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百善鎮的結果 展開

百善鎮

安徽省淮北市下轄鎮

百善鎮隸屬安徽省淮北市,地處濉溪縣中部,北距縣城20千米。東連四鋪鎮,南鄰臨渙鎮,西接鐵佛鎮,北靠濉溪鎮

百善鎮總面積260平方公里,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億元,財政收入1.7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8.1億元。2014年,轄22個村,1個現代化工業園區和百善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管理委員會,總人口116340人。

百善鎮是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鎮和全省重點中心建制鎮之一。2014年百善鎮躋身“全國重點鎮”。

2018年9月,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准百善鎮開展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2019年10月,百善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百善鎮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鎮,歷史可追溯到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境內有王莊漢墓群、杜庄漢墓等漢代文化遺存。清光緒《宿州志》記載:“東魏武定五年(547)析臨渙郡置白撣縣,隋大業元年(605)白撣縣併入臨渙縣”。“‘白撣’與‘百善’諧音,故今日‘百善’是從‘白撣’演變而來”。

歷史沿革


梁武帝六年(525年)置臨渙郡,治銍城,該地屬臨渙郡。
東魏武定五年(547年),析臨渙郡置白撣縣和渙北縣。白撣縣治所在今百善集南。
大業六年(605年)白撣縣併入臨渙縣。同年開掘隋唐大運河首期工程通濟渠。後設柳孜鎮(今百善鎮)。
清宣統二年(910年),置鎮百善。
民國元年(1912年)后,百善設鄉,屬宿縣管轄,為宿縣三鎮十二鄉之一。
民國十九年(1930年),百善鄉改宿縣第三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百善淪陷,日偽設偽第三區即百善區。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6月,中國共產黨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宿西縣,設柳孜區,后又改為百善區,下轄九個鄉。
1950年,百善設鄉,下轄五個行政村,屬長山區管轄。同年7月建立濉溪縣。8月15日,設置百善區(排序第五區),下轄12個鄉。1955年12月,區劃變動,百善區下轄6個鄉1個鎮(百善鎮)。1957年,百善區下轄8鄉一鎮(百善鎮)。1958年8月,撤百善區,成立百善、徐樓兩個人民公社。百善公社下轄11個大隊,徐樓公社下轄6個大隊。1962年1月,恢復百善區建制。1969年4月,撤百善區,恢復百善、徐樓兩個人民公社。同時兩公社均成立“革命委員會”。1972年3月,百善公社劃分為百善、柳孜兩個公社。1980年12月,百善區下轄8個公社。1983年4月,將百善區西北邊界的6個生產大隊,分別劃歸鐵佛和劉橋兩區,劃出人口9669人。1984年,百善區由8個公社改為8個鄉,鄉下設行政村。1992年2月,撤區並鄉,將原8個鄉合併為百善、徐樓兩個鎮。
2000年,百善鎮晉級為副縣級省重點中心建制鎮。
2006年2月8日,百善、徐樓兩鎮合併,並為百善鎮,轄43個行政村。
2007年3月,百善鎮所轄行政村由43個合併為23個。
2013年,李庄行政村和徐樓行政村的翟橋自然村劃歸濉蕪產業園所轄。百善鎮轄22個行政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百善鎮位於安徽省淮北市,地處濉溪縣中部,北距縣城20公里。東連四鋪鎮,南鄰臨渙鎮,西接鐵佛鎮,北靠濉溪鎮。轄區東西距離25.5公里,南北距離是19.2公里,介於東經116°32′-116°44′,北緯33°44′-33°52′之間,總面積為260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百善鎮境內全部為平原,地勢平坦。中部有古隋堤橫貫,致境內中間高、兩邊低和北高南低之勢。百善礦採煤造成塌陷區。塌陷區6751畝,復墾率85%。

氣候

百善鎮屬暖溫帶半溫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雨量較充沛,季節性變化大,夏季最多,春秋次之,冬季最少。靜風最多,春季多偏東風,夏季多偏南風,秋季多東北風,冬季多偏北風。

水分

百善鎮屬中上等富水區,境內有王引河、巴河、沱河三條人工河,為行洪河道。大溝23條,承擔城鎮排水任務。大溝兩側分佈119條中溝。全鎮現有小溝1118條,有涵閘23座。涵閘分佈為:濉臨溝7座,小李溝4座,余樓溝2座,團結溝1座,史家溝2座,張趙溝1座,漁溝1座,鳳凰溝1座,丁樓村、黃新莊村塌陷地復墾區內4座。

自然資源


水資源

百善鎮降雨時空分佈不均,是典型的水旱災害多發地區和水資源緊缺的地區,全縣水資源總量約為5.245億m3,年均可利用量2.679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量為390立方米,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1/3、全國平均水平的1/5,低於國際通用的人均500立方米/年水資源極度緊缺標準。

