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宗寺
賽宗寺
賽宗寺,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西偏南,在今桑當鄉西18公里的賽宗山下。賽宗山位於興海縣中部,為安多藏區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山勢峻美,遠遠望去,酷似一頭飲水巨象,象鼻下垂於寺前切莫溝中。山上溝壑縱橫,洞窟遍布,蒼松古柏,蔥蘢秀麗。傳說寧瑪派祖師蓮花生大師、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以及隆務寺高僧第一世夏日倉噶丹嘉措等都先後在此活動,留有遺跡。
賽宗寺 全貌鳥瞰
賽宗寺
據《安多政教史》記載,早在元大德五年(1301年),這裡已建有藏傳佛教薩迦派小寺,至1426年前後,當地名僧三木旦仁欽與其胞弟羅哲森格,維修並擴建了該寺。三木旦仁欽的祖父阿米拉傑出生於前藏念唐拉山下的丹科絨吾,是一位專修明咒的瑜伽師,並擅長醫術。他受大元帝師八思巴的差遣,來到隆務,其子隆欽多代本為隆務土官,生有9子,長子即為三木旦仁欽。他自幼出家,曾拜夏瓊寺(今青海化隆縣境內)創建者頓珠仁欽為師,並受比丘戒。頓珠仁欽也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的啟蒙老師。其後,三木旦仁欽以當地薩吉達百戶為施主,正式建成隆務寺。三木旦仁欽的胞弟羅哲森格,是一位佛學造詣極深的高僧,受到明宣德皇帝的器重,被封為“弘修妙悟”國師。從此,隆務寺隆務家族聲名大振,在隆務河流域行使區域性的政教合一統治。其後,該家族中又有五人得到國師封號。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格魯派已青海地區很有影響,隆務寺遂改宗格魯派。在明王朝的扶持下,由該寺僧人與當地群眾建成大經堂。明天啟五年(1625)熹宗帝題“西域勝境”匾額,懸於新建大經堂門首。1607年,夏日倉噶丹嘉措誕生於隆務家族,被認定為三木旦仁欽的轉世,從而形成了夏日倉活佛系統。1630年,噶丹嘉措開始主持隆務寺,並道建顯宗經院。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一世夏日倉被乾隆皇帝封為“隆務呼圖克圖宏修妙悟國師”,成為隆務寺寺主和隆務寺所屬十二族政教首領,歷輩轉世,直到全國解放前,在同仁地區行使區域性的政教合一統治。該寺於清雍正十二年(1734)由第二世夏日倉阿旺嘉措建立密宗學院,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由第三世夏日倉根敦赤列拉傑創建時輪學院,從而發展成顯密雙修的格魯派大寺,僧人最多時達到2300人,曾下轄有數十座屬寺,發展成為顯密雙修的格魯派大寺。
興建中的馬頭明王殿
祁加第五世活佛:洛桑圖丹尼瑪
賽宗寺
賽宗寺一景
賽宗寺位於海南藏族自治州興海縣大河壩鄉南部一公里處。由於賽宗山是僧侶修行的勝地,有很多神奇的佛教故事傳說,加之山勢險峻,蔥籠秀麗,山下河溪清澈,因而成為僧侶修寺事佛的理想之地。同仁縣隆務寺第二世阿饒倉大師洛桑龍饒嘉措(1860—1886年)曾有在此建寺的願望,但未能遂願,在他原籍住處的牆壁上繪有賽宗山地形及寺院、神猴等壁畫。三世阿饒倉大師洛桑隆道丹貝堅參(1888—1959年)在二世阿饒倉大師的住處看到壁畫后,認為他的前世預示未來應在此地創建寺院。因此,1921年,三世阿饒倉大師親自來到賽宗山,勘察寺址。第二年派更登尖措等四位山居者在此修行,1923年正式建寺,完成了二世阿饒倉大師的心愿。
