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水鎮

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轄鎮

雙水鎮,隸屬於廣東省江門新會,位於新會西南部,截至2010年,雙水鎮總面積207.44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60785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轄37個村和3個社區,是新會區人口最多,鎮域最大的鎮之一,也是知名“僑鄉”,旅居港澳台同胞及海外僑胞近十萬人。

雙水鎮擁有將軍山、張將軍家廟、奎閣、大聖廟等旅遊景點和醒獅武術、山地風箏、蕉樹龍、小岡搓香工藝等傳統民間文化藝術。雙水鎮曾獲得過“廣東省中心鎮”、“省級可持續發展試驗區”、“省教育強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省生態示範鎮”、“省衛生鎮”等榮譽稱號,是江門地區首個工業產值超100億元和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超1億元的非城關鎮。2019年10月,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20年7月,獲得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雙水步天橋
雙水步天橋
新會雙水鎮地處銀洲湖畔,新會“雙水”地名在明清朝代原寫法為“瀧水”。“瀧”是多義多音字,一是音“龍”(lóng);另一是音“雙”(shuāng),《新華字典》註:“地名,在廣東省新會縣。”可見,新會“瀧水”讀“雙水”。“瀧水”是取水名為地名,瀧水是雙水鎮內古水道之一,清光緒三十四年的《新會鄉土志》記載,“瀧水,發源於瀧水都,筍峰迤南諸山之東,在縣城西南四十餘里,東流至南岸,與九曲水相交。又東流至北岸,分為二支,其東南流者經水口汛,入銀洲湖;其東北流者,經中齋堂,與九曲水之別支會,又東經水口墟,入於銀洲湖。”水口墟即現雙水墟,因位於這條瀧水流向銀洲湖的出口得名,瀧水雖經百年河流改道,但根據以上記載,對照現今的河道,“瀧水”這條水道仍清晰可尋。
明代、清代行政區劃設鄉、都(坊)、圖、甲,“瀧水”是新會縣十幾個“都”之一。康熙年間(1662—1722),全縣分13都,“瀧水”是其中一“都”,轄12圖、105村,包含現雙水鎮除木江河和南岸河以北的鄉村,及崖門鎮的行政區域。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的《新會鄉土志》載,全縣分15都,其時“瀧水”的行政區域大體沒變。“瀧”字的繁體字筆畫複雜、地名讀音特殊,外地人往往錯讀成“龍水”。隨著民國設區置鄉,後來寫成“雙水”,翻閱民國2年(1913)《新會醒報》,已隨處可見“雙水”、“雙水墟”、“雙水口”、“雙水口墟”等文字。
作為地名,民國時期甚至1949年以後還有延續寫“瀧水”的情況,比如民國22年(1933)出版的《景堂圖書館指南》中的新會縣地圖、1961年出版的新會地圖,仍然可見這種寫法。

