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雅鎮
尼雅鎮
民豐縣鎮縣政府駐地位於縣城東面,尼雅鎮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達13761人。唐代稱尼壤。清代稱尼雅庄。民國置廉潔鎮。1955年撤銷鎮治。1984年重設尼雅鎮。境內買地尼雅提路、索達路、315國道縱橫交錯,構成本區主要交通網。塔中公路貫通后,境內商業網點密布,市場繁榮。轄按序數命名的4個居委會和2個村委會。農業以種植小麥、玉米、棉花、油料為主。牧業以飼養羊、牛為主。
民豐縣尼雅鎮設立於1984年,位於尼雅河東岸,位於縣政府東北部0.3千米。鎮政府所在住地民豐縣博斯坦路10號。東、西、北均與尼雅鄉接壤,南與葉亦克鄉相連。在315國道線上,塔中 沙漠公路南端出口處。東至且末縣城360公里,西抵于田縣城125公里,北距輪台縣城579公里。全鎮土地面積14.3平方公里,總人口13761人(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3349戶,以維吾爾族和漢族群眾居住為主,轄3個居民委員會,2個行政村(共有10個村民小組)。兩個行政村共有1069戶、1874人口、三個居民委員會共有常住居民2380戶,8567人,其中,非農戶口2055戶,7265人,農業戶口325戶,1302人;流動人口316人。
20世紀初,英國人斯坦因在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南緣尼雅河畔發現了一座古城遺址,並從這裡挖掘出封存了千年的各種珍貴文物12箱之多。當這些文物被帶回英國時,使西方學者大為震驚,這就是被稱其為東方“龐培城”的尼雅遺址。
東漢時期,名將班超為抗擊匈奴穩定西域,曾帶隨從駐紮西域數十年。他利用傑出的政治、軍事、外交才能聯合當時的西域36國抗擊匈奴的侵略,威鎮西域數十年,留下了“投筆從戎”的千古佳話。有人提出,斯坦因所發現的尼雅遺址,就是中國史籍中記載的西域36國之一的精絕國。
尼雅遺址地圖
為了揭開這千古之謎,1995年10月,中日兩國考古學家深入塔克拉瑪干沙漠,開始了對尼雅遺址的大規模科學考察。此次挖掘是近一個世紀以來收穫最為豐碩的一次,被評為“95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出土文物之豐富,保存之完好震驚了中國乃至世界考古界。這次考古價值最高的發現是大量保存完好特色鮮明的織錦和寫有佉盧文的木簡函牘。其中“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質地厚實,紋樣瑰麗流暢,色彩艷麗,世所罕見。大量的佉盧文檔案也讓考古學家們喜之若狂。
佉盧文最早起源於古代犍陀羅,是公元前3世紀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時期的文字,全稱“佉盧虱底文”,最早在印度西北部和今巴基斯坦一帶使用,公元l—2世紀時在中亞地區廣泛傳播。公元4世紀中葉隨著貴霜王朝的滅亡,佉盧文也隨之消失了。18世紀末佉盧文早已經成了一種無人可識的死文字,直至1837年才被英國學者普林謝普探明了佉盧文的奧秘。但是問題在於公元3世紀時,佉盧文在產生它的印度消失了,怎麼突然又在異國它鄉流行了起來?這著實讓歷史學家們摸不著頭腦。
最誘人的當然是佉盧文木牘的內容。解讀它們發現,尼雅王國長期受到來自西南方SUPIS人的威脅與入侵。可以說,尼雅王國是在預感大難臨頭中,憂心忡忡地度過了最後的日子。木牘
尼雅文明
尼雅,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一處沒有人煙、沒有水、沒有綠色的死亡世界。
神秘尼雅遺址
“精絕國”在西漢時本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因其地處要道,成為東方大國鄯善和西方大國於闐的常爭之地,曾先後被鄯善、於闐所吞併,成為其下屬的州縣。在尼雅廢墟中曾出土過“司
尼雅沙漠
大麻扎人:尼雅遺址最近入口處的民豐縣城,在今天還被稱作“尼雅鎮”。尼
尼雅古城遺址