第一世阿饒倉·扎巴尖措與第三世隆務寺主夏日倉活佛均被認定為二世夏日倉的轉世靈童。從此,阿饒倉活佛又是隆務寺的另一大活佛。三世阿饒倉活佛25歲時擔任隆務寺“赤巴”(法台),28歲時,因六世夏日倉逝世,一度代理寺主。此後,他開始籌建賽宗寺。1923年,36歲的三世阿饒倉大師同十幾位隨從一起來到賽宗山,在充滿吉祥的日子裡舉行了賽宗寺奠基儀式,取寺名為“德欽隆珠曲宗”,意為“大樂任成法寨”。以後,隨著寺院的進一步擴展,改寺名為“哲嘎爾賽宗提頌雲丹達爾傑林”。意為“白岩猴寨聞思功德興隆洲”,在當地阿粗乎千戶香山木、萬德太、百戶索洛、興海夏卜浪千戶才蓋、祁連阿力克頭人南喀才昂、剛察地區千戶華寶藏和果洛苟日官人丹德爾的支持下,先後於1927年一1929年建成小經堂和文殊殿,1951年一1954年,建成百柱大經堂、彌勒殿和護法殿。從而使賽宗寺發展成環海地區最大的格魯派寺院和佛教文化中心。
1954年,在給以百柱大經堂為主的三大殿堂舉行開光儀式時,喜饒嘉措大師(曾任青海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在開光頌詞中讚揚道:“賽宗寺如此圓滿的百柱大經堂,除了拉薩噶丹寺的大經堂堪與相比,在康、安多地區,乃至青海塔爾寺都是少見的,凡是阿饒倉大師迎請到賽宗寺的佛像、佛經、佛塔都與布達拉宮、扎什倫布寺、塔爾寺和拉卜楞寺等所供的相似。”當時從各地前來朝拜和參加慶祝活動的萬餘人,慶祝活動進行了6晝夜,規模空前。
彌勒佛殿內供彌勒佛巨型坐像,高達7米,是青海省境內最大的佛像。護法神殿內供大威德佛、六臂護法神、吉祥天母。文殊菩薩殿內供文殊菩薩、不動佛、藥師佛。阿饒倉大師佛堂內供洛迦夏惹、觀音及彌勒佛。
據有關資料記載,1958年,全寺共有大小經堂、佛塔18座,昂欠15院,僧舍150院,共計1086間,寺僧519人,加上同仁地區的修行僧人共619人。該寺佛像、佛塔、佛經以及象牙、托缽、凈水杯、銀燈、銅燈等貴重法器非常豐富,與格魯派六大寺院齊名。1958年關閉,1962年曾一度開放,以後又再次關閉。1981年5月10日重新開放,先後重建了小經堂,彌勒佛殿、阿饒倉大師佛堂、菩提塔、八大靈塔、百柱大經堂等,重新修整了辯經院,修建昂欠5座,僧舍200多院,現有寺僧250餘人,活佛3人。
在新建的百柱大經堂內,供有阿饒倉大師銀制靈塔和塑像,釋迦牟尼佛3尊,宗喀巴師徒3。聖塑像,蓮花生大師、隆務寺夏日倉·噶丹嘉措大師像,勇武輸王、勝樂佛、馬頭明王、吉祥天母、洛跡夏惹及千佛像,藏有《甘珠爾》、《丹珠爾》大藏經,《宗喀巴師徒文集》以及保留下來的其他珍貴文物。
賽宗寺
賽宗寺
負有盛譽的賽宗寺坐落在神山之中,使古剎名山融合為一體,山以寺而壯美,寺以山而得名,形成了賽宗寺獨特的風格。每年都有許多的青、甘、川、藏四省、區信教群眾前來這裡朝拜遊覽,如逢藏曆猴年信教群眾更是絡繹不絕。
七絕
庵葬千峰萬壑間,白雲明月伴清閑;人間一任滄桑變,習定蒲團晝掩關。
坐倦禪房思悄然,放閑飛錫上山巔;歸來古洞黃昏后,攜榻庭前伴月眠。
謝絕紅塵好隱居,空山小築一茅廬;貧僧相伴唯瓶缽,自足何須更羨餘。
常披一領破袈裟,稽首龕前禮法華;莫說寒山孤寂甚,晨昏相伴有煙霞。
卻喜幽棲與俗違,山齋寂寞往來稀;夕陽靜坐盤陀上,閑看孤雲出岫飛。
客到無心去送迎,多年面壁萬緣輕;山僧怕受人間供,願守清貧過此生。
此身長伴老煙霞,坐破蒲團歲月賒;不管雲廚齋供絕,飢來野徑嚼松花。
月印幽潭夜色新,紙窗竹几凈無塵;禪心一片如明鏡,照徹山河大地春。
隱遁經年不入城,時常過訪有詩朋;閑來曳杖前山去,竹院遙聞客喚僧。
柴門日永絕喧嘩,閑去庭前學種花;世事萬般渾不管,溪山嘯詠樂無涯。
結個茅庵對水流,禪余無事狎沙鷗;有時故友來相訪,自煮山泉當酒酬。
焚香打坐悟禪機,萬境俱空百念稀;樵客報知天已瞑,松龕出定月臨扉。
白雲深處是吾家,谷汲岩棲道味賒;若問貧僧何所有,蒲團而外一袈裟。
東風習習透山房,野徑梅開撲鼻香;夜半尋詩眠不得,一輪皓月照禪床。
半灣秋水留明月,萬疊春山綻野花;一事我堪誇世俗,名山秀水屬僧家。
田園萬頃非為貴,樓閣千間不足誇;試看頭陀衣食住,一庵一缽一袈裟。
朝夕參禪戶不開,階前一任長青苔;定回恍惚身非我,卻訝客從何處來。
盡日彌陀誦不疲,殷勤為道未全痴;茫茫苦海知音少,一曲無生和者誰。
嘯傲煙霞不計年,無牽無慮勝神仙;有時飯罷月初出,閑上岩台枕石眠。
