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林景熙的結果 展開

林景熙

宋末文學家

林景熙(1242—1310),字德暘,一作德陽,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南宋末期愛國詩人。

南宋度宗咸淳七年(1271),林景熙由上捨生釋褐成進士,受泉州教官,歷禮部架閣,轉從政郎;宋亡后不仕,隱居於平陽縣城白石巷。元世祖二十二年(1285),元朝西藏僧人楊璉真迦挖掘紹興宋帝陵墓時,林景熙激於愛國義憤,約同鄉人前往收拾帝后骸骨,葬於蘭亭附近,移植皇陵冬青樹作為標誌,並作《冬青花》和《夢中作四首》,以抒忠憤。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遊江浙,名重一時,學者稱“霽山先生”。卒葬家鄉青芝山。

林景熙作為雄踞宋元之際詩壇數十年的愛國詩人,是南宋遺民詩人的代表,與謝翱並稱翹楚,同時是溫州二千年歷史中成就最高的詩人。其創作成就和藝術造詣,歷來受到極高的評價。詩文風格幽婉,沉鬱悲涼又不失雄放。論詩主張“詩文歸一”“根於性情”。一生共留下詩文16卷,其中詩歌《白石樵唱》6卷,散文《白石稿》10卷,後人編為《霽山集》,被文史學家稱為“屈子《離騷》、杜陵詩史”。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早年入仕

霽山園林景熙塑像
霽山園林景熙塑像
南宋理宗淳祐二年(1242),林景熙出生於平陽(今屬浙江)。(游國恩等主編的《中國文學史》及馬積高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學史》記林景熙的生年為1241年)
關於林景熙的字型大小,章祖程《題〈白石樵唱〉》云:“先生諱景熙,字德暘(暘),姓林氏。”呂洪《〈霽山先生文集〉序》云:“諱景熙,字德暘,號霽山”。民國《平陽縣誌·林景熙傳》云:“林景熙,字德暘,號霽山。”《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景熙一作景曦,字德陽。”方逢辰《蛟峰集·〈林霽山詩集〉序》:德暘作德陽;徐沁《金華游錄注》:也作德陽;乾隆《平陽縣誌》:暘亦作陽。
林景熙自幼聰穎,好讀書。二十歲時已有詩名。南宋景定三年(1262),林景熙被舉薦到首都臨安(今浙江杭州),就讀太學。
經歷了“邅回三舍間”的刻苦攻讀,林景熙於咸淳七年(1271年),由上捨生釋褐(相當於進士及第)。入仕后始任福建泉州教授(謝翱贈詩稱“府教”),遷禮部架閣(掌儲藏帳籍文案之官),轉從政郎(文階官從八品)。

棄官歸里

南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三月,元軍在伯顏率領下進入建康,臨安政權已呈土崩瓦解之勢。林景熙眼看國事已無可為,不久便棄官歸里,隱居平陽縣城白石巷。
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林景熙應會稽王英孫的邀請,來到越中。在越中,林景熙接觸了謝翱、唐珏、胡僑等富有強烈民族意識的志士。
南宋少帝祥興二年(1279)二月,厓山(今作崖山)戰敗,陸秀夫背著小皇帝投海的消息傳來,林景熙與陳則翁等人秘密舉行哭祭。

愛國義舉

林景熙冒死收帝骸
林景熙冒死收帝骸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總統江南釋教的札木楊喇勒智(楊璉真迦)為了盜取來皇陵中的金玉寶玩,把在會稽的徽欽二帝以下的歷代帝王后妃的陵墓全部發掘,把剩骨殘骸拋棄在草莽中,慘狀目不忍睹,但無人敢去收拾。這時林景照正在會稽,出於民族義憤,與鄭朴翁等扮作採藥人,冒著生命危險,上山拾取骨骸。景熙收得殘骨兩函,託言佛經,埋葬於蘭亭山中,並移植宋常朝殿前冬青樹作為標誌,並寫了《冬青花》詩:“移來此種非人間,曾識萬年觴底月。蜀魂飛繞百鳥臣,夜半一聲山竹裂。”又作《夢中詩》四首,以凄愴的聲調記錄了埋骨的經過,抒發了自己的悲憤,並希望將來能讀到他的詩的人,知道民族正氣依然存在,沒有隨著國家的淪亡而完全消失。
至元二十七年(1290)十二月初九,是文天祥就義八周年忌日,好友謝翱登富春山西台哭祭,寫了《西台慟哭記》,又寄詩給林景熙,林景熙寫了《酬謝皋父見寄》,一開頭便說:“入山采芝薇,豺虎據我丘;入海尋蓬萊,鯨鯢掀我舟。山海兩有礙,獨立凝遠愁。”意為:古人不得志,則隱居山林,或遁跡江海,如今國亡,何處去找一方凈土呢?因悲嘆:“行行古台上,仰天哭所思。余哀散林木,此意誰能知?”
元成宗大德初年,林景熙先後到過杭州、華亭、蘇州、無錫、鎮江、湖州以及嚴陵等地。寫了許多寄託愛國之情的紀游詩,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處,也以詩文相互勉勵。他重過故宮,江山易主,景物全非,發出“王氣銷南渡,僧坊聚北宗。煙深凝碧樹,草沒景陽鍾”的感嘆。過葛嶺時,他對已被殺死的權奸賈似道,依舊責問“誤國竟何言!”
林景熙歸隱后,曾說不再與聞世事,但當他聽到謝枋得不與元朝合作,絕食而死,十分欽佩,他寫道:“何人續遷史,表為節義雄。”他聽到家鉉翁放歸,呈詩說:“衣冠萬里風塵老,名節千年日月懸。”把他比作蘇武,表示無限景仰。同時,他以犀利的筆鋒,借秦吉了和孫供奉,對那些寡廉鮮恥的叛將貳臣,予以痛斥。

