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葫蘆河的結果 展開

葫蘆河

黃河支流渭河支流北洛河的支流(甘陝境)

葫蘆河,古稱“華水”,為黃河支流北洛河右岸的一大支流,發源於甘肅省慶陽市華池縣子午嶺紫坊畔,源地海拔高程1680m,自西北流向東南,在合水縣太白鎮瓦崗川口出境進入陝西省富縣,於洛川縣、黃陵縣交界的交口河附近匯入北洛河。全流域面積5449km2,河道全長291km,幹流平均坡降2.37‰,屬於跨省河流。

流域內較大支流有大鳳川、小鳳川、二將川、平定川、連家砭川、荔園川、豹子川等。平均含沙量7.8kg/m3,多年平均輸沙量35萬t。現狀水質為Ⅱ類,礦化度402mg/L。

幹流概況


葫蘆河,古稱“華水”,《唐書》稱華池水。因流域地勢平坦,植被良好,流水清澈見底而呈黑色,故又名黑水。《鄜州志》載:“水黑曰盧,故名盧河。”因盧河而演變為葫蘆河。
葫蘆河,源於甘肅東北部華池縣之川家岔,東南流經合水縣,過太白鎮入陝西富縣境,再入黃陵縣境,抵咀頭,陝境流長143.8公里,集水面積3068平方公里,佔全河60%左右,平均比降2.4‰。流域為橋山林區,植被茂密,河水清澈,年徑流量1.8億立方米,年輸沙量54萬噸,每立方米水含沙僅3公斤,已建水庫2座,蓄水能力500萬立方米,澆地6000畝。
華池縣,葫蘆河發源於慶陽市華池縣子午嶺山區紫坊畔鄉(源地海拔高程1680m),林鎮以上為二將川(流域面積246km2)和荔原堡河(荔園堡川)(流域面積274km2)兩大支流。該流域地處子午嶺林區,自西北流向東南,流經山莊、林鎮鄉,於東華池出境。接納左岸支流豹子川,葫蘆河在本縣境內河長46km,主河道比降6.7‰,流域面積1128.9km2,入境徑流量120.8×104m3/a,出境徑流量2881×104m3/a。現狀水質Ⅱ類,礦化度402mg/l,灌溉係數14.9,能滿足生活飲用和農業灌溉。
葫蘆河上源二將川華池縣林鎮鄉一段
葫蘆河上源二將川華池縣林鎮鄉一段
葫蘆河,上游名二將川河,發源於紫坊畔鄉劉坪村的王嘴子,向東南流經山莊鄉、林鎮鄉,左匯荔園堡川,到東華池(林鎮鄉轄村)左匯豹子川,進入合水縣界,全長約50公里,較大的支流有荔園堡川、小河溝、大風川、豹子川等。
葫蘆河合水縣太白鎮一段
葫蘆河合水縣太白鎮一段
葫蘆河,在合水縣太白鎮瓦崗川口出境進入陝西省,於洛川縣交口河附近匯入北洛河。全流域面積5449km2,河道全長291km,幹流平均坡降2.37‰,屬於跨省河流。其中慶陽市境內流域面積2330km2,佔總流域面積的42.8%,河長70km,流經華池、合水兩個縣5個鄉鎮,均屬子午嶺林區,植被良好,水土流失輕微。在合水縣,自西北向東南,納平定川,經太白鎮,出甘肅境。
合水縣,葫蘆河 過境河,發源於華池縣紫坊畔。自東華池鎮人太白鎮境,匯平定川、瓦川、煙景J 11、曹家寺川、苗村川諸水於1罵了家溝人富縣。境內長28.5公里,流域面積1193.776平方公里,平均比降3. 5%o ,多年平均流量0. 70立方封毛/秒,年平均總徑流量0.22億立方米(最大,9月,0.033億立方米;最小,l月,0.008億立方米)。砂礫河床,河道淺平,流域皆系林區,植被較好。水清澈,質佳,可飲用灌溉。河床兩岸多為耕地。
葫蘆河富縣張村驛鎮一段
葫蘆河富縣張村驛鎮一段
富縣,葫蘆河經甘肅合水縣后,於張家灣鄉雷家角村入富縣境,自西北而東南,流經直羅、張村驛、吉子現等鄉鎮,於南道德鄉興民村出縣境入黃陵縣界。葫蘆河在境內流長109公里,流域面積3057平方公里,河床平均比降1/500;年均徑流量11746萬立方米,最大洪峰流量(1977)每秒468立方米,最小流量(1959)每秒0.003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每秒3.73立方米。多年平均輸沙量45萬噸。封凍期每年12月上旬至次年2月中旬,大約70天左右,冰厚0.44米。
黃陵縣,葫蘆河由富縣的吉子現鄉流入黃陵縣阿黨鎮境內,南流至洛川縣交口河鎮對岸注入洛河。境內流長3 2公里,比降為2.37%,全部流域面積3172.2平方公里,平均流量3.81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徑流量1.2億立方米。葫蘆河流域地形複雜,流經黃陵地段全屬山區峽谷,河流下切,斷谷較多,河谷深,河岸高,未發生改道和泛濫現象。

