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靈仙
中藥
威靈仙是毛茛科植物威靈仙、棉團鐵線蓮或東北鐵線蓮的乾燥根和根莖。威靈仙藥性溫,味辛、咸。歸膀胱經。威靈仙的化學成分包括三萜、揮髮油、黃酮等。其中,三萜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版規定,乾燥的威靈仙中,齊墩果酸的含量不能少於0.30%。
● 正名:威靈仙
● 英文名:Weilingxian
● 拉丁名:Clematidis Radix Et Rhizoma
● 別稱:葳靈仙、九草階、鐵腳威靈仙、葳苓仙、能消、老虎鬚、辣椒藤、靈仙、黑腳威靈仙、黑木通、牛桿草、鮮須苗、風車、鐵桿威靈仙、黑骨頭、鐵腳靈仙、牛閑草、黑須公、鐵靈仙、靈仙藤、黑靈仙、芝查藤根
● 威靈仙具有祛風濕、通經絡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威靈仙具有鎮痛、抗炎、抗腫瘤、利膽、抑制免疫功能、鬆弛平滑肌、促進尿酸排泄等作用。
● 威靈仙可以用於治療風濕痹痛、筋脈拘攣、肢體麻木、屈伸不利、諸骨鯁喉等。
● 有臨床報道顯示,威靈仙還可用於治療脊柱肥大症、足跟痛症、偏頭痛、膽石症、淋病尿道狹窄等。
● 威靈仙過敏者,禁止使用。
● 氣血虛弱者,需謹慎服用威靈仙。
● 如果您正在使用維生素C、煙酸片、谷氨酸片等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孕婦需謹慎服用威靈仙,如果需要外用,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哺乳期女性使用威靈仙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威靈仙可以煎汁內服,也可以入丸、散服用。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6~10克。
● 威靈仙可用水煎煮或者加米醋煎汁,分數次含口中,慢慢吞咽,可治療諸骨鯁喉。
● 外用時,可取適量威靈仙搗爛敷於患處,也可煎水熏洗患處。
● 威靈仙可以泡酒使用。
● 威靈仙不可過量、久服。
● 新鮮的威靈仙不宜內服。
● 威靈仙外用時間不可以過長。
● 避免和維生素C、煙酸片、谷氨酸片、附子等藥物同時使用。
● 生冷、油膩、腥膻、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影響威靈仙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威靈仙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 傳統醫學多認為威靈仙沒有毒性作用。
● 現代研究表明,威靈仙有毒,因其含有白頭翁素和原白頭翁素。白頭翁素有毒,服用過量可引起中毒;原白頭翁素有一定的刺激性,長時間接觸可引起皮膚髮泡、黏膜充血。
● 過量服用可能會引起中毒反應,嚴重時可危及生命,出現以下情況時,請立即停用,並及時就醫治療。
● ● 口腔灼熱、腫爛
● ● 嘔吐
● ● 腹痛
● ● 劇烈腹瀉
● ● 呼吸困難
● 威靈仙來源於毛茛科植物威靈仙、棉團鐵線蓮或東北鐵線蓮。
● ● 威靈仙:主要產自浙江、江蘇、湖南、湖北、江西等地。
● ● 棉團鐵線蓮:主要產自黑龍江、遼寧、山東等地。
● ● 東北鐵線蓮:主要產自東北。
● 威靈仙具有如下特徵:
● ● 威靈仙一般為黑褐色、棕褐色或棕黑色的不規則段狀,表面有細小的縱紋,部分皮部已經脫落,可見黃白色的木部。切麵皮部比較廣,木部為淡黃色,近似方形或圓形,皮部和木部之間常常有裂隙。
● ● 品質好的威靈仙皮黑肉白或黃白,質地堅實。
● 存放於乾燥的地方。
● 木瓜丸:具有祛風散寒、除濕通絡的功效,多用於治療於風寒濕閉阻引起的痹病,可以緩解腰膝酸軟、關節疼痛腫痛、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等。
● 祛風膏:具有破瘀止痛、化積消脹、追風散寒、舒筋活血的功效,用於治療腰背疼痛、筋骨酸痛、四肢麻木、筋骨拘攣、肚腹寒痛、胃脘脹痛、水瀉寒痢等。
● 威靈仙是毛茛科植物威靈仙、棉團鐵線蓮或東北鐵線蓮的乾燥根和根莖,獨活是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的乾燥根。兩者的功效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 ● 威靈仙和獨活都具有祛風濕、止痹痛的功效,都可用於治療風濕痹痛。威靈仙功效比較強,且可以通經絡,多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肢體麻木、筋脈攣急、屈伸不利。獨活善於下行,多用於治療風寒濕痹引起的下半身酸重疼痛。
● ● 獨活還具有解表散寒的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挾濕頭痛、少陰伏風頭痛等。
● 誤區:風濕痹痛者都可以使用威靈仙
● ● 威靈仙是治療風濕痹痛的重要藥物,可用於治療風寒濕引起肢體關節麻木疼痛、屈伸不利、筋脈拘攣等。但威靈仙辛散走竄,孕婦及氣血虛弱者患有風濕痹痛時需要謹慎服用,以免危害身體健康。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下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5] 朱建華。中西藥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 [6] 羅興洪,趙霞,蔡寶昌。古今藥酒大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7] 歐陽榮,周新蓓,李順祥。臨床常用中藥飲片原色圖譜。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