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賦

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賦

《雕賦》是唐代詩人杜甫創作的一篇賦。此賦先總述雕“以雄才為己任”,展示了驃悍驍勇的雄姿;接著筆鋒一轉,插敘捕雕的情景和馴雕的過程;然後敘雕“奮威逐北”之令人稱羨、使異類震驚之傑出本領及其敢於“觸邪”的剛正氣質;結尾寫雕“不見用”而飄然遠逝,在自傷懷才被棄的坎坷命運中,對“虛陳其力,叨竊其位”的昏庸官僚進行了嘲諷。全賦借雕自況,吐露懷抱,章法謹嚴。

作品原文


雕賦
當九秋之凄清,見一鶚之直上。以雄才為己任,橫殺氣而獨往。梢梢勁翮,肅肅逸響;杳不可追,俊無留賞。彼何鄉之性命,碎今日之指掌。伊鷙鳥之累百,敢同年而爭長?此雕之大略也。
若乃虞人之所得也,必以氣稟玄冥,陰乘甲子;河海盪潏,風雲亂起;雪冱山陰,冰纏樹死。迷向背於八極,絕飛走於萬里。朝無所充腸,夕違其所止;頗愁呼而蹭蹬,信求食而依倚。用此時而椓杙,待弋者而綱紀;表狎羽而潛窺,順雄姿之所擬。欻捷來於森木,固先繫於利觜;解騰攫而竦神,開網羅而有喜。獻禽之課,數備而已。
及乎閩隸受之也,則擇其清質,列在周垣;揮拘攣之掣曳,挫豪梗之飛翻。識畋游之所使,登馬上而孤騫。然後綴以珠飾,呈於至尊。摶風槍累,用壯旌門。乘輿或幸別館、獵平原,寒蕪空闊,霜仗喧繁。觀其夾翠華而上下,捲毛血之崩奔;隨意氣而電落,引塵沙而晝昏。豁堵牆之榮觀,棄功效而不論。斯亦足重也。
至如千年孽狐,三窟狡兔;恃古冢之荊棘,飽荒城之霜露。回惑我往來,趑趄我場圃。雖有青骹載角,白鼻如瓠;蹙奔蹄而俯臨,飛迅翼而遐寓。而料全於果,見迫寧遽;屢攬之而穎脫,便有若於神助。是以嘵哮其音,颯爽其慮;續下韝而繚繞,尚投跡而容與。奮威逐北,施巧無據;方蹉跎而就擒,亦造次而難去。一奇卒獲,百勝昭著。夙昔多端,蕭條何處。斯又足稱也。
爾其鶬鴰鳧鶂之倫,莫益於物,空生此身。聯拳拾穗,長大如人。肉多奚有,味乃不珍。輕鷹隼而自若,托鴻鵠而為鄰。彼壯夫之慷慨,假強敵而逡巡。拉先鳴之異者,及將起而遄臻。忽隔天路,終辭水濱。寧掩群而盡取,且快意而驚新。此又一時之俊也。
夫其降精於金,立骨如鐵;目通於腦,筋入於節。架軒楹之上,純漆光芒;掣梁棟之間,寒風凜冽。雖趾蹻千變,林嶺萬穴;擊叢薄之不開,突杈丫而皆折,此又有觸邪之義也。
久而服勤,是可呀畏。必使烏攫之黨,罷鈔盜而潛飛;梟怪之群,想英靈而遽墜。豈比乎?虛陳其力,叨竊其位,等摩天而自安,與搶榆而無事者矣?
故不見其用也。則晨飛絕壑,暮起長汀;來雖自負,去若無形。置巢嶻嵲,養子青冥。倏爾年歲,茫然闕庭。莫試鉤爪,空回斗星。眾雛儻割鮮於金殿,此鳥已將老於岩扃。