水文特徵


平均含沙量7.8kg/m3,多年平均輸沙量35萬t。現狀水質為Ⅱ類,礦化度402mg/L。
洛河、葫蘆河均屬外流河,兩河在境內一清一黃,大不相同,其差別:一是洛河流經黃土高原,含沙量大,河水混濁不清,河邊不長草;葫蘆河流經子午嶺林區,含沙量小,多年平均輸沙量僅占洛河輸沙量的0.7%,河邊稻田連片,是一條清水河,可供人畜食用。二是洛河最大徑流量與最小徑流量的差值異常懸殊,而且7、8、9三個月的徑流量佔全年總徑流量的50%以上;葫蘆河7、8、9三個月的流量占年徑流量的36%,年內流量分配比較均勻。三是“滄桑洛水毀鄜城”。據《鄜州志》記載:自明嘉慶十三年(1534)到清宣統三年(1911)377年間,洛河暴漲,洪水溢入鄜州城10次之多,城池沖毀,人畜傷亡,良田淹沒,災害慘重,人們視洛河為“惡河”。葫蘆河灌溉農田1.8萬畝,人們視為“益河”。建國后植樹種草,保持水土,大搞農田基建,使12萬畝“三跑”(水、肥、土)田變成“三保田”,境內兩河年總輸沙量270萬噸,比建國初的348萬噸減少78萬噸,洛河面貌有所改觀,並開始修渠灌田。

主要支流


流域內較大支流有大鳳川、小鳳川、二將川、平定川、連家砭川、荔園川、豹子川等。另有埝溝、大麥秸溝、大東溝、石場子溝、新窯子溝、馬駒寺溝、水磨坪溝、娘娘廟溝、老虎溝、樺樹溝、蒿地溝、蒿巴寺溝、天池溝、石渣子河、寬坪溝、姜家川、渭家河、野狐子溝、塘坊溝、蘆村溝、古木溝、川口溝、黃家河、益水河、鹿首河、董家溝、石嘴河、后北溝、王家河等29條支流小溪。
葫蘆河的最大支流是直羅南川小河水,流長57公里,主要流經富縣境內,流域面積856平方公里,年均徑流量2321萬立方米,於直羅鎮東注入葫蘆河。

