝通、竺可楨、郭沫若、矛盾、于右任、陳立夫、孫科、梁實秋、章乃器、老舍、沈從文、陳岱孫、范旭東等,影響非常深遠,歷史上《大公報》曾因此聲名遠播。
《大公報》是目前世界上尚在發行的資歷最老的中文報紙,馬玲一直以《大公報》這些過去的輝煌為榮。現在,不可能再請那麼多名流來寫了,傳統卻要繼承。總編委以重任,馬玲自然十分重視,她明白總編是希望把《大公報》這些傳統保留下來,創一個有獨特個性和風格、有人文見地的品牌述評。
《馬玲專欄》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內容包羅萬象。寫專欄很累,除大量資料需要積累外,還要隨時關注時事,馬玲不敢有絲毫怠慢。
在2000年對國內某個水利工程事件的評論中,馬玲敏銳地指出,人禍大於天災。那時,誰敢這麼說?但馬玲不怕。社長見稿后,勸馬玲把文字改柔軟,馬玲卻堅持不改,認為這是客觀事實,作為新聞報道者和評論者,不能迴避問題,建設性的意見和批評,只會有益於國家而不是有害於國家。
馬玲的諸多建設性和批評性的評論,有立竿見影的,也有石沉大海的。
參加“兩會”報道時,馬玲發現人民大會堂休息廳為代表和委員們沏茶的瓷杯,只在開水裡涮一下便被循環使用,很不衛生。她以建議方式寫了一篇述評,很快見效,後來瓷杯全部換成了一次性紙杯。另一次,她發現掛在中南海外牆邊的燈籠,剛開始嶄新漂亮,但日久天長燈籠變髒變破后,卻不見及時更換,這種沒有良好持續作風的劣根,是中國的一個大敵,直接反映在代表中國面孔的中南海,更說明注意細節、善始善終的急迫性。她寫了一篇題為“中南海的燈籠該換了”的評論,沒過多久,那些燈籠果真都換了,而且以後很少有臟破的燈籠繼續懸掛。
在馬玲的《辣筆評論》里,有篇題目為“中國暴力維權之因”的文章,在列舉了幾個地方發生的不該發生的事件之後,馬玲寫道:“縱觀鬧事的這些老百姓,哪一起事件也不是上來就又砸又燒的,都是上訪無著,上告無門,苦求苦等無結果之下,情緒逐漸熾熱到‘划根火柴就燃燒’的狀態。即使到這種危急時刻,官方也並非拿出誠意與之對話,而是調動警力予以威懾,試圖高壓解決問題。而暴力事件被平息后,當地政府常以‘少數別有用心的人挑撥’來掩蓋民眾共同的憤怒,而且還要抓一些人以證明立論的正確,這無形中又為民眾更大的憤怒埋下了怨種”。其真實透明有理有據的語言,犀利冷靜客觀到位的評說,充滿個性。坊間很多議論,在她實事求是探查之後,正面抒發出來。這,恰是一個記者應該具有的眼界和膽識。
還有一篇寫溫家寶春節前探視東北民眾的評論,名為“領導出動,群眾受凍”,僅看標題,就知要點了。每年春節,從中央領導到地方領導,總會有冒著嚴寒視察民情的關懷舉動,這本是好事,但無奈領導本無意,侍者太殷勤,地方接待者會在馬路上拉起長長的警戒線,切斷了人們回家的路,令老人、婦女、學生等一眾人不得不在寒風中被動迎接,以至於一些體弱者被凍傷。對此,馬玲寫道:“諸如此類的事情,不單發生在溫家寶出行時,其他領導出行也一樣。對這種過度接待越演越烈之風,確實需要趕緊解決了,否則,在這寒冷的春節期間還不知道會有多少平民百姓要為地方政府的過度接待付出代價,成為受凍者和受傷者,救救他們吧”。
馬玲那篇“對西藏問題的反思”相當犀利,她直言不諱地寫到:“當拉薩事件措手不及發生一刻,亦是中國政府面臨危機考驗之時。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現實:政府平息事件的效率夠水平,但披露事件的手法欠水平。實在不明白,政府為什麼不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披露藏獨分子的暴力行為,以利用信息優勢掌握主動權,而偏偏要在西方媒體扭曲報道藏人和平示威被武力鎮壓之後,官方才不得不被動出面應對。封鎖消息,只能讓西方記者想當然地變本加厲憑空揣測,於是,尼泊爾軍隊的鎮壓安在中國頭上、拉薩街上武警救少年被說成武警抓人、武警戰士多年前為拍電影身披袈裟被說成偽裝和尚製造血案……當然這中間不排除有惡意之舉,但如果允許他們進入現場,他們斷不敢如此放肆地製造錯誤,他們可能有明顯的為我所需之選擇,但起碼的職業操守讓他們不能顛倒黑白,然而,現在禁止的直接後果就是黑白被顛倒了。”此文,引起有關方面重視,後來西藏發生問題時,在外國記者採訪報道方面有所調整和改進。
