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津渡
臨津渡
河水又東,經臨津城北,白土城南……城在大河之北,為緣河津渡之處”。 1957年,臨夏縣人民政府拔款1.5萬元,打制可載人畜擺渡的船1隻。 1985年11月28日,中央和甘肅省共同投資450萬元,在臨津古渡口開工建設大河家黃河大橋。
臨津渡是黃河上游一個非常古老而有名的渡口,也稱黃河上渡、積石渡,在今甘肅省積石山縣大河家鎮大河村,遺址尚存。
隋煬帝西巡,即由此渡黃河。歷史上多有使者,商隊或軍隊,由臨津渡河,進入青海境內,以官亭為首站。起初由此經允吾入令居,再分赴河西或湟中;后則取道古鄯、柴溝、峽門經樂都至西寧。歷史上東晉高僧法顯、南宋時僧人法勇,北魏時比丘惠生及宋雲、隋煬帝,及唐高僧道宣等,都曾先後取道於此,或往西域、或往印度(經西藏),“臨津古渡”成為絲綢之路南道的要津。如今鋼筋混凝土大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臨津”一名最早見於《水經·河水注》:“河水又東,臨津溪水注之。水自南山,北經臨津城西,而北流注於河。河水又東,經臨津城北,白土城南……城在大河之北,為緣河津渡之處”。這裡古代叫臨津,即臨近(黃河)渡口的意思。由於渡口位置重要,後來在渡口所在的黃河兩岸都建了城,河北岸在晉永寧中建白土城,河南岸前涼張軌置臨津縣,建臨津城。
臨津自古就是“緣河津渡之處”。早在漢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這裡設置了今縣境第一個縣級建置河關縣。這裡自秦漢以來就是今甘肅和青海間的重要渡口和交通要隘。到了隋代,因臨津地處與吐谷渾的前沿地區,遂建臨津關。
楊守敬《隋書地理志考證》說:“積石關在唐述山西50里,唐置積石軍於此”。顯然隋代在這裡設置了出入關津的關官。《讀史方輿紀要》載“臨津城在(河)州西北百二十里”、“黃河上渡、直(河)州西北百二十里之積石關,路通西寧,謂之積石渡”。隋大業五年(609年)初,煬帝為了消滅突厥和吐谷渾,統一華夏,帶后妃、侍從和40萬大軍御駕親征,浩浩蕩蕩從長安出發,經隴西、狄道、河州,從臨津渡渡過黃河到西平(今西寧),吐谷渾部落十餘萬人降隋。再越大斗拔谷山口(今甘肅民樂縣扁都口)至張掖,結束張掖的活動后原路返回,從臨津渡過黃河回長安,並命劉權率軍鎮守河源郡積石鎮(今積石山縣大河家)。從此,“臨津”之名聞於華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