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綉

顧綉

顧綉,上海市民間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顧綉源於明嘉靖年間露香園主顧名世之妾繆氏擅綉人物、佛像,又有顧媳韓氏仿宋元畫入綉,劈絲精細,綉品氣韻生動,於是名噪一時。顧綉精工奪巧,同儕不能望其項背,人巧極天工,錯奇矣。顧綉綉品多為家庭女紅,世稱“韓媛綉”,基本用於家藏或饋贈。

2006年5月20日,顧綉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為Ⅶ-17。

歷史起源


“顧繡起源於明代(公元1368~1644年)上海地區的顧氏家族。明代嘉靖年間(公元1521~1567年)上海進士顧名世,晚年在上海建築了一座林園居住,取名"露香園"。顧氏後裔精於刺繡,綉品精美典雅,技法獨到,常用於家中陳設和饋贈親友,因此稱之為"顧綉"。"顧綉"素來享有"畫綉"的美譽,是中國織綉工藝中的奇葩。
清初松江府狀元戴有祺著作《尋樂齋詩集》“露香園繆氏綉佛詩注”曰:上海顧綉始於繆氏(繆氏是顧匯海之妾),尤其擅長山水人物。顧綉,作為繪畫中的一種特別形式,早就引起了有祺的關注與興趣。“顧綉始於繆氏”之說,是戴有祺第一個指出的,這是他悉心研究顧綉后的結果。
據傳顧氏的綉法出自皇宮大內,綉品使用的絲線比頭髮還細,針刺纖細如毫毛,配色精妙。綉制時不但要求形似,而且重視表現原作的神韻,且做工精細、技法多變。僅針法就有施、摟、搶、摘、鋪、齊以及套針等數十種,一幅綉品往往要耗時數月才能完成。所繡的山水、人物、花鳥均精細無比、栩栩如生,受到官府和民間的廣泛推崇。
明代還先後出現了繆氏、韓希孟和顧蘭玉等"顧綉"名手。韓希孟是顧名世的孫媳,在"顧綉"諸名手中最有代表性。她具有很高的藝術素養,認為刺繡不應只是衣裙裝飾的從屬物,而應以它的獨特風格,顯示出獨立的藝術地位。其綉品大多以宋元時期(公元10~14世紀)的名畫為題材,她充分運用針鋒特技來表現畫面的神韻。所綉人物神采奕奕,呼之欲出。韓希孟的精湛技藝確立了"顧綉"的卓越地位,她的寫真手法對後世模擬繡的發展具有啟迪作用,蘇綉也受她的影響很大。
到了清代(公元1644~1911年),顧名世的曾孫女顧蘭玉開始設立刺繡作坊,廣收門徙,傳授"顧秀"技法。自此"顧秀"在上海附近地區流傳開來,民間婦女爭相仿製,商人開設綉庄,收購綉品,顧綉之名傳遍江南。清代嘉慶年間(公元1796~1821年)以後,"顧綉"逐漸衰落,幾至失傳。新中國成立后,這項絕技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
明代後期,松江府上海縣露香園顧綉,為高雅的刺繡藝術,對後世影響很深,清代四大名綉皆得益於顧綉。明代顧綉秘笈主要在於作者的文化藝術涵養、題材高雅、畫綉合一、用材精細、針法靈活創新、擇日刺繡與鍥而不捨的精神等六要素。以韓希孟為代表的顧綉傳世實物,文化藝術內涵頗深,皆是文物珍品,被各大博物館所收藏。
上海露香園地屬松江府,松江人一直以恢復顧綉為已任。上世紀二十年代,松江慈善機構"全節堂"設立"松筠女子職業學校",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均設立"女子刺繡班"。現年近九旬的戴明教老人曾為該班學生,她是近半個世紀顧綉在松江的代表性傳承人,著有《顧綉針法初探》一書。可惜後來學校毀於侵華日軍的炮火,再也沒有恢復。
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松江工藝品廠響應周恩來同志關於挖掘發展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品的指示,於1972年底開始籌備恢復顧綉藝術。聘請二、三十年代在松筠女子學校學過顧綉技藝的戴明教老師收徒授藝。不久,又因"文化大革命"等政治運動,使剛復甦的顧綉遭到"復舊復古"罪名而夭折。
1978年中共中央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松江工藝廠成立顧綉組,才恢復對顧繡的研究、授藝與生產。以後,松江工藝品廠正式成立顧綉車間組織生產。松江顧綉藝人不斷創作出一批精美絕倫、雅韻欲流的顧綉新作。松江顧綉有如旱苗沐雨、枯木逢春,開始顯露出勃勃生機。
1987年5月,松江博物館在松江工藝品廠支持下舉辦《顧綉藝術展覽》,向世人介紹顧繡的歷史和新生。展覽中展出大量新作並進行現場表演。6月初,經上海市文化局審定推薦,調往"上海首屆國際藝術節"文廟展區展出,好評如潮。