尼雅,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一處沒有人煙、沒有水、沒有綠色的死亡世界。這裡沒有蒼蠅、蚊子,也沒有老鼠、野狼。有的只是一片一片枯死的胡楊林,一堆一堆高大的紅柳冢,在流沙中搖搖欲墜的古代房屋、佛塔,還有那在黃沙中時隱時現的木棺和白骨。經過實地考察研究,尼雅廢墟就是漢代西域著名綠洲國家“精絕國”的故址。根據《漢書·西域傳》的記載,“精絕國”有480戶,3360口,勝兵500人。用現在的眼光來看,"精絕國"只是一個人口僅與村落般多的國家。可是在2000多年以前,西域的許多小國家大多如此。
民豐原稱“尼雅”,也就是唐玄奘所到過的“尼壤”,縣城所在地至今仍
尼雅出土物品
地勢南高北低,屬平原地帶。土壤主要屬沖積灌漠土和黃沙土,土壤質地粗、沙性大、粘粒少、保水保肥能力差。大陸性乾旱氣候,水源缺少,蒸發強,夏季炎熱,秋季降溫迅速,霜凍出現早。
主要植被有:白楊、胡楊、紅柳、蘆葦等,主要野生動物有狐狸、野豬、野兔等。
經濟以農、牧、林業為主。耕地面積8518.8畝,農作物播種面積5040.4畝,其中
尼雅畫廊酒吧
尼雅鎮2008年人均純收入達到3129.93元,超額完成57.10元,完成計劃的101.86%。一是勞務輸出創收129.47萬元,人均收入達到530.18元。二是設施農業創收124.18萬元,人均收入達到508.5元。三是甜瓜產量達20.21萬噸,收入25.725萬元,人均收入105.34元。四是林果業總收入16.23萬元,人均收入66.46元。五是畜牧業創收87.34萬元,人均收入358元。五是三產創收160.04萬元,人均收入為655.37元。六是抗震安居建房任務是107戶。截止目前,全鎮開工戶數達到107戶,竣工107戶,合格率100%,優良率95%。七是計劃沼氣建設90戶,已建93戶,完成計劃的103%。
2008年尼雅鎮人均純收入達到3129.93元,其中三產收入為655.37元,佔全鎮
尼雅畫廊咖啡
尼雅鎮黨委、政府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特色為依託,以綠色為生命,大力
尼雅古城遺址
民豐縣古稱“尼雅”,西連古於闐,東接古樓蘭,是古絲綢之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精絕國”所在地。本地歷史悠久,民風古樸,環境獨特,旅遊景點多達 20多處,最主要的有:
1、尼雅古城遺址:距縣城約140公里,地處縣城正北沙漠腹地,系漢晉時期“精絕國”的所在地。隨著世遠年湮,風蝕雨侵,流沙移動,河流變遷,“精絕國”早已被黃沙湮沒。唐代西行取經的高僧玄奘曾稱此地有尼壤庄,后經幾次搬遷,移居現址,清代稱尼雅。民國時稱尼雅庄,1944年
尼雅景點
夏央塔克古城:距縣城約2公里,位於安迪爾牧場場部東北27公里處。今城牆、廟宇和佛塔尚存,陶片等遺物隨處可見,直徑200米左右,圓形城內房屋遺址猶存。
阿克闊其卡古城:距縣城約 195公里,位於安迪爾牧場西北15公里處。整個古城呈橢圓形,直徑不足150米。今城門、城牆、房屋、羊圈尚存。
尼雅風光
3、伊瑪木加帕爾沙迪克麻扎:又稱“大麻扎”。位於縣城北90多公里的尼雅鄉卡巴克阿斯干村以北5公里處,相傳十一世紀,喀拉汗王朝征服於闐顧氏王朝的最後一戰發生於此,戰事激烈。伊斯蘭教首領、穆罕默德第五代重孫伊瑪木加帕爾沙迪克戰死此地。十二世紀於此建寺紀念。現為南疆主要的伊斯蘭教聖地之一。每到夏秋時節,來自和田、喀什、阿克蘇、哈密等地的朝覲者絡繹不絕。
4、漁湖:位於縣城東北47公里處,“315”國道兩側,由三片水面組成,形成一道彎曲條形水面,全湖面積3700畝。由於歷史上的大地震造成地殼裂縫后形成了這塊低洼地帶,再加上泉水、河水匯合以及地下水的上升,則形成一片天然湖泊。漁湖四周蘆葦叢生,風景如畫,水面平
尼雅景點
6、古樹:境內現有四棵古樹。
(1)綠洲古楊樹:距縣城3公里,位於尼雅鄉托皮村沙丘邊,樹高27.5米,樹圈直徑3.8米,樹齡約300餘年。
(2)綠洲小葉白臘樹:距縣城8公里,位於若克雅鄉吐孜空村沙區邊,樹高23米,樹圈直徑2.8米,樹齡200年。
(3)綠洲古胡楊樹:生長距縣城西北180公里的安迪爾牧一分場沙區懷抱中,樹高37米,樹圍直徑6.5米,樹齡約800餘年。
(4)沙漠古胡楊樹:位於沙漠公路481公里處路沿石標誌以東沙漠600米處,樹形似一匹卧駱駝,樹高5米,樹圍約5米,樹齡約500年。
荒原尼雅中國沉睡的遺址