開發利用


葫蘆河流域有悠久的發展歷史,早在明代就有合水太白等地築壩護城、引水灌溉和種植水稻的遺跡。建國以來,在各級政府的領導下,為了解決城鄉群眾的生活用水,以及城鎮工業、鄉鎮企業和農業灌溉等用水困難,修建了一批水利工程,建成了華池縣的南梁灌溉工程、合水縣的太白灌溉等工程。據統計到2010年底,共建成各類水利工程35處,其中小型水庫一座、引水工程5處、提水工程19處、配套機電井10座,現年供水能力2883萬m3,千畝以上灌區2處。
葫蘆河流域用水主要有農業灌溉、農村人畜、工業和城鎮生活等。2010年葫蘆河流域各部分用水量為750.57萬m3,其中農業灌溉用水量為577.42萬m3,佔總用水量的76.9%;工業用水量為93.95萬m3,佔總用水量的12.5%;農村生活用水量為70.87萬m3,佔總用水量的9.4%;城鎮生活用水量為8.34萬m3,佔總用水量的1.1%。總供水量中地表水供水量為654萬m3,地下水供水量為96.57萬m3。地表水資源開發利用程度僅為11.2%,水資源開發利用處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

灌區

南梁萬畝灌區,位於縣東部二將川和荔原堡川,包括南梁、山莊、林鎮3個鄉,12個村,屬葫蘆河水系,為華池縣第一處萬畝灌區。由3座調蓄水庫、5處自流灌區和22處電力提灌站組成。灌溉面積1.18萬畝,其中自流灌溉3000畝,電力提灌8800畝。工一期工程從1994年開始,至1998年11月,先後建成山莊鄉玉咀溝調蓄水庫1座;山莊鄉玉咀溝、林鎮鄉七里店、鳳川溝口3條自流灌渠;南梁鄉河溝門、自家砭,林鎮鄉梁溝門南、梁溝門北4處電力提灌站。襯砌乾渠7條10.3公里,斗渠11條2.2公里,修建各類建築物224座,安裝變壓器3台(套),完成投資224.6萬元,發展有效灌溉面積3073畝。1998年9月,將原設計22處電力提灌站增為27處,灌溉面積8480畝。1999年4月開始實施二期工程,至當年11月,建成南梁鄉老城溝口自流灌渠1條,西溝門等電力提灌站14處。襯砌干、支渠24條18.8公里,其他各類建築物676座,安裝變壓器14台(套),完成投資348.9萬元,發展有效灌溉面積4883畝。2000年底,全灌區共建成調蓄水庫1座,自流灌渠4條,電力提灌站18處,完成投資573.5萬元,占設計總投資76.5%,發展有效灌溉面積7956畝,占設計面積的66.3%,其中自流灌溉2740畝,電力提灌5216畝。剩餘工程仍將繼續建設。