藝術特色


顧綉獨到的刺繡技法主要體現於:
半綉半繪,畫綉結合
顧綉以宋元名畫中的山水、花鳥、人物等傑作作為摹本,畫面均是綉繪結合,以綉代畫,這也是它最為獨特之處。如在《群仙祝壽圖軸》中,畫中人物所穿錦裳,是先上底色,後於底色上加綉作錦紋狀的;人物的面部則是先綉后畫的,雲霧則只用畫筆直接用色,而不加綉。這種大膽創新的技法,表現山水、人物尤為生動。
針法多變,時創新意
顧繡的針法複雜且多變,一般有齊針、鋪針、打籽針、接針、釘金、單套針、刻鱗針等十餘種針法。
間色暈色,補色套色
這種精巧的明綉採用的種種彩綉線,是宋綉中所未見過的正色之外的中間色線。顧綉為了更形象地表現山水人物、蟲魚花鳥等層次豐富的色彩效果,採用景物色澤的老嫩、深淺、濃淡等各種中間色調,進行補色和套色。從而充分地表現原物的天然景色。
"顧綉"從一開始就有別於蘇、粵、湘、蜀四大名綉,它專綉書畫作品,成為獨特藝術。它把宋綉中傳統的針法,與國畫筆法相結合,以針代筆,以線代墨,勾畫暈染,渾然一體,為祖國燦爛的文化藝術增添了異彩。顧綉產品形式除傳統畫綉掛幅外,還有睡衣,浴衣、檯布、枕套、被面、圍巾等品種。顧綉針法多樣,色彩豐富,絲縷分明,質地大都用軟緞、綢料及特麗綸、尼龍、的確良等。

傳承意義


目前收藏顧綉最多的是遼寧省博物館,其中印有"韓媛綉"、"韓氏女紅"的綉品有八幅。上海博物館藏有韓希孟的《藻蝦圖》等四幅綉品。此外,江蘇南京博物院、鎮江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也收藏有傳世的顧綉,如《杏花村》、《山水三壽》等圖軸。"顧綉"在對外開放的新時代,聲譽遠播海內外,現在"顧綉"不但能綉制小型作品,而且能綉制大幅複雜的作品。
顧綉是民間綉藝與文人畫結合的產物,從業人員須具備傳統的書畫修養。正因如此,它很難普及,且製作費時耗工。20世紀50年代以後,上海曾辦過不少顧綉廠,現基本都已關閉。受現代工業的影響,大量顧綉仿製品湧入市場,形成對顧繡的衝擊,顧綉之名雖盛而真得"畫綉"真諦者在上海幾乎不復可尋,因此必須要採取措施對這一傳統綉藝進行搶救、保護、整理、挖掘。
傳承價值
顧綉,源於明代松江府上海縣露香園,以名畫為藍本,有“綉藝之祖”之稱,在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中,“民間顧綉藝人是用一根線劈成36根絲進行刺繡,特色是畫綉結合、以畫輔綉,往往一個下午的時間,只能綉好一隻鳥身上的一根羽毛,極為精細。” 
在中國刺繡工藝的發展歷史上,真正以畫綉聞名於世、並給畫綉發展以極大影響的,即是明代的顧綉。顧綉,以技法精湛,形式典雅,藝術性極高而著稱於世。直至清代四大名綉“蘇綉、粵綉、湘繡、蜀綉”的一些針法,雖有自己的一方特色,也有巧鑒和運用顧綉針法之優處。 
顧綉,乃江南唯一以家族冠名之綉藝流派,400年來歷經由盛而衰、乃至消亡、重生的變遷,可謂上海民間刺繡史上的奇迹。

