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魔芋
天南星科魔芋屬植物
巨魔芋(Amorphophallus titanum),又稱“屍花"、“屍臭魔芋”、“泰坦魔芋”,天南星科魔芋屬植物。巨花魔芋的印尼文名稱叫做“bunga bangkai”,巨花魔芋在開花的時候會散發一股類似屍臭的味道,被吉尼斯認證為“世界上最臭的花”。
原產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的熱帶雨林地區,花朵的直徑長1.5米,高則將近3米。花朵較小,葉子很大,葉柄綠色,似樹榦。
1878年,義大利植物學家貝卡里首先發現這種植物。當時,他寄了一些種子給英國皇家植物園,經培育,巨魔芋在1889年首度開花。這是巨魔芋人工栽培開花的第一次記錄,自此以後又有約60次的開花記錄。巨魔芋瀕臨滅絕,現有記載的134株均為人工栽培。人工栽培的巨魔芋貪婪地吸收液體肥料和鉀肥,生長速度驚人。
起源追溯
屍花所屬大戟科植物的起源要追蹤到大約一億年前的白堊紀,那也是恐龍生活的最後年代。開花類植物被認為就是在那時開始出現。研究者們推論出,經過大約4,600萬年的進化,屍花所開的花的外形尺寸已經增大了79倍,其進化的速度已經減慢。
最早發現巨魔芋的科學家,是義大利的植物學家奧多阿爾多·貝卡利,1878年他在蘇門答臘首次發現了這種植物。巨魔芋在野生的狀態下本來就不常開花,而在人工栽培的環境下會開花的個體就更加稀少。1889年,英國倫敦皇家植物園栽培的巨魔芋第一次開花,這是人工栽培開花的第一次記錄,自此以後又有約六十次的開花記錄。紐約植物園栽培的巨魔芋,分別在1937年和1939年這兩年開花。這是在美國境內最早的開花記錄。人工栽培的巨魔芋數量已經逐漸變多,使得巨花魔芋不再是稀有罕見的植物。在世界各地的植物園裡,每一年大概都會有五件關於巨魔芋開花的相關報道。
2003年,德國波昂植物園所種植的巨花魔芋開出了高2.74米的花序,成為全世界花最高的栽培植物,並記錄在吉尼斯世界紀錄中。
2005年10月20日,位於德國斯圖加的威廉瑪動植物園巨花魔芋開出了高2.91米的花序,打破了先前由波昂植物園所創下的記錄。
泰坦魔芋屬於世界瀕危物種,原產於蘇門答臘島的熱帶雨林中。據這種植物的命名者大衛·阿滕伯勒爵士介紹,泰坦魔芋在數十年的生命期內只開兩到三次花,每次只開一朵並且開花時間沒有規律;在盛開時花朵不但沒有香味,甚至還散發出類似腐屍的惡臭,這也為它贏得了“屍花”的稱謂。
塊莖直徑可達65厘米,最重可超過100千克,其葉柄通常高3-4米,葉片直徑超過5米,覆蓋面積超過20平方米。花序開放時,散發出刺鼻的屍臭。巨魔芋是多年生球莖植物,因其花朵形體巨大而得名,在中國每年的5月球莖開始長葉,每株只能長出1片葉子,這片葉子很大,如果地下塊莖的直徑超過10厘米,葉片則可以長到2米高,1.5米寬;巨魔的葉柄綠色似樹榦,在葉柄的頂端分又,呈3個分枝,每個分枝上有許多小葉,球莖扁球形,褐色;生長季結束后,當年的11月至翌年4月,待地下的球莖儲存到足夠的養分,老葉掉落後,球莖進入休眠期。
巨魔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不分支花序,蒼綠色的花序高可達3米以上,為佛焰花序。花朵較小,集中在花序軸的下部,有雌、雄花之分,雌花只有雌蕊,雄花只有雄蕊。雌花分佈在肉穗花序軸的最下部,雄花分佈在雌花的上部。花序外面由一片類似花瓣的佛焰苞所包圍住,佛焰苞邊緣成撕裂狀向外反卷,外綠里紅。雄花和雌花生長在同一花序上,雌花會先開花,經過一二天後,雄花才會開花。巨魔芋先花後葉,當花凋謝后,會由生長在地底的球莖上長出一片葉子,這片葉子很大,可以長到六米高,五米寬。葉柄綠色,在葉柄的頂端會分叉為三個分枝,每個分枝上著生有許多小葉。
