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板凳龍

浙江金華市浦江縣的舞龍舞蹈

浦江板凳龍,即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的一種舞龍舞蹈,屬於元宵節習俗。人們用一塊塊凳板串聯而成遊動的龍燈,可達兩百多米長。盛行於浦江縣鄉村,如今廣泛流傳於江南沿海各省。

舞板凳龍較其他龍舞,技術性很強,表演節奏宜緊湊,故而要求舞龍者身手靈活,腳腿敏捷,意志集中,配合得當。

2005年5月,浦江板凳龍入選浙江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歷史淵源


板凳龍
板凳龍
相傳,浦江遇上了史無前例的乾旱,井枯、河干,大地一片乾枯,渴死的人不計其數。人們祈求天上能下場大雨,可不管怎樣,雨總是下不來。這事被東海的一條水龍看在眼裡,它不顧一切躍出水面,在當地下了一場大雨,萬物復甦,人們得到了解救。可水龍由於違反了天規,被用刀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間。人們忍著悲痛,把龍體放在板凳上,並把它連接起來(後來,人們稱之為板凳龍),不分晝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來,舞“板凳龍”的習俗也由此產生了。

歷史沿革


浦江板凳龍俗稱長燈,在唐代孕育,宋、元時成熟,明、清到達鼎盛期,改革開放后得到弘揚傳承。2006年,浦江板凳龍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唐代——浦江板凳龍的孕育期。
相傳,魏徵夢斬違反天意的龍王敖廣,唐王下令:“趕造龍身、節節相合、恢復龍形。”這幾乎是全國燈會興起的相同來由,但不同的是浦江盛行板凳龍。浦江東漢興平二年(195)建縣,史前文明源遠流長,西漢武帝時代已有“漫衍魚龍、紙角之戲”的群文活動興起。自唐朝始,“龍騰燈舞鬧元宵”成了浦江民間習俗,縣誌載稱為“燈節”。
浦江板凳龍
浦江板凳龍
據史料記載, “龍燈”始於唐代, 浦江板凳龍亦屬於“龍燈”舞之一種。根據上面的故事, 參照浦江有關史料的記載,可以知道浦江板凳龍的孕育期為唐代,並且在當時的民間已經有一定影響力,最為著名的浦江板凳龍有夏張村字燈、官田四村方燈。夏張張姓系唐朝“九世同居”之後, 被皇帝封為“百事忍為先”的楷模。張姓祖先創立字燈, 用數十字, 連綴成詩, 歌舞昇平。夏張為浦江縣望族, 子孫繼承迎燈習俗, 開始數十字, 后增至 125 字, 隊伍日益龐大。官田四村方燈, 也起於盛唐。先祖禮九公有四子, 分居於白馬鎮的賈保塢村、長灣口、官田村及鄭宅鎮秧田村。他生前為四子製作四個昂天龍頭, 期望子孫榮昌, 代代相傳至今。
