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嘆·遠逝
漢代文學家劉向的詩作
此詩以愁懷起筆。點出“愁”意之後,作者便將筆鋒一轉而及於消愁、解愁的話題。全篇敘寫了屈原空懷理想與德才,卻不被楚王信任,遭受去國離家、放逐江南的厄運。在內容安排上,作者摹擬《惜誦》的筆法,召集了“上皇”“五嶽”“八靈”“九鬿”“六神”“列宿”“五帝”“北斗”“太一”等多方神靈,向神靈們傾訴心事,讓神靈們為其導泄憂思。於是神靈們教之以神仙家之道,令其從此飛升羽化,遠走高飛。《九嘆·遠逝》全文可以分為三層。
第一層是從首句到“建黃纁之總旄”。這一層詩人寫屈原因為受讒於姦邪,見疑於君王,而被排擠流放,不堪受辱,因此憂愁哀傷,憂思鬱結。屈原飛天向“上皇”“五嶽”“八靈”“九鬿”“六神”“列宿”“五帝”“北斗”“太一”等多方神靈,指天發誓,恨不能剖析心肺,呈上楚王,以明白屈原忠直、報國之心。這樣的寫法,一是極力證明屈原的公道;二是也是暗示悲哀屈原的公道無人能證。
第二層是從“躬純粹而罔愆兮”到“蹇騷騷而不釋”。這一層寫屈原遭排擠被放逐后,走南闖北,汨羅、長江、湘水、島嶼、群山、黃河、郢都......直寫屈原去國日多,思國卻日盛。“欲酌醴以娛憂兮,蹇騷騷而不釋。”想自斟自飲借酒消愁啊, 但愁緒滿懷難以解脫。這就是屈原流放生涯心態的真實寫照。
第三層是從“嘆曰:飄風蓬龍”到末句。抒發了屈原面對去國被流放,無法還國,更無法報國的悲哀心情。
全詩敘寫了屈原空懷理想與德才,卻不被楚王信任,遭受去國離家、放逐江南的厄運。其抒情主要含有兩層意思:一是屈原遭受姦邪讒言和君王的猜疑被排擠出郢都,被迫流放,遠離朝政;二是屈原不信於楚王,雖哀愁憂傷,但憂國憂民之心,矢志不渝,寧肯遠逝,自沉汨羅,也不同流合污,改弦易轍。
西漢的劉向對屈原的忠信節操深為追念,感慨屈原被放逐在山川之間,尚且思念君王,悲嘆自己不能為君出力,於是作《九嘆》藉以表白自己的志向。 《九嘆·遠逝》是其中的第四篇。
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讎古書的“敘錄”,較有名的有《諫營昌陵疏》和《戰國策敘錄》,敘事簡約,理論暢達、舒緩平易是其主要特色。《別錄》是我國最早的圖書公類目錄。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說苑》《列女傳》《戰國策》《列仙傳》等書,其著作《五經通義》有清人馬國翰輯本。《楚辭》是劉向編訂成書,而《山海經》是其與其子劉歆共同編訂成書。
漢哀帝建平元年(前6年),去世,享年71歲。