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腸孤病毒科
呼腸孤病毒科
20世紀60年代初,從人和動物的呼吸道或腸道中分離出這類病毒,當時對它的致病原理不清楚,所以稱它為呼吸道(R)、腸道(E)、孤兒(O)病毒,簡稱呼腸孤病毒。呼腸孤病毒科的學名“Reoviridae”也來源於“respiratory enteric orphan virus”。其包括了許多影響胃腸道系統的病毒,像是輪狀病毒。部分的呼腸孤病毒科病毒會導致呼吸系統感染。這一命名已失去其本來涵義,因為後來發現有些病毒雖與它有共同的基本特點,但與呼吸道或腸道無關。呼腸孤病毒科中的病毒,其遺傳物質為雙鏈RNA。
該科病毒粒子為等軸對稱的二十面體,外觀往往呈球形,無包膜,病毒衣殼由1~3層蛋白外殼所組成,直徑在60~80nm之間。根據各屬病毒粒子微細結構的不同,可將科內9個屬分為兩類。第一類包括正呼腸孤病毒屬、質型多角體病毒屬、水生動物呼腸孤病毒屬、斐濟病毒屬和水稻病毒屬,該類病毒具完整的病毒粒子或內核,在其二十面體的12個頂點處具有較大的突起。第二類包括環狀病毒屬、輪狀病毒屬、科羅拉多蜱傳熱病毒屬和植物呼腸孤病毒屬,該類病毒具有相對光滑或者幾乎呈球形的粒子或內核,在其五重對稱軸上沒有大的表面突起結構。侵染植物的三個病毒屬粒子結構有明顯差異。
病毒基因組為線形dsRNA,共有10~12個RNA片段(各屬之間片段數不同),單條RNA的相對分子質量在0.2×10^6~3.0×10^6之間,基因組總長18200~30500nt,相對分子質量為12×10^6~20×10^6,核酸約佔病毒粒子重量的15%~20%。每條雙鏈的正義鏈5’端由一個甲基化的核苷酸帽子結構(m^7 G^5’ GmpNp),在負義鏈上有一個磷酸化末端,兩條鏈都有3’-OH,並且病毒的mRNA缺少3’端Poly(A)尾。在病毒粒子內至少含有三個結構蛋白,分為為RNA聚合酶、參與mRNA合成的相關酶和與加帽有關的酶,此外有些小的蛋白可能也是病毒粒子的成分,在病毒結構形成過程中起作用。病毒所含蛋白的相對分子質量大小為15×10^3~155×10^3,約佔病毒粒子重量的80%~85%。
該科病毒分佈極廣,包括能感染人、脊椎動物、昆蟲、植物的5個屬。
其中能使人、畜致病的主要成員有:輪狀病毒、雞傳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羊藍舌病病毒、非洲馬瘟病病毒等。
該科包括下列9個屬。
編號 | 中文名 | 特徵 |
1 | 正呼腸孤病毒屬 | 脊椎動物病毒 |
2 | 環狀病毒屬 | 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病毒 |
3 | 輪狀病毒屬 | 哺乳動物和鳥類病毒 |
4 | 科羅拉多蜱傳熱病毒屬 | 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病毒 |
5 | 水生動物呼腸孤病毒屬 | 魚類和頭足類病毒 |
6 | 質型多角體病毒屬 | 昆蟲病毒 |
7 | 植物呼腸孤病毒屬 | 植物病毒 |
8 | 斐濟病毒屬 | 植物病毒 |
9 | 水稻病毒屬 | 植物病毒 |
人輪狀病毒
能引起2歲以下的兒童嚴重腹瀉,有時導致脫水死亡。已知有3個血清型,能在爪哇猴腎原代細胞MA104和猴腎傳代細胞LLC-MK2等細胞上培養。大多數成年人都有它的抗體。
1983年,中國從成年人腹瀉流行中分離出一種新的輪狀病毒,其抗原性和RNA電泳圖譜均與引起小兒腹瀉的普通輪狀病毒不同。許多哺乳類動物都有自己的輪狀病毒。牛和豬的輪狀病毒能引起幼年動物腹瀉、脫水而死亡。
人和動物的輪狀病毒具有相同的形態結構和部分共同抗原。
人呼腸孤病毒
藍舌病病毒
環狀病毒屬的代表種,有21個血清型,可在雞胚卵黃囊和Vero細胞中培養。腦內接種小鼠能發病。病毒由夜間活動的庫蠓傳播,侵害綿羊羔,其癥狀為發熱、口腔周圍糜爛、結痂、發紺、頭頸水腫。牛多為無癥狀感染。發生於非洲、中東、東南亞、大洋洲、美國。多價弱毒疫苗和滅活疫苗可以預防本病。
非洲馬瘟病毒
有9個血清型,能在雞胚和雞胚纖維母細胞以及多種傳代細胞中培養繁殖。由蚊蠓傳播給單蹄獸類,以馬最易感。臨床表現為急性發熱,皮下組織及肺水腫,內臟出血,體腔漿液儲集,病死率可高達90%。有滅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一般用多價疫苗預防效果良好。該病主要分佈於非洲、中東和南亞次大陸,中國無此病。
雞傳染性法氏囊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