教授生徒

元成宗大德三年(1299),林景熙到58歲后,大部分時間住在平陽,教授生徒,過著清貧的生活,以顏回簞食瓢飲、樂在其中來自我解嘲。
大德四年(1300),林景熙為判官王秉仁寫了《平陽縣治記》使人們知道平陽建縣的歷史。
大德五年(1301),林景熙寫了《公溥堂記》向州守孫筠進了藥石之言,希望他能為老百姓做些好事。
大德十年(1306),州判皮元修了陰均陡門,林景熙欣然為其作記。
大德十一年(1307),《平陽州志》修成,林景熙作了序言。
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林景熙67歲,忽然遊興勃發,北上杭州。來往吳越日久,時感思念家鄉,漸覺體力不支。他在杭州患疾,自覺不宜久留異地而揮淚訣別友人,回到平陽家鄉。

飲恨辭世

林景熙在家卧病兩年後,於元武宗至大三年(1310)飲恨辭世,享年69歲。晚年,他把自己的詩文收集起來,編成雜文十卷,詩六卷,詩集名《白石樵唱》。
元順帝元統二年(1334),林景熙逝世后二十四年,同里章祖程的《白石樵唱》註釋本問世。

主要成就


文學

林景熙將詩作為畢生事業,他有自己的文藝觀。他的論詩主張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一、關合時世;二、根底性情;三、重視作家的品德修養;四、追求清腴婉壯的藝術風格,要求作品渾雄和諧,既有華藻,又見氣骨。
林景熙在詩歌創作上大不同於其同鄉前輩——“四靈派”詩人。面對鼎革之際,山河破碎、民生艱危的局面,他並沒有嘯傲山林、寄情田園,而是時刻關注社會現實、關心民生疾苦。
在民族鬥爭劇烈、階級矛盾深化、人民災難重重的宋朝末年,林景熙作為一個深感亡國之痛的愛國志士和文學家,其作品凄愴幽惻,充滿故國情思,表現出深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他在詩中熱情歌頌文天祥、陸秀夫、家鉉翁、謝枋得大義凜然的民族氣概。如《雜詠十首酬汪鎮卿》之九,寫文天祥臨刑不屈;《聞家則堂大參歸自北寄呈》表彰家鉉翁出使不辱;《雜詠十首》之十,讚歎謝枋得被拘北行至燕絕食而死。另一方面,對那些在民族危難關頭賣國求榮、投敵變節的民族敗類進行無情鞭撻,投以辛辣的諷刺。如《孫供奉》《秦吉了》,指斥他們禽獸不如,筆端飽含義憤,見出愛憎分明的態度。
愛國主義的一個重要內容,是處處充滿對祖國美好河山的深深眷戀,對民族興衰存亡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對人民命運的深切關懷。林景熙詩文風格幽婉,沉鬱悲涼。他的詩歌大多以自然達意的聯想,托物比興的手法,精粹簡練的語言,委婉曲折的表達方式,來揭示自己心靈深處亡國隱痛的情思和起到了對侵略者猙獰面目進行淋漓盡致的暴露,對在抗擊外來侵略勢力、捍衛國家獨立、維護民族尊嚴而捐軀的死難者表達無限敬仰的效果。如他的五言律詩《枯樹》用托物比興的手法,精粹簡練的語言,意深筆婉地揭露了在元朝統治階級的屠刀與鐵蹄之下,故國山河處處一片焦土,人民流離顛沛、無家可歸、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難以聊生的悲慘局面。又如七言絕句《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閱之有感》,觸景生情,借景寫懷,沉鬱蒼涼,其哀國懷舊之情,感人至深。
同時林景熙在作品中還流露了強烈的復國願望。《枯樹》中,“有枝撐夜月,無葉起秋風”暗示為復國而努力的志士尚在,只是力量還不足;“倘留心不死,噓拂待春工”,巧妙地將“樹心”比“人心”,只要人心不變,到適當的時候一定會達到復國目的。這是一首號召人民團結起來等待時機,趕走侵略者,實現復國目的、充滿愛國激情的詩歌。
林景熙最為擅長並且最能體現其詩歌藝術風格的是七言律詩。《霽山集》現存313首詩,其中七律85首,數量最多。他的七律完全是宋派宋調。他遠紹杜甫,近儷放翁,又效法黃庭堅、陳師道奇警遒勁的格律,豪健跌宕,鬱勃沉摯,表現出了清而腴、婉而壯,又蘊藉、又酣暢的特點,在宋季戛戛獨造,凌駕諸家之上。他在《重遊曲鏡次韻》詩中說自己是“獨提詩律繼黃陳”,表明了藝術上的追崇;但他卻沒有沾染江西詩派後期作家枯澀生僻的弊病,說明他善能推陳出新。
雖然如此,林景熙作詩並沒有像某些詩人一樣專事一體,而是不拘一格,更為難能可貴的是,《白石樵唱》中各體均有佳作問世。體裁的多樣化,不僅顯示了他開闊的創作視閾,而且有利於他在廣袤的文學天地里成就新的建樹。