礦產資源

百善鎮礦產資源以煤炭和鐵礦石為主。截至2014年,勘測煤炭地質儲量5000萬噸,可采儲量為4900萬噸,可采厚度為3~7.3米,生產煤礦有皖北礦業集團百善煤礦。鐵礦石地質儲量95萬噸,可采儲量95萬噸,含鐵量為40—50%,鐵礦體單個最大厚度可達58米。

行政區劃


截至2014年,百善鎮轄22個村,1個園區,1個開發區:百善村、茶安村、魯店村、青衛村、張庄村、葉劉湖村、柳孜村、黃新莊村、道口村、王司村、前營村、橋頭村、宋廟村、馬鄉村、丁樓村、葦菠村、郭屯村、徐樓村、閆集村、龍橋村、龍沱村、龍北村,1個現代化工業園區和百善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範區管理委員會。鎮政府位於百善鎮泗永路。

人口民族


人口

截至2014年,百善鎮總人口116340人,其中非農人口6589人,另有流動人口11356人。總人口中,男性人口60185人,佔51.73%;女性56155人,佔48.27%;18歲以下的25813人,佔22.19%;18~35歲的33748人,佔29.01%;35~60歲的43720人,佔33.58%;60歲以上的17707人。
截至2014年,人口出生1741人,死亡427人,人口出生率15.2‰,人口自然增長率11.44‰,政策符合率為88.68%。

民族

百善鎮主要民族有漢族、回族、蒙古族、苗族、滿族、壯族白族侗族瑤族傣族、彝族、土家族等民族。

經濟


綜述

2014年,百善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5億元,較2013年增長15.7%。財政收入1.75億元,較2013年增長0.23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18.1億元,較2013年增長2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6億元,較2013年減少0.07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210元,較2013年增長998元。

第一產業

2014年,百善鎮有耕地面積20.6萬畝,人均1.9畝,全部是水澆地。種植業以小麥、大豆、玉米和蔬菜為主。2014年農業生產總值7.8億元,較2013年增長0.8億元。糧食作物主要是小麥、大豆和玉米。2014年生產糧食14.6萬噸,較2013年增加0.2萬噸,其中小麥11.4萬噸,大豆1.5萬噸,玉米1.7萬噸,分別比2013年增加1.0萬噸、減少0.7萬噸、增加0.1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2014年蔬菜種植面積736公頃,主要品種有辣椒、茄子、大蔥、蘿蔔、土豆、西芹、西葫蘆、黃瓜、西紅柿等。擁有種植大戶128家,其中連片種植百畝以上的大戶85家。畜牧業以養殖豬、牛、羊、兔、家禽為主。2014年生豬飼養量19.8萬頭,年末存欄4.3萬頭;羊飼養量6萬隻,年末存欄1.8萬隻;養牛0.54萬頭,年末存欄0.13萬頭;養兔0.46萬隻,年末存欄0.12萬隻;家禽年飼養量760萬隻,年末存量185萬隻。分別較2013年減少1.2萬頭、1.2萬隻、減少0.6萬頭,增加0.04萬隻、增加50萬隻。擁有養殖大戶146家,其中500頭以上的養殖場12家,百頭以上的養羊戶17家。百善鎮擁有農業機械8060輛(台),總動力12.3萬千瓦,機械化收割水平達92%。其中旋耕機1600台,收割機900台,玉米收穫機103台,拖拉機5409台,手扶拖拉機48台。

第二產業

2014年,百善鎮實現工業生產總值56.9億元。擁有工業企業29家,職工5365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1億元,較2013年增長8%。規模以上企業26家,其中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23家,年產值億元以上的企業16家。

第三產業

2014年,百善鎮共有商業網點2808個,職工5810人。2014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17億元,較2013年增加6.8%。擁有城鄉集貿市場7個,年成交額37.8億元。財政收入1.75億元,較2013年增長10%。其中國稅完成1.34億元,地稅完成1.41億元。分別較2013年增加160萬元、減少22萬元。境內有農業銀行、農村商業銀行(原農村信用社)、郵政儲蓄銀行金融機構3家,各類存款餘額2.19億元,較2013年增長16.25%;各類貸款餘額0.91億元,較2013年增長10.5%。有郵政局3處,郵政業務總量收入13萬元,報紙、雜誌累計發行80萬份。有電信企業3家,服務網點26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5000門,固定電話用戶2256戶,移動用戶11458戶,網際網路用戶5564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757萬元。

交通


截至2014年,百善鎮境內有泗許高速、省道202(肖淮路)、省道203(淮六路)、省道303(泗永路)、縣道白鐵路、濉漆路等公路幹線交匯。濉阜鐵路穿境而過,百善煤礦、卧龍煤礦專用鐵路線橫貫東西。鎮直單位運輸公司有大型貨運車輛50台,1500噸位,年貨運周轉量12萬噸。

