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子河
泡子河
詞語:泡子河,拼音:pào zǐ hé。釋義在元代,泡子河是通惠河在城外的一小段故道。明遷都北京后,將元大都南城牆南移二里,重新挖掘護城河。在建城過程中,暫時利用這一段河道,引出六海洪水。明內城建成后,這河道就成了內城東南角的一段“盲腸”。由於這裡是內城較低洼的地方,沿河有數個積水的水窪,小的有十餘畝,最大的有近百畝,北方人稱之為“泡子”,這條河也就被叫做了“泡子河”。
北京火車站是進出首都大門,一年到頭人潮車海,成了國內外知名的一道風景。
這兒地處崇文門東邊城角兒位置,五百年前,這裡是一條花遮草擁的小溪和一片蒲葦環岸的湖水。水面倒映著垂柳高槐以及牆樓、觀象台。鷗燕無聲飛掠,方圓二三里絕無車塵市囂,靜極了,美極了。此地名叫泡子河。聽著不雅,卻有張、房、傅、楊等氏在此造園,恬然而居。水濱有處頹園、廢園和一座僅庇風雨的天仙祠小廟,更給靜中之美添了一些荒疏野趣。小廟是明朝一個負責朝賀慶弔儀式的官員梁氏所建。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一個劉姓道士在此修鍊,被江寧人、吏部左侍郎顧起元碰上。顧見小廟過於簡陋,就上報朝廷,特批經費,造了觀音和福、祿、壽三聖像,恭置廟中,供人參拜,並改名為太清宮。
與之相對,東岸還有一座建於明成化初年(1465年)的小廟,叫呂公堂。後來,萬曆皇上賜名,將它改叫護國永安宮。到了崇禎年間又改回來,叫呂公祠。祠內供著唐末道士、全真道五祖之一呂洞賓。北宋以來,呂被傳為八仙之一,據說乞願頗靈。加上這裡北去不遠就是京城會考貢士,為朝廷選拔人才的貢院。因此春秋兩季進京趕考的各地學子,紛紛就近前來乞夢求願。據說相當靈驗。明萬曆年間,山東嘉祥人高斗光來京趕考,到泡子河呂公祠求願,回到住處,夢見道士對他說:“你與高斗光同年。”高答:“我就是高斗光。”道士說:“你是高道素。”高夢中醒來,甚感詫異,就按道士指點,改了名兒。後來發榜,高道素中了第36名,同一榜上的高斗光則是第90名。高被朝廷命為鳳陽總督。清康熙年間,浙江慈溪人姜宸英老而志堅,六十歲了還來京趕考,求願呂公祠,結果以殿試第3名中了進士,授為編修,後來又當了順天考官。與朱彝尊、嚴繩孫並稱“江南三布衣”。學子求願登科靈驗,頻頻相傳,便招來病家乞求仙方。一傳十,十傳百,呂公祠香火竟達極盛。祠內住持也就商心萌動,在此開設藥鋪,自然腰包兒也就鼓了起來。
京城貴水泉而尊稱之。里也,海之矣;頃也,湖之矣;畝也,河之矣。祟文門東城角,窪然一水,泡子河也。積潦耳,蓋不可河而河名。東西亦堤岸,岸亦園亭,堤亦林木,水亦蘆荻,蘆荻下上亦魚鳥。南之岸,方家園、張家園、房家園。以房園最,園水多也。北之岸,張家園、傅家東西園。以東園最,園水多,園月多也。路回而石橋,橫乎橋而北面焉。中呂公堂,西楊氏泌園,東玉皇閣。水曲通,林交加,夏秋之際,塵亦罕至。歲中元鬼節,放燈亦如水關。北去貢院里許,春秋試者士,禱於呂公,公告以夢,夢隱顯不一,而委細畢應。祠後有物,白氣竟丈,夜遊水面,人或見之,則倒入水,作鼓槳聲,或曰水掛也。
昌平韓四維雨中飲泡子河○不識雨余逕,肩輿渡小刀。芳林青隱榭,新水綠平橋。雲氣難為醉,歌聲擬作潮。得閑無竟日,人靜鳥囂囂○往有水鄉盟,兼旬一共行。荒雲溪逕小,蕪樹寺門清。有隊石蹲踞,知名花笑迎。語深酒茗寂,坐聽鳥更更。
平湖陸啟浤泡子河○不遠市塵外,泓然別有天。石橋將盡岸,春雨過平川。雙闕晴分影,千樓夕起煙。因河名泡子,悟得海無邊。
長洲文彭夜過呂公祠○祠下水盈盈,秋如此夜清。爽從雲闕冷,月向酒杯傾。問夢平生足,閒遊屢約成。一宵眠自適,明日事還生。
大興韓弘達宿傅氏濯園○荷徑入松關,溪流作雨潺。鳥聲低帶水,樹影密成山。閑石無人拜,荒苔苦客刪。夜深歌正切,鄰飲莫先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