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教學法
演示教學法
教師通過向學生演示生物體的實物和實物的真切描繪物,傳播生物學知識的方法,稱為演示教學法。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正確而合理地選擇直觀手段的,並學會運用各種直觀手段進行演示教學的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演示教學法即教師藉助某種道具或多媒體把生活中一些具體事例通過簡單明了的演示方法展示給學生,從而把一些抽象的知識、原理簡明化、形象化,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原理的認識和理解。
可根據知識、原理的難易情況,採用先講解,后演示,或先演示,后講解的方法,但是,不管採用哪種教學方法,目的都是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知識傳授和思維訓練的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一)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運用演示教學法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教授1983年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論,人類的知識表徵與學習方式有許多形態,個別差異在教學中不可忽視。據此,學生應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只要抓住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材施教,把一些理論性較強的原理採用適於文娛活動的形式表演出來,同樣能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效果。總之,要充分利用演示教學法直觀、鮮明、生動、真實的特點,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控制演示時間,難度不宜太大
演示不宜過於複雜,難度也不宜太大,否則學生理解不了,也就不會產生學習的積極性,自然也就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的。
(三)演示內容要貼近生活
在案例教學中,演示教學法可以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課堂不再那麼沉悶、枯燥,也可以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教師演示的內容讓學生感到陌生、遙遠,那就不能激發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演示內容一定要貼近生活,這樣,教師的演示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演示教學法操作步驟,大體可按以下幾個環節進行:
1、提出主題
除了物理、化學、體育需要演示教學外,別的任何一門學科也可採用演示教學法。在數學中採用演示教學法,根據具體內容來定。在進行這一環節時候,教師要注意營造一定的演示氛圍,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同時提出演示的主題,向學生介紹演示主題的重要性,讓學生進入參與演示教學的狀態。比如在進行圓柱的教學時,側面展開圖書矩形;以及圓錐的側面展開圖是扇形等。
2、說明目標
在這個環節,教師要說明演示要達到的目標,講解演示中涉及到相關知識,布置在觀察時要注意到事項,讓學生在觀察演示前對演示主題有基本認識,以便在觀察時能把握重點,有所依循。假如沒有向學生說明演示目標,學生不帶目的觀察演示,效果肯定不明顯。在講圖形的變換時需要採用演示教學法。但是對於相似變換、位似變換、旋轉變換、對稱變換每一種要求是不一樣的,在對圖像進行操作演示的時候,應該讓學生明白,從哪一個角度來看有關的性質。
3、進行演示
在說明概況的基礎上,進行操作演示,完成演示的整個程序,時學生對演示主題有整體性的認識。如果有必要的話,可以進行第二次或第三次演示,將演示技能分成幾個組成部分,逐一分解並詳細演示。很多時候老師一遍演示學生很難把握其中的重要性質和現象,這個時候就需要老師進行多次演示,甚至把演示進行分解。比如,在圖像的變換有關教學時,進行變換的時候,為了便於學生理解,同時把幾種變換進行演示。
4、練習強化
在這個環節,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圍繞演示主題作進一步思考,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按照教師演示的步驟進行練習,通過這一環節的教學,使演示教學的效果得到進一步強化。一定要注意避免為了演示而演示,演示教學是為了解決具體的教學問題。學生在觀看了演示后,應該進行相應的思考,把演示中看到的現象進行歸納。甚至需要的時候,讓學生自己也動手進行演示,強化對現象的理解。
1、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形成正確概念
人們認識客觀世界是從感覺和知覺開始的,沒有正確的感知覺,就不可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也就不可能獲得任何知識。生物學是一門研究生物生命現象的科學,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採用演示教學法,向學生陳示有關的直觀村料,使學生通過直接和間接直觀村料的感知而獲得感性認識,並上升到理性認識,形成正確的生物學概念,掌握生物學知識。例如教師通過光合作用需要光和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澱粉和氧氣的演示實驗,並通過講述使學生形成光合作用的概念。演示教學法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對於生物體細微結構的知識,複雜的生理現象的知識,學生學習時感到抽象,難以理解和記憶,演示有關教具、實驗、可使學生加深印象,真正理解,並在理解的基礎上達到牢固記憶。
2、喚起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動機是指直接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達到某種目的一種內部動力。學生對生物學的興趣,是喚起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要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必須使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樂趣,因為一個對生物學學習興趣濃厚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貫注全部熱情,津津樂道。教師演示各種直觀手段時,直觀手段的鮮明性、生動性、真實性,有助於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
3、利於學生觀察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的培養。
演示教學法為學生提供了大量觀察生物體的條件,並要求學生認真、仔細觀察,積極思維,使學生學習到了觀察生物體的具體方法。例如生物體生態、外形、內部結構的觀察法;生物體剖面圖的觀察法;比較生物體器官間,組織間的區別觀察方法等。掛圖、模型演示了生物體的真實描繪,使學生從中認識真實的生物體,從而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1、實物演示
(1)生物活體演示
(2)生物標本演示
生物標本是指經生物技術加工處理,可以保存的生物體及其器官、組織。包括玻片標本、干制標本、浸制標本、剝製標本等。
2、實物演示的教學方法
(1)演示要及時:演示生物活體或標本時,必須在需要時才出示,用完后及時收存,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2)演示要讓全體學生觀察清楚:演示物應放到一定高度的講台上,使全體學生均能看到。如果實物較小,可分發給學生,每2人1份材料,教師邊演示,同時讓學生邊觀察所分發的材料。如葫蘆蘚、蚯蚓等,剝製標本、浸制標本、骨骼標本、化石標本可每排學生一套,傳下去讓學生仔細觀察,如家鴿、黃鸝、山雀等剝製標本,青蛙骨胳標本、海葵、海星浸制標本。數量少或大型標本,教師可先向全體學生展示,然後再到學生中巡迴演示,如鷹、獐等剝製標本。或讓前排學生認真觀察后,請其講述形態結構,可增強演示效果。
(3)演示實物要與掛圖、模型等相結合
演示實物時,由於實物較少,或因是活動的,因而對其形態和內部結構不易清晰感知,而掛圖、模型顯示的一般是該實物的放大物,因而在演示實物的同時,最好運用該實物的掛圖、模型,使學生從多種角度理解同一教學內容,如蝗蟲、蜘蛛、沙蠶、蜈蚣等。而且還應與講述、板書相結合,邊演示、邊講述、邊板書,用文字書寫實物上有關生物學各結構名詞術語,幫助學生觀察,認識實物。
優點:為學生提供觀察學習的機會。縮短理論與實踐的距離。教師和學生可同時進行言語交流和視覺呈現。缺點:費時費力。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難以達到預期目標。教師難以勝任。教室環境影響教學效果。並不適用於某些教學內容。演示失敗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緒。較難控制教室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