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安
2006年賈平凹創作的長篇散文
賈平凹長篇散文。講述千年古都西安心靈史及西路上一位著名作家的情感之旅。(即作者自己)
"老西安沒照片?這讓多少人感到疑惑不解,其實,老西安就是少有照片資料。沒有照片的老西安正是老西安。西安曾經叫做長安,這是用不著解說的,也用不著多說中國有十三個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尤其漢唐,是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以城市的恢宏和繁華輝煌於全世界----賈平凹(作者)
打開《老西安》,迎面撲來的全是味道:先是這座城裡的厚藏文物催生的味道,再是他居住最長時間的南院門富有特色的小街小巷的味道,是老樊家的臘汁肉,老韓家的掛粉湯圓,老何家的“春發生”葫蘆頭泡饃的味道,是朱雀南路舊貨市場的味道;終是關中書院的大儒味道,是青龍寺鐘聲里的鑒真和尚誦經的味道,是西安城北日夜奔涌的古銅汁一般的渭水和汗血馬的味道,是秦腔吼里的兵馬俑、乾陵、黃陵的味道,是馬嵬坡上斷魂的楊玉環培土生艷的味道,是李白夜郎流放時喝桂花“稠”酒的味道,是尉遲乙僧、韓干、王維、吳道子、劉禹錫在名剎古寺里留下的“天衣飛揚,滿壁風動”的味道,是倉廟、洪慶堡、西五台、象棋茶館的味道,是易俗社里正唱紅的花旦劉箴俗的味道……這種種老西安的味道在賈平凹的筆下穿衍聚匯,成為經典的一部分,如城牆上的一塊磚,街道上的一塊路牌,同時這些味道又變幻成各種細節、感觸、背景、人物形象出入在他的一系列經典作品中,他在這座至情至深的城市裡寫下了那麼多響噹噹的極接地氣的小說,如《廢都》《秦腔》《高興》《古爐》《帶燈》等,都與這座城市的氣質、味道、厚藏有關。
《老西安》中還收錄了《西路上》一文,是賈平凹絲綢之路的考察所記,在這條古絲路上,賈平凹和他的文友陶醉其中,探究歷史,考察文化,記錄生態民俗,感受大自然帶給他們的瑰麗與撼動。在他的筆下,整個“西路是豎起來的。你永遠覺得太陽就在車的前窗上坐著,是紅的刺蝟,火的鳳凰,車被路拉著走,而天地原是混沌一體的,就那麼在嘶嘶嚓嚓地裂開,裂開出了一條路。平原消盡,群山撲來,隨著溝壑和谷川的轉換,白天和黑夜的交替,路的顏色變黃,變白,變黑,穿過了中國版圖上最狹長的河西走廊,又滿目是無邊無際的戈壁和沙漠。”對於這樣漸去漸高、越走越遠的西路,他們一個縣一個縣驅車往前走,每到一個縣就停下來住幾天,輻射性地去方圓百十里地內覓尋古代遺跡,爬山,涉水,進廟,入寺,採集風俗,訪問人家。跟著賈平凹走絲路,漸漸看風是漢時的風,望月是唐時的月,人,也依然是農耕文明下的形態,無論是這一路上遇到的牧人、淘金人、拾棉花的老鄉、徒步旅行的獨行人、唱秦腔的民間藝人、好客的哈薩克人、油田人、小店主人、路人、鄉間農人.....還是在賈平凹筆下的那位像白馬一樣獨自走絲路油線的奇特女子,在這位大作家的筆下,絲綢之路是人走出來的路,這千年之路是情感的路,是愛與被愛的路,是活著的路。無論是哪個民族,哪個時期,哪種語言,絲綢之路融會的都是人性中最真實的交集之約以及人之長久的和睦與美好。
《老西安》還收入了賈平凹給故鄉商州所寫的系列文章。商州這塊地方,大有意思。他說之所以錄了又錄再錄,全憑著一顆拳拳之心。那裡的山山水水氤氳著他的深入,出山出水出人出物,亦出文章。商州是天地有心的勝景,是既堪圖畫又堪行走的人文記憶,是古老中國的代代相傳。賈平凹以商州作為背景,挖掘秦漢文化的源流,表現了商州在現代文明的時代氛圍中所經歷的嬗變、整合、發展、變遷,從商州的地理、風情、習俗等入筆,為讀者描畫了商州文化的各個側面,令考察者沒有不長了許多知識,清醒了許多疑難。
這座老西安留下了太多的賈平凹的足跡。他尋訪、陶醉、感念、起筆的過程里,老西安的味道自始至終成就著他。他筆下的老西安,是給了他無數古籍應典、事家膽量、江山風格、黃土厚俗、民間呼應的地方。為追溯這座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的綺麗之城,他是用了27年的感受、思想、尋覓、探訪,完成了一道文化深旅。這個中國最有張力的大作家,古道厚存,精進每一次行走文明的獨孤之旅,凝刻每一塊唐磚漢瓦的啟迪之約,靈動回歸,他的用功都在吸收和融會這座老西安的過程里了。
新版發行
2014年新版《老西安》是賈平凹最珍視的一部文化大集。在原來如此等來的《老生》上市之後,全新修訂全新出版的《老西安》再次把讀者的目光聚集在這個絲綢之路的起點上。《老西安》記錄了賈平凹先生在西安生活、尋訪、追溯文化以及他在2000年夏行走絲綢之路的考察經歷,還收入了賈先生深入故鄉商州的山地進行採風寫下的商州系列文章。這是賈平凹先生用獨特的文字味道詮釋的一次深度文化之旅。打開《老西安》,全是味道,是十三個古代王朝黃土厚俗的味道,是漸去漸高、越走越遠的絲路味道,是既堪圖畫又堪行走的商州味道,這種種味道,是賈平凹先生一條街一條街,一個縣一個縣走出來的,他們融會在一起,完全忘記了時間。最接地氣的思想,最有深度的中國味道。最新版《老西安》由賈平凹先生親繪多幅插圖,全新修訂全新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