註釋譯文


詞句註釋

九秋:九月之秋。
鶚(è):雕。
橫:充滿。殺氣:秋天肅殺之氣。
梢梢:象聲詞,形容雕翅掠空的聲音。翮(hé):羽莖。
肅肅:象聲詞。
杳(yǎo):飄忽不見蹤影的樣子。
俊無留賞:形容雕動作迅捷神速,使人無暇細看。
鷙(zhì)鳥;猛禽。
虞(yú)人:古代掌管山澤、苑圃、田獵的官,負責馴養猛禽。
玄冥:玄冥是孟冬之神,氣稟玄冥意為稟受冬神的寒氣。
陰秉甲子:一年中的陰寒季節。甲子指日期。
盪潏(yù):洶潰起伏。
冱(hù):凍結。
迷向背:分不清南北陰陽。
絕飛走:飛禽走獸絕跡。
違:離開,錯過。
蹭蹬:困頓。
依倚:徘徊不去。
椓杙(zhuó yì):捶釘小木樁,用於張網捕雕。
弋(yì)者:獵人。綱紀:結網
表狎(xiá)羽:設置誘餌。狎羽,馴養狎熟的禽鳥。
擬:預定,預計。
欻(xū)捷:迅捷。
觜(zī):鳥喙。
騰攫(jué):雕落網后掙扎撓抓之態。竦(sǒng)神:敬畏,神情肅然。
課:賦稅。
閩隸:官名,掌役畜養鳥。
清質:形態清秀。
周垣(yuán):設在宮殿外圍的機構,這裡指皇家苑囿。
拘攣(luán):痙攣,抽搐。掣曳(chè yè):牽引。
豪梗:豪放倔強。
畋(tián)遂:打獵、郊遊。
孤騫(qiān):離傲的樣子。
至尊:皇帝。
摶(tuán)風:乘風而上。槍累:籬笆。
旌(jīng)門:皇帝出遊,旌旗排列如門,稱旌門
乘輿(yú):皇帝的車駕。
霜仗:如霜雪一般發亮的儀仗。
翠華翠羽裝飾的旗幟。
毛血:被雕擊殺的鳥獸的毛與血。崩奔:四散紛飛。
引:捲起,帶起。
豁:開,沖開。堵牆:圍觀的人群像堵牆一樣。榮觀:榮耀壯觀的景象。
回惑:迷惑。
趑趄(zījū):猶豫不前。場圃(pǔ):打場種菜的地。
骹(qiāo):指脛骨下段。
瓠(hù):指瓠籽。
蹙(cù):踢。
遐寓:從遠處望。
遽(jù):窘迫。
嘵哮(xiāo xiāo):凄厲的叫聲。
颯(sà)爽其慮:神情矯健。
續:接著。繚繞:盤旋。
容與:從容。投跡:止步不前。
蹉跎(cuō tuó):失足,摔倒。
造次:倉猝
鵂鴰鳧鵒(xiū guā fú yù):幾種禽鳥的名稱。
聯拳:一個接一個的樣子。
逡(qūn)巡:遲疑不前。
拉:摧折。拉先鳴之異者:攻擊首先鳴叫的凡鳥。
遄臻(chuán zhēn):迅速跑掉。
掩群:一網打盡。
快意而驚新:因新奇刺激而感快意。
降精於金:是說雕是五行中金氣之精華的化身。傅玄《鷹賦》:“受金剛之純精。”
目通於腦:寫雕眼之有神。
筋入於節:寫雕爪之勁健。
趾蹻(qiāo):蹤跡。趾,腳趾;蹻,草鞋。
叢薄:草木叢生之處。
呀畏:讚歎敬畏。呀,一作“吁”。
烏攫(jué):烏鴉一類的鳥。
鈔盜:抄掠。
梟怪:貓頭鷹之類。
槍榆:衝到榆樹上。《莊子·逍遙遊》:“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
嶷嶸(róng):高峻。
闕庭:宮廷。
割鮮:分割美味。
岩扃(jiōng):山洞。
1.
九秋:九月之秋。
2.
鶚(è):雕。
3.
橫:充滿。殺氣:秋天肅殺之氣。
4.
梢梢:象聲詞,形容雕翅掠空的聲音。翮(hé):羽莖。
5.
肅肅:象聲詞。
6.
杳(yǎo):飄忽不見蹤影的樣子。
7.
俊無留賞:形容雕動作迅捷神速,使人無暇細看。
