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02條詞條名為張偉的結果 展開

張偉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

張偉(Wei Zhang),數學家,四川達州人,1981年出生在大竹縣農村。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主要從事數論、自守形式和算術幾何等方面的研究。

人物經歷


張偉,四川達州人,1981年出生在大竹縣農村。2000年他從成都七中畢業保送到北京大學數學系,34歲時被哥倫比亞大學破格聘為數學系終身教授。張偉在29歲時曾獲得過拉馬努金獎,加上本次晨興數學金獎,他已然成為了當下國際數學界一顆閃耀的學術之星。2010年獲得拉馬努金獎;2016年獲得晨興數學獎金獎。
張偉是家裡的老二,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父母務農,兼做點小生意維持一家人的生計。
張偉的小學前四年在村小讀書,到了五年級轉入到大竹縣天城鄉小學。正是從那時候開始,張偉的數學天賦便開始顯現出來。當時奧數還不流行,更不普及,數學老師也只是在課餘給班上數學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一些參考資料,包括韓信點兵、哥尼斯堡七橋問題等趣味數學,以滿足少數人的求知慾。而張偉便是這少數人之一,隨之而來更是由興趣轉而痴迷,並獲得了全國小學數學競賽一等獎。張偉就此說,小學數學老師在他啟蒙階段給了很好的引導。不經意間,為他打開了一座藏滿奇珍異寶的寶庫。
後來,張偉考上大竹縣中學,此間參加全國數學物理化學競賽,輕鬆拿下一等獎。學校老師遂告訴張偉,學校曾經有同學因之被成都七中錄取,希望他也能夠去試一下,畢竟這是全省最好的學校之一。
張偉便懷著試一試的心態寫了一封自薦信。“當時也不知道該把信寄給誰,就寫了‘七中校長收’。”沒想到過了幾天,他就收到了七中副校長楊能生的回信,只有半頁信紙,大意便是——“熱烈歡迎你來成都七中上學。”就這樣,張偉成為1997年成都七中招收的五名外地生之一。
剛到七中的時候,張偉留給同學的印象則是,幾乎每天都在座位上,不停地演算。他課桌上堆滿了課本和練習題,每當他算累了,就會從書堆里抬起頭來,扶一扶眼鏡,跟旁邊的同桌聊幾句,然後又埋頭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張偉說,他話不多的原因是跟同學之間的交流有障礙,因為大竹方言與成都話有很大區別,經常同學聽不懂他的話。
然而,如果就此將張偉歸入木訥的書獃子,顯然就跑偏了。不少同班同學回憶,張偉比班裡大多同學年長一歲,加之人緣極好,因此被大家親切呼之為“偉哥”。在同學的印象中,那時的張偉頭髮還很茂密,皮膚很白,戴一副黑色框架眼鏡,笑起來比較羞澀。
說起學霸“偉哥”,在同學張潔潔印象中,他就沒有考砸過的時候,特別是數理化,相比其他同學有壓倒性優勢。而作為班長兼任數學課代表,每個星期還有一堂課,講台固定是屬於“偉哥”的——為同學解答數學疑難。張潔潔說,他時而奮筆疾書,時而低頭沉思,黑板上總是寫得滿滿當當,只可惜當時沒有相機把那麼珍貴的板書拍下來。
高中時期,張偉幾乎常年都穿一件白色襯衣,而冬天則在薄衣上罩一件外套。張偉上高二的時候大病了一場,並住院治療了很長一段時間。為此,從班級到學校還發起了倡議募捐,以減輕一些負擔。
高中畢業那年,張偉作為四川省代表隊的一員參加了全國數學冬令營,由此獲得了保送北大數學系的資格。
從北大畢業后,張偉“按部就班”地來到哥倫比亞大學讀博,畢業后又到哈佛大學做過博士后和講師,並於兩年後回到哥倫比亞大學做助理教授,30歲就開始帶博士生。到現在為止,張偉已經指導了三名博士生,他帶過的有些博士生年齡只比他略小一點。
說起學術之路,張偉自言還算一帆風順。想來,這也許是數學世界的艱辛不足與外人道吧。
2014年,張偉被哥倫比亞大學聘為副教授,這已是終身教職。而在去年,張偉再次破格聘為正教授。在哥倫比亞大學這樣的世界名校,年紀輕輕便登上終身教授之位,沒有一定量級的研究成果那是絕對不可能的。張偉說,哥倫比亞大學為了吸引人才是不遺餘力的,正是他的科研成就將他引上了這個職位。在哥倫比亞大學讀博期間,張偉有幸受教於張壽武教授。張壽武覺得張偉是一個想法很多的人,跟他說什麼都很有興趣,對歷史、文學、書法頗有見解。最開始,張壽武還擔心張偉思想太活躍沒法專心做學問,於是經常提醒他專註研究。
但2005年的一件事情改變了張壽武教授的看法。當時,張偉和張壽武商量,嘗試解決庫達拉猜想中模性的問題。張壽武當時並沒有對張偉抱有多大的希望,他只是覺得找點事情讓他忙著就行了,但僅僅兩三個月後,張偉就找到了解決的辦法,並在他博士研究生的第二年,成功寫出了論文。
“張偉是目前在國際數學界非常有影響的一批年輕的中國數學家之一,這批人我知道的就有10人左右,他們非常聰明,而且是同一代人,其中五六個是北京大學數學系2000屆的學生,張偉的同班同學,包括袁新意、惲之瑋、朱歆文等,另外幾位同一屆清華大學的學生,他們每個人的水平都與我們相差無幾!
圖片
圖片
2000年保送至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2004年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學習,2009年獲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2009-2011年在哈佛大學做博士后、講師。
2011.07-2013.12,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助理教授。
2014.01-2015.06,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副教授。
2015.07-2017.06,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教授。
2017年-現在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教育經歷

時間院校專業學位
天成鄉小學
xx-2000成都七中
2000-xx北京大學學士
哥倫比亞大學博士

學術兼職

Editor (since 12/2018), Mathematische Annalen
Associate editor for Journal of Number theory, and Peking Mathematical Journal. the Fan Fund Committee of AMS, 2019–2022.
Co-organizer of Special Session on Number Theory, Joint International Meeting of the Chinese Mathematical Society and the American Mathematical Society, Shanghai, June 11-14, 2018.
Co-organizer, Arbeitsgemeinschaft: Higher Gross–Zagier Formulas, 2 Apr - 8 Apr 2017, Oberwolfach, Germany
Co-organizer of Joint COLUMBIA-CUNY-NYU number theory seminar (prior to 06/2017), and BC-MIT number theory seminar.

獲得榮譽


2010 SASTRA Ramanujan Prize.(SASTRA 拉馬努金獎)
2013 Alfred P.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
2016 Morningside Gold Medal of Mathematics, ICCM.
2017 Simons Fellowship in Mathematics.
2018 New Horizon prize in mathematics.
2018 Invited speaker, ICM, Rio de Janeiro.
2019 Fellow of the AMS
2019 Clay Research Award(克雷研究獎)
2017-12-21“2017年度中國留學人員50人榜單”
2016-8-6晨興數學獎金獎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