巨魔芋
巨花魔芋會先開花后長葉,當花凋謝后,會由生長在地底的球莖上長出一片葉子,這片葉子很大,可以長到六米高,五米寬,近似於一棵小樹。葉柄綠色,似樹榦,在葉柄的頂端會分叉為幾個分枝,每個分枝上著生有許多小葉。當生長季結束,地底的球莖儲存到足夠的能量后,老葉會萎凋掉落,接著泰坦魔芋將從地下長出花朵。
野生的巨魔芋只生長在印尼蘇門答臘的熱帶雨林里,一生只開兩三次花,且開花時間很短,頂多數日,長出果實后很快就會枯萎。當生長季結束,地底的球莖儲存到足夠的能量后,老葉會萎凋掉落,球莖進入休眠期,大約會休眠四個月左右。
溫度:泰坦魔芋生育期要求適溫15-25℃,年平均溫度14-16℃,氣溫12℃-15℃開始萌芽,塊(球)莖膨大期氣溫在20-25度生長良好,泰坦魔芋是熱帶和亞熱帶種植的耐蔭作物,最怕光直射,要求日照強度弱,時數短。泰坦魔芋要求土壤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土壤含水量為50-65%的沙質壤土。空氣相對濕度55-70%,年降雨1000-1500毫米。最適合的PH為6.5-7.5。
分佈於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西部巴里贊山脈的熱帶雨林。喜歡疏鬆、肥沃的士壤,生長環境要求有充足的光照才能夠維持植株正常的生長,但是光照過強會灼傷葉片;生長環境不宜乾燥,但是土壤過濕會造成球莖腐爛,生長最適溫度為白天25-38℃,晚上20-25℃。
種子繁殖。
種植前的準備工作:首先將休眠期臨近的種球從盆中倒出,再用傘狀噴頭將球莖上的土沖刷乾淨,後用軟毛牙刷將球莖的細紋處都洗刷乾淨,這一步是為了徹底洗凈種球,除去可能殘存的病蟲害。最後選取比種球大2-3倍的乾淨種植盆,將其放入盆中置於陰處風乾。
播種方法:種子成熟后要立即播種,在播種前要先將種子洗凈,剝去外面的果肉和果皮,播種時將種子種植在1個9厘米的盆內,填置巨魔芋的種植土,種子需要放置在5毫米的土層下。溫度控制在26℃,保持種植土的濕潤,但不能太濕。
溫濕度及水分控制:①溫度:溫度最高34℃,最低24℃,理想溫度在26℃;②濕度:濕度控制在85-75%,夏天需要噴霧;③水分:生長期和花期需要充足的水分,但是不能積水,以免造成腐爛,休眠期則停止澆水。④光照。需要200000勒克斯的光照強度,應放置於有光處,但夏天10-14點時必須要遮蔭,冬天9-21點時需要補光燈補足光照。
休眠:巨魔芋的生長期維持在12-20個月,當葉子出現萎縮,休眠期即開始了(2-4個月),休眠期的結束以新的芽出現為結點。
病害:在休眠期,真菌會使球莖腐爛,最好是在休眠期前將球莖洗凈、吹乾,防止感染真菌。
巨魔芋的花朵又大又好看,非常艷麗,但卻散發出與其他花朵完全不同的味道,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由於人類對棕櫚產品和木材的大量需求,蘇門答臘島的熱帶雨林受到巨大破壞。據不完全統計,印度尼西亞已經失去了72%的原始熱帶雨林且情況仍在惡化,導致巨魔芋的原始生境受到直接破壞,幫助巨魔芋傳播種子的馬來犀鳥也成為瀕危物種,巨魔芋的野外生存狀況岌岌可危。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 ver 3.1——瀕危(EN)。
