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舌病
藍舌病
藍舌病病毒
藍舌病
牛羊藍舌病是由病毒引起,癥狀為高熱、黏膜水腫、潰瘍和糜爛等,主要通過吸血昆蟲傳播,反芻類動物感染藍舌病的死亡率平均為30%,其中綿羊的發病死亡率高達80%。目前,藍舌病已被國際流行病學會列為15種A類動物流行病之一,但尚未發現有效治療方法。比利時獸醫認為,藍舌病主要依靠一種身長3、4毫米的蚊子傳播,根據這類蚊子的活動特性,他們建議農戶在對養殖場採取徹底的除蟲措施基礎上,在牛羊背部噴灑防蟲劑,並在太陽落山前一小時至太陽升起后一小時對牲畜進行室內飼養。
藍舌病 於19世紀後期首先在南非發生,1905年被正式報道。一般認為,從南緯35度到北緯40度之間都可能有藍舌病存在。
病畜、帶毒畜是本病的傳染源。病毒可在某些種庫蠓體內長期生存和大量增殖,且可越冬,無疑也是一種重要的傳染源。
本病有嚴格的季節性。主要通過媒介昆蟲庫蠓叮咬傳播。該病也可經胎盤垂直感染;其發生和分佈與庫蠓的分佈、習性和生活史有密切關係。一般發生於5月至10月,多發生於濕熱的夏季和秋季,特別是池塘、河流較多的低洼地區。
藍舌病
藍舌病毒對內皮細胞有較強的選擇性,口腔周圍皮膚和蹄冠帶的復層扁平上皮下的毛細血管內皮往往病毒濃度更高。病毒在靶細胞內複製后,很快通過血流傳遍全身,使大多數器官和組織內都含有一定量的病毒。感染后6-8天病毒中和抗體滴度開始升高,此時,體溫上升,初期的組織學病變也同時出現。
藍舌病是一種比較少見的動物疾病,是由藍舌病病毒引起的一種主發於綿羊的傳染病,但其他反芻類牲畜也可能被感染。該病以發熱、頰粘膜和胃腸道粘膜嚴重的卡他性炎症為特徵,病羊乳房和蹄部也常出現病變,且常因蹄真皮層遭受侵害而發生跛行。主要通過昆蟲庫蠓叮咬傳播,羊感染上后很容易死亡,但不會傳染給人。人也不會因食用帶有這種病毒的羊肉或羊奶而使健康受到威脅。藍舌病病毒抵抗力較強,具有多個血清型,且各型之間交叉免疫性差,故只有製成多價疫苗,才能獲得可靠的保護作用。
綿羊藍舌病的 典型癥狀是以體溫升高和白細胞顯著減少開始。病畜體溫升高達40~42℃,稽留2~6天,有的長達11天。同時白細胞也明顯降低。高溫稽留後體溫降至正常,白細胞也逐漸回升至正常生理範圍。某些病羊痊癒后出現被毛脫落現象。潛伏期為3—8天。病初體溫升高達40.5℃—41.5℃,稽留2—3天。在體溫升高后不久,表現厭食,精神沉鬱,落群。上唇腫脹、水腫可延至面耳部,口流涎,口腔粘膜充血、呈青紫色,隨即可顯示唇、齒齦、頰、舌粘膜糜爛,致使吞咽困難。口腔粘膜受潰瘍損傷,局部滲出血液,唾液呈紅色。繼發感染后可引起局部組織壞死,口腔惡臭。鼻流膿性分泌物,結痂后阻塞空氣流通,可致呼吸困難和鼻鼾聲。蹄冠和蹄葉發炎,出現跛行、膝行、卧地不動。病羊消瘦、衰弱、便秘或腹瀉,有時下痢帶血。早期出現白細胞減少症。病程一般為6—14天,至6—8周后蹄部病變可恢復。發病率30%—40%,病死率2%—30%,高者達90%。多併發肺炎和胃腸炎而死亡。懷孕4—8周母羊,如用活疫苗或免疫感染,其分娩的羔羊中約有20%發育畸形,如腦積水、小腦發育不足、腦回過多等。
病羊精神委頓、厭食、流涎,嘴唇水腫,並蔓延到面部、眼瞼、耳,以及頸部和腋下。口腔黏膜、舌頭充血、糜爛,嚴重的病例舌頭髮紺,發生潰瘍、糜爛,致使吞咽困難(繼發感染時則出現口臭);呈現出藍舌病特徵癥狀。鼻分泌物初為漿液性後為粘膿性,常帶血,結痂於鼻孔四周,引起呼吸困難,鼻粘膜和鼻鏡糜爛出血。有的蹄冠和蹄葉發炎,呈現跛行。孕畜可發生流產、胎兒腦積水或先天畸形。病程為6~14天,發病率為30%~40%,病死率為20%~30%。多因併發肺炎和胃腸炎引起死亡。
本病的初期癥狀不太明顯,發熱也只是在40℃左右,並不嚴重,但在食欲不振的同時出現鼻腔、鼻鏡和口腔充血,接著轉變為淤血。不久就會引起這些組織的部分壞死並逐漸形成結痂,剝落結痂下面組織可形成較淺的潰瘍面。而且還可見到眼結膜充血、腫脹、流淚等癥狀。由於牛的個體不同,有的蹄冠部也出現同樣的病變,因此,有的往往被誤診為口蹄疫。
以上癥狀只是前驅癥狀,一般只表現這些癥狀的就可恢復痊癒。但部分病牛在這些前驅癥狀即將消失的時候,突然出現“咽喉頭麻痹”癥狀,還有的牛往往尚未出現這些前驅癥狀之前就出現咽喉頭麻痹了,這種麻痹是因橫紋肌呈玻璃樣變性而引起的。麻痹可因牛的個體不同出現的部位也不一致,表現在食道的出·現食道麻痹癥狀,表現在舌頭上的,出現“垂舌”癥狀,有時心肌和骨骼肌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