宋至元代——浦江板凳龍的成熟期。
宋代是浦江燈會發展的關鍵時期。南宋政權,偏寓臨安,宮廷燈會,極盡奢華,而浦江離京城不遠,民間燈會,應運而起。不少燈會至今還保留宋代創始的紀錄就是證明。據《 光緒浦江縣誌稿》載:正月自六日到十五日,謂之燈節。夜夜迎燈,名狀不一。有高燈(亦稱花燈)、長燈(即板凳龍)、滾地龍(亦曰九節燈)、棚燈、竹絲燈(7亦曰百子燈)、走馬燈、掛燈、扛燈諸戲等。
宋、元時期,主要有虞宅龍燈、下金龍殿燈等。虞宅龍燈興於南宋寶慶年間,為慶賀該村廊橋“席場橋”落成而創辦,七百多年來,形成了獨有的燈彩藝術和表演特色,深得人們喜愛。下金龍殿燈,別具一格。該村系“江南第一家”鄭氏一支,元代宮廷多次旌表鄭氏孝義事迹,七世祖鄭欽以“香火廳”、“木牌坊”等模型為燈彩造型,每逢元宵節,全村迎燈,以謝聖恩。
浦江板凳龍
浦江板凳龍
明至清代——浦江板凳龍的鼎盛期。
明、清時期:有七里村的酒罈燈、溪東村的托盤燈、劉店村的龍殿燈、后溪村人物燈以及豐產長燈。其中鄭氏各村的板凳龍,有一個明顯的標誌,就是“蹺腳燈頭”。相傳建文帝遜國后,匿跡鄭義門,時逢元宵節,皇帝也夾雜在觀燈的人群中,燈頭首見了,慌忙1隻腳下跪致禮,待第2隻腳下跪時,突然想到再下跪怕暴露建文帝的身份,因此趕緊停住,以致燈頭往下一蹲,遂成蹺腳前進,足見明代鄭氏燈事之盛。七里村酒罈燈起自明代。
據《張氏族譜》記載:當時有先祖七公張叔懸,8歲時落水,漂至小北門,攀住楊樹枝,被老順公救起,撫養成人,後生六子,人丁大發。子孫為了紀念先祖的恩德,用楊樹株刻成木龍頭,俗稱大房燈頭。木龍頭雕刻精細,別具一格,至今沿用。該燈系浦江縣最長的板凳龍之一,如民國甲戍年,為圓張氏族譜興燈,長千餘騎,轟動方圓百里。又如1985年參加縣元宵燈會時儀仗隊已進縣城人民廣場,龍尾還在距縣城七里遠的七里村。浦江燈會一直興至民國,直迎到解放初期。
浦江板凳龍
浦江板凳龍
改革開放——浦江板凳龍的弘揚傳承期。
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把浦江板凳龍列為“四舊”,但並沒有完全破掉,象七里村等不少村子設法把龍頭保存了下來。改革開放后,黨中央撥亂反正,浦江板凳龍,在縣文化部門的積極發掘和引導下,衝破了宗族、迷信的陳規陋習,以更為新穎的形式、健康的內容,嚴密的組織,良好的秩序,成為廣大農村元宵節文化娛樂的一項重要內容。一九八四年古歷正月十二、十三日兩天,在縣城串演的農村燈隊有44個,參加串演活動的農民燈手有7100多人,其中迎燈的燈手3300人,彩旗500面,禮銃700多條,鑼鼓手300人,加上未進城(安排在鄉下操場)演出的燈隊,全縣元宵燈會的總燈隊數達144個,各類燈手17000餘人。數萬觀眾圍著燈隊轉,可謂萬人空巷,傾城歡歌。上海電視台專門為此拍攝了《浦陽江畔鬧無宵》的專題片。

