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春病毒血症(又稱鯉魚傳染性腹水症)是由鯉彈狀病毒引起鯉魚科的一種急性、出血性傳染性病。以全身出血及腹水、發病急、死亡率高為特徵。OIE將其列為需要向OIE申報的疫病。
1 病原學
鯉春病毒血症病毒,又名鯉彈狀病毒,屬
彈狀病毒科水泡病毒屬。
傳染源為病魚、死魚和帶毒魚。
傳播途徑為
經水傳播,
病毒可經鰓和腸道入侵。也可能
垂直傳播,或由某些水生吸血寄生蟲(鯴、
尺蠖、
魚蛭等)機械傳播。病魚和帶毒魚經糞排毒,尿液、精液和魚卵中也含有病毒。
本病在歐、亞兩洲均有流行,是魚類口岸檢疫的第一類檢疫對象。主要危害1齡以上的成鯉,以種鯉最嚴重。流行於每年春季(水溫13~20℃),水溫超過22℃就不再發病,鯉春病毒血症由此得名。
剖檢以全身出血水腫及腹水特徵。
消化道出血,腹腔內積有漿液性或帶血的腹水。心、腎、鰾、
肌肉出血及
炎症,尤以鰾的內壁最常見。
1 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
2 實驗室診斷
採用聚乙烯氮戊環酮碘劑(PVP)拌料投喂,可降低死亡率。嚴格檢疫,要求水源、引入飼養的魚卵和魚體不帶病毒。發現患病魚或疑似患病魚必須銷毀,養魚設施要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