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二級學院

西南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是西南大學二級學院

西南大學工程技術學院,位於重慶,前身是西南農學院農業機械化系,創立於1958年,1985年更名為農業工程系,1992年更名為農業工程學院,2002年更名為工程技術學院;2005年7月,隨著原西南農業大學與西南師範大學合併組建西南大學,形成新的工程技術學院。

學院現有教職工107人,其中正、副教授(高級工程師、高級實驗師)48人,獲得博士學位的45人。現有在讀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共2100餘人。

歷史沿革


1958年8月,西南農學院農業機械化系成立。
1984年,學院擁有農業機械化二級學科碩士點。
1989年,機械設計與製造專業開始招收本科生。學院風采(3張)
1994年,“農業建築工程”專業更名為“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並開始招收本科生。
1999年,根據教育部專業設置目錄要求更名為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2003年,獲得“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碩士點授權。
2004年,經教育部批准開辦車輛工程本科專業。
2006年,學院擁有農業機械化一級學科碩士點。
2011年,獲得“農業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授權,下設“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博士點。
2013年,學院在原有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本科專業基礎上,籌建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
2014年,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本科專業開始招生。
西南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西南大學工程技術學院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4個系,有6個本科專業。
系:電氣工程系、農機與車輛系、機械工程系、土木與建築環境系。
本科專業: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土木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專業設置
院(系)名稱專業名稱
本科——機械類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本科——土建類土木工程、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
本科——自動化(工程方向)———
本科——電子科學與技術———
西南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學院現有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農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土木工程、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全日制本科專業8個,其中農業機械化工程為重慶市重點學科;擁有農業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碩士點各1個,包括農業機械化工程、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農業水土工程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機械系統工程、土木環境工程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碩士點;農業工程為重慶市重點學科;擁有工程碩士和農業推廣碩士兩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擁有重慶市農業技術創新方法工程技術中心和一個重慶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還具有工程碩士和農業推廣碩士兩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
學院的重點科學研究領域涉及:機械產品現代設計與製造、數字化設計製造、製造業信息化、網路化製造、智能檢測、自動控制技術與設備(機器人技術、DSP技術)、汽車振動與雜訊控制、內燃機數值模擬技術、圖像處理、近紅外光譜分析、農業機械化發展戰略及規劃、農業機械性能設計與試驗研究、現代農業裝備農業信息化與智能決策支持系統、農產品乾燥工藝與設備、現代建築材料、建築施工技術、民用建築生態化設計、農村建築環境、設施農業及農村能源。