板凳龍介紹


基本構造

浦江板凳龍
浦江板凳龍
浦江板凳龍就是用凳板連接起來的遊動的龍燈,又稱為長燈。其主要的特點為每節一塊燈板,板長2.2米,寬15-20厘米,厚6厘米,兩頭有圓形小孔,供兩燈之間的聯接。一塊燈板,稱為一騎燈。燈板上用竹篾或鐵絲綁紮各種燈彩,外糊綿紙,加以彩繪,內點蠟燭,燈燈相接,結成長隊。整條燈裝飾十分講究。龍角及頸均披彩綾紅綢,兩側懸掛大小不一綵球,龍鬚以黑白分其老幼。
板凳龍的燈隊組成可分三部分,即龍頭、子燈、尾燈,互相連接起來,代表一條長龍。龍頭是個竹扎紙糊的龐然大物,呈S形,頭角崢嶸,金睛巨口,長髯飄飄,莊嚴威武,氣勢奪人。龍身(子燈)由若干節組成,幾十、幾百節不等,數量看村及姓氏人數而定。龍尾為最末一節,製作與子燈稍異,拱門一端有一翹起的鰭,也披以綢緞彩紅。一條龍從頭到尾,由幾十節、幾百節甚至上千節板凳串聯而成,陣形變化豐富。根據龍頭造型分仰天龍、俯地龍、大龍蝦等大類。龍身由幾十節幾百節甚至上千節板凳串聯而成,因凳板上的設製造型分別取名為方燈、酒罈燈、字燈等11種。燈舞有麥餅團、剪刀箍、甩尾巴等十幾種陣式,變化多端。道具製作手法豐富,保留了畫、剪、塑、貼、織等民間藝術的原生形態,傳承了群眾體育和廣場舞蹈的藝術形式,具有民俗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浦江板凳龍
浦江板凳龍
龍頭下托木板,以竹篾紮成,高2米,長4米,外面裱上棉紙,再繪上色彩鮮艷的龍鱗,雲腳,龍頭前有一龍珠,寫有“五穀豐登”、或“風調雨順”等字樣。而龍頭造型不一,燈頭高約二點七米,有緘口與張口之分,鬍鬚有白、黑之別。白鬍須燈頭稱為老燈頭,張口翹舌黑鬍鬚燈頭,表示年輕。龍身由木板連綴而成,龍身上有拱門殼,裱以棉紙,裡面有幾支紅燭。龍頭造型威武,白須飄逸。晚上點上燈更顯生動鮮艷。元宵夜會演,黑鬍鬚燈頭提早進場先行串演,白鬍須燈頭入場后,它同時陪迎三圈結束時黑鬍鬚燈頭提前退場,謂年輕禮讓年長之儀。
龍身由木板連綴而成,一節稱一旗,一般按戶或按丁(家中男子)由各家製作,而龍頭、龍尾由村裡製作。每旗龍身上有拱門殼,裱以棉紙,扇面上繪上各種圖案,拱角上繪上龍鱗、雲腳。晚上出燈時,裡面點上蠟燭。在板凳之間用一木棍相連,每根木棍有一人拿著,每條板凳上都扎著花燈(替代龍體)。由於每隻花燈都按個人的喜好所畫,為此花燈的圖案各不相同,甚至五六條龍走在一起也找不出相同的圖案。
浦江板凳龍
浦江板凳龍

基本內容

迎燈隊伍
迎燈,隊伍排列次序為:前以火銃開道,繼是堂名燈、高燈、銅鑼、龍虎旗、執事,龍為燈隊,最後是“什錦班”跟隨,俗稱“尾巴鑼鼓”。整個隊伍彩旗招展,銃聲震天,浩浩蕩蕩,規定迎燈人必須是18歲以上,60 歲以下的男子,一個個都腰扎布帶,雄糾糾,氣昂昂,尤如勇士出征。
浦江板凳龍迎燈隊伍
浦江板凳龍迎燈隊伍
表演陣式
浦江板凳龍有著諸多驚險生動、震撼人心的固定的表演陣式。主要有麥餅團、風爐柵、鐵索環、梅花形、元寶圈、盤屋柱、剪刀箍、抽山門、青蛇溜、田雞掛及甩尾巴等。其中甩尾巴最驚險壯觀、精彩絕倫。扛燈尾巴的人必須身強力壯、身手敏捷、舞技高超。只有把龍燈甩得撕巴爛,才能被觀燈人評為合格的“燈尾巴”。這一絕活,通常只有到散燈才表演。
浦江板凳龍
浦江板凳龍
迎燈習俗
浦江板凳龍燈會,通常在廟會時節,正月里來鬧元宵,或大橋落成以示慶賀,或先祖陰壽(生日)以示孝悌,或天旱為了求雨祈福等舉辦。在千年的迎燈活動中,形式一套俗成規定:如迎燈人必須是18至60歲的男人,個個都束腰帶,一身武士打扮;迎燈前人人都要沐浴凈身,表示對龍的敬仰;龍頭下架,上架時必須舉行一套祭拜儀式;迎燈隊伍經過家門口時,家家都點燃清香、燃放鞭炮,以示迎接和歡送;誰家遇喜事要求掛紅,必須分饅頭;扎制龍頭的毛竹必須是“偷”的;誰家想要生個兒子,迎燈時必須去“偷”一顆龍珠,次年生了兒子后,還得拜謝龍頭,全村分發饅頭等。