8.
鷙(zhì)鳥;猛禽。
9.
虞(yú)人:古代掌管山澤、苑圃、田獵的官,負責馴養猛禽。
10.
玄冥:玄冥是孟冬之神,氣稟玄冥意為稟受冬神的寒氣。
11.
陰秉甲子:一年中的陰寒季節。甲子指日期。
12.
盪潏(yù):洶潰起伏。
13.
冱(hù):凍結。
14.
迷向背:分不清南北陰陽。
15.
絕飛走:飛禽走獸絕跡。
16.
違:離開,錯過。
17.
蹭蹬:困頓。
18.
依倚:徘徊不去。
19.
椓杙(zhuó yì):捶釘小木樁,用於張網捕雕。
20.
弋(yì)者:獵人。綱紀:結網。
21.
表狎(xiá)羽:設置誘餌。狎羽,馴養狎熟的禽鳥。
22.
擬:預定,預計。
23.
欻(xū)捷:迅捷。
24.
觜(zī):鳥喙。
25.
騰攫(jué):雕落網后掙扎撓抓之態。竦(sǒng)神:敬畏,神情肅然。
26.
課:賦稅。
27.
閩隸:官名,掌役畜養鳥。
28.
清質:形態清秀。
29.
周垣(yuán):設在宮殿外圍的機構,這裡指皇家苑囿。
30.
拘攣(luán):痙攣,抽搐。掣曳(chè yè):牽引。
31.
豪梗:豪放倔強。
32.
畋(tián)遂:打獵、郊遊。
33.
孤騫(qiān):離傲的樣子。
34.
至尊:皇帝。
35.
摶(tuán)風:乘風而上。槍累:籬笆。
36.
旌(jīng)門:皇帝出遊,旌旗排列如門,稱旌門。
37.
乘輿(yú):皇帝的車駕。
38.
霜仗:如霜雪一般發亮的儀仗。
39.
翠華:翠羽裝飾的旗幟。
40.
毛血:被雕擊殺的鳥獸的毛與血。崩奔:四散紛飛。
41.
引:捲起,帶起。
42.
豁:開,沖開。堵牆:圍觀的人群像堵牆一樣。榮觀:榮耀壯觀的景象。
43.
回惑:迷惑。
44.
趑趄(zījū):猶豫不前。場圃(pǔ):打場種菜的地。
45.
骹(qiāo):指脛骨下段。
46.
瓠(hù):指瓠籽。
47.
蹙(cù):踢。
48.
遐寓:從遠處望。
49.
遽(jù):窘迫。
50.
嘵哮(xiāo xiāo):凄厲的叫聲。
51.
颯(sà)爽其慮:神情矯健。
52.
續:接著。繚繞:盤旋。
53.
容與:從容。投跡:止步不前。
54.
蹉跎(cuō tuó):失足,摔倒。
55.
造次:倉猝。
56.
鵂鴰鳧鵒(xiū guā fú yù):幾種禽鳥的名稱。
57.
聯拳:一個接一個的樣子。
58.
逡(qūn)巡:遲疑不前。
59.
拉:摧折。拉先鳴之異者:攻擊首先鳴叫的凡鳥。
60.
遄臻(chuán zhēn):迅速跑掉。
61.
掩群:一網打盡。
62.
快意而驚新:因新奇刺激而感快意。
63.
降精於金:是說雕是五行中金氣之精華的化身。傅玄《鷹賦》:“受金剛之純精。”
64.
目通於腦:寫雕眼之有神。
65.
筋入於節:寫雕爪之勁健。
66.
趾蹻(qiāo):蹤跡。趾,腳趾;蹻,草鞋。
67.
叢薄:草木叢生之處。
68.
呀畏:讚歎敬畏。呀,一作“吁”。
69.
烏攫(jué):烏鴉一類的鳥。
70.
鈔盜:抄掠。
71.
梟怪:貓頭鷹之類。
72.
槍榆:衝到榆樹上。《莊子·逍遙遊》:“我決起而飛,槍榆枋而止。”
73.
嶷嶸(róng):高峻。
74.
闕庭:宮廷。
75.
割鮮:分割美味。
76.
岩扃(jiōng):山洞。