有些尖銳和深刻的批評性建議,特別是涉及政治改革或制度變革的問題,往往就石沉大海了。不過,馬玲對此並不悲觀,她表示,這些深度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兩個人或是一兩個單位能夠迅速改變的,但是越是難度大的問題,越需要有社會良知的人及掌握話語權的人,去呼籲,去推動。只有如此,我們的社會才能進步。眼下有個詞,叫“倒逼式改革”,就是這個意思。
馬玲的文章使人讀後倍感酣暢,頗有切之弊、吐之快的麻辣風,實在讓人難以想象這些辣筆之評出自女流之輩。馬玲說,雖然她的文筆尖銳犀利,常常開門見山直言不諱,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任何官方人士出面限制她的話語權。從另一方面看,能容她放言點評,也是中國的一種進步。
馬玲的言論,為她贏得了“有思想的女人”的評價。原中央政法委書記吳官正曾告訴馬玲:喜歡看她的專欄;原國務院新聞辦主任趙啟正曾對馬玲說:你專欄寫得好;已故大師季羨林曾為馬玲專欄題詞:“妙筆生花”。
2013年“兩會”時台灣電視台採訪馬玲
《胡錦濤——他從哪裡來,將向何處去》一書的出版,讓馬玲這個新聞人也成了新聞人物,美國《華盛頓郵報》、《新聞周刊》、《洛杉機時報》,路透社,英國《金融時報》,法國《世界報》,日本《朝日新聞》等先後採訪馬玲,義大利駐華大使館文化處還專門召開了一次面對30多位外國駐京記者的說明會,讓馬玲和李銘介紹寫作《胡錦濤》的背景過程。
胡錦濤上任之初,香港無線電視台找到馬玲,讓她在有關胡錦濤的電視片中做嘉賓說明。另外,香港《亞洲周刊》載文介紹了胡錦濤本人看過該書後的評價。與此同時,在馬玲準備采寫《溫家寶傳》的時候,鳳凰衛視總裁劉長樂來北京找到馬玲,希望她到鳳凰衛視去工作。因種種原因,馬玲沒有去鳳凰。
2003年3月,溫家寶出任中國總理的當天,馬玲與李銘合作的《溫家寶傳》在香港和台灣同時出版,台灣東森電視台採訪了馬玲。
說起采寫胡溫兩人的傳記,馬玲感慨頗多。她透露,採訪中,把從事新聞工作中積累的“十八般武藝”全都用上了。那時,外國駐京的、台灣香港的記者,都想采寫胡錦濤和溫家寶,但最終只有馬玲他們做到了。那種競爭的拼勁,馬玲至今回想起來仍覺得過癮。
《胡錦濤》一書從採訪到成書,用了半年時間;而《溫家寶》一書,從採訪到成書,僅用了不到三個月。從2002年12月24號聖誕平安夜到北京地質大學採訪開始,到2003年3月15日溫家寶上任當天正式出版,寫這本書用了不足九十天時間。
聖誕日那天大雪紛飛,馬玲他們開車奔赴天津,在宜興埠為找溫家寶住過的衚衕,他們先後請了三個帶路的,天冷路滑,七拐八拐,耗了大半天時光,終於踏進了溫家的故宅。
馬玲說:“採訪最有趣的就是,當你好不容易找到一個突破口后,就跟決堤潰壩一樣,‘嘩’的一下,什麼人都找到了,許多問題便迎刃而解。”
《胡錦濤傳》和《溫家寶傳》這兩本書出版后,長時間在香港和新加坡等地被列入傳記類暢銷書榜,目前《胡錦濤傳》已印刷12個版,《溫家寶傳》已印刷9個版,另外還出了台灣版和韓國版等。
很多人,包括一些有名的評論家,但凡寫評論,一定要選一個安靜的環境,燃上一支煙,做邊抽邊思考狀。馬玲不抽煙,還常常一心二用,聽著音樂,或看著電視連續劇,寫很嚴肅的時事評論。她寫“馬玲專欄”時,通常是在看完《新聞聯播》后,晚上七八點鐘開始動手,到十一點稿子就傳給報社了。看上去完全是在一種很分心的輕鬆狀態下寫出來的,但評論卻多是具有厚重歷史感或現實感的鏗鏘文字。
這就是記者馬玲的獨特之處。有人說,記者是份很累的差事,整天疲於奔命,夜晚在燈下奮筆疾書,但馬玲卻一向悠然地干著她自以為得心應手且樂在其中的美事,並不覺得太累。
對《大公報》十年的栽培,馬玲始終心存感激。“《大公報》給了我一個能夠充分發揮潛能的很好的平台,這十年讓我得到了充分的鍛煉。《大公報》寬鬆的環境和方方面面給予我的支持,都是促使我能夠不斷進步的外在條件;包括隨時給我的鼓勵、獎項,還有工作中的物質支持,確實給過我許多幫助。如果說,我現在寫的這些評論也好,報道也好,能夠駕輕就熟,都是在《大公報》打下了很好的基礎”。馬玲如是說。