傳道

林景熙
林景熙
林景熙於德祐二年(1276)辭官引歸,后“往來吳、越間,殆二十餘年”,並以“湖海客”自稱。他放棄仕途的林景熙躑躅於故國山水之間,朝夕與猿鶴為伍(《寄四明陳懋陽》:不如息我軀,猿鶴與朝夕),與鷗鷺為伴(《題水雲深處》:所以盟白鷗,萬荷最深處),像已所仰慕的謝靈運那樣,過起了“坐嘯山水城”(《登謝客岩》)、“乃樂煙水寬”(《簡衛山齋》)的生活。
林景熙在宋亡之後,雖然不曾剃度為僧或者乘鶴仙游,但是卻積極地與僧侶、道士為友,展開了廣泛的溝通和交流,並經常形諸吟詠,與當地的其他遺民詩人組成了一個帶有明顯地域特徵的遺民群體,並開展了一系列的群體活動。林景熙成了聯繫平陽、會稽兩個遺民集團的樞紐人物,正是他的穿針引線,使得兩個遺民集團之間互通聲氣、互相感召、互相激發,在思想上溝通聯合成了一個志同道合的反元陣營,他們進行的不僅僅是一般意義上的交往活動,更是一種深層次的心靈交感。
最能體現林景熙愛國精神的事件是“冬青之役”。該事件發生於元世祖二十二年(1285年),總統江南釋教的楊璉真迦率眾挖掘會稽宋故六陵,將骸骨拋棄於草莽之中。林景熙聞訊義憤填膺,約唐珏、鄭朴翁等冒死潛入皇陵,用裝入竹簍中的枯骨換出六帝后之骸骨,裝成六函,裹以黃綾,託言佛經,葬於蘭亭附近。又去臨安故宮常朝殿前挖掘冬青樹六株,分植六帝墓前以作標識,並作《冬青花》和《夢中作》四首,暗以記其事。這次奮身義舉,歷史上稱為“冬青之役”。

個人作品


林景熙著作有《霽山集》,包括詩集《白石樵唱》,文集《白石稿》。始為元代章祖程編刻成集,明呂洪再度刻輯。后流傳散失,簡斷編殘,坊本罕見,經收集尚存六卷,編入《四庫全書》,詩文共五百餘篇。其故鄉林泗源尚保存有《霽山集》二本六集,為永嘉詩人祠堂輯本,線裝木刻版。1960年中華書局曾出版過《霽山集》。