建制沿革

明、清時期,現雙水鎮境分屬瀧水都和潮居都,鄉村分佈如下:
1.南坑、黃村、產步、赤木嶺、上邦沖、貴美、沙富、石屋、沖美屬瀧水都一圖;
2.天亭、蓢頭、談沖屬瀧水都二圖;
3.橫嶺、沙路、沙頭墟、趙家坑、濠沖、王井頭屬瀧水都三圖;
4.豪山、上下凌沖、蔣山、凹頭、島橋、天亭墟、塔嶺屬瀧水都六圖;
5.塘河、土塘、霽嶺、西村屬瀧水都七圖;
6.沙蓢、上下洋美、南岸、三合、瓦屋、大員山、橋頭、龍脊新村屬瀧水都八圖;
7.灣頭、水口中心、水口、學澗、健沖、長澗、北岸屬瀧水都九圖;
8.田心、薛家村屬瀧水都十圖;
9.大小慕岡、伯羅山、竹兜斗、鯉魚沖、下寮、五斗六衝、流墩、下邦沖屬瀧水都十二圖;
10.羅家灣、曾坑、梁家村、天台洋洛、倉邊、玉堂、小岡、大灣屬潮居都二圖;
11.大樹下屬潮居都四圖;
12.談村、沖茶屬潮居都五圖;
13.泮沖、河田吉、齋堂、小汾、梅岡、盤溪屬潮居都六圖;
14.朱村、沖邊、忠孝、大石橋、衙前屬潮居都七圖;
15.小沖茶、超群、官地、沖式屬潮居都八圖;
16.伍村、嶺頭屬潮居都十一圖。
民國時期,新會設區置鄉,推行保甲制度,鄉以下設保甲,作為最基層的行政組織。至解放前,現雙水鎮境分屬第六區和第七區,鄉村分佈如下:
1.筍嶺、沖式、五保、超群屬第六區筍嶺鄉,共16保;
2.梅岡、小岡、倉前、沖邊、洞閣屬第六區小岡鄉,共30保;
3.天台屬第六區潭岡鄉;
4.上凌、東凌、蓢頭、南岸、洋美屬第七區雙凌鄉,共21保;
5.基背、北岸、嘉寮、橋頭、東岸、樓墩、祿沖、充美、咀頭、祝斗屬第七區達仁鄉,共17保;
6.三公廟、雅屋、雙水圩、長澗、龍脊、學地、木江、慕羅屬第七區雙水鄉,共20保;
7.田心、梁家、嶺頭、曾家、伍村、泮沖、島橋、羅灣、四堡屬第七區九聯鄉,共30保;
8.塔嶺、豪山、塘河、西村、天亭、龍頭屬第七區天塔鄉,共15保;
9.沙富、貴美、橫嶺、崔家坑、沙路圩、王井頭、濠沖屬第七區富路鄉。
新中國成立后,區劃調整如下:
1952年,第七區分出第七區和第十一區(第十一區即現崖門鎮及沙路村)。
1955年9月,第七區改名為雙水區,第六區改名為羅坑區。
1958年並大鄉,雙水區分雙水、基背、天亭、沙崗4個大鄉,小岡大鄉屬羅坑區,沙路村屬崖西區洞南大鄉。1958年10月改為雙水人民公社。
1961年,小岡從羅坑公社分出成立小岡公社。
1984年雙水和小岡恢復為區。雙水區轄橋美、東北、基背、魚沖、嘉寮、樓墩、沙路、邦龍、龍頭、富美、沙朗、塘河、大堂、塔嶺、豪山、水庫、上凌、東凌、田心、南岸、島橋、朗頭、二聯、羅灣、龍脊、嶺頭、濟堂、泮河、雙水、木江等30個鄉和雙水、天亭2個鄉級鎮,130個自然村。小岡區轄倉前、六里、五堡、梅岡、衙前、四橋、南水、沖式、洞閣、北水等10個鄉,92個自然村。
1986年兩區改為鎮,2002年小岡鎮被併入雙水鎮,成為雙水下轄的一個居民社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雙水鎮下轄3個社區和37個村。分別是:
小岡社區、雙水社區、天亭社區;雙水村、木江村、龍脊村、嶺頭村、梁家村、蓢頭村、田心村、南岸村、上凌村、東凌村、豪山村、水庫村、大堂村、塔嶺村、沙蓢村、塘河村、龍頭村、富美村、邦龍村、嘉寮村、樓墩村、基背村、魚沖村、橋美村、東北村、梅岡村、六里村、洞閣村、五堡村、倉前村、衙前村、南水村、北水村、沙路村、島橋村、朱村、式橋村。
雙水鎮
雙水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雙水鎮位於廣東省珠江三角洲的江門市新會區西南部,潭江下洲銀洲湖西岸,北鄰新會區城鎮中心,東與新會經濟開發區、古井鎮三江鎮隔銀洲湖相望,西接羅坑鎮、台山市四九鎮和水步鎮,南接崖門鎮。總面積207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雙水西部有古兜山綿亘,屬丘陵山區,最高峰鍋蓋尖676米,北部、東部屬潭江下游沖積平原。

氣候特徵

雙水鎮全境都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地處低緯度,瀕臨南海,屬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明顯,氣候溫和,熱量充足,雨量充沛,植被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
降水量季節間變化很大,4月至9月為雨季,10月至翌年3月為旱季,年降水量2466.5毫米,降水量分別佔全年降水量的82.75%和17.25%。年均降水量由北向南逐漸增加。
年平均氣溫21.8℃--22.2℃,最高月均溫28.3攝氏度,最低月均溫13.4攝氏度。月平均氣溫以1月最低,為13.4℃,7月最高,為28.3℃,氣溫年較差較小。無霜期349天,年日照時數1605.1小時。
雙水常見的災害性天氣有早春低溫陰雨、龍舟水、暴雨、颱風和寒露風。颱風主要發生在5月至11月之間,暴雨主要集中在5月至9月。

人口民族


雙水鎮
雙水鎮
截至2010年,雙水鎮人口92500人,外來人員1.3萬人,旅居港澳台及海外僑胞近十萬人,主要分佈在印尼、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等15個國家。僑屬、港澳同胞家屬約佔51.6%。雙水鎮約佔12.5%的新會區人口。
2021年6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常住人口60785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

經濟


綜述

1986年,雙水鎮已成為全省首批工業發展衛星鎮。
至2003年底止,全鎮共有各類工商企業近3000家,其中工業企業近1000家,年產值超億元企業6家,超千萬元企業48家。
至2008年,全鎮工業總產值113.5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82.97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2356萬元,稅收收入26159萬元。
2012年,雙水鎮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117億元,同比增長16.6%,其中,工業總產值112億元,同比增長15.5%;農業總產值51924萬元,同比增長2.1%;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99.7億元,同比增長29.5%;完成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7874萬元,同比增長2.27%。

