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紅纓帽的結果 展開

紅纓帽

清代禮帽

紅纓帽是清代的禮帽帽頂披紅纓。冬春用暖帽,以緞為頂,以呢(ní)、絨或皮為檐;夏秋用涼帽,也叫緯帽,無檐,用紗或竹絲做胎。

相關記載


老殘遊記》第二回:“轎子後面,一個跟班的戴個紅纓帽子,膀子底下夾個護書,拚命價奔,一面用手巾擦汗,一面低著頭跑。”魯迅 《而已集·略論中國人的臉》:“頭上戴著拖花翎的紅纓帽,一條辮子在空中飛揚,朝靴的粉底非常之厚。”

頭面與紅纓帽


概述
裕固族是傳統的畜牧業民族,服飾也具有鮮明的畜牧文化特色。服裝式樣上,袍服長靴居多,原料上,羊皮、氆氌、氈、綢緞等使用廣泛。裕固袍的特點是袍長領高,袍子與身體等長。高高的領子,有的與耳根相齊。女袍的下擺開衩,衩口及衣領、襟邊、袖口等處多鑲綉有花邊或圖案。袍外還喜歡罩大紅、桃紅、翠綠等色緞子做成的高領坎肩

頭面

在裕固族的服飾中,婦女的首飾和帽子最具特色。未婚少女多梳五條或七條髮辮,以額帶為飾。額帶多用五六厘米寬的紅色布料製成,上面鑲嵌珊瑚、海貝片等飾物。其前緣下垂吊用珊瑚和各色玉石珠串成的瓔珞,象珠簾一樣齊眉掛在額前。已婚婦女則將頭髮改梳成三條辮子,一條垂在背後,左右兩條分別由耳後垂至胸前。也不再戴額帶,而改換成“頭面”。所謂頭面,實際上就是三條長長的飾帶,分別系在三條髮辮上,背後的一條從上到下綴有一排大大的圓形海貝片。胸前的二條又各分成上、中、下三截,中間用金屬環相連接。上截比較寬,約十一二厘米左右,垂於胸前兩側,上端呈三角狀。下面兩截稍窄一些,約七八厘米左右,垂於腰下。帶上用珊瑚、瑪瑙海貝珍珠和銀牌、銅牌等鑲飾構成各種圖案。下截下端綴彩色絲穗,美觀大方。頭面的整個長度依每個人的身材高矮而定,一般要求上齊耳根,下至長袍底邊。裕固族姑娘在出嫁之日,都要舉行隆重的穿嫁衣、戴頭面儀式。
紅纓帽
除頭面外,喇叭形尖頂紅纓白氈帽也是裕固族已婚婦女的標誌性裝束。這種帽子用薄氈製作而成,尖頂,帽檐較寬,上面鑲有兩道黑色的絲條邊。后檐微翹,前檐平伸。帽頂上綴有紅色的纓穗。據說這是為了紀念裕固族歷史上一位被害致死的女英雄,紅纓穗代表著她為民而死時頭頂上的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