代表人物


韓希孟

顧綉創始於明嘉靖年間韓希孟之手,其工藝要求極高,刺繡前必須先將絲線闢為單股,經分別染色后再擇色依次進行剌綉。這種工藝最適宜於仿綉古代山水、花鳥、人物等名畫,所綉製品精美逼真,可謂一絕,因此當時這種工藝一度曾被名為“畫綉”,韓希孟是上海露香園名官顧名世的孫媳婦,因出於顧家,故又名“顧綉”。
韓希孟一手絕世技藝是如何創立起來的,歷史上曾有不同的說法,有說是傳自宮廷,但是南匯縣第一部縣誌《南匯縣分建志》(即《欽志》)中卻否定了這一說法,稱這一技藝實源自南匯繡花坡世代相傳的刺繡絕技。

顧名世

顧綉
顧綉
顧名世,字應夫,號龍泉,官尚寶司丞。是明嘉靖三十八年進士,官尚寶司丞,就是在內宮管理寶物的官吏,晚年居上海。"名世性好文藝",見多識廣,藝術修養較高,在他的影響和倡導下,他的女眷們也酷愛藝術,善丹青書法,精於女紅,尤其擅長刺繡。她們從事刺繡的目的不僅於實用而是視作上層婦女的修養和更高層次的藝術追求。在盛行於世的松江畫派畫風薰陶下,她們研究繼承宋代"閨閣綉"的藝術特色和藝術技巧,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她們選擇高雅脫俗的名畫作為藍本,對表現對象深刻觀察、細心揣摩,技法上創造出散針、套針、滾針等針法用以極力模仿繪畫的筆墨技巧。她們將絲線劈為36絲,"其劈絲細過於發,而針如毫,配色則有秘傳,故能點染成文,不特翎毛花卉巧奪天工,而山水人物無不逼肖活現。"
女眷代表人物
顧氏女眷中較早從事畫繡的,是顧名世長子顧匯海之妾繆氏。顧綉名手中,造詣最高,最具代表性的,是略遲於繆氏的顧名世次孫顧壽潛之妻韓希孟(又名韓媛)。顧名世次孫媳韓希孟善畫,在針法與色彩運用上獨具巧思,顯著提高了這種綉法的藝術品格,顧綉由此又稱"畫綉"。顧綉在明清時期曾風靡全國,大有"無綉下姓顧"的勢頭,"顧綉"之專稱代替刺繡之通名,以後發展起來的蘇綉、湘繡、蜀綉等,都曾得益於顧繡的技法。
據明代崇禎年間《松江縣誌》記載:"顧綉,斗方作花鳥,香囊做(作)人物,刻劃精巧,為他郡所未有。"在顧繡的發展中,顧名世的孫媳韓希孟最為傑出。其所綉山水、人物、花鳥已達到"無不精妙"的程度。故宮博物院陳列有她的仿宋元名跡冊十餘幀,其中的《洗馬圖》、《白鹿圖》、《松鼠葡萄》、《扁豆蜻蜓》皆為精品,這些作品已達到讓人分辨不出是綉還是畫的意境。明代松江畫派代表人物董其昌對顧綉極為讚賞,稱它"精工奪巧,同儕不能望其項背……人巧極天工,錯奇矣"。韓希孟創立"畫綉"階段是顧綉發展的初期,綉品多為家庭女紅,世稱"韓媛綉",基本用於家藏或饋贈。
顧名世曾孫女顧玉蘭,因家道中落,逐設帳授徒,歷30餘年,將家傳秘綉技藝傳於外姓。其時,城中四鄉許多婦女習顧綉以營生,形成一定規模,當時有"百里之地無寒女"之說。達官顯宦、富商巨賈爭相購藏顧綉珍品,使顧綉身價陡增。在韓希孟之後,顧氏家道中落,逐漸倚賴女眷刺繡維持生計,並廣招女工,從此顧綉由家庭女紅轉向商品綉。顧名世的曾孫女顧蘭玉得繆、韓之親授,並將技藝傳承下去。據清代嘉慶年間《松江府志》記載,顧蘭玉"工針黹,設幔授徒,女弟子咸來就學,時人亦目之為顧綉。顧綉針法外傳,顧綉之名震溢天下"。清代道光年間,松江丁佩既精刺繡又通畫理,著《綉譜》,於顧綉"心知其妙而能言其所妙者"。"后以仿效者皆稱顧綉,綉品肆竟以顧綉相稱榜,凡蘇屬之綉幾無不以顧綉名矣。"
但是,顧繡的卓絕是以高素質的藝人和大量的工時為代價的,制約條件很多,所以難以普及,難以為繼。清末,顧綉逐趨湮沒,以後幾乎被人們所遺忘,被吸收顧綉技法和營養而崛起的蘇綉所替代。