基本種類

浦江板凳龍的種類很多,一律的凳板串聯而成的龍身,但龍頭不同,凳板上的造型不同,叫法就各異,往往根據龍頭和凳板上的造型取燈名。如仰天龍、俯地龍、大蝦龍、蹺腳龍、開口龍、閉口龍、木龍等。浦江板凳龍根據燈板上的燈飾結構又分為方燈、酒罈燈、龍殿燈、托盤燈、蕎麥燈、字燈、花籃燈、長壽燈、人物燈和動物燈等11種。

基本特徵

浦江板凳龍
浦江板凳龍
特點在於龍身由幾十節、幾百節甚至上千節板凳串聯而成,陣圖變化豐富,民間參與面極廣,有的表演隊伍延綿可達七華里之多,集民間剪、畫、塑、織一身,龍頭與板凳之上的燈彩飾品千姿百態,琳琅滿目。它的遊動展現的是氣勢磅礴、震撼人心的廣場群體舞蹈場景,其基本特徵為:
1、活動的群眾性。
一節燈,浦江土語稱一騎燈。通常燈都以同村同姓為單位,要求一丁一騎,一灶一騎,村子小人口少的也來一丁雙騎,一灶雙燈的。這樣就成了家家參加、人人迎燈或觀燈的大型文娛活動,參加人數之多,活動場面之大是罕見的。具有廣泛的群眾性,所以浦江板凳龍是地道的百姓文化。
2、表演的驚險性。
浦江板凳龍“串燈”表演,看起來好像運動緩慢,實際上十分激烈,而且驚險。因為龍頭在中央作一個三百六十度旋轉,龍尾就得飛奔著跑上幾十上百公尺,並且得加速前進,否則一鬆手,人就要從燈隊里摔出丈把遠,跌得鼻青臉腫。所以,扛燈尾巴的人總要選全村最勇敢、最敏捷、最身強力壯的青年充當。難怪迎燈手人人腰系布帶,個個武士打扮。迎燈確是精彩絕倫、雄壯驚險的群體舞蹈。
3、迎燈人的團結性。
一條浦江板凳龍由少則幾十、多則幾百騎組成,一項由幾十、幾百人扛著燈板的劇烈運動,指揮必須高度統一,行動必須高度一致,從聯燈開始,就洋溢著高度團結、友愛和睦、互幫互助的精神。龍頭龍尾由身強力壯的小夥子充當,年老體弱的把燈聯到龍頭后,這樣運動量、驚險性相對就減低了許多。串燈到激烈時肯定快速飛奔,個別人體力不支,以雙手抓緊凳板,雙腳離腳,由前後的燈手扛著奔跑。村人、族人之間平時鬧過意見的,此時也化干戈為玉帛了,總之,任何時候,任何場合,任何活動,沒有比迎燈更團結了。
4、藝術的綜合性。
一條浦江板凳龍,就是一座藝術綜合館,集書法、繪畫、剪紙、刻花、雕塑藝術和扎制編糊工藝為一體;龍燈遊動時融體育、舞蹈為一身,具有粗獷與細膩、奔放與嚴整、浪漫與哲理、娛樂與教育諸特點。
5、迎燈的節日性。
逢節日或重大慶典時,浦江板凳龍開展迎燈活動。如每年元宵節前後,村村迎燈。又如大橋竣工、寺廟落成,往往用迎燈表示慶賀。還如逢先祖(總太公)陰壽(生日),各村同姓的燈都要迎到太公墳前,起碼串演三圈。再如逢天大旱,為了求雨,民間也會自發迎燈。還有家譜、族譜修編完工,也興燈。

