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3條詞條名為文廟的結果 展開
- 南京市秦淮區文廟
-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上海市黃浦區文廟
- 雲南省鳳慶縣文廟
- 中國仿古建築廟宇
- 四川省富順縣文廟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廣西省柳州市AAAA級景點
- 山西省平遙縣文廟
- 貴州省安順市文廟
- 吉林省長春文廟
- 河南省鄭州市文廟
- 新疆烏魯木齊市文廟
- 四川省資中縣文廟
- 海豐紅宮紅場
- 臨沂孔廟
- 甘肅省秦安縣文廟
- 天津市南開區文廟
- 四川省犍為縣文廟
- 化州孔廟
- 河南省新鄉市文廟
- 山西省太原市文廟
- 廣西恭城縣文廟
- 黌學
- 山西省代縣文廟
- 陝西省洛南縣文廟
- 安徽省績溪縣文廟
- 江西省贛州市文廟
- 山東省汶上縣文廟
- 四川省渠縣文廟
- 哈爾濱阿城文廟
- 山東省巨野縣文廟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山東省寧陽縣文廟
- 陝西省韓城市文廟
- 福建省泉州府文廟
- 河南省浚縣孔廟
- 黃岩孔廟
- 江蘇省江陰市文廟
- 福建省福州市文廟
- 吉林省吉林市文廟
- 河南省開封市文廟
- 越南河內文廟
- 河北省正定縣文廟
- 安徽省蒙城縣文廟
- 安徽省桐城市文廟
- 陝西省府谷縣文廟
- 貴州省織金縣文廟
- 梅城孔廟
- 蕪湖夫子廟
- 湖南省岳陽市文廟
- 河北省平山縣文廟
- 廣西省武宣縣文廟
- 湖南省新田縣文廟
- 雲南省墨江縣文廟
- 河北省承德市文廟
- 江蘇省淮安市文廟
- 新會學宮
-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雲南省通海縣文廟
- 福建省安溪縣文廟
- 湖南省湘鄉市文廟
- 安徽省蕭縣文廟
- 雲南省廣南縣文廟
- 四川省都江堰文廟
- 安徽省宿松縣文廟
- 河南省永城市文廟
- 福建省上杭縣文廟
- 江蘇省邳州市文廟
- 河南省信陽市文廟
- 福建省漳州市文廟
- 河南省鄧州市文廟
- 河北省霸州市文廟
- 福建省仙游縣文廟
- 道東書院
- 東台三倉新四軍槍械所舊址
- 聖人廟
- 芒碭山文廟
- 黌學院
- 感恩學宮
- 池州府儒學
- 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文廟
- 遼寧省遼陽市文廟
- 貴州省思南縣文廟
- 湖南省石門縣文廟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山東省陽谷縣文廟
- 浙江省景寧縣文廟
- 安徽省望江縣文廟
- 南京市浦口區文廟
- 河南省浚縣文廟
- 山西省長子縣文廟
- 湖南省瀏陽市文廟
- 山東省樂陵市文廟
- 雲南省永勝縣文廟
- 河南省新安縣文廟
- 雲南省南澗縣文廟
- 雲南省江川縣文廟
- 雲南省澄江縣文廟
- 湖南省湘陰縣文廟
- 江西省泰和縣文廟
- 湖南省邵陽縣文廟
- 廣東省海豐縣文廟
- 河南省湯陰縣文廟
- 河北省大名縣文廟
- 河南省汝州市文廟
- 福建省黃石市文廟
- 福建省德化縣文廟
- 南京市六合區文廟
- 江蘇省南京市文廟
- 河北省邢台市文廟
- 山西省陽高縣文廟
- 河北省深澤縣文廟
文廟
上海市黃浦區文廟
上海文廟,即清代“上海縣學文廟”,位於上海老城廂,今黃浦區文廟路215號,是上海城區唯一祭祀孔子的廟宇。上海文廟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始建於元朝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此後幾經遷移,至清咸豐五年(1855年)重建於今址。文廟建築群包括文廟、學宮兩條南北軸線上的院落以及東部的園林,主要建築有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崇聖祠、明倫堂、尊經閣、魁星閣等。2002年被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文廟
上海文廟
民國元年至十五年(1912-1926年),文廟每年有春秋兩祭。在此期間,上海的縣知事和紳士來此舉行隆重的祀孔禮儀。
文廟在抗戰前的百餘年時間中,逐漸成為舊城廂的文化中心,上海的教育事業起源於舊城廂,不少與文廟有關。文廟一度改為上海市民眾教育館,那時錢萬能曾在大成殿里舉行過幾次中國歷代鈔票展覽會。袁德昌辦過假鈔票展覽會。
解放后,市政府先後撥款重修文廟,並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在“文革”期間,又遭到嚴重破壞。但改革開放以後,政府撥款修葺和重建了一批建築和景點,使文廟初步恢復原貌。 1959年被列為南市區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4月~1999年9月,南市區政府對文廟進行大規模修繕、開發。
1999年5月上海文廟掛牌對外開放。
2002年4月27日成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在文廟東北部沿夢花街、學宮街處,建造了一條一至三層樓的仿清式街坊,與文廟主體建築相匹配,建築面積3130平方米,將原在大成殿、東西廡殿內的“文廟書刊交易市場”遷往該處。
上海文廟
在修復文廟建築群的同時,增添了殿、閣、樓、堂等的陳列內容。大成殿東、西、北三面壁間,安置了全本《論語》碑刻,正中設置了香樟木雕刻的孔子、顏子、曾子“三聖像”;其東側置有文廟出土的清同治年鑄的編鐘;西側置有大鼓一隻;上面梁間懸置“聖集大成”、“聖協時中”、“德齊幬載”等匾額;大成殿前梁坊上置有“萬世師表”匾額;其下前方石露台上置有“孔子佩劍銅像”一尊;其東南角置有“大成鍾”一口。在東、西廡殿壁間置有明清文人自撰自書的對聯碑刻300副。
在尊經閣二樓正中置有著名畫家戴敦邦創作的巨幅“孔子問道圖”,以及明、清紅木傢俱;樓下置有巨型老紅木大理石圖案屏風及陳列“名石、奇石、賞石”展;閣前院中置靈壁巨石“玉麒麟”。宣廊內壁間置有《上海縣籍進士名錄碑刻》。明倫堂內置有動物造型根雕展。堂前置有“大青銅方鼎”。杏廊壁間置有《上海縣學記碑》等10餘塊元、明、清記載了文廟和縣學歷史的碑刻。天光雲影池中置有靈壁巨石“龍吟虎嘯”,池岸邊置有9條噴水龍頭。儒學署底樓陳列有“表締茶壺博物館”等。
文廟的正門系三座石碑門,門西牆上嵌有“文武百官在此下馬”的碑石一方。東牆下端有鏤空如篦箕狀的半環門,可窺望廟內魁星閣前的池塘及石橋。過正門三座石碑坊,即見坊后的三座石橋,中橋較東西兩橋高大,三橋築於半圓形的池上,池名“泮池”。
門市價:10.0元
平日成人10元,憑學生證5元;周日舊書市場門票1元。
9:00-17:00,16:30停止售票;周日舊書市場7:30-16:00。
2021年10月8日起,上海文廟暫停對外開放,實施修繕改造。
地鐵
乘坐地鐵八號線、十號線至老西門站下,出7號口沿中華路往南至文廟路左轉,步行共約8分鐘可達。
公交
乘坐公交:24、715、775、969路至老西門(復興東路)站下,步行約8分鐘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