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溢血後遺症
病症名稱
腦溢血後遺症,病症名稱,又稱腦出血後遺症,是指腦溢血后所留的後遺症,具體表現為偏癱,全身癱瘓,四肢功能障礙,口眼歪斜等等癥狀。
腦溢血發生的原因主要與腦血管的病變、硬化有關。血管的病變與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壓、血管的老化、吸煙等密切相關。通常所說的腦溢血是指自發性原發性腦溢血。腦溢血的患者往往由於情緒激動、費勁用力時突然發病。腦溢血的早期死亡率很高,約有半數病人於發病數日內死亡,倖存者中多數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日常生活中,引發腦溢血後遺症的因素有哪些?
一般腦溢血后,引起不同程度的腦組織破壞和腦功能障礙,雖經治療仍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此與以下因素有關:
(l)出血量,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臨床癥狀的嚴重程度。半球內出血量在25毫升以上者常留有後遺症,出血量越多,後遺症也就越重是不難理解的。
非功能區(即靜區)的出血或出血部位末影響運動和感覺通路,所以不留神經功能降礙。某些病人因病灶水腫、壓迫已影響到運動和感覺通路,但實際上沒有損壞其通路,經治療消除了水腫,解除了壓迫性影響,則義恢復了功能。故出血部位與預後有關。
(3)康復期的治療和護理,此應首先肯定與後遺症有關、但後遺症的嚴重程度,主要取決於病仗大小、部位和急性期治療措施得當與否。
首先是精神和智力會出現障礙,其次是失語,不能夠正常說話和交流。高血壓腦溢血後遺症失語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運動性失語和感覺性失語以及命名性失語:
一、運動性失語。運動性失語表現為病人能聽懂別人的話語,但不能表達自己的意思。
二、感覺性失語。感覺性失語是表現為無法用語言表達障礙,經常會表現為答非所問和自說自話。
三、命名性失語。命名性失語就表現為看到一件物品,能說出它的用途,卻叫不出名稱。
四、其它癥狀。腦溢血的後遺症是相當多的,病人在平時會經常感覺頭疼以及眩暈,同時伴隨噁心或者失眠多夢的癥狀,有些病人還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和耳鳴眼花,會出現多汗甚至心悸,在走路的時候會步伐不穩,同時身體出現頸項酸痛疲乏無力和食欲不振,還會出現記憶力減退,嚴重的病人會出現痴獃或者抑鬱癥狀等。
目前認為腦溢血引發的肢體運動障礙的患者經過正規的康復訓練可以明顯減少或減輕癱瘓的後遺症,有人把康復看得特別簡單,甚至把其等同於“鍛煉”,急於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導致關節肌肉損傷、骨折、肩部和髖部疼痛、痙攣加重、異常痙攣模式和異常步態,以及足下垂、內翻等問題,即“誤用綜合征”。
康復治療包括肢體運動功能、言語、吞咽、二便等全身功能訓練,治療越早,功能恢復越好。
日常康復藉助於肢體運動康復儀,採用神經訓導康復方法,訓練其腦損傷區周圍正常腦細胞發揮功能,增強腦細胞發放到癱瘓側肢體每塊肌肉的信號強度,使受損肌肉群低頻脈衝按一定順序模擬正常運動,同時多次重複的運動可以向大腦反饋促通信息,除直接鍛煉肌力外,使其儘快地最大限度地實現功能重建,消除肢體麻痹,最大限度恢復患者的肌張力和自主的肢體運動,緩解頭暈、面部麻木、關節肌肉疼痛等癥狀,較快恢復肢體功能。
恢復期治療目的就是改善頭暈頭痛、肢體麻木障礙、語言不利等癥狀,使之達到最佳狀態;並降低腦溢血的高複發率。
實驗及臨床研究表明,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存在可塑性,在大腦損傷后的恢復過程中,具有功能重建的可能性。
1、面癱的功能鍛煉。
2、語言功能訓練。
3、半身不遂功能鍛煉:
1)坐卧練習:由家屬扶病人反覆作起坐、躺下動作;或在床的腳端拴一根繩子,讓病人健康的手抓住繩子自行作起卧訓練。
2)上肢鍛煉:護理人員(或家屬)站在病人患側,一手握住患側的手腕;另一手置肘關節略上方,將患肢行上、下、左、右、伸曲、旋轉運動;護理人員一手握住患肢手腕,另一手做各指的運動。
3)下肢功能鍛煉:一手握住患肢的踝關節,另一手握住膝關節略下方,使髖膝關節伸、屈、內外旋轉、內收外展。一手握住患肢的足弓部,另一手做個趾的活動。也可讓病人坐在凳子上,進行行走練習,進一步可攙扶病人行走練習。
4)日常生活動作鍛煉:家庭護理的最終目的是使病人達到生活自理或協助自理。逐漸訓練病人吃飯、穿衣、洗漱、如廁及一些室外活動,由完全照顧過度到協助照顧,直至生活自理。
