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
20世紀50年代,當中國大陸全面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的時候,留在大陸的新儒家代表梁漱溟、熊十力、馮友蘭、賀麟等已不能展開正常的自我理論的創造。而張君勱、錢穆、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等來到台灣、香港,以新亞書院和人文友會為陣地,從事著中國儒學的現代轉化工作。
由新亞書院、《民主評論》、《人生》共同推動的港台新儒學運動在1958年結出了果實,這就是由唐君毅起草、由牟宗三、徐復觀、張君勱、唐君毅四人聯合署名的《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我們對中國學術研究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認識》,1958年元旦同時在《民主評論》和《再生》雜誌上刊發。(該文1969年收入香港東方人文學會出版的《儒學在世界》論文集中改為《中國文化與世界》)
之所以發表此宣言,是因為有部分人認為中華文化已是花果飄零;在西方漢學家的眼中,已成為古董,是一死物。然而中國文化並沒有死,它只是病了。病和死是不一樣的,病了可以救治,而死了就只有消亡,像古埃及的木乃伊、金字塔,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印度文明等,於是他們發表宣言,以敬告世界人士,西方也應該學習東方,應對中國文化抱著同情和敬意的態度來了解和分析。
這篇洋洋洒洒4萬字的長文,是港台新儒家思想的總綱,在現代新儒學的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被不少學者視為海外新儒學形成的標誌。《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的發表,在20世紀中國儒學復興運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是現代新儒家第二階段發展歷程中最重大的事件。《宣言》的發表標誌著第二代新儒家經過歷史的巨大轉折,重新甄定了自己的哲學和立場,而再度活躍在中國現代思想舞台上。經過他們的努力,儒學的中心開始由大陸轉向港台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