散步空庭伴落曛,凝眸遠岫看歸雲;投林倦鳥爭棲樹,樵唱遙從隔嶺聞。
疏慵愧我百無能,十載空為粥飯僧;有個茅廬隨分過,好同泉石結為朋。
學得痴獃好住山,住山豈是盡偷閑;搬柴運水還容易,放下身心事最難。
賽宗寺佛事活動
正月祈願法會:於初七日至十六日舉行,其間有十四日的曬佛、十五日的轉彌勒佛、十六日的跳欠等活動;二月的春季學經期一月;三月由時輪學院舉辦“尼丹”法會;各學院於四月舉辦辯經、考試活動一月;
五月全寺集中念經15天;
六月十五日至八月一日住夏45天;
八月後秋季學經期;
九月“降凡節”,於二十二日舉行紀念釋迦牟尼在忉利天為其母摩耶夫人說法后重返人間的活動;
十月“五供節”,紀念宗喀巴圓寂;
冬季學經期,分兩期,第一期為十一月全月,第二期從臘月初七日開始,二十一日結束。
此外,每月於十五日和三十日,還舉行寺僧在佛前念經、悔罪的儀式。
酥油糌粑
酥油是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奶油,糌粑是將青稞炒熟后,用手磨磨成的粉。吃酥油糌粑時先倒奶茶小半碗,再放入酥油、炒麵、曲拉、糖,在碗中用手指拌勻,並捏成小團食用,它具有酥油的芬芳,曲拉的酸脆,糖的甜潤。營養豐富,發熱量大,充饑禦寒。
化隆酥梅梨
酥梅梨以化隆回族自治縣群科地區產的最為有名。群科地處黃河北岸,群山環繞,形成一段低洼向陽的河谷平原。氣候溫和,背風避霜,土壤肥美,灌溉方便,自古就成為梨樹的集中栽培區。黃河之畔,梨園廣布,棵棵大樹,干健葉茂,採收季節,碩實累累,葉碧果艷,樹上樹下,到處充溢著豐收的笑聲。酥梅梨樹冠較高大,樹齡較長久,樹高可達17米。樹冠直徑一般為10米至16米。單株產量通常300公斤左右,高者可超過500公斤。
酥梅梨味美形麗,香脆酥甜,適於生食。食一枚如霞似暈的熟透了的紅酥梅梨,會使人感到“初嘗密經齒,久嚼泉垂口”,因此在《蘭州志》與《河州志》等書中,又被稱為“酥密梨”或“酥美梨”。另外還有香水梨、紅梨、紅霄梨、酥木梨等別稱。化隆酥梅梨為中熟品種,較耐貯藏和運輸。貯存得當,翌年春天亦可吃到味甜口酥的鮮果。經過貯存,酥梅梨中的多糖和有些有機酸轉化為單糖和酯類等物質,甜度增高,酸味下降,香氣更濃,品味更佳。
賽宗寺圖片資料
產“龍駒”而聞名。海心島島形長,中部寬而兩端窄,南部邊緣岩石裸露形成陡崖,東、西、北三面為平緩灘地,島上大部分為沙土覆蓋,生長著冰草、芨芨草、鐮形棘豆、蒿草、披針葉黃花、西伯利亞黃精等,植被覆度在50%以上,鳥禽集中在島的崖邊及碎石灘地棲息。
貴德明清古建築群
貴德地處黃河谷地,上有龍羊峽鎖關,下有松巴峽守戶,四面環山,平川開闊,土地肥沃,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稱。黃河途經貴德境內的清清河水近年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的遊客。然而在賞了清清黃河水后,人們又驚奇地發現這裡還有一處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築群。
貴德縣文廟和玉皇閣是貴德縣現存明清古建築群最具代表性的建築。這處古建築群位於貴德縣河陰鎮,史料記載,明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為鞏固統治,教化民風,保佑“皇圖永固,時歲享昌”,乃“恭擇城中場地,創修玉皇聖閣”,歷時四年竣工。至清道光十七(1837)年,玉皇閣重建、擴建工程告峻。清同治六年,回民起義,玉皇閣毀於戰火,現存古建築群是光緒年間依次重建。該建築群佔地面積61畝,建築面積4915平方米,是一處廟觀相互毗鄰,集儒、道、佛為一體,掮棄門戶之見,並存相依,布局獨特的古建築精品。整體建築採用中國傳統的中軸線左右對稱的形式,單體建築以甘肅、青海兩地做法為主,富麗堂皇,布局國內罕見,極具歷史文物價值和建築藝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