渠道

富縣境內築渠引水灌溉工程,主要分佈在葫蘆河兩岸的直羅、張村驛、張家灣3個鄉鎮。以葫蘆河為水源,多灌稻田,洛河川、牛武川、大申號川的引水工程,均以澆菜地和抗旱為主。最早的引水工程據《鄜州志》記載為隋開皇三年(533),上郡(鄜州)太守崔仲方奉命修築直羅城,開渠灌田,教民秧禾。清道光二十四年(1>44),張家灣鄉水磨溝修建石渠引水灌溉,至今石渠、水井、水磨等設施遺跡可見。建國后至1989年,全縣共興建自流引水渠道89條,總設施灌溉面積2.53萬畝,有效灌溉面積2.08萬畝,其中有效灌溉面積在千畝以上的渠道3條,千畝以下、百畝以上的渠道27條。
富張渠,位於張村驛,以葫蘆河為水源,1955年冬,由延安地區水利隊勘測設計,工程分兩期完成。第一期工程於1956年3月動工興建,在張村驛鎮桌子村附近,長47米,高3.5米石壩1座,主體工程有5孔石拱大渡槽4座,進水閘5座,公路橋3座,排洪橋兩座,涵洞3座,跌水8座,斗門11座,人行橋7座,道1座,渠長8.7公里,引水流量1.5m/秒。第二期工程是在第一期工程的基礎上,1957年3月開始施工。工程由原渠尾羅兒山跌水處引水,分為東西兩乾渠道。東乾渠由羅兒山退水閘引水,經過閻西門、榆樹、姜家溝村尾退水止。渠長5公里,引水流量0.5m/秒,西乾渠由原工程跌水上游引水經倒虹吸洞,穿葫蘆河底,通過平水溝、楊家、馬家溝、寺峪等村,將水退入葫蘆河。渠長4.4公里,引水量為0.3m/秒。東西乾渠共設有進水口2座,渡槽2座,斗門11座,便橋16座,倒虹吸洞2座,涵洞8座,公路橋4座,排洪橋9座,退水閘4座,石渠工程共分為四段,東西乾渠各兩段。共砌石渠1246米,開挖土渠7910米。於1957年12月12日全面竣工。總設施灌溉面積5540畝,有效灌溉面積3907畝。1963年最大灌溉面積達到5397畝,玉米平均畝產達500公斤,小麥平均畝產300公斤。
雙聯渠,連接張家灣、直羅兩鄉鎮故名雙聯渠。該渠以葫蘆河水為水源,在黑水寺鷹嘴山石砭下築長20米,寬4.2米,高2.7米石壩1座,設沖刷閘、進水閘各1處。主體工程建有跌水1座,排洪橋2座,涵洞2座,公路橋2座。工程於1963年7月動工興建,渠道總長9.5公里,引水流量1m/秒。灌區通過安家川、賀家坪、直羅3個行政村,11個自然村。設施灌溉面積1500畝,有效灌溉面積1000畝。1964年11月至1966年10月,對雙聯渠龍王廟一帶石渠和安家川村前退水閘與張家溝渡槽石墩進行維修、砌護等工程。工程投入灌溉使用以來,由直羅鎮負責管理,各受益村進行分段管理。多年平均灌溉面積800畝,1973年達到1150畝。
勝利渠,位於直羅鎮上游,引葫蘆河水。1969年7月14日開工興建,1970年11月23日竣工。主體工程是在距直羅鎮上游5公里引水處築長25米,高26米石壩1座(當時命名反修壩),樞紐工程共建築斗門3座,便橋2座,55千瓦水電站1處,公路2座,跌水2座,退水橋2座。渠道長7.5公里,引水流量1.5m/秒。設施灌溉面積2500畝,有效灌溉面積1500畝。渠道建成通水后,由直羅鎮統一管理,各受益村分段負責維護。
躍進渠,樞紐工程位於阿黨鄉傑溝村的葫蘆河川道,是黃陵縣內最大的一座漿砌石壩引水工程。於1958年10月16日開工,屬“三邊”工程,即:開工後邊勘測邊設計邊施工。到1961年修通乾渠15公里,完成土方155064立方米,石方5104立方米;投工29萬個;建成大小建築物67座,其中建成攔河壩1座,大渡槽10座,涵洞12座,退水閘12座。累計完成投資66萬元,有效灌溉面積2246畝。1962年在國民經濟調整中,躍進渠停修,以後再未續建。1983年,黃陵縣水利水保局統計,躍進渠有效灌溉面積1450畝。

