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寧惠明茶
景寧惠明茶
惠明茶產於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畲族自治縣,因唐朝惠明和尚在此建寺植茶而得名。景寧惠明茶是歷史名茶,自唐代開始種植,已有1200餘年歷史,南宋時期,惠明茶已成為朝廷貢品,以其優良品質,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為我國眾多名茶中的一朵奇葩。1915年選送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獲一等證書和金質獎章,從此惠明茶成為我國讚譽最高的飲品之一,稱為“金獎惠明茶”。
景寧惠明茶-生長
據《景寧縣誌》記載:唐大中年間(847-859),景寧已種植茶樹。咸通二年(861),惠明和尚建寺於南泉山(今鶴溪鎮惠明寺村,寺因僧名,村以寺名),並在寺周圍栽植茶樹。此處所產茶葉品質優異,亦因僧名稱惠明茶,迄今已有1100餘年的種植歷史。如今寺右尚有一株古茶。此茶葉芽乳白帶淡黃,沖泡后又呈白色,色、香、味俱佳,人稱“白茶”、“仙茶”“蘭花茶”。
景寧惠明茶
景寧惠明茶
山中古柏老松,滋雲蓄霧,煙霞經月不散。山上林木蔥蘢,常年雲霧瀰漫。尤以惠明寺及際頭村兩地居赤木山山腰,海拔約六七百米,所產茶葉最佳。雲霧繚繞,茶樹生長土質肥沃,雨量充沛,環境得天獨厚。所產茶葉最佳。
景寧惠明茶
景寧惠明茶
茶量:一分茶
景寧惠明茶
水品:自煎水火甌恆溫85度許
茶點:乾果水果甜點
干香:清幽
瀹法:下投
濕香:香較顯
湯色:翠綠襯葉清沏透明
景寧惠明茶
二水:香氣清略走蘭意稍余后氣
三水:香微露輕發稍余后氣稍回甘
余水:水味重茶味輕棄之不飲
葉底:葉芽狀較為完整個別葉稍見紅
沉浮:或沉或懸數水之後盡沉 惠明茶獨特品味與悠久名茶文化相結合,給惠明茶文化譜寫了新的篇章。清代咸豐年間詩人嚴用光《惠明茶歌》云:
敕木峰高插蒼穹,山中茶樹殊超倫,
景寧惠明茶
采焙穀雨趁芳辰,……
旗槍一一相排列,滿甌色味良精醇,……
二公不到南泉地,坐令異卉嗟沉淪。嘆惜唐代茶聖陸羽和頗有風識的盧公(即仝)沒到過偏僻的惠明寺,未將茶葉精品記入詩文。當代著名書法家姜東舒先生品飲惠明茶后題詞曰:“余嗜茶,特喜惠明茶,因其湯色碧綠,滋味甘醇爽口,數沖不淡故也。”山青茶香泉水佳,赤木山周圍有數十眼泉水,其中最著名的為“南泉”水,清冽甘醇,用南泉水泡惠明茶,倍增香甘爽適的飲茶感受,使人心曠神怡。
景寧惠明茶
3.清熱作用。因其性涼,涼則可瀉其熱,故可用於發熱,煩躁等熱性疾病。
4.明目作用。因其氣輕盈,能循肝經達目,揚其障目之邪熱,故能療目疾。
5.利尿作用。因其味苦,其氣可下行膀胱,以助氣化行水,故能利尿。
6.消暑作用。因其氣輕浮發散,可發泄暑熱之邪,又能下瀉膀胱之水,以除暑濕,故可解暑。
景寧惠明茶-包裝
8.防睡抗眠作用。因其性涼,清沁爽神,味又甘,可使其振興活躍起來之精神得以補益,神清持久而不欲睡,故有此功。
景寧惠明茶
9.消食積去肥膩作用。因其性飄逸,能升能降,能合胃氣之升降,促胃氣之運化,故能消食積去肥膩。 10.醒酒作用。飲酒過度﹑酒濕積於體內,郁而化熱,濕熱並煎,上蒙清陽,故頭目不清﹑語言不利。茶葉以其能升能降之功,輕輕散其熱,沉沉利其濕,濕去熱散﹐精神重見,酒醉自醒。
11.延年益壽。飲茶能延年益壽,真正的保健品茶葉,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識﹕
(1)由於茶葉能攻能補,既可攻其邪,又可補其虛,其氣在五臟六腑之中升降合度,有機地調整機體的功能,使其協調一致,故可使人健康長壽。
(2)茶葉飲作為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使人在品茶過程中情緒得以調理,性情怡和開朗,肝氣流暢,氣血和達,故可使人長命不衰。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防治動脈硬化、防治脂肪肝、增強機體免疫力、抑制癌細胞增生、消炎抑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