南匯繡花坡


繡花坡是新場鎮近郊的一處地名,它位於今千秋橋東約里許,據史志記載,這一帶婦女自古以來即好刺繡,人人技藝超卓,明代,當新場鎮步入最為繁榮的時期,其刺繡之風更有了進一步的興旺與發展,歷史上曾有竹枝詞一首為證,詞云:“一鉤新月制香羅,姊妹相攜綺陌過。怪底踏青鞋樣巧,阿儂家住繡花坡。”據說這裡婦女的刺繡技藝的確是一個賽過一個,而且她們也都十分好強爭勝,每年春暖花開之時,姑娘們都會用新綉成的服飾將自己妝扮得花枝招展,借踏青之名走出家門,相互間賽一賽、比一比,以展示各自刺繡技藝上新的創意和進步。通過如此展示,不少姑娘也因此獲得了如意郎君的青睞。
繡花坡當時是南匯刺繡技藝的發祥地,其名亦因此而得,而且這裡的刺繡技藝在一段歷史時期里的確也有頗多發展,並出現了許多名家裡手,據說當時繡花坡的韓家就是著名的刺繡世家之一,其女兒韓希孟更是其中傑出的代表。韓家當時不僅人人好刺繡,而且人人也都好繪畫,用刺繡仿古畫的技藝就是在這基礎上派生出來的。韓希孟出生於新場繡花坡,成為顧名世孫媳婦后,將刺繡技藝傳到了上海,並予以發揚光大,是完全可能的。
歷史的發展常常會出人意料,刺繡從繡花坡走進上海露香園后成了古今矚目的傳世“顧綉”,但是發源地繡花坡的刺繡隨著南匯鹽業中心的南移而漸漸沒落了,這裡又一首竹枝詞為證,詞云:“鴛鴦綉出色絲工,自昔傳聞歇浦東。今日繡花坡上過,胭脂零落野花紅。”據說到清代末期,這裡精於刺繡的婦女已經很少了,繡花坡的地名在人們的記憶中也已漸被淡忘,在這裡能繼續顯示其昔日光彩的唯田野中的那些野花了。

作品鑒賞


1、游赤壁圖軸--顧綉
明,絲,刺繡,縱145.3厘米、橫42.1厘米。該幅取蘇軾《赤壁賦》題材,為後期商品綉,但綉工精巧,仍不失為明代顧綉精品。畫綉結合,以多種針法綉出一幅舟行江上、遊覽赤壁的景觀,奇松倒生,山峰險峻。船上老者賞景,童子煮茗,舟子操舵,神態各異。引首“游赤壁圖”,朱印一方。
2、達摩像軸--顧綉
現藏南京博物院。明,絲,刺繡,縱45厘米、橫22.4厘米。
白緞地上綉一達摩像,靜坐蒲團上,前置一葫蘆。蒲團採用格景綉。人物刻畫落筆簡煉,逼真傳神。引首題“一葦渡江,九年面壁。露香園綉”,朱印“皇明顧綉”。

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5日,經國家文化部確定,上海市松江區的戴明教為該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並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26名代表性傳承人名單。
保護措施
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2003年開展試點項目的申報工作,上海在民間曲藝類方面有一個項目入選第二批全國試點項目,並同時確立了兩項市級試點項目,顧綉為市級試點項目之一。 
2005年2月,上海市文廣影視管理局還在全國率先向一批民間藝人發放“藝術津貼”,南匯鑼鼓書和青浦田山歌、顧繡的27名民間老藝人首批獲得津貼。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上海市松江區文化館獲得“顧綉”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傳人