白話譯文

正當深秋清冷的季節,一隻大雕衝天而上。它自負材具非凡,橫穿寒秋獨來獨往。勁健的毛羽,發出肅肅的聲響,剎那間邈遠難尋,輕俊的身姿,無容欣賞。那個不知何處的生命,今日碎裂在它的指掌。那些鷙鳥即使數以百計,豈敢與它同日而語,一爭雄長?這是的大致情況。
至於虞人要捕捉大雕,節令須在嚴冬,陰氣隨著歲時而至。河海洶湧,風雲四起,大雪封閉,群山暗晦,層冰糾結,樹木凍死。大雕迷失四面方向,停止了萬里高飛。白天沒有食物充腸,夜晚找不到原來住地。凄厲呼叫而相當困頓,覓取食物確實要有憑依。在這個時候打樁設網,待大雕到來以羅網捕取。放出馴化的鳥兒並暗中窺探,順應著雕的動意。大雕迅捷地飛出叢林,於是先用利嘴襲擊。虞人見雕騰躍飛撲而神情激切,打開羅網而心中歡喜。獻納珍禽的賦稅,數目足夠才能完畢。
等到養鳥官閩隸接收了雕,則揀選其中儀態清俊者,置放皇家苑圊。閩隸牽動拘系它的繩索,剪束它賴以翻飛的勁羽,直到遊獵時懂得聽從使喚,然後置之馬背,讓它獨自飛翔。再用珠玉加以裝飾,呈獻給皇帝。讓它從槍劍叢中乘風直上,在獵場施展威風。天子車駕或是抵達行宮,射獵原野,深秋的草地空曠無邊,鮮明的儀仗隊喧騰不止,只見大雕環繞旌旗忽上忽下,獵物毛羽飄灑,鮮血崩流。大雕愜意地閃電似的落下,捲起漫天塵沙,白晝也顯得昏暗。它無意於萬眾圍觀的榮耀,捨棄功勞而不願稱道,這也是值得稱道的。
至於多年妖狐,具備三個巢穴的狡兔,倚仗著古墓上荊棘叢生,飽餐廢墟的露水,迷惑往來行人,徘徊在人家園地。雖然青脛之鷹爪上套著骨角,白鼻之鷹肥如葫蘆,時而迫近狂奔的野獸俯視,時而展翅迅飛而遠矚。儘管預料穩操勝券,發覺逼近獵物豈能有所畏懼,但是屢屢抓取都被逃脫,就像它們有神幫助。於是大雕放聲長鳴,振奮精神,接著離開臂韝繚繞騰空,卻盤旋不下,仍然神態安閑。爾後奮起神威追逐逃敵,旋展巧技而無需憑依。奔亡者剛一失足就被擒捉,倉促之下難以逃離。一施奇巧突然抓獲獵物,連連取勝功績顯赫。妖狐狡兔往日機詐多端,今日寂寞凄涼又在何地。這又是值得稱道的。
那些鴿鴰、野鵬,水鵬一夥飛禽,無益於事物,徒有軀體,俯啄遺穗,體大如人,肉多有什麼用處,味道不值得珍貴。它們輕視鷹隼而神態自若,依託大雁結為近鄰。它們如同壯士一樣意氣激昂,卻遠離強敵止步不前。大雕意欲摧折其中首先嗚叫的特異者,剛剛飛起就迅速到達,忽然又遠飛天外,終於離開水邊。豈是襲擊群鳥而盡數捕獲,不過是暫求快意以驚奇動人。這又是一時的美事。
雕是金的精靈降世,骨頭像鋼鐵鑄成,眼睛與大腦相通,長筋直入骨節,落在高高的柱子上,純黑如漆,烏光閃亮;騰躍在樑柱之間,寒風凜冽。腳趾千般移動,遍及林間嶺上萬孔洞穴,撲擊久久封閉的林莽,觸及樹木權而全都折斷,又有著衝擊邪惡的意義。
大雕長期服事辛勞,可使眾鳥畏服。一定能讓烏鴉一夥強取豪奪之徒,停止搶掠而偷偷飛走;梟一類怪異之輩,想到它的非凡氣概就立即墜落。豈能和那些空自施展力量,徒然佔據高位,一樣摩雲高飛卻只求自我安適的黃鵠、以及只能突過榆樹而無所事事的學鴆相提並論呢?
所以,它如果不被重用,則白天翱翔在險峻的山谷,晚上停立在長長的江岸。來時雖然自視甚高,離去時又好像沒有形跡。在高崖上安置巢窩,在高空撫育子孫。年光迅速,朝廷遙遠,不能一用鉤抓,一任斗轉星移。許多小鳥在金殿分食鮮肉,而大雕卻已老死在山窟。