7、“八一八”康賽水電站工程:位於縣城西南47公里的昆崙山麓。“八一八”工程號稱民豐縣的“生命工程”,是民豐人民向昆崙山要水要電而創造的一道人間奇迹。1968年6月18日,民豐人民靠“一顆紅心一雙手,一把鋃頭一盞燈”的英雄氣概,在昆崙山奮戰五年,打洞7120米,終於引下崑崙泉水。之後又利用高落差建成了康賽水電站,康賽水電站是全疆第一座斜擊式、高水頭、小流量的高難項目,68米深的豎井是當地施工人員自行設計完成的。這兩項工程從根本上解決了當時的缺水少電的面貌,使人民生活發生了質的飛躍,此工程受到國務院、自治區、地區各級領導同志的高度讚揚。現已成為民豐精神的象徵,是民豐縣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傳統教育的基地。
8、沙漠公園:位於縣城正西6公里處,設有獨具特色的浙江省治沙站。治沙站周圍白楊林立,綠草如茵,而在10年前,這裡還是延綿8公里的大小沙丘,通過當地農民艱苦的改沙致沙,迫使沙丘向後退縮了800多米,栽植了70餘萬株防風林,有效地遏制了沙丘的再次侵入。來這裡一觀,你會頓時湧起一種“昔日沙埋尼雅如今綠掩民豐”的豪邁之情,你會立即領略人進沙退是一種多麼偉大而艱難的付出,你更會感受到人類改造自然的博大氣魄。
9、草湖風光:位於縣城東南8公里處,若克雅鄉正西的天然草場,315國道從其中斜刺而過,草湖綠草油滑亮澤,水潭清澈見底,羊兒雪白肥壯,牧人揚鞭引吭高歌,好一幅恬靜而熱烈的田園風光。草湖中間零星散布著幾座牧人草房,房中有熱情的主人,鮮美的牛奶,醇香的烤肉,帶有“熱瓦甫”悠揚的旋律,隨之出現美麗多情的維吾爾族姑娘翩翩起舞,觀賞之中,你會把自己美好的心境與大自然的天然麗質不知不覺融為一體。
10、高山牧場度假村:位於縣城東南76公里處的葉亦克牧場西面,海拔3000多米。這裡牧草青青,牛羊成群,近觀有高山氣象台亭亭玉立,遠望有崑崙雪峰直逼眼前。在這裡你可以騎馬上雪線采雪蓮,也可以執羊鞭感受牧羊人的愜意,也可以席綠毯遙望崑崙與周公夢中相會,也可以雙軍對壘來一番頑強搏殺,也可以情人相依互訴衷腸……。
11、昆崙山炮點:位於縣城85公里處的葉亦克正東,昆崙山高地。在這裡,你腳踩崑崙,頭頂彩雲,手握炮鍵,可以隨意控制天地,可以任意左右地表乾濕。炮彈一聲怒吼,足以讓你和昆崙山一起震撼許久……。
尼雅1號墓地3號墓出土文物
12、“沙漠村落牙通古斯”:牙通古斯維吾爾語意為:“野豬出沒的地方”。位於距縣城100多公里的東北沙漠腹地,這兒有300餘人,過著簡樸而寧靜的生活,過去他們基本上與外界隔絕一切聯繫,艱辛而又頑固的堅守著自己的精神家園和獨特的習俗習慣,曾被區內外探險家和新聞記者譽為“大漠腹地里的原始部落”。來此採訪的記者還炒熱了一條廣西漢族流浪漢在這兒生活20餘年的大新聞――《大漠深入的“白毛男” 》,一時使牙通古斯聲名鶴起。1995年10月1日,聞名於世的“沙漠公路”橫空出世,牙通古斯距沙漠公路僅18公里,它以自己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神秘的色彩而很快被世人譽為“沙漠公路第一村”。牙通古斯有偌大的天然原始胡楊林、有大漠駝隊,有一塵不染的自然植被,有號稱“沙漠人蔘”的名貴“大芸”,更有古老原始的民情民風,終年細細流淌的牙通古斯河會告訴你她從昆崙山來到塔克拉瑪乾的悲壯故事。
13、民族庭院:民豐縣的民族庭院極富民族風味。各種花紋圖案和雕飾遍布院門和房屋前沿。庭院葡萄滿架,果實壓彎枝頭。屋內維吾爾特色傢具古色古香,牆壁上掛毯繁華似錦,床上、地上各色地毯鋪放有序,加之頭戴花帽的老者,身著鮮艷的艾得萊斯綢花裙的少女,以及穿銹花襯衣的小巴郎,無不對人形成極強的誘惑。如果你願意來訪,每個維吾爾人都會用傳統的烤肉、抓飯、拉條子、油饢、香茶、酸奶子、葡萄、哈密瓜、沙棗以及各種果脯果乾熱情的款待.
民豐縣尼雅鎮工作機構為:“四辦一部”即:黨政黨建辦公室,農村經濟發展辦公室,綜合治理統戰(宗教)辦公室,社會事務和精神文明辦公室、人武部。四辦一部各設主任1名,副主任1名,人武部設部長1名,黨校設專職副校長1名。鎮黨委所轄3個黨支部,黨員141名;團委1個,3個基層團支部141名團員;黨團比例為1:1.06.全鎮行政幹部40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38名,村幹部1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