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3條詞條名為文廟的結果 展開

文廟

雲南省江川縣文廟

徠江川文廟,是中國雲南省江川縣的孔廟,始建於清乾隆年間,位於江城鎮北的鐘秀山南麓,今為江川二中的所在地,佔地31畝,是江川縣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

簡介


江川文廟全景
江川文廟全景
文廟是中國傳統的宮殿式磚木結構建築群,中軸式對稱,由欞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東西廡和四祠組合而成,還有附屬建築崇聖宮、鍾秀書院。現主體建築尚存,為雲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江川文廟是玉溪市保存較為完整的文廟之一,也是江川縣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文廟在江川二中校園內。
文廟與學校合二為一,有其特殊的淵源,鴉片戰爭后,林則徐由廣東赴新疆,途經雲南時到過江川文廟,為其題詞“鍾秀書院”,從此,文廟成為清政府培養人才、灌輸統治思想的基地。民國時期,文廟內也一直在辦高小,培育了魯子材、唐淮源、金漢鼎等愛國將軍。新中國成立后,政府亦在此創辦小學,文廟一直得到有效保護,只是在文革期間因“破四舊”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劫難,“鍾秀書院”等價值較高的匾額和不少精美的雕刻被毀於一旦。1973年江川縣政府在此創辦了該縣第二中學,文廟得以有效保護和不斷修繕。這座古建築群既是文廟,又是學校,傳承文化與文物保護相得益彰,也成為江川著名的古迹之一。 1989年5月,江川縣政府把文廟公布為第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由市、縣兩級政府一次性投資60多萬元對文廟二廡四祠進行了大規模修復;2001年4月,文廟被玉溪市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2月,文廟被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


江川文廟大成殿
江川文廟大成殿
文廟俗稱黌學,是江川規模最大的古建築群,於1779年(清乾隆四十四年)開工興建,1824年(道光四年)落成,歷時45年。文廟佔地31畝,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氣勢雄偉,是雲南第二大文廟,僅次於建水文廟。
文廟主體建築是中軸式對稱的古代宮殿式土木建築結構,由一殿、二門、二廡、四祠、一池組合而成,外配崇聖宮、鍾秀書院。整個建築群氣勢雄偉、構思巧妙、雕刻細膩、工藝精湛,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一殿指大成殿,是文廟主體建築的至高點,面闊五大間,每間32平方米,分明間、次間、梢間和走廊,屏門24扇,共有26棵圓柱支撐。屋頂屬尖山式歇山頂,由正脊、正吻、垂脊、博脊組成,瓦面是彩色釉瓦,並由對稱的三組菱形圖案組成。檐部雕龍刻鳳,全部為鏤空雕,懸掛“萬世師表”、“聖協時中”、“中和位育”三塊匾額。居中的一品橫樑上,書有“光緒十七年(歲次辛卯)大呂月望五日辰時江川縣士庶重修”楷書字樣。明間供奉“至聖先師孔子牌位”一塊,兩側為“四配牌位”,均採用紫檀木三層鏤空的龍鳳雕花與之相配,並加之奇花異草,以金箔或朱漆加以修飾,雕工精巧細膩,造型古樸典雅,牌位兩側豎掛黑底金色陽刻楷書對聯,上聯是“六經垂萬古”,下聯是“一貫徹中天”。在次間立有“至聖先師孔子贊·並序”石碑一座,通高2.67米,寬0.9米,厚0.2米,上有陽刻“二龍戲珠”圖案,中有陰刻“御制”二字,碑文落款為“康熙二十五年七月初四”。又次間立有“顏子贊”、“曾子贊”、“子思子贊”、“孟子贊”碑一塊,高1.45米,寬0.6米,厚0.2米。
江川文廟欞星門
江川文廟欞星門
大成殿前是一方形月台。用青磚鋪成,長14米,寬8米,高1.4米,周圍均採用精雕細刻的石欄圍砌,圍欄上雕有石獅14隻。月台東、南、西三面置石階上下,在正南方的踏踩中雕有“鯉魚躍波”,御路石雕有“盤龍朝聖”。月台正中立有相互對應的鏤空石雕“龍抱柱”兩棵,高2.5米,雕有“雲托日月”圖案,頂部雕有栩栩如生的雛鳳各一隻,兩隻雛鳳立在龍柱上,呈相向和鳴之勢,含有雛鳳凌空之意,纏繞柱身的龍,其須、口、鼻、爪、甲、鱗造型別緻,惟妙惟肖,有吞雲吐霧,躍躍欲騰之勢。龍柱柱礎分三層,上層為螺旋形,中層為八角形,下層為正方形,柱身與雕龍、雕鳳合為一體,且為一石所成,可謂世間稀罕之物,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二門指大成門和欞星門,都與大成殿明間位於中軸線上,採用架梁和斗拱建築形式,古樸大方,雕工精細。大成門高懸“佑啟人文”匾額一塊。從前在大成門的兩次間分別設有高2米的大鐘一口和直徑2米的大鼓一面。欞星門上懸“道冠古今”匾額一塊,檐部雕龍刻鳳,斗拱林立,兩側高大的石獅威武雄壯。
徠二廡指緊接大成殿前面的東西廂房各9間,採用板瓦屋面,土木結構,東西對稱,長16.5米,寬3.5米,檐部雕刻精細,布局緊湊,施油裝飾。
四祠指緊接大成門的東西對稱的鄉賢祠和名宦祠各6間以及緊接著欞星門的東西對稱的節孝祠和孝義祠各3間。四祠的結構、建築特點、雕刻油飾和彩繪與兩廡近似,其中的鄉賢祠和名宦祠長12米,寬3.5米,節孝祠和孝義祠長6.5米,寬3.5 米。
一池指文廟南端中軸線起點的泮池,又稱“月牙池”,呈規則半圓形,面積約100平方米,池邊石欄由欄板、盤子、地獄構成,池建有三孔石拱橋,橋面寬2.5米,呈弧形貫通南北,橋邊緣亦採用精雕細刻的石欄圍砌。
文廟主體建築物以外的附屬建築崇聖宮、鍾秀書院等,由於多年的歷史原因,失去了修繕的機會,後來坍塌,給後人留下的只是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