社會


文化事業

截至2014年,百善鎮有鎮文化站1處,村級文化活動中心22處,各類文化專業戶23戶,各類圖書館29個,藏書4.64萬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業餘創作人員16人。有嗩吶藝術團、泗洲戲劇團、豫劇團等文藝演出團體20家,其中經審批持證的4家。演員268人。

教育

小學
小學
截至2014年,百善鎮有幼兒園19所,在園幼兒2456人,專任教師61人;其中私立幼兒園2所,教師12人。小學26所,在校學生6450人,專任教師43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初中在校生1776人,專任教師18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小學升初中升學率99.5%,九年制義務教育覆蓋率97.5%。2014年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60萬元,較2013年增長10萬元。

醫療衛生

截至2014年,百善鎮有鎮村醫療單位29個,床位120張,其中村衛生室17個;固定資產總值1250萬元。專業醫護人員261名,其中執業醫生136人,註冊護士60人。2014年完成診療14.6萬人次。22個村的村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10.8萬人,參保率約98%,較2013年增加4100人。共籌集醫保資金1100萬元,報銷支出醫保資金906.8萬元,受益村民9.7萬人。

體育

體育館
體育館
2014年,百善鎮有學校體育場5個。5%的村安裝健身器材。活動項目有籃球、乒乓球、廣場舞、腰鼓舞、象棋比賽等。

社會保障

2014年,百善鎮醫療救助58人次,288611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086人次,共支出86880元,比2013年增長33.33%。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46戶,1937人,支出270.01萬元。撫恤事業費支出259.07萬元。有敬老院2家,床位23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63人。有社區養老服務中心6個。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59600人,參保率96%。
居民生活
2014年,百善鎮村民人均純收入9210元。擁有住房人均1.5間,27平方米。其中磚混結構樓房4368棟,87.4萬平方米。集中居住區8個,有樓房427棟,34.54萬平方米。入住3258戶,13032人。居住區環境綠化、垃圾集中清理運輸。設有圖書室、體育場、活動室等配套設施。2014年,百善鎮擁有汽車1245輛,轎車1820輛,摩托車893輛,電動車13208輛。
基礎設施
2014年,百善鎮有綠化單位56個,綠化總面積223670平方米。綠化帶總長16400米。人均公共綠地8.7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4%,綠地率32%。街道、道路綠化率92%,農村森林覆蓋率21%,河流綠化率92%。建成隋堤公園和道口運河文化廣場,共佔地156820平方米,園內綠化樹種有水杉、垂柳、石榴、女貞、廣玉蘭等常綠喬灌木。百善鎮政府駐地有東西主街、南北主街、農貿、糧食、御河、隋園、龍安、油坊、北環街道共9條,長度11.26千米,為混凝土硬化路面。有路燈688盞。共有百善村等村街道8條,長1420米。

旅遊


柳孜運河碼頭遺址
柳孜運河碼頭遺址遺址位於百善鎮柳孜村。1999年4月,在拓修泗永路時,在柳孜發現隋唐運河碼頭遺址。遺址內出土有南宋時南、北方十幾個窯口的大批瓷器,還發現唐代沉船艘,出土3艘,其中一艘木船長23.6米。清理出一座完整的宋代石築碼頭。2000年,柳孜隋唐大運河遺址被列入全國十大考古重大發現。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柳孜運河遺址列入名錄,成為淮北市首個世界文化遺產。 
柳孜運河碼頭遺址
柳孜運河碼頭遺址
古隋堤
據《宿州古今》記載:“隋煬帝時,自板渚引黃河水下達淮海開挖一道運河(汴河)。河堤設御道,后稱隋堤”。隋堤東西走向,西從鐵佛鎮道口村起,東到四鋪鎮顏道口村交界處止,境內全長16公里。隋堤原高出地面3至5米,並比堤之南北高出1~2米。 
古隋堤
古隋堤
古城遺址
古城遺址位於境內王司行政村秦古城自然村西南。北魏時期建,為渙北縣城址。該遺址約300米見方,總面積約135畝。四周有土城遺址,地高出地面約一米。秦古城村因此得名。
古城遺址
古城遺址

代表人物


嵇康
嵇康
嵇康生於魏文帝黃初五年(224年),其祖先本姓奚,住在會稽上虞(今浙江省紹興市上虞區),其曾祖父後為躲避仇家,遷徙到譙國的銍縣(今安徽省濉溪縣臨渙鎮),並改姓為嵇。他常修鍊養性服食內丹之事,彈琴吟詩,自我滿足。

獲得榮譽


2019年10月,百善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五屆安徽省文明村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