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軸空病

中央軸空病

中央軸空病(centralcoredisease,CCD)是最早被認識的一種先天性肌病,由Shy和Magee在1956年首先報道。臨床上特徵性地表現為緩慢進展或非進展性近端肢體無力,其診斷建立在肌肉組織酶化學染色出現特徵性的中央軸空結構之上。CCD多起病於嬰幼兒,青少年或成人發病極少見。有病例報道父母近親結婚者的CCD患者發病多為青少年。

簡介


中央軸空病(central core disease)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的一種非進展性肌病。1956年Shy和Magee首次報道一個家系3代共5位患者。自出生或出生后不久起病,有的在妊娠期間已察覺胎動少;尚有部分患者於成人時發病。早期表現活動能力差,一般到4~5歲才能行走,但仍有跑跳、登梯、坐位起立等困難。體檢時發現以肢體近端肌肉無力為主,肌張力低下,伴有Gower’s征。部分患者開始運動時乏力,運動一段時間后肌力好轉,無肌痛或肌痛不明顯,運動后可出現肌肉痙攣。有些患者可有輕度面肌受累,如出現雙眼瞼閉合不緊。患者尚可併發脊柱側凸等骨骼異常。血清CPK水平正常。肌電圖呈肌源性損害。

臨床特徵


中央軸空病
中央軸空病
(1)經典的CCD臨床特徵為:嬰兒期發病,伴有運動發育遲滯;緩慢進展或非進展性對稱性的近端肢體無力,可以輕度累及面肌和頸肌,但沒有眼外肌的受累;出生時肌張力低下呼吸功能不全少見;可伴有骨骼和/或關節發育異常及輕度肌容積減少。但目前研究發現CCD臨床表現型變異很大,可表現為從無任何臨床癥狀,到始終不能獨立行走,甚至在胎兒期或嬰兒期死亡,這預示著CCD的實際發病率可能要比預計要高的多。
(2)CCD與惡性高熱(Malignant Hyperthermia, MH)為等位基因病,CCD有很高的發生MH的可能性,相反亦然。最新的一份27例CCD研究中發現,無任何臨床癥狀者6例(佔22%),此6例均因懷疑為MH易患人群而行肌肉活檢,病理檢查特徵性的出現中央軸空結構而確診為CCD。
(3)骨關節的異常亦是CCD最常見的體征之一,表現為脊柱側突、脊柱前彎、先天性髖關節脫位、關節攣縮、平底足胸廓畸形。但是以上各種畸形的嚴重程度與肌無力的程度無相關性,部分患者無肌肉無力,僅以畸形為唯一的臨床體征,在畸形的矯正手術中發生MH,后經肌肉病理證實為中央軸空病。
(4)典型CCD肌肉病理特徵為:肌纖維大小不均,沒有炎症細胞浸潤,在磷酸化酶及氧化酶染色下(NADH,SDH及COX),在1型肌纖維的中央位置,出現單個的周邊境界清晰的軸空結構,1型纖維占絕對優勢,無肌纖維的壞死及增生。
(5)自從1993年zhang報道RyR1為CCD的致病基因后,到目前為止,至少有44種RyR1突變報道與CCD相關,包括39個錯義突變和5個缺失突變。大多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或散發病例,僅有4個家系經基因證實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病因機理


肌肉活檢橫切面示肌纖維中央是由肌原纖維組成的緻密無結構區域,在改良Gomori三色(MGT)染色上呈藍色,外層邊緣區域呈略紅色。還原輔酶I-四唑氮還原酶(NADH-TR)染色顯示肌纖維中央呈無酶活性區域。縱切面示軸空結構貫穿肌纖維全長。軸空部位細胞色素C氧化酶(COX)、琥珀酸脫氫酶(SDH)、乳酸脫氫酶(LDH)染色均不著色。ATP酶染色示肌纖維分型不明顯,因肌原纖維ATP酶反應顯色,故ATP染色無軸空現象。軸空現象不一定均位於肌纖維中央,部分肌纖維內有多個軸空,伴有軸空的肌纖維均為Ⅰ型纖維,軸空纖維直徑相對較小,無軸空肌纖維相對肥大。
電鏡下見肌纖維內兩Z盤之間的肌節長短不一,無M線結構或M線結構不明顯,肌纖維中央區域Z盤連成一條線,有的區域Z盤關係紊亂,構成水波紋樣,肌原纖維束之間間隙明顯減小,分界不清楚,其間無線粒體結構(圖95-1)。糖原顆粒與肌管系統減少或消失,肌膜下可見線粒體堆積,線粒體結構尚正常。
本病的致病基因定位於19號染色體長臂(19q13.1),與鈣離子釋放通道的ryanodine受體基因(RYR1)突變有關。它與惡性高熱的致病基因是等位基因,但在部分家族中央軸空病與惡性高熱並不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