總之,病牛大都出現吞咽困難的癥狀、喉頭麻痹的病牛飲水往往能引起誤咽,極易引起繼發性死亡率較高的誤咽性肺炎。該病死亡率一般在10%左右。
主要在口腔、瘤胃、心臟、肌肉、皮膚和蹄部,呈現糜爛出血點、潰瘍和壞死。唇內側,牙床,舌側,舌尖,舌面表皮脫落。皮下組織充血及膠樣浸潤。乳房和蹄冠等部位上皮脫落但不發生水皰,蹄部有蹄葉炎變化,並常潰爛。肺泡和肺間質嚴重水腫,肺嚴重充血。脾臟輕微腫大,被膜下出血,淋巴結水腫,外觀蒼白。骨骼肌嚴重變性和壞死,肌間有清亮液體浸潤,呈膠樣外觀。
口腔出現糜爛和深紅色區,舌、齒齦、硬齶、頰部粘膜發生水腫。綿羊的舌發紺如藍舌頭。瘤胃有暗紅色區,表面上皮形成空泡變性和死亡。真皮充血、出血和水腫。肌肉出血,肌間有漿液和膠凍樣浸潤。重者皮膚毛囊周圍出血,並有濕疹變化。蹄冠出現紅色或紅絲,深層充血、出血。心內外膜、心肌、呼吸道和泌尿道粘膜小點狀出血。應做好牧場的排水和滅蠓工作,堅持羊群葯浴、驅蟲。加強飼養管理,搞好環境衛生。在該病流行區,每年接種疫苗。對病羊可用磺胺類葯或抗毒素治療。
藍舌病常見於綿羊
為了能夠有效監測和控制藍舌病,國內外許多學者一直致力於藍舌病診斷技術的研究。其中,藍舌病病毒的核酸檢測技術以其快速、特異等特點而備受關注。軍事醫學科學院野戰輸血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尹惠瓊在導師章金剛的指導下,在該院軍事獸醫研究所和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的支持和配合下,積極開展了藍舌病病毒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核酸通用檢測試劑盒、熒光定量逆轉錄—聚合酶鏈式反應核酸通用檢測試劑盒的研製工作,經過潛心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這兩個試劑盒已完成了特異性、靈敏度、重複性、符合率、穩定性、消長規律分析等一系列臨床前的研究及中試組裝。
目前,兩個試劑盒的核心技術均已分別申請國家發明專利。章金剛表示,如果這兩個試劑盒順利通過臨床試驗,可實現對藍舌病病毒各血清型快速、特異、敏感的通用檢測,不僅在藍舌病病毒檢測技術研究領域具有重要的前瞻性,更為重要的是,使藍舌病高通量篩查成為可能,從而為藍舌病的及早監測和有效控制提供可靠的技術保障,同時也為反芻動物源生物製品、生物敷料藍舌病病毒安全檢測提供有力的技術手段和支撐條件。
依據典型臨床癥狀和病理變化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需進一步做實驗室診斷。
4.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用50%抑製為判定值。
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對病羊應加強營養,精心護理。對症治療。口腔用清水、食醋或0.1%的高錳酸鉀液沖洗;再用1%~3%硫酸銅、1%~2%明礬或碘甘油,塗糜爛面;或用冰硼散外用治療。蹄部患病時可先用3%來蘇兒洗滌,再用木焦油凡士林(1比1)、碘甘油或土霉素軟膏塗拭,以繃帶包紮。
發生本病的地區,應撲殺病畜清除疫源,消滅昆蟲媒介,必要時進行預防免疫。用於預防的疫苗有弱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等。藍舌病病毒的多型性和在不同血清型之間無交互免疫性的特點,使免疫接種產生一定困難。首先在免疫接種前應確定當地流行的病毒血清型,選用相應血清型的疫苗,才能收到滿意的免疫效果;其次,在一個地區不只有一個血清型時,還應選用二價或多價疫苗。否則,只能用幾種不同血清型的單價疫苗相繼進行多次免疫接種。
無本病發生的地區、禁止從疫區引進易感動物。加強海關檢疫和運輸檢疫,嚴禁從有該病的國家或地區引進牛羊或凍精。在鄰近疫區地帶,避免在媒介昆蟲活躍的時間內放牧,加強防蟲、殺蟲措施,防止媒介昆蟲對易感動物的侵襲,並避免畜群在低濕地區放牧和留宿。
一旦有本病傳人時,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規定,採取緊急、強制性的控制和撲滅措施,撲殺所有感染動物。疫區及受威脅區的動物進行緊急預防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