(《鬼吹燈》世界觀中的屍香魔芋以現實中的屍香魔芋為原型,但並不相同。)
上古傳說中的魔花,花的大小如同一個大水桶,口小肚粗,花瓣卷在一起,通體翠綠,四周各有一大片血紅色的葉子。有清香,顏色鮮艷得像要滴出水來。只要看一眼,記住了它妖艷的顏色,在一定距離內,都會因為被它迷惑而產生幻覺,從而自殺或自相殘殺。
本生長於西域后月氏國,可以生長在古墓中,保持屍體不腐爛,還能讓屍體散發芳香。極為珍惜,世上僅剩一株,存在於精絕女王墓中。由於崑崙神木做的棺木可以提供養料,所以即便深處地下,沒有陽光水源,依然可以繼續生存。后在山崩中同精絕女王的棺槨一起墜入深淵。
瑞士泰坦魔芋開花
在2011年4月22日,世界最大最臭的植物泰坦魔芋花在瑞士一家研究所植物園開花。這棵巨型花朵高達1.6米,讓當天的參觀的遊客大開眼界。這是2001~2011年以來,在世界範圍內這種珍稀植物首次開花。這朵泰坦魔芋位於瑞士的巴塞爾大學校內,突然在2011年4月22日夜間盛開。它高約9英尺(約2.7米),其雨傘狀深紫色花瓣的直徑約3到4英尺(0.9至1.2米),異常艷麗,類似於腐屍的臭味甚至在半英里(約800米)之外都可以聞到。
巴西泰坦魔芋開花
2012年12月27日(巴西當地日期),世界最大最臭的植物泰坦魔芋花(Titan arum)聖誕節期間在巴西貝洛奧里藏特植物園綻放,這棵高達5.3英尺(約合1.6米)的花吸引了數百遊客前往圍觀。
日本巨花泰坦開花
泰坦魔芋
華盛頓泰坦魔芋開花
2013年7月,美國首都華盛頓植物園屍花盛開,吸引了大批遊客去聞臭,遊客並在陣陣腐屍臭味中拍照留念。
北京泰坦魔芋開花
2011年5月16日在北京植物園大溫室開花。這是這株已培育7年的巨型花卉首次開花,就是在全世界,自發現它以來,有開花記錄的也不過90次。北京植物園特地為其征名。
2013年6月17日,從北京植物園傳來消息,巨魔芋“三胞胎”征名一周以來,已收集到近百個名字。經植物專家評定,該株巨魔芋有了自己的專屬名字“三羊開泰”。
2013年6月9日,北京植物園通過官方網站、媒體、微博等向社會公開徵集巨魔芋“三胞胎”的名字,眾多市民積極參與,在一周時間內,共徵集到近百個名字。有的市民建議叫“京魔一號”,有的建議叫“臭倒驢”,甚至還有市民因為它的臭味,聯想到“國足”。經過植物專家的評定,北京植物園為巨魔芋“三胞胎”定名為“三羊開泰”。因其學名為泰坦魔芋,又是“三胞胎”,故稱“三羊開泰。”
2014年5月12日,英國康沃爾郡的伊甸園主題園裡,一株泰坦魔芋花(又名“屍花”)正盛開著,該花高9英尺3英寸(約2.8米),花朵散發著惡臭。常駐專家提姆·格里格(Tim Grigg)在2011年該花首次開放后對它進行了修剪,但是令他驚訝的是該花又一次綻放了。泰坦魔芋花一般生長7-10年後才會開花。經過兩年的等待,康維爾伊甸園中的一束樣本泰坦魔芋花終於開花了,這朵2.8米高的巨花差3.5英寸就能打破世界花朵最高記錄,該園的園丁表示,該花一天能夠生長6-8英寸,本來預計會在周末過後或是下周開花,但是它卻提前開放了。
澳大利亞
巨魔芋
最難聞的植物:巨魔芋(學名Amorphophallus titanium)或“泰坦魔芋”,又稱“屍花”,釋放出與腐爛的肉類相似的極其難聞的氣味,即使在0.8公里之外仍可以聞到。(吉尼斯)。
最大的單花植物:2020年1月,在印度尼西亞西蘇門答臘島的雨林中發現了一朵直徑111厘米的大花。該物種寄生在叢林藤蔓中,沒有葉子、莖或根。因它那難聞的氣味而被稱為“屍花”。(吉尼斯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