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無害化
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技術措施
動物無害化是專業術語,拼音為dòng wù wú hài huà,動物無害化處置是環境科學學術用語,是指對帶有或疑似帶有病原體的動物屍體、病害肉及屠宰場其他廢棄物,經過物理、化學或生物學方法處理后,使其失去傳染性、毒性而不對環境產生危害,保障人畜健康安全的一種技術措施。
目錄
動物無害化無害化處理基本上主要有深埋處理,焚燒處理,發酵處理、化制等。
一、深埋處理。場地要選在遠離居民生活區、畜禽養殖區、水體和水源的地方,地質穩定,且在居民生活區的下風處,在生活取水點的下游,避開雨水彙集地。對大批量處理的病死禽畜,覆土后病死畜禽離地面至少要有3米深;個別處理的病死禽畜,覆土后病死畜禽也要離地面至少1米深。同時要做好消毒殺菌處理。
二、焚燒處理。焚燒處理一般為畜牧類養殖採用(如豬、牛、羊等),如果養殖場周圍有採用焚燒爐的垃圾處理場,則可以把病死禽畜集中運輸到垃圾處理廠,用專業的焚燒爐進行焚燒。
三、發酵處理。自然分解法就是建造一個容積大的帶密封蓋的水泥池井,池底需鋪水泥硬化,把病死禽畜投進池井裡,再用蓋子封緊井口,讓病死禽畜的屍體自然分解。如果是疫病引起的病死禽畜,最好混合生石灰一起投池井內。
化制又分為干化和濕化兩種。其中干化法目前在死豬無害化處理方面應用較多,是目前最先進的畜禽無害化處理工藝。
干化原理:利用高壓飽和蒸汽,通過設備夾層對畜屍組織加熱滅菌,過程中不直接與畜屍組織接觸,保證了蒸汽的清潔,從而使廢水的產量大大降低,節約了處理廢水的成本,並且廢水主要來自畜屍自身所含水分,在後續的烘乾過程中也大大節省烘乾時間,整個過程下來,較之濕化法有很大的改進和節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