學院結合西南地區生產和經濟建設實際,積極開展相關項目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省部級攻關課題在內的多項科研項目,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一次,農業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三等獎二次,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二次,重慶市科技進步獎一次,取得了3項發明專利和20項實用新型專利,還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700餘篇,其中多篇被EI等國際著名檢索機構收錄,主編、參編各類正式出版的教材30餘部。多項科研成果在西南地區推廣應用於生產實際,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學院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第一要務,努力改進教學環境和條件,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學術氛圍,已為國家培養碩士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4000多名,為四川、重慶、雲南、貴州等省市培訓技術幹部6000餘人次。多年來,學院培養的畢業生得到社會廣泛的認可和歡迎,就業率一直名列本校前茅,就業質量好。
學院十分重視學生的教學實踐環節,現代實驗室的軟、硬體建設不斷上規模、上檔次。學院現有實驗室總面積達8380平方米,擁有完整先進的教學實驗設備。
機構設置
學院黨委
李慶東書記兼統戰委員
唐啟華副書記兼宣傳委員
李雲伍組織委員
祝詩平紀檢委員
李光林政保委員
羅書強保密委員
李曉暢青年委員
學院行政
李光林院長
李慶東副院長
羅書強副院長
學院辦公室
劉堯平學院辦公室負責人
鄧文輝學院辦公室工作人員
教學管理辦公室
陳燕賓主要負責本科教務管理
王屮主要負責教學評估工作、實驗實習教學管理、教材管理
馮熙主要負責研究生教務管理
學生管理辦公室
李清榮2010級年級輔導員、黨支部書記,主要負責學生綜合考評、評優評獎、
檔案管理、學生基礎數據信息化管理、學生心理、朋輩輔導員中心、學
生保險、少數民族生教育管理、黨校教務、學生黨員接待室建設管理
宋傑2011級年級輔導員,主要負責學生日常體育活動、班主任測評、本科生科技創新、體育運動訓練中心
吳文傑2008級年級輔導員、黨支部書記,主要負責學院學生工作宣傳、學院網站管理、國防生教育管理、語言文字素質拓展中心
李曉暢2009級年級輔導員、黨支部書記,團委書記,主要負責團委工作、貸款、貧困生工作、勤工助學、學生文娛活動、學生藝術團
繼續教育辦公室
唐曉峰主要負責繼續教育日常管理
劉源主要負責網路教育、輔修/雙學位、短期培訓等日常工作
學院各系
機械工程系
車輛與農機系
建築系
電子與控制工程系
重點學科
農業機械化工程重點學科介紹
2001年學院農業機械化工程被評為重慶市重點學科,是學院在學科建設方面的重要里程碑。學院1958年就創建了農業機械化本科專業,1984年又創建了農業機械化工程碩士點。現代本學科有博士生導師1名,教授6名,副教授28名。青年教師全部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其中7人具有博士學位。學科以建設研究平台為中心,創造一流的科研基地,為科研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現以建成1400平方米節水灌溉研究平台、小型農業機械研究平台和700平方米農特產品烘乾研究平台。在這些研究平台基礎上,學科積極向國家、省部級及地區政府部門申請課題,並加強與企業的合作,促進科技成果產業化。現代主要學術帶頭人主持了各類課題50多項,項目經費近500多萬元。其中“山丘區微灌節水技術及雨水集蓄技術應用推廣”獲得2003年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三等獎;“現代化連棟溫室環境智能化控制系統的研究”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發表學術研究論文(一級學報、核心期刊)150多篇,其中被EI收錄11篇。學科建設過程中大力加強人才培養,加強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現已申報成功農業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工程碩士和農業推廣碩士授權點。為社會輸送研究生40多名,本科生1000多人,在讀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60多人,在校本科生近1500人。2007年爭取成功申報農業機械化工程博士點。
經過多年的發展,農業機械化工程重點學科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在山地丘陵地區農業機械化發展模式的研究、山地丘陵地區小型農業機械性能的研究、山地丘陵地區的農業設施的研究等方面獲得顯著的成績。在西南地區,本學科在山地丘陵地區農業機械化方面的研究時間最早,範圍最廣,層次最高,獲得的成績也是最突出。與國內同類學科相比,特色突出,具有一定的優勢,在山地丘陵地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戰略和發展模式、小微型農業機械、各類農業設施的改進、研製和建設等領域的研究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十一五”期間,學科將進一步加強科研平台建設,在5~10年時間內,建成3~5個研究型實驗平台;培養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學科帶頭人,帶動學科的發展;廣泛開展對外交流,增強對外合作,擴大對外影響;根據重慶市及我國其它山地丘陵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開展農業機械化工程的研究工作及技術普及工作,主動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大力推動這些地區的農業機械化快速健康地發展,力爭在2020年將本學科建設成為特色鮮明、水平一流的國家級重點學科。
