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初

張發初

張發初(1905~1982)

浙江嵊縣人。民國13年(1924年)、23年先後畢業於上海滬江大學和北京協和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畢業後任職於南京衛生實驗處,從事中藥藥理研究,發表有當歸黃芩等學術論文10餘篇。繼在北京協和醫院任醫師、講師,發表《風濕熱的臨床研究》、《中國人原發性肺癌的X線研究》、《阿米巴肝膿瘍的肺部和胸膜之X線研究》等論文10餘篇,其中阿米巴論文被列入第十屆遠東熱帶病學會論文彙編。

主要職務


民國36年來滬開業行醫,兼任南洋醫院放射科主任,浙江大學醫學院上海東南醫學院和安徽醫學院教授。

生平經歷


1956年,任上海市第二勞工醫院(今楊浦區中心醫院)放射科主任,積極鑽研祖國醫學,為放射醫學中西醫結合之先驅。曾採用鋇膠漿代替碘油作支氣管造影甘草粉治療胃潰瘍,X線觀察針刺治療急性闌尾炎的影響等。1956年應邀赴莫斯科講學、交流。1959年,衛生部授予“繼承發揚祖國醫藥學方面的積極成就”獎狀。
60年代初,張氏雖年屆花甲,毅然參加西醫學習中醫研究班,用現代醫學科學對中醫“三焦”理論進行探索研究,查閱大量醫書,請教十多位中醫專家,對比近千張人體解剖和病例X線片,對“三焦”的部位、分界線及主氣功的功能提出了獨到見解。繼而論證民國26年白塞氏報告的一種特殊綜合征早在公元二世紀已為中國著名醫家張仲景所發現,稱“孤惑病”,乃發表文章陳述歷史事實,力主把“白塞氏綜合征”改為“張仲景綜合征”。
70年代,以針灸配合X線檢查,使慢性闌尾炎X線診斷符合率從84.7%提高到100%;早期浸潤性胃竇癌的X線診斷符合率由80.4%提高90.7%,1979年在國際第六屆針灸針麻會議上宣讀論文,受到中外學者的讚賞。一生髮表學術論文94篇,其中涉及中西醫結合的52篇。主編的《X線診斷學》有專篇論述祖國醫藥學對發展X線診斷學的貢獻。1977年當選為上海市第七屆人大代表。
張發初對毛澤東著作有濃厚感情,寫下大量心得,他多次被評為市、區先進工作者,每次得獎后總是說“榮譽不屬於我個人,沒有上級的正確領導,沒有同志們的支持,一個人不可能作出任何成就”。1977年當選為上海市第七屆人民代表。1979年張發初患惡性黑色素瘤,他表示“要做強者,決不被截肢所壓倒”,術后不久就手拄拐杖,堅持來院讀片、指導。病情惡化后還強忍劇痛,在家撰寫論文,垂危時一再諄囑送刊。並懇切地提出“把貴重藥品留給更需要的病人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