工業

拆船鋼鐵、發電、造紙、制香,是雙水四大工業板塊,而僅僅拆船鋼鐵產業就給雙水的經濟發展貢獻了超強的力量,2012年實現產值36億元。
雙水鎮華興工業園
雙水鎮華興工業園
雙水鎮華興工業園位於南門一級公路黃宣充紀念大橋腳,高標準規劃,高水平建設,功能分佈合理,規劃佔地面積1800畝,基礎設施配套完善,實現“五通一平”,環境優雅。
雙水鎮豐華工業園地處南門一級橋美路段,比鄰雙水墟中心,交通十分方便,規劃面積2000畝,水、電、路等“五通一平”基礎設施配套,20多家外資民營企業落戶工業園。

農業

黃皮果蔗
黃皮果蔗
雙水鎮是新會的農業大鎮,以水稻、甘蔗、水果種植和水產禽畜養殖為主。其中果蔗外型粗大,皮色米黃,蔗肉爽脆,汁多清甜,獲得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和產地認證。
2012年雙水鎮農業總產值5.19億元,同比增長2.1%;農村人平收入8813元,同比增長5.2%。全鎮糧食播種面積106746畝,果蔗種植面積3336畝,水果種植面積8892畝,經濟作物種植面積6334畝,牧業全年產值達21283萬元,水產品總量12416噸,產值8757萬元。
林業方面,全鎮共有山林118627畝,其中經濟林71727畝,生態公益林46900畝,2012年全年實現林業收入862萬元。

社會


教育

雙水鎮共有公辦中小學18所,成人文化技術學校1所、幼兒園28所(其中有省一級學校2所,省示範性鄉鎮成人文化學校1所,市一級學校8所,市一級幼兒園2所,區一級學校4所),在校學生12600多人。全鎮實現普高教育,中考成績多年來名列全區農村鎮第一名,高考成績逐年上升。
雙水鎮在2003年和2005年對中小學的布局結構作出了較大調整,將多所初中小學合併為九年制學校,將多所合高中、職中和初中為一體的學校調整為1所完全初中。調整學校布局后,原42所中小學調整為18所。實現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教育教學質量大大提高,促進基礎教育快速發展。

文化事業

“雙水山地風箏”和“雙水蕉樹龍”被列入新會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雙水山地風箏
雙水山地風箏
雙水山地風箏相傳始於明代洪武年間,盛於清代乾隆年間。雙水山地風箏造型別緻,品種繁多,約有100多個花式品種。製作工藝精巧,融入了選料、破篾、綁紮、粘合、包裝、繪畫等民間工藝於一體,其中板塊類和足節類風箏在空中飄動時發出一種十分美妙的響聲,令人頗感神奇。
雙水鎮嶺頭蕉樹龍活動始於清朝年間,適逢農曆七月夏季遇上颱風造成嚴重水災,當時村民的主要種植作物蕉樹受到了嚴重水浸,損失嚴重,為了祈禱風調雨順,村民們便定每年農曆7月的最後一天的地王誕日為活動日,在這一天用蕉樹做成的龍舉行隆重的祈禱儀式。該活動延續已有150多年歷史。每年的蕉樹龍活動,本村的男女老少都自覺地熱心參與,出外謀生的鄉親也主動攜兒女回鄉參加,是村民相互溝通感情營造和諧氣氛的一種良好形式。

交通


雙水鎮位於西江、潭江下游交會處,南瀕南海,境內河道縱橫,通江達海,地處珠江三角洲經濟圈的銀洲湖區域,屬於國務院批准65平方公里開放水域範圍,毗鄰國家一類貨運口岸新會港,水路通香港、澳門分別只有98海里和47海里,萬噸巨輪可乘潮、5000噸級可全潮經銀洲湖“黃金水道”進入雙水鎮。2018年7月開通的深茂鐵路深湛鐵路)通過雙水,並設雙水鎮站。另外,雙水附近的鐵道有:廣珠城軌、廣珠鐵路。雙水鎮距廣珠城軌新會站約10公里。

