旃罽胡桃帖
旃罽胡桃帖
【名稱】旃罽胡桃帖
【作者】王羲之
【書體】草書
【時代】東晉
【材質】紙本墨拓
【規格】6行,56字
《十七帖》、《淳化閣帖》、《二王帖》、《鼎帖》、《澄清堂帖》收刻。宋代《宣和書譜》著有《旃罽胡桃帖》目。
收到你寄來的旃罽物品與胡桃藥品兩種,得知你將送致戎鹽,這正是我需要的,是服食所須的物品。您說應當服食,方回離我這裡很近,他卻不贊同我服食。“知我者希”,前人早有這樣的話。沒有機緣見您,所言當一笑了之。
《旃罽胡桃帖》中的“旃罽”為氈、毯一類毛織品,“胡桃”即核桃。“戎鹽”,產於蜀地戎州,即今四川宜賓。“戎鹽,乃要也”一句與《天鼠膏帖》“有驗者乃是要葯”句意同。
在《十七帖》叢帖中,文字為六行者共有六帖:第五帖《積雪凝寒帖》、第十五帖《省別帖》、第二十一帖《漢時講堂帖》、第二十二帖《諸從帖》、第二十四帖《旃罽胡桃帖》和第二十七帖《胡桃帖》。這六帖在章法上有共同之處,前四行大多為單字,筆意為暗連,而在第五或第六行上端字與字筆勢明連。與其它文字共五行(如《都邑帖》)或四行(如《逸民帖》)的法帖相比,末兩行多字相連的特點很明顯。
《旃罽胡桃帖》“知”字比較
《旃罽胡桃帖》中的戎鹽,《資治通鑒》卷一百二十五胡三省注引《孝伯傳》曰:“白鹽,食鹽;主上日所食;黑鹽,療腹脹氣滿,末之六銖,以酒而服;胡鹽,療目痛;戎鹽,療諸瘡;……”帖文所言“乃要也,”是指戎鹽有藥效。“方回”,郗愔,字方回,任臨海郡太守,治所在會稽郡治山陰東南,因此王羲之說“近之”。郗愔是王羲之妻弟。由於郗曇(郗愔弟)在公元361年(晉陞平五年)正月以四十二歲年紀折亡之後,對郗愔影響較大,因此與姊夫王羲之、高士許詢俱棲心絕轂,修黃老之術。在王羲之去世后,郗愔曾兩任會稽內史。
《旃罽胡桃帖》唐人臨本
縱25.2厘米,橫20.5厘米。
四行。殘存二十一字。草書。
英國大英圖書館藏。
《旃罽胡桃帖》全文見於《右軍書記》:“得足下旃罽、胡桃葯二種,知足下至戎鹽,乃要也,是服食所須。知足下謂須服食,方回近之,未許吾此志。知我者希,此有成言。無緣見卿,以當一笑。”
帖文已殘,僅存“回近之”以下二十一字。
王羲之(321-379年,一作303-361年)字逸少。東晉著名書法家。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初任秘書郎,後任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等,世稱王右軍。后因與揚州刺史王述不和,辭官定居會稽山陰(今紹興)。王羲之出身於建康烏衣巷顯赫的王家,是王導之侄。曾與謝安共登冶城,“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早年從衛夫人學書法,後來改變初學,草書學張芝,正書學鍾繇。博採眾長,備精諸體,一變漢魏以來質樸的書風,獨創妍美流便的新體。王羲之的正書、行書為古今之冠,人贊其筆勢“飄若浮雲,矯若驚龍。”王羲之為歷代學書法者所崇尚,被奉為“書聖”。其作品真跡無存,傳世者均為後人摹本。行書以《蘭亭序》為代表作,草書以《初月帖》、《十七帖》,正書以《黃庭經》、《樂毅論》最著名。
《十七帖》中的多封信札,是王羲之寫給他的老朋友益州刺史周撫的。因為第一封信開頭是“十七”二字,於是統稱為《十七帖》。《十七帖》叢帖共二十九帖,目錄如下:
01、郗司馬帖;02、逸民帖;03、龍保帖;04、絲布衣帖;05、積雪凝寒帖;06、服食帖;07、知足下帖;08、瞻近帖;09、天鼠膏帖;10、朱處仁帖;11、七十帖;12、邛竹杖帖;13、蜀都帖(游目帖);14、鹽井帖;15、遠宦帖(省別帖);16、都邑帖(旦夕帖);17、嚴君平帖;18、胡母帖;19、兒女帖;20、譙周帖;21、漢時講堂帖;22、諸從帖;23、成都城池帖;24、旃罽胡桃帖;25、藥草帖;26、來禽帖;27、胡桃帖;28、清晏帖;29、虞安吉帖。
《十七帖》目錄主要依據收藏於香港中文大學的孔氏岳雪樓本《十七帖》,孔氏岳雪樓本為“僧權”全本,摹刻於南朝梁內府所藏原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