水庫

鴨子咀水庫,小(一)型水庫,位於喬川鄉陽灣灣村鴨子咀溝口。1973年9月開工,1974年11月建成,控制流域面積42平方公里。主壩為黃土均質壩,高37米,長150米。輸水洞為1.5×1.3米石拱洞,最大輸水量7.5立方米/秒。總庫容383萬立方米,主要為下游灌區調蓄水量。1983年,由於泥沙淤積,滾筒閘失控,庫容騰空,成為干庫。
玉咀溝水庫,小(二)型水庫,位於山莊鄉尚灣村玉咀溝口。1971年4月開工,1972年10月竣工,國家投資4萬元,群眾投勞1.9萬工日,控制流域面積17.3平方公里。主壩為黃土均質壩,高12米,總庫容12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0萬立方米,按10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灌溉面積200畝。1994年3月,將玉咀溝水庫作為南梁萬畝灌區調蓄水庫進行擴建改造,1995年11月竣工。改造后的調蓄水庫由主壩、啟閉機墩架、輸水洞、溢洪道四部分組成。主壩高15.8米,長129米,頂寬5米,總庫容51萬立方米,調蓄庫容35萬立方米,興利庫容15.5萬立方米。輸水洞為長120米、直徑1米的混凝土管,最大輸水量6.8立方米/秒。溢洪道為長130米、寬4米、深2米的石渠,最大過水量10.5立方米/秒,安全標準仍按100年一遇洪水標準設計,灌溉面積由200畝增加到400畝。
南溝門水利樞紐工程
南溝門水利樞紐工程
南溝門水利樞紐工程,位於延安市黃陵縣境內,水庫壩址位於北洛河支流葫蘆河河口上游約3公里處,為大(Ⅱ)型工程,由南溝門水庫和引洛入葫工程組成。南溝門水庫由大壩、溢洪道、導流泄洪洞、引水發電洞、電站等五部分組成,最大壩高65米,總庫容2億立方米。引洛入葫工程由馬家河低壩引水工程和輸水隧洞兩部分組成,每年從洛河向南溝門水庫調水4424萬立方米,可有效解決葫蘆河水量不足問題。項目建成后,年均可供水1.2億立方米,可有效解決制約延安南部經濟社會發展的水資源瓶頸問題。同時,年可利用供水發電約800萬度,有效提高水資源利用率。2014年12月24日順利下閘蓄水。引水工程於2016年4月正式動工建設,共鋪設管線13.2公里,開挖隧洞3.33公里,架設供電線路3860米,修建2000立方米、500立方米蓄水池各1座,安裝水泵10台。2016年12月底,實現了南溝門水庫向縣城引水工程試供水,超前6個月完成建設任務。

