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盛鄉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訥河市轄鄉
和盛鄉,隸屬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訥河市。
民國九年(1920年),名徐家圍子。東北淪陷(1931年),設拉哈站警察署徐家圍子分駐所。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改為仁和村。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屬九區。
1955年,改名和盛區。
1956年,分為和盛、南陽2鄉。
1958年,2鄉合併為和盛公社。
1984年,和盛公社改和盛鄉。

和盛鄉
和盛鄉地處松嫩平原北緣,地勢北高南低。
和盛鄉屬溫帶季風氣候。
和盛鄉境內有大小河流3條,總長25千米,流域面積95平方千米。
2011年末,和盛鄉轄區總人口29734人。總人口中,男性15339人,佔51.6%;女性14395人,佔48.4%;18歲以下5262人,佔17.7%;18—35歲8065人,佔27.1%;35—60歲13010人,佔43.8%;60歲以上397人,佔1.4%。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8852人,佔97%;有苗、鄂溫克、達斡爾、蒙古等7個少數民族,共882人,佔3%。2011年,和盛鄉人口出生率7.29‰,人口死亡率3.81‰,人口自然增長率3.4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34人。
截至2018年末,和盛鄉戶籍人口為27312人。
2011年,和盛鄉農業總產值2.2億元,農業耕地面積27.1萬畝;糧食作物以玉米、雜豆、大豆為主。2011年,和盛鄉生產糧食10.2萬噸;主要經濟作物有甜菜、馬鈴薯、葵花、白瓜、菇娘等。2011年,和盛鄉林木覆蓋率6%,活立林木蓄積量6.8立方米。2011年,和盛鄉財政總收入348.5萬元,比2010年增長10.7%;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8.6萬元。2011年末,和盛鄉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760萬元,各項貸款餘額4102萬元。
2018年,和盛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9個。
1987年開通和盛鄉電視插轉檯,后改為和盛鄉台。2011年末,和盛鄉的有線電視用戶數為5102戶,入戶率85%;2011年末,和盛鄉有文化站1個,鄉文化活動中心1個,藏書100冊;農家書屋10個,藏書1500餘冊。
2011年末,和盛鄉有幼兒園(託兒所)9個,在園幼兒301人,專任教師20人;小學8所,在校生726人,專任教師5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中學1所,在校生623人,專任教師67人,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和盛鄉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78萬元,比2010年增1%。
2011年末,和盛鄉有衛生院1個;病床16張,專業衛生人員16人。2011年,和盛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2.5%。2011年末,和盛鄉3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0%。
2011年,和盛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041戶人數1332人,支出145萬元,比2010年增長1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57人,支出19.95萬元,比2010年增長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03人,支出18.54萬元,比2010年增長4%;農村醫療救助7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511人次,共支出27.74萬元,比2010年増長32%。和盛鄉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8.6萬元,社會福利費6萬元。
和盛鄉境內有拉哈—富海公路、同義—和盛公路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