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3條詞條名為文廟的結果 展開
- 南京市秦淮區文廟
-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上海市黃浦區文廟
- 中國仿古建築廟宇
- 四川省富順縣文廟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廣西省柳州市AAAA級景點
- 四川省資中縣文廟
- 貴州省安順市文廟
- 雲南省鳳慶縣文廟
- 山西省平遙縣文廟
- 吉林省長春文廟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河南省鄭州市文廟
- 海豐紅宮紅場
- 黌學
- 臨沂孔廟
- 新疆烏魯木齊市文廟
- 天津市南開區文廟
- 四川省犍為縣文廟
- 廣西恭城縣文廟
- 化州孔廟
- 甘肅省秦安縣文廟
- 哈爾濱阿城文廟
- 河南省新鄉市文廟
- 安徽省績溪縣文廟
- 山西省太原市文廟
- 山東省寧陽縣文廟
- 四川省渠縣文廟
- 福建省泉州府文廟
- 陝西省洛南縣文廟
- 山東省巨野縣文廟
- 福建省福州市文廟
- 安徽省桐城市文廟
- 江西省贛州市文廟
- 山東省汶上縣文廟
- 江蘇省淮安市文廟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河南省開封市文廟
- 越南河內文廟
- 山西省代縣文廟
- 陝西省府谷縣文廟
- 貴州省織金縣文廟
- 河南省浚縣孔廟
- 為紀念孔子在清代建立的建築
- 蕪湖夫子廟
- 黃岩孔廟
-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江蘇省江陰市文廟
- 湖南省岳陽市文廟
- 河北省平山縣文廟
- 廣西省武宣縣文廟
- 河北省正定縣文廟
- 湖南省瀏陽市文廟
- 安徽省蒙城縣文廟
- 湖南省新田縣文廟
- 江蘇省邳州市文廟
- 陝西省韓城市文廟
- 福建省漳州市文廟
- 河北省承德市文廟
- 池州府儒學
- 新會學宮
- 雲南省通海縣文廟
- 福建省安溪縣文廟
- 貴州省思南縣文廟
- 安徽省蕭縣文廟
- 吉林省吉林市文廟
- 雲南省廣南縣文廟
- 四川省都江堰文廟
- 安徽省宿松縣文廟
- 河南省永城市文廟
- 福建省上杭縣文廟
- 雲南省墨江縣文廟
- 河南省信陽市文廟
- 河北省霸州市文廟
- 道東書院
- 東台三倉新四軍槍械所舊址
- 聖人廟
- 芒碭山文廟
- 黌學院
- 感恩學宮
- 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文廟
- 遼寧省遼陽市文廟
- 湖南省石門縣文廟
- 湖南省湘鄉市文廟
- 山東省陽谷縣文廟
- 浙江省景寧縣文廟
- 安徽省望江縣文廟
- 南京市浦口區文廟
- 河南省浚縣文廟
- 山西省長子縣文廟
- 山東省樂陵市文廟
- 雲南省永勝縣文廟
- 河南省新安縣文廟
- 雲南省南澗縣文廟
- 雲南省江川縣文廟
- 雲南省澄江縣文廟
- 湖南省湘陰縣文廟
- 江西省泰和縣文廟
- 湖南省邵陽縣文廟
- 廣東省海豐縣文廟
- 河南省湯陰縣文廟
- 河北省大名縣文廟
- 河南省汝州市文廟
- 福建省黃石市文廟
- 福建省德化縣文廟
- 南京市六合區文廟
- 江蘇省南京市文廟
- 河北省邢台市文廟
- 河南省鄧州市文廟
- 山西省陽高縣文廟
- 河北省深澤縣文廟
- 福建省仙游縣文廟
文廟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郟縣文廟,又稱文宣王廟、孔廟、夫子堂,位於河南省郟縣老城南街中部東側,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文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廟](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5/me59569722dcbcb0bb0940cbabeac4a2a.jpg)
![文廟](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5/me59569722dcbcb0bb0940cbabeac4a2a.jpg)
文廟
郟縣文廟整體布局為坐北朝南,中心廟區佔地9000多平方米,可控制面積16萬多平方米,保存建築22棟71間。
整體布局由東、中、西一主兩次三條南北軸線貫穿,中軸線以大成殿為主體建築。東軸線南北依次有節孝總坊、節孝祠、崇聖祠和古代儒學署,以崇聖祠和節孝祠為主體建築。西軸線有忠義祠、土地祠等建築。三條軸線各自布局完整,但又相互依存,體現了曲阜孔廟和孔府兩大建築群既綜合又取捨的建築格局。