目前公認的顧綉第一代傳人是家住上海松江區岳陽街道的戴明教老人。
顧綉
顧綉
戴明教,漢族,女,1922年1月出生,現年87歲。1934年至1937年在上海松江“松筠女子職業學校”刺繡班學習,師從宋氏與盛氏,所以她是13歲開始學綉,16歲入松筠女校,師從沈壽之徒宋金鈴學習刺繡。雖然之後抗戰爆發,學校解散,但是這是顧綉發展史上重要轉折,標誌著顧綉從家族的傳遞轉為社會的傳遞。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起,戴明教進入松江刺繡合作社,雖中間經歷“文化大革命”的波折卻矢志不渝,七十年代以來,她收徒十餘人,她們被稱為第二代傳人,其中代表者為松江電子儀器廠職工錢月芳。目前她自己有一個顧綉工作室,並且帶了8個姑娘,她們將是顧繡的第三代傳人。
此外戴明教的其他三位弟子也在松江區文化館里有一個工作室,他們的作品被松江區博物館館藏。

珍品


上海博物館,《海上錦繡——顧綉珍品特展》從2008年元旦前夕直到2月底“回家省親”兩個月。這些號稱是“四大名綉”鼻祖的稀世珍品,從故宮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南通博物苑和蘇州博物館“榮歸故里”,與上海博物館的珍藏一起首次系統出展,揭示了首批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顧綉”全貌。
顧綉,全稱應為“顧氏露香園綉”,亦稱“露香園顧綉”;此次的展品中也有許多作品或鈐或綉有“露香園”、“清碧齋”的印款。露香園,是明代上海三大名園之一,顧綉源自露香園主人顧氏的女眷之手,是當時文人雅士圈中的奢侈藝術品。然而,露香園的名物出產還遠不止此。