創作背景


此賦大約作於天寶十年(751年),創作此賦前,作者三進其賦而不見重用,而其他文學諸士早已是侍立於“金馬玉堂”上的人物,便自覺才學空負,壯志難酬,抑鬱,苦悶之心自不待言。在《進雕賦表》中,作者說:“臣以為雕者,鷙鳥之特殊,博擊而不可當。豈但壯觀於旌門,發狂於原隰,引以為類,是大臣正色立朝之義也。臣竊重其有英雄之姿,故作此賦。”當時作者年已四十,正是困守長安、求仕無門的時期,而唐玄宗日趨腐化,奸佞得志,朝政敗壞。於是作者用雕凶威勇猛,博擊妖孽,驅逐烏梟的英雄之姿,象徵賢臣的正氣高節,雄才大略,以表達其掃蕩群醜、重振朝綱的政治主張。

作品鑒賞


文學賞析

此賦以“橫殺氣而獨往”言之勇、以“杳不可追,俊無留賞”喻之疾、以“降精於金,立骨如鐵,目通於腦,筋入於節”狀之威塑造了一隻失意而不失志的勁雕,可謂字字如金,令人拍案。作者在這隻雕身上,傾注了全部的情感,從雕現到雕隱,時時喻己,處處寄志。
全賦分為八層。第一層以寫實之筆略述雕之俊異,喻士之負有雄才。“當九秋之凄清,見一鶚之直上。以雄才為己任,橫殺氣而獨往。梢梢勁翮,肅肅逸響;杳不可追,俊無留賞。”開篇寥寥數語,便勾畫出一幅勇悍絕倫的雕像圖。第二層借言取雕於“愁呼”,“蹭蹬”之時,暗喻取士當於困頓窘迫之際。第三層言雕先調習而後可試,喻得士當先養而後可用。第四層以雕可逐滅孽狐、狡兔,喻負有奇才之士方能剪除國之巨奸。第五層言雕不擊凡鳥,喻土不與庸才之人爭能。第六層借雕以強健之力勇於觸邪,喻士以凜然正氣敢於斥奸。“夫其降精於金,立骨如鐵;目通於腦,筋入於節。架軒楹之上,純漆光芒;掣梁棟之間,寒風凜冽。”賦中短短片言,又再展雕之威凜神韻,令人嘆止。第七層言有雕之飛翔,而梟怪之鳥藏匿,喻正人之士得用而小人之奸必去。第八層借離不得識終將茫然而去,喻士不得用必悲傷潛身。
全賦一波三折,深沉雄渾,悲壯激昂,寫雕言己,喻志抒情,鋪寫詳盡而章法井然,描繪生動而形神畢現,從觀雕、得雕、試雕、任雕及棄雕之中,盡言取士之法,育人之道,任才之效,筆力蒼勁,精神悲壯,在結構、排布上,留有明顯的雕琢痕迹,在語言上避免模仿漢賦那種呆板句式,而以散文的筆法御領全篇,句式或四四相俳,或六六成偶,靈活舒展,在駢麗之中,又寓古文之氣,雖有雕琢之筆,卻又絕不失風骨之力,毫無靡繁之氣,讀來使人為之振奮。
此外,此賦全篇俱屬比喻。正是這種比喻,形成此賦的結構獨特性,即不像作者的三大禮賦那樣,模仿漢賦,鋪陳名物,而是著墨於雕,立意於志,以意御文,層層相扣,段段緊關,結構嚴謹簡練,一氣呵成。

名家點評

清代仇兆鰲:①全篇俱屬比喻,有悲壯之音,無乞憐之態,三複遺文,亦當橫秋氣而厲風霜矣。(《杜詩詳註》) ②詠物題作賦,若徒然繪影描神,雖寫真曲肖,終覺拘而未暢。惟含寓言於正意,感慨淋漓,神氣勃然,斯為絕構。閱《雕》、《狗》二賦,覺《鸚鵡》、《鷦鷯》諸作,不能專美於前矣。(《杜甫全集》)

作者簡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沉鬱為主;語言精鍊,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