保存的大成殿、戟門、名宦祠、鄉賢祠、兩廡等均為清代木構建築。該建築佔地5萬平方米,具有明顯的特點:創建年代久遠、規模宏大、氣勢雄偉;保存完好;建築規制是取法山東曲阜孔廟、孔府兩大建築群的精華而建成的又一具有東方建築色彩的古代建築群。
因這座文廟建築氣勢恢宏、工藝考究、結構典雅、雕刻絕倫、彩繪超群,被譽為具有“皇家規格”的文廟。
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式建築,綠色琉璃瓦覆蓋殿頂。檐下大額枋與平板枋透雕日月雲氣、人物車馬、橋樑房舍、花鳥山水、卧榻桌椅等精美木雕圖案。前檐四根木檐柱柱頭鼓浮雕形象生動的虎首。柱身的通體柱面透雕滾龍雲氣,雕刻精湛,栩栩如生。
這些絢麗的浮雕、透雕木刻畫面,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雖然不如山西晉祠聖母殿宋代木雕龍柱的時代早,但是在全國也是不多見的,河南僅此一例,可謂清代木雕龍柱的佼佼者。
大成殿外檐斗拱、檁枋等處保留有部分原構彩畫,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價值。
因為這裡彩畫的色調、畫技、風格和繪畫內容等既不同於通行於北京、承德等地區的“殿式”彩畫,又不同於流行於蘇杭等地區的“蘇式”彩畫,而獨具濃郁的中原地區地方特徵。鑒於彩畫不易保存等原因,河南等中原地區此類原構彩畫已經不多見,所以尤為珍貴。![文廟](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4/m744d48f130591a798f246a58f53cd291.jpg)
![文廟](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7/4/m744d48f130591a798f246a58f53cd291.jpg)
文廟
郟縣是春秋時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後裔的聚居地之一,孔子後裔唐代時就遷到郟縣,被稱作“郟縣派”。“郟縣派”是山東曲阜孔府十大支派之一。
五代後周時,孔姓族人在時任縣令郭忠恕的支持下和“寧陵支派”、“魯山支派”遷郟的宗親聯合,共同創建孔氏家廟,公元954年(後周世宗顯德元年)竣工。北宋末年毀於戰火。
公元1206年(金泰和六年),時任知縣張志行在原址上重建官方文廟,奉旨倡導民眾尊孔學儒。明清兩代大修十次,建國后又多次維修。
郟縣文廟是一組頗具東方建築色彩的古代建築群,在規模、建制、保存完好程度等方面,除了山東曲阜孔廟、南京夫子廟以外,超過了其他全國各地的文廟,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文化藝術價值。![文廟](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a/mfa51664e308ac1f80e74ccc85b99a211.jpg)
![文廟](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a/mfa51664e308ac1f80e74ccc85b99a211.jpg)
文廟
文廟前的柏樹行街,是創建文廟時設置的神道,長400米。神道北段住有孔姓守廟戶,至今尚在。以柏樹行街為主軸線,往北是文廟屏垣(即照壁)和玉帶街透花圍牆,屏垣以北仿皇宮之制,建有半圓形泮池,池上建石拱泮水橋,俗稱狀元橋。中軸線東側為聖域門,西側為賢關門。
欞星門為牌坊式,是文廟正門,其後有戟門,戟門東側是名宦祠和御碑院,名宦祠內奉有自漢代后曾在郟縣任職、造福一方的19位縣令,西側是鄉賢祠,祠內敬奉有郟縣籍歷代先賢。過戟門是祭拜庭院,有東西廊廡和耳房。主體建築大成殿高15.5米,面闊19.7米,進深1.76米,廟制五間,為九脊歇山廡殿式建築。室內藝術裝飾華貴、富麗堂皇。殿內三梁起架,樑上彩繪採用中原民間手法,保存完好。
殿前明柱8根,粗圍1.85米,高4.6米。迎面4根檐柱,通體深浮雕騰龍,柱頂刻制獠牙虎面,俯視騰龍,龍虎相戲。柱礎八面浮雕。中間二礎於正面刻河圖和洛書,其他分別刻魚躍龍門、一品當朝、封侯摘印等吉祥故事,雕刻精巧。所用斗拱採用了透雕手法,對斗、拱、昂、翹、枋、雀替等都作了藝術加工。檐下的斗拱昂翹,上層為五彩龍頭,中下層為象首,其後點綴透雕雲海波濤。斗拱下的額枋上繪有祥龍飛雲。
郟縣文廟的古建築有以下獨特之處:
一、它創建年代久遠,規模宏大,氣勢雄偉,保存完好,木、石雕刻藝術和彩繪藝術在全國各縣級文廟中最好。
二、它的建築規制是山東曲阜孔廟、孔府兩大建築群經過綜合和取捨后建成的又一具有東方建築色彩的古代建築群。
三、它與正統孔子後裔密切相關,既是孔子家廟,又是官方文廟,受到了國家文物專家、古建築專家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評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