旅遊


景點

張將軍家廟
雙水鎮張將軍家廟
雙水鎮張將軍家廟
張將軍家廟上世紀80年代被新會博物館列入文物目錄,1995年被公布為新會第三批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公布為廣東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區政府1997年劃定了家廟的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2005年把家廟修繕工程列入“十一五”期間文物保護項目,2006年在家廟門前廣場豎立了文物保護標誌說明碑,區文物管理部門與雙水鎮政府多次簽訂了家廟文物保護協議。
據《新會縣誌》記載,張其光將軍受朝廷嘉獎榮歸故里興建家廟,光緒十年(1884年)落成。家廟由中路建築及東西兩路建築組成,面闊25.1米,進深58.6米。牆體為青磚砌築,室內梁架為坤甸木,各處檐柱為花崗岩,柱礎均為花崗岩。室外地面鋪花崗岩條石,室內鋪大階磚。中路建築三開間,依次為第一進頭門,頭門前有廣場,中間有甬道。額匾“張將軍家廟”大字由欽差、侍講銜翰林院編修鍾德祥題字。第二進前的天井及東西廊廡部分,為越制建築風格,東西廊廡位於東西建築中,天井寬度與中路建築面闊相同,天井中間為甬道,甬道盡端接第二進廳堂處是月台。第三進廳堂前的天井及兩廊,梁架建築用材較好,東西兩路建築形式類似,為硬山擱檀形式,兩層閣樓為歇山頂。平面格局形制特別,將中路第二進廳堂前的東西兩廊廡向外移至東西路建築中。第二進廳堂前的天井及頭門前廣場均有甬道,前面天井甬道盡端還有月台。家廟建築質量上乘,是新會現存規模最大、造工精細的祠堂之一,為清末祠堂的代表作,體現了當時勞動人民的技術和智慧,對於古建築的研究有重要價值。家廟是紀念和研究張其光將軍生平事迹的主要場所,可用作愛國主義教育和鄉土知識教育。
仲羽張公祠
仲羽張公祠位於張將軍家廟北邊約200米處,是張姓祖祠,三路三進,於明末清初興建。祠前豎有石華表兩枝,高8.8米,分別刻有“御賜振勇巴圖魯張其光”、“御賜利勇巴圖魯張昆”。滿語“巴圖魯”就是“勇士”的意思。據新會博物館查閱張氏族譜考證,張昆系司前田邊人,與張其光同宗,把他們的華表同放於仲羽張公祠,是為了方便族人敬仰。祠前圍牆還豎有一塊花崗岩石厥,石厥的上部陽刻“聖旨”兩字,中部陰刻“奉天誥命臣張其光立”,周邊有四柱纏龍石柱。石華表及石厥已連同張將軍家廟一起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村落、奎閣、官印樓、三眼井
古村落位於張將軍家廟側,是一排排整齊的青磚古屋,為清末珠江三角洲民居的建築風格,屋內雕樑畫棟,裝飾精美,古色古香。據說是張其光興建家廟時捐資新建的,又稱“新村”。奎閣位於張將軍家廟東面約300米的田野中,建於清代,塔高4層約20米,匾額“奎閣”二字由張其光第六子張祖榮所書。官印樓(又名仰雲樓)位於張將軍家廟以南100米的小山坳上,方形炮樓的建築酷似當時的官印。三眼井位於張將軍家廟以北約50米的民居之中,井台由花崗岩石板鋪蓋,有三個呈“品”字形的圓形井口,故稱“三眼井”。
僑鄉關帝廟
雙水關帝廟
雙水關帝廟
雙水“僑鄉關帝廟”是廣東保留較完整的歷史最長的“關帝廟”,是一座綜合嶺南天地靈氣的千年古廟。始建於明初,乾隆期間曾經多次重修,有功德牌流傳,刻有各省各界人士捐款芳名。
張將軍家廟、仲羽張公祠、奎閣、官印樓、三眼井、古村落等文物外觀面貌保持完好。雙水鎮政府以天亭初中和豪山小學遷出為契機,決定把這兩所學校空置的14828平方米土地和3882平方米建築物,作為張將軍家廟和仲羽張公祠後備資源,擴大了張將軍家廟系列文物利用發展空間。豪山村不僅具有優美的田園風光,而且孕育了張其光、張蔭堂等歷史著名人物,留下了張將軍家廟、仲羽張公祠、奎閣、官印樓、三眼井、古村落等歷史文物。

代表人物


張其光
張其光(1831-1895年),又名信千,字奎垣,廣東新會雙水鎮豪山村人。光緒元年(1875年)八月,張其光任福寧鎮總兵,光緒七年實授浙江提督。在中法戰爭中張其光力任守御,儘力籌措,添築龍灣炮台。
鄭績
鄭績
鄭績
鄭績(1813-1874年),字紀常,號戇士,別署夢香園叟,廣東新會雙水鎮橋美村人。鄭績著有《論畫》2卷、《夢幻居畫學簡明》、《夢香園剩草》等。他同治年間畫的《山水人物圖》、《晚汀漁竿圖》藏於新會博物館。

獲得榮譽


1、全國環境優美鄉鎮
2、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單位(兩個)
3、廣東省中心鎮
4、廣東省生生態示範鎮
5、廣東省城鎮化技術集成應用示範單位
6、廣東省可持續發展試驗區
7、廣東省教育強鎮
8、上榜“2018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9、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10、國家衛生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