學位點
博士點
一級學科博士點:
農業工程
二級學科博士點:
農業機械化工程
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
農業水土工程
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
機械系統工程
土木環境工程
碩士點
碩士點-農業機械化工程
培養目標: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了解農業機械化學科的國內外研究動態和發展趨勢;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和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在理論或專門技術研究中有新見解。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適於到高校、科研、設計、管理部門以及有關企業,從事專門技術工作。
授予學位:工學碩士
碩士點-農業水土工程
培養目標:掌握農業水土工程學科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合理開發及有效利用農業水土資源、促使農業生產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和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了解現代農業水土工程的國內外研究動態和前沿問題,在所從事的理論或技術研究中有新見解。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適於到高校、科研、勘察設計、管理部門及有關企業,從事專門技術工作。
授予學位:工學碩士
碩士點-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
培養目標:掌握優化農業生物環境及工程設施、建立合理農村能源系統的堅實的基礎理論,認識並了解本學科的內涵、發展現狀及趨勢,了解所研究方向國內外研究動態。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和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能熟練運用計算機和先進設備進行研究和設計,在理論或專門技術研究中有新見解。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適於到高校、科研、勘察設計、管理部門及有關企業,從事專門技術工作。
授予學位:工學碩士
碩士點-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
培養目標:掌握電路、電子、自動控制和計算機等方面的堅實的理論基礎,以及農業生產過程和生物系統的自動化信息檢測與控制及地方電力系統自動化等方面的系統的專門知識;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和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較為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能閱讀本專業的外文資料。了解所從事研究方向的國內外研究動態和前沿問題,在理論或專門技術研究中有新見解。適於到高校、科研、設計、管理部門及有關企業,從事專門技術工作。
授予學位:工學碩士
專業碩士點
農業推廣碩士(在職攻讀)
培養目標:
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是與農業推廣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繫的專業學位、側重於農業理論與實踐,主要為農業推廣單位和管理部門,特別是為農業推廣第一線培養應用型、複合型高層次農業推廣和管理人才。
招生對象:
農業推廣和農村發展方面從事相關技術、管理或培訓工作的在職人員均可報考。
招生專業:
農業機械化
學位授予:
通過課程考試取得規定學分並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的研究生,按規定授予教育部認可的農業推廣碩士專業學位。
工程碩士(在職攻讀)
培養目標:
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是與工程領域任職資格相聯繫的專業性學位,它與現行工學碩士學位處於同一層次,但類型不同,各有側重。工程碩士專業學位側重工程應用,主要是為工礦企業和工程建設部門,特別是為國有大中型企業培養應用型、複合型高層次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人才。
招收領域:
農業工程
招生對象:
在職工程技術或工程管理人員;或在學校從事工程技術與工程管理教學的教師。
學位授予:
在職人員攻讀工程碩士學位須通過培養方案規定的課程考試,成績合格方可參加學位論文(設計)答辯,對課程考試合格和學位論文(設計)答辯通過者,可授予教育部認可的工程碩士學位。