流域概況


葫蘆河流域北至甘寧交界的六盤山地,西與涇河支流環江-馬蓮河流域相接,東與其幹流洛河流域相鄰,南與涇河流域接壤。包括華池縣、合水縣東部、富縣西部大部分。
上游華池縣,屬黃土高原殘原丘陵溝壑區,發源地位於子午嶺西麓。上游二將川河沿岸山莊、南梁、林鎮及定漢鄉東部有次生林分佈,草木茂盛,植被覆蓋良好。地處溫帶半濕潤半乾旱氣候過渡地區,氣候較為濕潤。境內農業以玉米、糜谷為主,蕎麥次之。經濟作物以油料為主。五穀雜糧,各具優勢,備受城鄉市場青睞;黃豆、養麥是理想的保健食品原料,俏銷國內市場。境內石油、畜產、藥材、森林、糧油等資源豐富。為長慶油田在隴東的主產區之一。華池一直是民族融合聚居區域。各民族之間有和睦,也有紛爭。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中原,華池首當其衝;中原封建帝王北征邊陲,華池又是前哨陣地。獨特的地理位置,使華池在漫長的歲月里,形成了濃厚的高原風韻。華池也是華夏民族的搖籃之一。古屬雍州;春秋戰國時期隸義渠戎國;西漢時分屬直路、郁郅、歸德和馬嶺4縣;東漢屬參鄉燾;縣。西魏始置華池縣,縣治在今東華池村,屬蔚州,北周時廢。隋仁壽二年(602)復置華池縣,屬弘化郡;大業十三年(617)為胡人梁師都佔據,縣廢。唐武德四年(621),復置華池縣,屬林州管轄;貞觀元年(627),廢林州,華池屬慶州。唐武德六年(623),又於今華池境內“括逃戶置懷安縣"。曾僑治芳池州都督府於懷安縣境。宋熙寧四年(1071)十月華池縣廢,併入合水縣,西部仍歸安化縣。金、元屬合水縣。明、清分屬合水、安化2縣。民國二年(1913),民國政府廢府置道,改安化縣為慶陽縣,華池為合水、慶陽2縣轄地。1934年,陝甘邊區蘇維埃政府成立,同時成立華池縣。1958年至1961年合併於慶陽縣。1962年恢復華池縣。
華池的南梁地區,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武裝鬥爭在中國北方的策源地之一,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後期全國惟一“碩果僅存”的西北革命根據地的中心,又是陝甘邊區的中心根據地和陝甘邊區黨、政、軍領導機關所在地。南梁革命武裝和根據地的創建及其發展,使得陝甘邊區革命鬥爭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進而為經歷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中央紅軍提供了落腳點,成為奔赴抗日前線的出發地。為抗日戰爭乃至全國革命的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抗日戰爭時期,本縣是陝甘寧邊區的一部分。華池人民響應中共中央“自力更生,豐衣足食’’的號召,開展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發展邊區經濟,粉碎了國民黨的經濟封鎖,曾被陝甘寧邊區政府授予模範縣。毛澤東主席為當時華池縣縣長李培福(時名李丕福)親筆題詞:“面向群眾"。解放戰爭時期,華池人民送軍糧,抬擔架,做軍鞋,支援子弟兵,足跡遍及大西北。
葫蘆河流域河川水資源量相對豐富,年平均降水量523mm,年平均水資源總量5881.96萬m3,其中地表水資源量5854萬m3,地下水1621.92萬m3,重複量1593.96萬m3。人均水資源1899m3,大約是慶陽市的6倍,是黃河流域的4倍;畝均水資源600m3,約是慶陽市的5倍,是黃河流域的近3倍。流域水資源相對充沛,水質良好。
葫蘆河流域大部分在子午嶺林區。屬甘陵之間的邊界地區。子午嶺
大夏古道
東晉義熙三年(407)赫連勃勃自稱大夏天王。義熙九年(413)發役10萬人修建大夏都城統萬(今靖邊縣境內)。義熙十二年(416),赫連勃勃攻打後秦軍事要地杏城(今黃陵縣城西南),奪取長安,發役修築行軍運糧道路從境內通過,故稱大夏古道。此道北起大夏都城統萬,經志丹縣後於張家灣鄉八卦寺行政村的墩梁入縣境,沿洛河與葫蘆河的分水梁南下經降台、巴掌坬、高坡、照八寺、北道德、穿越葫蘆河后經寺仙、南道德出縣境,至隆坊,直逼杏城,大夏古道在境內長約130多公里,寬3—5米。南道德與北道德,相距50多公里,實際上是大夏古道在境內的南端村莊和北端村莊,故《鄜州志》載為南道頭和道頭寨(北道德)。
彩陶遺址
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亦稱彩陶文化。其遺址有:交道鄉交道村東側遺址;洛陽鄉西延鐵路西側明義溝遺址;吉子現鄉西屯么遺址;茶坊鎮袁家坬、紙坊、黃甫店遺址等。從地域來看,主要分佈在洛河與葫蘆河沿岸,原面地區比較少。其中西屯么遺址,1988年4月普查發掘,東西長300米,南北寬100米,文化層距地面1米。出土文物有長13厘米、寬9.5厘米的黑玉石斧等石器以及紅色彩陶、灰色彩陶等。鑒定為仰韶文化半坡類型遺址。
大夏古道:位於境內洛河與葫蘆河的分水嶺上,是東晉時期大夏王朝鳳翔五年(417)赫連勃勃為攻打後秦而修建的一條行軍運糧道路。古道北起大夏都城統萬(靖邊縣北),經志丹縣後於墩梁入富縣境,順山嶺向東南延伸,經照八寺、北道德、越葫蘆河經寺仙南道德出縣境入黃陵界。墩梁至照八寺一段約60多公里,喬灌叢生,但路跡清晰可辨,據1981年普查,路寬6-9米。
三川縣城:葫蘆河下游三川交會處,故名三川。西魏廢帝三年(554),長城縣治遷址三川,更名為三川縣。歷經隋、唐五代,均為三川縣治。宋熙寧七年(1074)廢三川縣,設鎮。後設驛站,更名三川驛,沿用至今。現存三川城牆,東西長490米,南北寬320米,高6.1米,平均厚度6米;城門洞寬4米,高3.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