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藜蒿炒臘肉的結果 展開

藜蒿炒臘肉

江西名菜

藜蒿炒臘肉是中國江西省南昌市的一道特色名菜,屬於贛菜,是十大贛菜之一,其主料藜蒿主產自鄱陽湖沿岸徠一帶,其製作步驟為:將藜蒿去根后的嫩莖切成段,臘肉切成絲。先炒臘肉,后加入藜蒿和蔥段煸炒,加入湯料,片刻起鍋即成,成菜后,臘肉金黃,藜蒿青綠,脆嫩爽口,且有一股特別的清香味道。

2008年,藜蒿炒臘肉入選“奧運菜單”。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藜蒿300克
臘肉80克
紅椒一個
生抽一勺
食用油一小勺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藜蒿洗凈切除根部老的部分,再切成段; 挑選和判斷藜蒿是不是老了,手指掐折一下根部,掐折不斷的就老了,切段兒的時候別怕浪費,切掉那小部分的老根扔了吧,以免影響口感哈…… 如果怕浪費可以比較細心的一根根地擇一擇,扒一扒根部的老皮(壞笑),我是一把齊刷刷地直接切掉根部約二厘米長的,批評我吧……(害羞)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紅椒洗凈切成藜蒿段差不多大小的絲兒;紅配綠的挺好看,哈哈!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臘肉整塊用溫水洗凈後用廚房紙巾拭乾,切成薄片……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啰嗦一下,我用的臘肉,就是圖中綠色部分掛起來的那個,是過年媽媽在老家自己曬的咸臘肉,家鄉冬天年前家家戶戶都做的這種用一大塊的鮮肉抹上鹽腌一腌,腌去血水然後掛起來風乾、日晒而成,這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老臘肉哇,哈哈!(o^^o)如果沒有這種臘肉也沒關係的,用湖南、四川的那種煙熏臘肉炒藜蒿,也是超級美味的,再不行都沒有的話,那就買塊鮮肉切片炒藜蒿也不錯……^_^,其實就是為了用肉里的油來炒藜蒿比較香啦!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鍋燒熱后倒入少少的一點油,放入臘肉片中火慢慢煸炒;炒出臘肉的香味(我覺得我聞到了家鄉冬天太陽的味道,^_^)煸炒出臘肉本身的油,炒至肥肉變透明開始要焦黃時;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倒入藜蒿段和紅椒絲,改大火快速翻炒至斷生;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淋入生抽翻勻調味,關火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出鍋……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這就是菜市場的藜蒿啦,已經摘去葉子處理好的,(是不是野生的呢?估計不太可能啦)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配上米飯,我開動啦……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藜蒿200克
臘肉100克
韭菜50克
小米椒1隻
味事達味極鮮醬油1湯匙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準備好材料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韭菜切段;米椒斜切段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藜蒿切約2節手指長的小段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臘肉切薄片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熱炒鍋,放入臘肉片煸炒出油,多餘的油盛出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加入藜蒿、韭菜頭和辣椒翻炒至變色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調入醬油炒勻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加入韭菜繼續翻炒至變色就可出鍋裝盤

做法三

• 食材
臘肉(肥三瘦七)300克,藜蒿根300克,韭菜150克,熟豬油50克,精鹽1克,新鮮辣椒15克。
• 步驟
藜蒿炒臘肉
藜蒿炒臘肉
1.將臘肉用溫水洗凈,剔去皮,盛入瓦缽內,上籠蒸30分鐘取出,將肥、瘦肉分別切成5厘米長、0.7厘米寬、0.3厘米厚的條。藜蒿根用刀颳去表皮,洗凈后,切成4厘米長的條。紅干椒切成細末。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豬油,燒至六成熱,先下肥臘肉和蒸臘肉的原汁,炒幾下,再加入藜蒿根,韭菜和新鮮辣椒未煽炒,接著放入精鹽,繼續炒1分鐘,再下瘦臘肉合炒,淋入清水,燜2分鐘,待收干水,盛入盤中即成。

做法四


• 食材
臘肉300g,油、鹽、紅辣椒、大蒜籽、姜適量。
• 步驟
藜蒿炒臘肉圖冊
藜蒿炒臘肉圖冊
1.食材準備,臘肉可以先用熱水煮掉一些鹹味及雜質。
2.藜蒿去葉去老根后,摘成小段備用。
徠3.臘肉切薄片,大蒜切末,辣椒切段,姜切片備用。
4.大火燒熱鍋,將臘肉片先放入進行煸炒出油。
5.再放入蒜末、辣椒及薑片,進行翻炒至肉片成熟,加入藜蒿段進行炒制。
6.加少許鹽,就可以出鍋了。