詩歌

五言古詩
南山有孤樹商婦吟故衣秦吉了孫供奉曉意
故相賈氏居遊仙壇妾薄命六首登謝客岩秋日榴花連雲樓
訪二陸故居寄周計院別所親過風門嶺簡衛山齋酬謝皋父見寄
送喻舜舉歸壽乃翁七十九日會連雲樓分韻得落字陳子植草廬成求予賦用拙為金罍徐氏賦雜詠十首酬汪鎮卿送胡汲古歸嚴陵覲親
方玄英故居原易蔡琰歸漢圖游九鎖山錦屏山納涼過林氏居
半雲庵端午次韻懷古石翁嫗寄四明陳楙陽贈東谷上人題水雲深處
宴德初書樓哭薛榆漵同舍贈蘭坡星翁李兩山侍郎仲氏儒而醫解後會稽索詩識別
七言古詩
謁嚴子陵祠昌源懷古春感贈玉泉真士石門洞白拒霜
送葛居士住棲碧庵賦雙松堂呈薛監簿雙檜堂為魯聖可行可賦賦冬嶺孤松得秀字贈泰霞真士祈雨之驗送橫舟真士游茅山
餞盛景則教授賦梅一花得使字謁陸宣公祠荷珠柳下漁次韻讀文山集
冬青花書陸放翁詩卷后寶積寺僧舍古梅一樹皆榮而頂獨枯即席為賦
五言律詩
溪亭昆岩鄭宗仁會宿山中桐角飛雲渡道中
新春神山寺訪僧萱草避寇海濱鄭氏西庄客懷
溪行仙壇寺西林問桂寄鄭宗仁哭郭同舍趙奧別業
草花夜意贈吳秀才林東歸中和節天台隱者新昌道上
寄懷惠山泉釣台過徐禮郎狀元坊古松訪朱月峰不值
重過虎林故宮辟雍禮闈西湖拜岳王墓
孤山葛嶺飛來峰寄別諸公過澱山湖舟次吳門
京口月夕書懷許郢州故宅懷葉鄧二友初夏鹿城晚眺宿七里灘
訪武伯山居荷錢久雨過北雁盪山下禹穴禹廟
雨土枯樹潘山長入括過石壁丹泉二亭客意漁笛
老松舊隱為曹許山賦疏懶為四明何君賦越中送徐君寅歸閩練川道中次胡汲古韻薛德之之江東簡熊西玉諸公留寄沈介石高士
有感雪后山中早行寄薌林故人答陳景賢答山中侃上人
山陰秋懷初夏病起蜀頭陀客吳歲久持行精勤有道者也過陶嶺有錢王井又三里有錢王石庵
七言律詩
雲門即事獨夜舜廟寄葛秋岩寄林編修答周以農
歸白石故廬春暮酬潘景玉括城紀夢葛壇即事
答陳植父贈天目吳君實催梅寄呈方蛟峰尚書項羽里新晴偶出
翁氏仁壽堂次韻答柴主簿二首答鄭即翁元日即事燈市感舊寄陳用賓
喜劉邦瑞遷居采芹坊二首次王修竹監簿送羽士過龍瑞宮聞家則堂大參歸自北寄呈陪王監簿宴廣寒游次韻東山渡次胡汲古韻用韻寄陳振先同舍
答唐玉潛瑞安院楊妃菊漁舍觀梅題長春子自畫挽浙西提舉李公
挽徐若翁雲間懷古虎丘寺劍池垂虹橋多景樓故址
鶴林寺金山寺焦山寺舟中書事過吳門感前游江心寺
長至日元日得家書喜次翁秀峰讀秦紀寄七山人次韻山中見寄
送友人孔濟之之金華浙中飢甚六月一雨頗慰王監簿南墅新樓落成立春郊行次唐玉潛王監簿陶山禱雨誌喜王德玉席上賦牡丹
納涼入九鎖山門棲真洞五日次韻酬合沙徐君寅重遊鏡曲次韻
題海上人棲雲樓立秋日作中秋山中對月荷花秋日言懷次韻和監簿山中次韻
別王監簿次韻謝諸公見壽訪僧鄰庵次韻答金華王玉成和王德游夜感述懷次柴主簿
次曹近山見寄送葉伯幾之奉化王修竹監簿名樓曰與造物游命予賦喜監簿得陶山舜田
五言絕句
侍應平坡侍郎郊行口佔二首
六言絕句
六言(二首)
七言絕句
題陸大參秀夫廣陵牡丹詩卷后歸自越避寇海濱寒食不得祭掃山窗新糊有故朝封事稿閱之有感宋武帝居今為壽丘寺送果上人游五台二首陶山十詠和鄧牧心
秦望山聞蟬二首哭德和伯氏六首吳中會故人僧門項羽廟
劉伶墓黃耳冢蘇小小墓館娃宮真娘墓羞墓
送春中泠泉二首丹陽泉劉龍洲墓舟次吳興二首松間
鳳洞龍洞天柱峰神仙隱跡贈會稽尹醫師秋夜
夢回夢中作四首別方槐庭山人二首與邵德芳同舍三首

