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3條詞條名為文廟的結果 展開
- 南京市秦淮區文廟
- 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上海市黃浦區文廟
- 中國仿古建築廟宇
- 四川省富順縣文廟
- 越南河內文廟
- 廣西省柳州市AAAA級景點
- 四川省資中縣文廟
- 貴州省安順市文廟
- 雲南省鳳慶縣文廟
- 山西省平遙縣文廟
- 吉林省長春文廟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河南省鄭州市文廟
- 海豐紅宮紅場
- 黌學
- 臨沂孔廟
- 新疆烏魯木齊市文廟
- 天津市南開區文廟
- 四川省犍為縣文廟
- 廣西恭城縣文廟
- 化州孔廟
- 甘肅省秦安縣文廟
- 哈爾濱阿城文廟
- 河南省新鄉市文廟
- 安徽省績溪縣文廟
- 山西省太原市文廟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山東省寧陽縣文廟
- 四川省渠縣文廟
- 福建省泉州府文廟
- 陝西省洛南縣文廟
- 山東省巨野縣文廟
- 福建省福州市文廟
- 安徽省桐城市文廟
- 江西省贛州市文廟
- 山東省汶上縣文廟
- 江蘇省淮安市文廟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河南省開封市文廟
- 山西省代縣文廟
- 陝西省府谷縣文廟
- 貴州省織金縣文廟
- 河南省浚縣孔廟
- 為紀念孔子在清代建立的建築
- 蕪湖夫子廟
- 黃岩孔廟
-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江蘇省江陰市文廟
- 湖南省岳陽市文廟
- 河北省平山縣文廟
- 廣西省武宣縣文廟
- 河北省正定縣文廟
- 湖南省瀏陽市文廟
- 安徽省蒙城縣文廟
- 湖南省新田縣文廟
- 江蘇省邳州市文廟
- 陝西省韓城市文廟
- 福建省漳州市文廟
- 河北省承德市文廟
- 池州府儒學
- 新會學宮
- 雲南省通海縣文廟
- 福建省安溪縣文廟
- 貴州省思南縣文廟
- 安徽省蕭縣文廟
- 吉林省吉林市文廟
- 雲南省廣南縣文廟
- 四川省都江堰文廟
- 安徽省宿松縣文廟
- 河南省永城市文廟
- 福建省上杭縣文廟
- 雲南省墨江縣文廟
- 河南省信陽市文廟
- 河北省霸州市文廟
- 道東書院
- 東台三倉新四軍槍械所舊址
- 聖人廟
- 芒碭山文廟
- 黌學院
- 感恩學宮
- 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文廟
- 遼寧省遼陽市文廟
- 湖南省石門縣文廟
- 湖南省湘鄉市文廟
- 山東省陽谷縣文廟
- 浙江省景寧縣文廟
- 安徽省望江縣文廟
- 南京市浦口區文廟
- 河南省浚縣文廟
- 山西省長子縣文廟
- 山東省樂陵市文廟
- 雲南省永勝縣文廟
- 河南省新安縣文廟
- 雲南省南澗縣文廟
- 雲南省江川縣文廟
- 雲南省澄江縣文廟
- 湖南省湘陰縣文廟
- 江西省泰和縣文廟
- 湖南省邵陽縣文廟
- 廣東省海豐縣文廟
- 河南省湯陰縣文廟
- 河北省大名縣文廟
- 河南省汝州市文廟
- 福建省黃石市文廟
- 福建省德化縣文廟
- 南京市六合區文廟
- 江蘇省南京市文廟
- 河北省邢台市文廟
- 河南省鄧州市文廟
- 山西省陽高縣文廟
- 河北省深澤縣文廟
- 福建省仙游縣文廟
文廟
越南河內文廟
河內文廟
文廟以存有“進士碑”而聞名,一隻只活靈活現的石龜昂著頭,馱著這一塊塊雕工精細的進士碑。
越南文廟風光圖
在河內,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文廟,那裡面供奉著中國文化的傳世大儒孔子,可見,越南曾經與中國文化之間離得那麼近。
公元1070年,越南李朝皇帝李聖宗決定在升龍城的南面建文廟,供奉周公和孔子,以及四配和72賢人,同時讓皇親國戚的子孫到這裡來讀書。從一開始,文廟就兼有國學堂的職能。
公元1076年,李仁宗在文廟旁邊建立了國子監,這是越南教育史上第一個正式的國學堂。公元1259年,陳朝的第二個皇帝陳聖宗改國子監為國學院,作為培養王公貴族的後代和全國優秀學者的教育場所。到了黎朝,又改稱太學堂,成為越南的最高學府。
每年春節,文廟總是要舉行幾天十分隆重的祭祀活動,還要舉行書法、下棋、吟詩、鬥雞、斗鳥等文化娛樂活動。
越南直到1918年阮氏王朝才廢除科舉制。經過滄桑演變,國子監現已不復存在,但留下了街名;而文廟則整修一新,並對世人開放,成為河內市的重要旅遊景點之一。
文廟的建築,除了越南風格的大門和靠近門口略帶柬埔寨風格的水池外,基本承襲了中國的風格。
河內文廟坐北朝南,佔地26000多平方米,據說完全按照中國曲阜文廟的建築格局建造而成。門前遠方有一個文湖,近處兩側有下馬碑。飛檐高聳的文廟門,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典型的東方廟宇風格。緊靠大門是一副長達38字的漢字對聯,兩邊精美的雕花石柱上寫著又一副漢字對聯。
大門正中上方,“文廟門”三個漢字,醒目而莊重。跨入文廟門,其背面還有兩副漢字對聯,中間的一副因年代久遠,個別字已模糊不清。
文廟大大中門內巍然聳立著奎文閣。奎文閣不僅建造精巧,匠心獨具,而且正處於文廟的中心。
奎文閣同遙遙相對的大成門之間是有名的天光井。天光井東西兩側,整齊地排列著82塊進士碑,每側為41塊。一隻只活靈活現的石龜昂著頭,馱著這一塊塊雕工精細的進士碑,頗有西安碑林的風範。第一塊進士碑已經被馱了500多年,這以後,每一次進土考試,便樹起一塊石碑。
公元1484年,以重視文學著稱的黎聖宗下令在文廟——國子監樹碑,記載從黎聖宗大寶三年(公元1142年)起考中的進士名單。所以越南民間常用這樣的話鼓勵子弟用功讀書:“金榜石碑,千秋永存。”
從大寶三年到公元1919年的最後一場科舉考試,按黎朝的制度應進行110多次考試,但由於戰亂,河內文廟只存有這82塊進士碑。每塊碑上部標有科舉考試的時間,碑文的撰寫者、書寫者、雕刻者以及考取的進士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