發展現狀


造成浦江板凳龍瀕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時代的動亂、社會的變革,還有影視文化的飛速發展,農村業餘文化生活的多元繁榮,都影響到人民群眾的迎燈熱情,導致浦江板凳龍表演陣式、制燈藝術的失傳和制燈藝人的消失。
陣式失傳——搶救浦江龍刻不容緩。
十年“文革”中,浦江板凳龍和其它傳統民間藝術一樣,沒有逃脫遭受毀滅性破壞的命運。砸爛燒毀龍頭,全縣不準迎燈,不準說龍與迎龍燈有關的話題。為此,成長在這一時期的人們,沒有看到過燈龍,也不知道板凳龍的風情習俗,更不知道板凳龍該怎樣製作,該如何表演。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板凳龍也迎來了明媚的春天。但改革開放后,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也呈現多元趨勢,迎燈積極性深受影響。由於缺少文字的記載,20世紀80年代初,當我們深入鄉村組織發動重迎板凳龍時,諸多精彩的表演陣式已無法傳承,經過長期的細緻的多方發掘整理,現僅存麥餅團、元寶陣、風爐柵、鐵索環、梅花形、盤屋柱、剪刀箍、抽山門、青蛇掛、甩尾巴等十餘種,即使在全縣開展地毯式的大規模的民間民族文化普查活動中,只有白馬鎮王市村的一個老人能講述“梅花形”表演陣式,問遍全縣制燈迎燈的人,居然沒一位知道具體該怎樣表演。這一嚴峻的事實告訴我們:搶救浦江板凳龍已刻不容緩。
傳人消失——保護浦江板凳龍時不我待。
浦江板凳龍遍布浦江鄉村,舊時扎燈、制燈、畫燈人村村都有,幾乎男女老少均會。每年臘月,在浦江鄉村到處可看到扎燈頭、刻燈頭、制燈板、畫龍燈、剪龍頭須等情景,呈現的是刻、雕、畫、剪十八般武藝競相風流,男、女、老、少全村人一齊動手制燈,熱鬧繁忙的景象。據普查統計,全縣70歲以上能扎制龍頭的藝人已屈指可數,70歲以下的(包括年青一代)壓根兒不會扎制燈頭,浦江板凳龍 的生存環境正面臨嚴重的挑戰,保護浦江板凳龍已時不我待。
鑒於板凳龍面臨瀕危,縣文化部門堅持“搶救就是最好的保護”的原則,千方百計籌集資金,舉辦活動,開展研討,採用立體性保護措施,使浦江板凳龍雄風重振。

傳承譜系


浦江板凳龍
浦江板凳龍
浦江板凳龍,自唐興燈迄今,年年迎燈(不包括“文化大革命”時期),代代相沿,屬同宗同姓傳承。
據普查,歷史上浦江曾有224條板凳龍分佈224個自然村,對其傳承譜系不作一一考證。現以鄭義門長燈、七里村酒罈燈、夏張字燈為例,代表浦江板凳龍作傳承關係說明。
鄭義門長燈(蹺腳燈頭)七里酒罈燈夏張字燈
第一代鄭赤(1395)(明洪武乙亥)張叔懸(1436)(明正統元年)張承忠(1696)(康熙丙子)
第二代鄭 珏(1417)張永邁(1463)張飛思(1762)
第三代鄭 歡(1441)張小濠(1486)張得魁(1822)
第四代鄭樂潔(1471)張文臣(1519)張咸蘭(1876)
第五代鄭元桶(1504)張孟翱(1530)張克炎(1910)
第六代鄭崇棋(1535)張文魁(1550)張紹勇(民國1945)
第七代鄭尚德(1571)張應旌(1564)張仙峰(當代1952)
第八代鄭守元(1607)張一龍(1595)
第九代鄭應明(1655)張德彬(1620)
第十代鄭思悌(1694)張以松(1643)
第十一代鄭爾福(1719)張守紅(1705)
第十二代鄭若悟(1748)張幫綸(1742)
第十三代鄭遵喜(1765)張可全(1769)
第十四代鄭祖璉(1825)張致求(1814)
第十五代鄭訓方(1872)張時卓(1845)
第十六代鄭興球(1897)張咸標(民國1897)
第十七代鄭隆魚(民國1914)張咸訓(當代1950)
第十八代鄭定淳(當代1949)
(註:1、唐時,夏張張姓先祖以“百事忍為先”制字燈並迎燈,家譜有載, 但傳承無考,至清,傳承明確。 
2、表內第一代時間為迎燈開始時間,下沿的為代傳時間。)

獲得榮譽


2006年,浦江板凳龍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