腦溢血後遺症的患者的日常護理需注意的護理方法如下:
(一)
1、維持患者的心理平衡。首先應在家庭里營造一個和諧、溫馨的氣氛,解除患者各種顧慮和精神負擔,避免情感刺激。
2、創造良好的居室環境,使患者心情舒暢,有助於穩定患者的情緒,促進心理健康。
3、保證營養和入量適當:因腦溢血後遺症的患者常表現出失語,不能正確表達意願,或有嗆咳、咽下困難,不能保證進食,入量常有不足或過多,家屬應予足夠重視。要定食譜、定入量、定時間供給,必要時經鼻管飼給。
4、堅持進行康復訓練。腦溢血後遺症的患者的主要表現一般是肢體癱瘓、語言和智能障礙,因此應堅持進行康復訓練,防止病人肌肉發生廢用性萎縮和關節強直。語言和智能的訓練也一樣。
5、注重防止併發症的發生。常見的併發症有褥瘡、尿路感染、肺炎、肢體畸形、皮膚燙傷等,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精心護理,防止併發症的發生。
6、大便通暢:大便秘結,排便時過於用力可誘發出血性腦年中、腦栓塞。為了保持大便通暢,定時排便,適當吃芹菜、胡蘿蔔、水果等。必要時可用藥物,如蕃瀉時泡開水、麻仁潤腸丸、果導等。
(二)飲食
人們的食物中有些具有降低血壓,軟化血管等功效,平常多攝入以下食物可以很好地預防腦溢血後遺症的發生。
1.高鉀食物
美國哈佛大學的科研人員研究發現,每天進食較多新鮮蔬菜水果的人較只進食少量蔬菜水果的人,發生腦溢血的危險性要低,表明富含鉀的蔬菜水果具有防腦溢血作用;這是因為高鉀食物能調整細胞內鈉和鉀的比例,減少了體內鈉水瀦留,降低血容量,從而使血壓降低,防止腦溢血的發生。
2.富含高鉀的食物有菠菜,番茄,青蒜,大蔥,土豆及香蕉,柑橘,甜瓜,柚子等。
3.富含類黃酮與番茄紅素食物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引起動脈粥樣硬化主要是"壞"膽固醇(即低密度脂蛋白)造成的,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及抑制其氧化對防止動脈粥樣硬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類物質類黃酮與番茄紅素能捕捉氧自由基,阻遏低密度脂蛋白氧化犭殺蟲劑,對防止血管狹窄和血凝塊堵塞腦血管有積極作用。
4.多食優質蛋白食物
流行病學調查資料顯示,蛋白質食物攝入量不足或質量欠佳,會使血管脆性增加,易引起顱內微動脈瘤破裂出血。研究顯示多吃富含硫氨酸,賴氨酸,葡氨酸,牛磺酸的食物(如魚類和雞鴨肉、兔肉、鴿肉等),不僅對維持正常血管彈性及改善腦血流有益,還能促進鈉鹽的排泄,有利於防止腦溢血的發生。
高血壓、動脈硬化是腦溢血及各類腦溢血後遺症的重要危險因素,而過度興奮、激動、便秘、酗酒是腦出血及各類腦溢血後遺症的常見誘因。因此,針對上述的危險因素和誘因,針對性的採取相應的措施,積極的防治高血壓病和動脈硬化症,這對預防腦溢血及各類腦溢血後遺症的再發生,對降低腦溢血及各類腦溢血後遺症的發生率、死亡率均有重要意義,接受治療者可降低50%左右。
預防腦溢血後遺症具體措施如下:
1、當有血壓升高,高血壓性腦病或有出血傾向時,均應及時積極治療,以免導致腦溢血。
2、學習腦溢血後遺症的護理和康復方法等等。
3、了解一些有關腦溢血後遺症的藥物的用法、作用和副作用;
4、腦溢血後遺症的病人和家屬都要掌握一些腦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基本知識,了解腦溢血的危險因素和誘發因素,
5、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飲食,戒煙戒酒。
6、重視腦出血後遺症的先兆徵象,當發現頭暈、頭痛、肢體麻木、昏沉思睡、性格異常時,要採取治療措施,避免腦溢血後遺症的發生。
7、日常飲食要清淡、低鹽、低脂,少吃油膩和動物脂肪,以免造成血脂過高,促使動脈硬化。
8、避勞累避免體力和腦力勞動過度,超負荷工作可誘發腦溢血。
穩血壓: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高血壓。
調情志:保持樂觀情緒,避免大喜或盛怒。
擇飲食:在飲食上,老年人應做到低脂、低鹽、低糖,少吃動物的腦、內臟,多吃蔬菜、水果、豆製品,搭配適量的瘦肉、魚、蛋等。由於吸煙、飲酒均可引起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上升,加速動脈硬化,因此,冠心病、高血壓及腦動脈硬化患者應戒煙酒。
免勞累:老年人應盡量避免體力和腦力勞動過度。
防便秘:用力排便極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發腦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