今昔


2005年中國絲織藝術品拍賣會上,一件八開“韓希孟花鳥冊頁”成交價達165萬元人民幣,一幀“群仙祝壽圖”拍出77萬元。這只是在抗日戰爭時期少數流入民間的藏品。
顧綉,相傳得於宋代宮廷綉技法。顧名世的長子顧箕英之妾繆瑞雲,在閨閣就擅長宋綉,進露香園後有機會見到了不少家族珍藏的宋、元名家字畫,又兼顧家文人雅士往來評點,藝術熏陶,綉畫水平更臻精緻。她在繼承宋綉劈絲、配色、針法等優秀傳統基礎上,把自己的觀察和藝術感受滲透到刺繡創作中,在針法運用、配色和材料選配等方面有不少創新和發展。清姜紹書《無聲詩史》中,稱繆氏刺繡人物“氣韻生動,字亦有法,得其手制者,無不珍襲之”。當時就有“上海顧綉始於繆氏”之說。
集顧綉之大成的是有“武陵綉史”之稱的韓希孟。她是顧名世的次子顧振海的二兒媳。出身湖南武陵書香門第,尤擅工筆畫,所繪山水花卉筆墨清麗,當地有才女之名。“韓希孟深通六法,遠紹唐宋發綉之真傳,摹綉古今名人書畫,別有會心。”(徐蔚南《顧綉考》)
韓希孟嫁入顧家,正值露香園鼎盛時期,高朋滿座,衣食無憂。丈夫顧壽潛曾師從明代著名大書畫家董其昌,不僅能詩善畫,難得的是對顧綉亦情有獨鍾,別號“綉佛齋主人”。夫婦兩人琴瑟和諧,進一步發展針法的特技加之絲線輔助羽毛、麻、絨等豐富色彩和質感,以及補色技巧來體現原畫稿的神韻,力求使所繡的人物、山水、花鳥達到“不是寫生畫,勝似寫生畫”的意境。
明崇禎七年(1634年),韓希孟以宋、元名畫為藍本,摹臨刺繡,歷經數年,匯成八幅方冊。其中的《洗馬圖》仿趙子昂風格,《女後圖》摹宋畫風格,《米畫山水圖》仿米芾筆法,《花溪漁隱圖》仿元代王蒙筆法……冊尾有其丈夫顧壽潛的跋文,董其昌逐幅題詞。這便是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堪稱綉畫第一藏的《顧綉宋元名跡冊》。
顧綉至此時生成為與琴棋書畫齊列的一種藝術樣式,成為士大夫階層相互鑒賞饋贈的奢侈禮品。顧綉真正走向社會,影響到四大名綉生成,產生商業價值,卻是由顧家露香園的衰敗開始。
顧名世的曾孫女顧玉蘭,美貌能詩畫,而且家傳綉技不亞於韓氏,出嫁後生有一子,24歲守寡,家窮以賣顧綉扶孤成長。據清嘉慶年間《松江府志》記載,顧玉蘭“工針黹,設幔授徒,女弟子咸來就學,時人亦目之為顧綉。顧綉針法外傳,顧綉之名震溢天下”。她歷時30餘年傳授顧家綉技,城中許多婦女學習顧綉以營生計。達官顯貴、富商巨賈爭相購藏顧綉珍品,顧綉身價陡增。至清代,寧、滬、蘇、杭紛紛設立顧綉庄、顧綉店,在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顧綉幾乎成為絲綉美術工藝品的通稱。明朝著名文人譚元春在《顧綉考》中雲:“顧綉,女中神針也。”可見聲譽頗高。
露香園顧綉源起於名門閨媛,是觀賞性的畫綉藝術品,並無實用功能,成就一幅好作品不僅要有錢、有閑,而且要有藝術修養的女子才能完成。晚清的腐敗動蕩使顧綉走向衰落,鴉片戰爭后徹底打碎了“士大夫”階層生存的社會基礎,“閑情雅緻”的顧綉退出“江湖”,但它精湛的技藝隨著綉娘散入實用性綉品的工坊而對蘇、湘、蜀、粵四大名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顧綉從此在民間艱難地生存著,1905年松江慈善機構“全節堂”開設“松江女子學校”(后改為“松筠女子職業學校”),從小學一年級到初中三年級均設立“女子刺繡班”教授顧綉。後來學校毀於侵華日軍的炮火,最後一屆畢業生中的戴明教女士成為“文革”后松江工藝品廠的傳藝之人。另外,上海戲劇服裝廠、上海工藝美術研究所以及徐家匯天主教堂都曾是傳承經典顧繡的重要基地。
2005年上海魯克齡先生集25年挖掘整理建立了“露香園顧綉研究所”。
2006年6月國務院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顧綉列入其中。漸行漸遠的顧綉跨越400年又慢慢地向我們走來。

製作工序


製作顧繡的第一道工序是選擇臨摹的藍本,往往取材于山水、花鳥、人物等文人繪畫。第二道工序是綉娘根據畫作將綉布平鋪於透出光亮的玻璃案上,用毛筆勾勒出線條,為之後“以線上色”做準備,再準備不同顏色的絲線,以模擬原畫中的各類色彩。凡筆不足,則針能獨到;凡墨有暈缺,則線能補齊。如此以線代墨,便可點染渾成。

題材作品


顧綉題材主要涉及的名畫、山水、人物、花鳥等,顧綉中的山水、人物、花鳥氣韻生動,細膩無匹,因而被譽為“畫綉”。主要代表作品有《群魚戲藻圖》《洗馬圖》《女後圖》《米畫山水圖》《花溪漁隱圖》等。

社會影響


1987年5月,松江博物館在松江工藝品廠支持下舉辦《顧綉藝術展覽》,向世人介紹顧繡的歷史和新生。
2009年,在杭州舉行的錦繡中華――中國織綉精品大展,展區向瀏覽者展示了來自上海的顧綉等。
2018年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隆重開幕。根據進博會新聞宣傳工作總體部署,由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上海市文廣影視局聯合策劃舉辦的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展在進博會新聞中心同步開展。專題展上向人們展示了富有上海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之一顧綉。
2018年12月20日至2019年1月5日,廣東潮州舉辦的“2018潮州國際刺繡藝術雙年展”,“傳承·振興”展區向人們展示了顧綉作品《群魚戲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