菜品歷史


藜蒿炒臘肉
藜蒿炒臘肉
藜蒿本身是鄱陽湖的普通水草,這道菜最早是生活在鄱陽湖邊的漁民發明的,因其烹飪后具有一股特殊的水草清香,慢慢傳入南昌百姓的餐桌,成為南昌的一道名菜。

菜品特色


在所有蔬菜與臘肉的組合中,數藜蒿達到了最高境界。咸香柔軟的臘肉,愈發襯出藜蒿特立獨行的香氣。
藜蒿如青絲帶,嫩綠中發亮,臘肉金紅微白,黃綠相間,觀之令人食慾頓增。

食用須知


價值功效

藜蒿炒臘肉
藜蒿炒臘肉
藜蒿屬菊科,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根的生命力極強,繁殖力特快。其含有多種可直接被人體吸收的微量元素,如鐵、鋅、鈣、纖維素、芳香脂等,有祛風濕、健脾胃、化痰、助消化等功效。
臘肉中磷、鉀、鈉的含量豐富,還含有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元素。有開胃祛寒、消食等功效。

注意事項

藜蒿炒臘肉
藜蒿炒臘肉
1.食用豬肉后不宜大量飲茶。因為茶葉的鞣酸會與蛋白質合成具有收斂性的鞣酸蛋白質,使腸蠕動減慢,易造成便秘,還增加了有毒物質和致癌物質的吸收。
2.臘肉營養損失多。在製作過程中,肉中很多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幾乎喪失殆盡,所以不要吃得過多。
3.臘肉的含鹽量較高。100克臘肉的鈉含量近800毫克,超過一般豬肉平均量的十幾倍。長期大量進食臘肉無形中造成鹽分攝入過多,可能加重或導致血壓增高或波動。

歷史文化


故事一
藜蒿
藜蒿
據傳晉代道教師和治水名家許遜本是南昌人,曾任旌陽縣令,后棄官返里。時值彭蠡湖(今鄱陽湖)水災連年,許遜便決心為民治水,足跡踏遍湖區各地。一年開春,他來到彭蠡湖區一個地勢高峻的孤島探察地形,突遇狂風暴雨,湖水迅漲,被圍困在島上好幾天,不得外援。當時,他所帶乾糧的幾乎全部吃光,只餘下一點臘肉。饑寒交迫中,許遜突然發現島上長滿了一叢叢的藜蒿草,一望無邊,他想,要是這草能吃就好了。於是,他隨手摘取了一些嫩莖,試著與剩下的一點臘肉烹制,誰知,這藜蒿不僅能吃,且清香撲鼻,脆嫩可口。
故事二
元朝末年,朱元璋與陳友諒為爭奪天下,曾在鄱陽湖周邊對戰十八載春秋。一年春天,朱元璋被陳友諒的水軍圍困於康山草洲,半個月過去,船上所攜帶的蔬菜全吃光了。朱元璋數天未食蔬菜,食慾大減,人也日漸消瘦。伙頭軍著急之際,忽然發現草洲上生長著一種碧綠的野草,便隨手扯了一根嫩莖嚼了一下,立時覺得滿口生香,清脆爽口。伙頭軍靈機一動,採摘了許多野草,去其葉,擇其莖,與軍中僅剩的一塊臘肉皮同炒。當這道香飄四溢的野蔬端上桌后,朱元璋食指大動,吃后連聲叫好,精神振奮,後來一舉挫敗了敵軍。朱元璋大喜,遂賜名此草為藜蒿。
故事三
藜蒿炒臘肉
藜蒿炒臘肉
唐代大曆中期,受貶來到饒州任刺史的大書法家顏真卿,有一次發現不少民婦村姑從湖州上采來一籃籃青碧辛香的野草。顏刺史感到奇怪,便叫幕僚打聽究竟。幕僚打聽回來說,她們採擷的是一種叫蘩的野草。顏真卿嗯了一聲,頓時想起《詩經》中的詩句:“於以采蘩,於沼於。”他知道蘩的稱呼是古名,當時已經叫白蒿。於是便問人們采這麼多的蘩幹什麼。有本地人回答,蘩草的根富含澱粉,可以幫助度過春荒。顏刺史聽過之後,深深地感嘆了一句:“看來此草名不符實,依我所見,不如稱作藜蒿。黎者,眾也,眾人喜愛的野蒿。”眾人一聽,齊聲叫好。從此,白蒿在鄱陽一帶便改作為藜蒿。為了表示此蒿草屬,人們後來便在“黎”字上面加蓋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