《健康365》雜誌採訪馬玲
迄今為止,馬玲已出版多本書,書名分別為《紅牆內外的獨家報道》、《亮點》、《新聞第三隻眼》、《馬玲專欄》、《胡錦濤傳》、《溫家寶傳》、《北京衚衕》,《辣筆評論》等。
對於《北京衚衕》,馬玲似乎情有獨鍾,她說,喜歡逛陋巷,看破院,衚衕里那些斑駁又斑斕的色彩令她著迷,所以她會經常帶著相機鑽衚衕,就是個“衚衕串子”,拍攝衚衕里的人、景、俗、事。
在《北京衚衕》里,馬玲不僅介紹了很多衚衕知識,還從歷史和人文視角講述了抱殘守缺的怪人辜鴻銘、魯迅故居的風雨歷程、梁思成為北京城流淚等一個又一個讓人傷感的故事。“凄涼拆遷”那一章,圖文並茂地概括了老北京人的無奈,同時也為一些老建築的遺像哼吟著最後的輓歌。試圖為衚衕穿起一串綴著歷史與文化標識的珍珠,供衚衕愛好者憑弔與欣賞。
而“衚衕別韻”,則以視覺配合的方式娓娓道出八大胡同里賽金花、小鳳仙的命運。還有老北京的當鋪小史,北京穆斯林的過去,衚衕里的“三寸金蓮”和“小腳偵緝隊”,舊北京殷實人家的“中產標準”以及舊時京城大款們佩戴的名牌行頭。最後一章以小說的形式,通過“一個衚衕老太的命運”,描繪出中國一百年來的個人史、衚衕史、國家史。
馬玲嚮往優雅精進的生活,忙碌中不忘追求閒情逸緻。她的辦公室,掛著兩幅大大的對子:“禪思”,“雅活”。她時而召集熟女穿旗袍聚會,時而邀請知己品茗清敘,這時的她,享受的是“身在禪境樂逍遙”的境界。
她最近還在做著一件“雅事”——為自己的父母製作口述回憶史圖文傳。她認為,當今兒女盡孝,物質的東西已經難以讓父母滿足,精神的東西則讓父母求之難得。馬玲讓父母口述自己的往事,然後用他們過去的相片串聯,把人生中的一段段歷史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引出來:家族、成長、經歷、工作、婚姻、育子、退休,一切囊括其中,形成一本精美的圖文書籍。此舉不僅父母高興,也給後代留下了可資參考的家族史。
馬玲
她真誠地說:“其實,一旦從事了新聞工作,就會是終生的。因為你對社會的關注絕對有不同於一般人的敏感;而當你有了想法,一定要表達,這是一個新聞從業員的職業使然”。
她始終記得曾經採訪過的一位老人,這位老人不善言語,很臟很窮,靠撿垃圾過活,卻收養了好幾個殘疾孩子。採訪時,她數次被老人的善良感動掉淚,當時掏出身上所有的錢留給老人。她說,老人給她的影響至深,她將來一定會去做慈善事業。
2011年11月20日載於《世界華人周刊》名家專訪欄目
第三屆北京閱讀季最受大眾喜愛的“十大影響力圖書”評選活動於近日正式落下帷幕。歷經近兩個月的全民投票與專家評議,《舌尖上的中國》等十本圖書最終勝出。
除了《舌尖上的中國》,之外,入選“十大影響力圖書”的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時間簡史(普及版)》《中國最美的100個地方》《百年孤獨》《白鹿原》《朱鎔基講話實錄(1-4)》《圖文紀實北京衚衕》《數學之美》《鄧小平時代》。
據悉,本次“十大影響力圖書”評選活動是由市委宣傳部、市新聞出版局聯合主辦的一次大型全民閱讀活動。本次活動從今年5月中旬正式啟動投票,6月25日投票正式截止。期間,吸引了十萬北京市民的廣泛關注。
馬玲著《北京衚衕》
第一部分 衚衕知識,第二部分 衚衕味道,第三部分 凄涼拆遷,第四部分 人文視角,第五部分 衚衕別韻,第六部分 文革遺痕,第七部分 老外進駐,第八部分 衚衕風情第,九部分威風八面,第十部分 懷舊。
彎彎曲曲的小衚衕有很多彎彎曲曲的故事,彎彎曲曲的小故事告訴我和你:每一座四合院都有一幅看不夠的畫,每一扇大門都關著一個猜不出的謎,走出高樓大廈到小衚衕去,走進爺爺奶奶的故事裡,聽一聽老北京的悠長的回憶,本書送你一把鑰匙,讓你開啟衚衕里的一扇扇大門,每一扇門後面隱藏著等你搜尋的一段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