散文

蜃說公溥堂記鞍山齋記孤竹齋記平陽州志序磷說
龍源普度紀勝詩序永嘉縣重建法空院記重修陰均斗門記永嘉忠烈廟記平陽縣治記王氏園林記顧近仁詩集序
故太府少卿錢公墓誌銘宋貢士晉齋先生陳公墓誌銘故待制吏部侍郎應公墓誌銘故國學內舍蘧君墓誌銘故國子正鄭公墓誌銘宋景元詩集序

家族成員


父母

林景熙父母史籍沒有明確記載。而福建福鼎和浙南部分族譜將林景熙接做林千之之子,恐有誤。據《霽山集》中有《寄林編修》一詩,林景熙稱林千之為林編修,以及林千之的《送馬靜山寄林曉山兄弟》一詩,林千之稱林景熙的哥哥林景怡為兄弟,可以推斷林千之應該不是林景熙的父親,而是朋友和族親。按民國縣誌,林千之,字能一,號雲根,右庠賜第,改文科,開慶己未(1259)進士,《東甌詩集》稱鳳林鄉蓋竹人。此外,林千之見於宋濂的《平陽林氏祠學記》,被蓋竹林氏祠堂供奉,故林千之應為平陽蓋竹一派人物,非林坳支派。故林千之與林景熙的父子關係證據不足。

兄弟

林景熙兄弟三人(一說四人),景熙居第二。長兄林景怡,字德和,號曉山,從事教育工作,為當地鄉校主持人,人品高潔,有詩作傳世。幼弟字德淵,亡其名。另有林景英,字德芳,號隱山,平陽白石人,一說系其三弟。

陵寢墓地


林景熙墓
林景熙墓
林景熙墓位於 林景熙故鄉平陽縣帶溪鄉林泗源村莊後面的青芝山(俗名卧牛山)朝南山坡上。墓為磚室結構。清乾隆十二年(1747),平陽縣令徐恕率林泗源裔孫重修陵園,並親題墓碑曰:南宋忠義林霽山先生之墓。1983年,霽山先生墓被平陽縣人民政府列為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於1987年由政府和當地群眾籌集資金在墓前修築“仰霽亭”。

人物評價


古代

紀錄片《林霽山》中的林景熙
紀錄片《林霽山》中的林景熙
宋·方逢辰:宛然六義之遺音,非湖海嘯吟風月而已,於詩家門戶,當放一頭。
元·章祖程:陶淵明以義熙為心,杜子美以天寶興感為得詩人忠愛遺意,霽山先生之詩,蓋祖陶(淵明)而宗杜(甫)者也,熟味之可見矣!
明·胡應麟:林德暘七言勁逸雄邁,《讀文山集》可謂元初絕唱。……其戀戀宗國之意,蓋未嘗頃刻舍也。(《詩藪》)
清·賀裳:嘗嘆詩法壞而宋衰,宋垂亡詩道反振,真咄咄怪事!讀林景熙詩,真令人心眼一開。(《載酒園詩話》)
清·乾隆帝御批:霽山先生採藥拾骸,風高千古,堪稱東甌第一人,而其詩文風骨清秀,實乃宋末之稀也。(《四庫全書》)

現代

馬積高《中國古代文學史》:浩然正氣不減於“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文山。
陳增傑:林景熙的詩歌在宋季戛戛獨造,凌架諸家之上。

後世紀念


霽山碑林

霽山碑林
霽山碑林
霽山碑林位於平陽縣騰蛟鎮卧牛山南麓林景熙墓前,是為紀念南宋愛國詩人林景熙而建的,佔地面積1735平方米,主要建築有仰霽亭、碑廊等。其中仰霽亭建於1987年,碑廊建於1991年,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又修繕了仰霽亭、西側碑廊,新建了入口牌坊、東側碑廊、道路、照明、植物景觀等。仰霽亭8樁3間,仿宋亭閣式石木建築。亭匾“仰霽亭”三字為全國政協原副主席趙朴初所題。亭中詩碑正面刻有林景熙代表作《冬青花》,張鵬翼書;背面刻有《仰霽亭碑記》,書畫家蘇淵雷撰書;石柱上刻有名家書寫的楹聯多副。劉海粟沙孟海、方去疾,陸儼少等一大批書畫大家也在這裡留下了珍貴的墨寶。2000年4月被命名為溫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牌坊碑額

明神宗萬曆十五年(1587),平陽縣令萬民華在平陽縣城中街為林景熙建造牌坊,顏曰“南渡孤忠”;清朝平陽知縣何子祥又在平陽縣城南門弔橋頭建造牌坊,顏曰“文謝齊芳”“程朱紹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