師資隊伍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教職工132人,專任教師103人,其中教授22人(含院士在內的兼職教授4人),副高職稱47人,博士生、碩士生導師44人。
教授名錄
職稱姓名
教授李麗
教授李成松
教授王麗紅
教授關正軍
教授謝守勇
教授李光林
教授楊玲
教授唐超
教授黃傑
教授楊明金
教授汪時機
教授鮑安紅
教授祝詩平
教授何培祥
教授李慶東
教授彭桂蘭
教授葉進
教授陳建

學科體系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0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2個。
一級學科博士點:農業工程
二級學科博士點:農業機械化工程、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農業水土工程、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
一級學科碩士點:農業工程、機械工程
二級學科碩士點:農業機械化工程、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農業水土工程、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機電系統工程、土木與建築環境、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類別:工程、農業
重慶市重點學科:農業機械化工程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建有1個國家級平台,2個省部級研究平台。
國家級平台:智能傳動和控制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校內共建)
省部級研究平台:丘陵山區農業裝備重慶市重點實驗室、重慶市農業技術創新方法工程技術中心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建有1個省部級教學平台,1個重慶市特色專業。
省部級教學平台:重慶市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重慶市特色專業: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

科研成就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近5年主持各類科研項目310餘項,總經費5980萬元,獲授權發明專利79項,發表SCI、EI檢索210餘篇。
近五年學院教師主持的縱向項目
主持人項目名稱開始時間資助單位
祝詩平基於近紅外光譜的潲水油快速鑒別方法與模型優化研究201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謝守勇微型機新型耕作部件研製與示範推廣2011年重慶市科委
陳建重慶市農業裝備產業技術路線圖研究2011年重慶市科委
葉進重慶市農業技術創新方法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1年重慶市科委
唐超油紙絕緣介質的直流空間電荷行為機理及其電荷陷阱的模擬研究201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李光林種繭智能削繭鑒蛹成套設備研製2012年重慶市科委
吳達科小型流化床乾燥機節能優化與應用2012年重慶市科委
陳建微耕機振動機理及動態模擬研究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翟彥博電磁離心鑄造初晶Si與Mg2Si顆粒互補增強鋁基梯度功能複合材料氣缸套的應用基礎研究2013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謝守勇多參數可調的高效噴葯機研製與示範2013年重慶市科委
蔣猛山地丘陵果園小型綜合作業車研製2013年重慶市科委
宋傑桑蠶鮮繭質量多功能智能化快速檢測設備的研製2013年重慶市科委
陳建高性能輕小型果園開溝器及施肥裝置的研製2013年重慶市科委
冀傑基於三維虛擬危險勢能圖的道路車輛緊急避讓駕駛行為決策與G矢量運動協調控制研究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潘雲霞複合菌系XCP-8對稻桿干發酵定向產乙酸機理與技術研究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楊玲甘藍型油菜籽熱風乾燥傳熱傳質與優化201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鮑安紅適宜農村建築承重的秸稈牆磚研究2014年重慶市科委
李雲伍高性能小型深耕機械的研製2014年重慶市科委
黃傑基於人工非線性電磁媒質諧波特性的固態電學單片太赫茲波研究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李麗基於曲面複雜度的複雜曲面類零件高效低碳優化加工方法與關鍵技術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李雲伍基於立式銑削的小型深耕機深耕作業機理及減阻優化研究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姚麗萍浮區法半導體晶體生長中非均勻旋轉磁場對流控制研究2015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19國家自然基金項目立項資助表
項目項目名稱類型
汪時機微生物灌漿固化紫色土結構-水力-力學特性及其本構關係研究面上項目
黃傑基於重入式消逝模諧振腔誘導電場與物質極化作用機理的液態媒質復介電常數測量與感測應用研究面上項目
李光林家蠶育種蠶蛹圖像在線處理和細粒度蠶蛹圖像性腺特徵提取與雌雄智能鑒別研究面上項目
唐超具備本徵自修復功能及疏水性的新型纖維素絕緣紙的分子設計、合成製備與性能研究面上項目
閆發友基於MMC的直流電網暫態穩定性分析與控制研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陳行政數控滾齒加工能耗建模及工藝性能協同優化研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蔣仲銘基於數據降維理論的隨機結構高維抗震可靠度研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李玲玲隨機擾動環境下數控加工工藝規劃與車間調度集成的能效機理及其優化問題研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柳劍面向可用性的製造系統故障演化多尺度建模與維修策略研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桂銀剛檢測SF6特徵分解組分的金屬氧化物/石墨烯超薄柔性微感測器研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學術交流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與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20餘所中國國內外大學與科研機構就學生短期訪學項目,2+2和3+2學位項目,交換生項目,暑期國際課程周項目,科研合作,教師訪學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

文化傳統


社團文化
據2020年2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組織了運動會校運會、迎新晚會、工程製圖大賽等學生活動。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名錄
黨委書記古文海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唐啟華
院長李光林
副院長謝守勇、祝詩平

知名校友


科學家、教育家和著名學者
黃彥蓉黃躍梁敏夏代榮
劉敏曾珠吳禮軍黃深政
楊林侯方安范建軍楊仁全

校園環境


校內活動

學院工會
何培祥工會主席
唐曉峰組織委員青工委員
王屮女工委員宣教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